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早熟长绒棉新海22号的成功选育,使长绒棉种植区域扩大到北疆地区。针对北疆气候条件,结合该品种特性,试验总结了该品种在北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北疆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优质长绒棉新品种新海16号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优质长绒棉品种新海16号高生育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的讨论研究,制定了该品种在南疆不同长绒棉区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大田示范验证,系统总结出了新海16号高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详细阐述了特早熟长绒棉新海22号在北疆的种植表现,并从合理密植、严格化控、注重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北疆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7个阿克苏地区种子企业主推且新审定的长绒棉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表现好的长绒棉品种是新海21号(CK),已在阿克苏地区推广多年,并大面积种植;新海52号、新海56号和新海58号综合表现较好,可以作为长绒棉生产中的示范品种进行小面积推广;新海38号、新海53号、新海49号适合在管理水平较高、肥水条件较好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库尔勒市以发展优质长绒棉为契机,打造“轻纺城”为特色的长期发展战略。库尔勒市推广种植品质极优,丰产、早熟、絮色洁白带丝光的新海16号长绒棉品种。  相似文献   

6.
不同长绒棉品种种子萌发阶段抗盐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比较棉花种子耐盐能力,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盐浓度对4个长绒棉品种新海16号、新海17号、新海20号、新海21号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盐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不同长绒棉品种的种子吸水量逐渐减少,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降低.4个长绒棉品种种子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存在较大差别,其中新海20号和新海21号在高盐条件下的相对渗漏率较高,反映出它们的细胞质膜的稳定性存在差别.新海17号种皮中的Na+含量远远高于其它3个品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Na+含量增加,在同一盐浓度下新海17号种子中Na+含量最高.新海16号在200 mmol/L NaCl水平下的相对发芽势和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新海17号在300 mmol/L NaCl水平下的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通过上述结果可以认为新海17号、新海16号种子萌发阶段的耐盐性较强,而新海21号、新海20号较差.  相似文献   

7.
早熟晚粳“宁粳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粳3号"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晚粳,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常农粳8号"是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对其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运粳31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于2010年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江阴市于2015年对"武运粳31号"进行了引种试验。为促进该品种在江阴市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引种表现,并总结介绍了该品种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长绒棉品种的蕾铃脱落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疆6个长绒棉品种新海7号、新海3号、新海14号、新海16号、新海20号和新海21号的蕾铃脱落规律的系统调查研究表明:长绒棉蕾铃脱落率高于50;,落铃率高于落蕾率,品种之间差异明显,新海14号脱落率最高,达到65;以上.蕾铃脱落的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而且蕾铃脱落率的变化趋势与7月中下旬最高气温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6个品种不同果枝之间的脱落率变化规律相似,上部果枝蕾铃脱落率高于中下部果枝,主要是因为上部果枝的落蕾率显著的高于中下部果枝,新海16号甚至高出了35个百分点.除了新海3号和新海16号中部结铃数高于两端以外,其余4个品种结铃数皆是下部>中部>上部,即通常指的"中空"现象.从产量上看,蕾铃脱落率高的品种其最终产量偏低,相反蕾铃脱落率低的品种,最终其产量也高,总体来讲新海7号>新海20号>新海3号>新海21号>新海16号>新海14号.  相似文献   

11.
脱毒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适应宜昌市东部平原丘陵种植的高产优质脱毒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南中552等4个早熟品种进行了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费乌瑞它的产量和商品薯率均位居第一,为首选早熟品种:中薯5号块茎大、商品薯率高,可同时选用;东农303特早熟,三熟制田块可选用;南中552生育期偏长,不宜在平原作旱熟品种,可在丘陵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多功能保水剂在新海16号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疆阿瓦提县进行了正常灌溉和亏缺灌溉条件下保水剂及保水剂与尿素配施在长绒棉新海16号施用效果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使用量的增加棉田0~20 cm土壤含水量也有增大的趋势;保水剂对棉花植株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使用保水剂对棉花都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在亏缺灌溉时保水剂的增产效果好于正常灌溉;正常灌溉和亏缺灌溉都以施用保水剂60 mg/hm2产生的经济效益较高,但以亏缺灌溉条件下获得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陆海杂交长绒棉与常规棉的叶绿素荧光差异。[方法]以陆海种间杂交长绒棉新品种康地4036为供试品种,以长绒棉常规种新海21号和陆地棉常规种中棉49号为对照,用PAM-2100便携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测定棉花花铃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康地4036叶片的初始荧光(Fo)较2个对照品种的变化幅度较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明显低于2个常规棉对照品种,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以及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均高于2个对照品种。表明康地4036能很好的适应强光,对光能利用率和转换效率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指导杂交棉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抗性获得性遗传在长绒棉综合性状改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适合长绒棉生育特点的抗性获得性遗传定向选择技术,并在长绒棉品种抗病性改良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研究发现,遗传背景简单的品种比遗传背景复杂的品种抗病性改良难度大,紧凑早熟零式分枝类型品种的铃重易于改良,较松散晚熟有限无限混生果枝类型品种的单株结铃易于改良.针对品种特性确定重点丰产性状选择,可显著提高长绒棉丰产性改良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培育适合新疆北疆棉区种植的早熟杂交棉品种,2008年配置7个杂交组合,2009年对该批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以筛选出强优势组合,为北疆棉区提供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棉品种。结果表明:参试7个组合产量均超过CK产量;其中组合K7显著高于K2,极显著高于K4、K1、K6、K3,组合K5显著高于K4、K1,极显著高于K6、K3;组合K5和K7的早熟性好、丰产性突出且纤维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组合K5和K7可作为早熟杂交棉组合适于北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杂交棉康地4036及其对照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康地4036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的全天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出单峰型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上存在差异,胞间CO2浓度总体上呈倒"V"字形,说明康地4036是一个耐旱、高光效品种;而两个对照品种新海21号和中棉49号除了胞间CO2浓度外,均表现出了双峰型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则呈现出不规则状态,另外,参试材料的Pn和Tr在盛花期曲线高度明显大于蕾期;叶绿素含量结果显示:康地4036及其对照在整个生育期内,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呈现出先递增后递降的趋势,只是不同的品种在叶绿素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峰值的大小及曲线的整个高度变化上存在着差异,叶绿素a/b是随着生育进程而逐渐下降的.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新疆内陆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对长绒棉新海14号光合特性的影响,利用小区试验,在5种灌水量(W)条件下,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为7650m3/hm2时,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随着灌水量的降低,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新海14号的光补偿点为50μmol/m2·s;灌水量为2850(m3/hm2)时,其光饱和点为310μmol/(m2·s),灌水量为5475m3/hm2以上时,其光饱和点为1280μmol/(m2·s)。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随灌水量的升高而增加,气孔阻力随灌水量的升高而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降低而提高,呈极显著负相关;棉花产量对灌水量极为敏感。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孔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呈显著负相关。新海14号的光合作用最适宜灌水量为6945m3/hm2;灌溉的临界值为5250m3/hm2。  相似文献   

18.
云粳29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粳稻香软米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其米饭香浓,柔软可口、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商品性好。为进一步促进该品种推广应用,保持其优质、高产特性,防止混杂、退化,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优质种子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岛棉和陆地棉两个棉花栽培种群体物质生产存在差异的原因,揭示海岛棉和陆地棉产量形成的机理,为选育高光效棉花品种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选用能适应北疆棉区的海岛棉品种(系)(新海22号、H858)和陆地棉主栽品种(新陆早13号、新陆早33号)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不同棉花品种(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冠层开度、叶片向日性运动、群体光合速率和生物量等指标,探讨海岛棉和陆地棉两个栽培种间群体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组分和光合生产特性等的差异。【结果】陆地棉品种冠层上部叶片数量多,叶面积指数大,冠层开度小,上部叶片光截获量占冠层光截获总量的比例大,冠层中下部光截获量少;海岛棉品种冠层上部叶片少,叶面积指数小,冠层开度大,截获的光占冠层光截获总量的比例小;海岛棉品种群体光合速率均比陆地棉高;两个棉花栽培种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海岛棉光合产物总量多,但生殖器官占总光合产物的比例显著低于陆地棉;海岛棉和陆地棉产量构成因子及皮棉产量差异显著,陆地棉单位面积总铃数约为1.30×106个/hm2,皮棉产量为3 000-3 500 kg·hm-2,海岛棉虽然单位面积铃数显著大于陆地棉,达到1.54×106个/hm2左右,但单铃重远低于陆地棉,皮棉产量仅1 500 kg·hm-2左右;在棉铃空间分布上,海岛棉棉铃主要分布在冠层中下部,而陆地棉棉铃在冠层中上部的分布比例大。【结论】与海岛棉相比,陆地棉总光合产物低,但经济系数高,籽棉产量高,通过改善陆地棉冠层结构,延长群体光合功能期,提高光合产物累积量,有利于陆地棉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与陆地棉相比,海岛棉冠层光能利用率高,群体光合速率高,光合物质生产潜力大,但单铃重低,总铃库较小,且铃库与光合源比例失衡,光合产物转运效率低,经济系数小,产量较低。选育大铃、早熟性好的海岛棉品种,并适当增大种植密度,可能是海岛棉增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