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养殖》2005,26(4):31-31
发展休闲渔业是广东省中山市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途径之一。该市渔业部门组织了南朗镇横门19艘渔船参与了省休闲渔业试点工作,由横门新城旅游公司经营运作,发展以渔业为载体,集旅游观光、海上捕捞观赏、品尝海鲜风味、社交洽谈和娱乐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去年,每艘渔船纯收入近3万元,增长15%。休闲渔业成为渔业经济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阳江市渔业摆脱困境的出路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江市是广东省渔业大市,多年来渔业产量居于全省的前列。2000年渔业总产量达77.5万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为37.8万吨,占48.8%。由于海洋渔业资源贫乏,渔船过多,柴油价格上涨,加上天气问题,去年阳江市海洋捕捞渔业只有少数渔船能获利,保本渔船甚多,相当一部分渔船亏损,海洋捕捞渔业日益艰难,一些渔船不敢轻易出海,部分时间自动停港“休渔”。为解决这部分渔民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保持阳江市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笔者建议阳江市应该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一、休闲渔业在渔业生产中的地位 “休闲渔业”集渔业、休…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2005,26(6):46-46
福建省沿海将减少海洋捕捞渔船。以保证海洋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可捕量相适应,鼓励从事捕捞业的渔民和渔业生产经营组织减船转业,从事水产养殖、休闲渔业或者其他生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日、中韩、中越双边渔业协会的签署、生效,渔洋渔业开始由领海外自由捕捞向专属经区制度过度,我国海洋渔业由此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根据有关的渔业协定,我国海洋捕捞渔船的作业渔场将明显缩小,大量捕捞渔民面临转业和失业的问题,对海洋渔业和沿海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二是由于大批渔船从外海传统渔场退出,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捕捞压力加大,对现有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制度会带来一定冲击,由于近海海船拥挤,海上治安问题会更为突出。三是由于有关国家加强了海上管理以及我国渔民受传统作业习惯影响,涉外渔业纠纷…  相似文献   

5.
正休闲渔业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渔民就业增收和产业扶贫、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助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休闲渔业作为新兴产业,已显露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休闲渔船则是发展休闲渔业重要的载体。然而休闲渔船目前存在管理范畴和技术范畴定义不一致、管理制度不健全、技术法规顶层设计缺乏、技术要求与休闲渔船现状不符等问题。本文重点围绕休闲渔船定义,从船舶技术法规的角度剖析休闲渔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技术法规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以期突破困扰休闲渔船发展的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等问题,深化各方交流合作,全力推动休闲渔业新业态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休闲渔业现状现有从事休闲渔业经营活动的企业约114个;休闲渔业占地面积约52934.6亩;现有休闲渔船217艘(玻璃钢渔船53艘、木质渔船164艘);从事体闲渔业人数约5314人(吸纳转产渔民人数约1316人);休闲渔业年接待人次757万人;休闲渔业年产值约24亿。深圳最多企业从事休闲渔业经营活动的企业,最多的是深圳市,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安徽在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同时,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宣传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积极推广节能减排养殖新技术,推广节能型渔船产品和渔机技术,加快老旧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民培训,提高渔民节能减排意识,坚持机动捕捞渔船数量和总功率"双控"制度,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渔业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加快休闲渔业发展已成为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观念也逐渐得到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认同,休闲渔业遍地开花。沿海地区结合捕捞渔民减船转产转业和养护渔业资源,发展具有海湾城市型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渔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渔船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提高渔民收入、满足市场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捕捞强度远远超过资源再生能力,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为控制捕捞强度,养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自1987年开始,国家对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休闲渔业有别于内陆休闲渔业,依靠近海资源,利用休闲渔船从事垂钓、捕捞、采集等与渔业相关的休闲活动.本文通过对北部湾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北部湾休闲渔业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福建海洋捕捞业近年来的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森 《福建水产》2002,(3):24-29
十年来我省拖网、张网作业发展太快,捕捞力已大大超过近海渔场资源的承受能力,造成鱼类资源严重衰退,海捕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实行限额捕捞制度,逐步减少拖网和定置渔船数量,围刺钓笼作业也要调整发展,并引导上岸渔民改行从事养殖、加工、休闲渔业及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学》2004,23(1)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于各级海洋与渔业行政部门的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努力工作,辽宁省沿海捕捞渔民转 产转业工作进展顺利。截止到10月底,全省共完成报废渔船259艘,减少渔船功率8789.3kw,占农业部渔业局核准渔船 数的62%;转产捕捞渔民1288人,为减船渔民发放补助金共845.72万元。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 6月 5日 ,荣成市在俚岛水产集团、成山镇发达造船厂现场拆解 1 63艘第二批报废渔船。这是山东省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报废渔船集中拆解活动 ,它标志着荣成市捕捞渔船转产转业工作又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荣成市是全国渔业重点县 (市 ) ,海洋捕捞规模居全国县级市之首。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逐年衰退 ,渔业生产和渔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冲击。因此 ,该市从市委、市政府到渔业主管部门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把捕捞渔船和渔民的转产转业作为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区稳定的重要措施来抓 ,坚持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工作措施“三到位” ,…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江苏省海洋捕捞渔业包括国营海洋渔业公司和群众渔业发展的10年回顾,此较详细的叙述了该省钢质渔船的更新改造、渔业修造厂的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等。10年中,渔船总功率、海洋捕捞产量、产值都有明显增长,渔民生活逐年向小康迈进。文章在展望中提出了渔船更新、船队规模、海洋捕捞、群众渔业的联产承包以及为海洋捕捞提供生产、生活保障的后方服务等6个方面比较具体的设想,旨在进一步推动该省海洋捕捞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休闲渔业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人文风俗资源为基础,利用渔业资源、渔业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为旅游者提供观光游览、参与渔业生产活动、体验渔民生活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国外和国内先进地区渔业发展的趋势和有关调查的结果表明,以观光环保为主题的休闲渔业取代以破坏渔业资源为代价的捕捞渔业是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对于引导渔民转产转业、提高渔民收入、加快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步  相似文献   

16.
国内     
正《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即将修订12月15日,农业部在广州召开了加强海洋渔船管控暨《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修订座谈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渔船"双控"制度和《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全社会控制捕捞强调养护渔业资源的理念逐步形成,渔民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逐步增强。有效遏制了海洋渔船盲目增长的态势,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渔船管  相似文献   

17.
<正> 今年以来,山东省荣成市把捕捞渔船和渔民转产转业作为渔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从实际出发,引导渔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开辟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极大地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1—8月份,虽然全市水产品产量比去年同期减产5万多t,但渔业总收入却增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沙埕镇近年来致力于渔业结构调整,减轻近海捕捞压力,把渔船推向外海开发利用新资源、疏导部份渔民到养殖业来,开展海水网箱养鱼等发展现状,着重叙述沙埕镇渔业结构特点,及存在问题,指出今后发展的相应对策及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19.
孙明壮 《齐鲁渔业》2001,18(5):39-40
在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渔业经济成份发生重大变革,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共同发展的新态势,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但给渔业行政执法管理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少数个体渔船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对近海渔业资源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个体渔船的管理已成为当前渔业行政执法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加强管理乃当务之急。1 个体渔船管理难的表现1.1 控制数量难 近年来,个体渔船的发展极具盲目性和随意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处于失控状态。许多渔民受眼前利益的驱动,大量发展捕捞船只,投入捕捞生产。私…  相似文献   

20.
闫雪崧 《河北渔业》2008,(11):55-58
1渔政管理与服务的发展演变渔业 行政管理自建国以来就在渔村以互助组、渔业社的形式进行有序捕捞作业,50年代以后,渔业船舶先后由交通部门、水产局进行边缘化管理,自1978年国家水产局下设的渔政渔港监督局成立以来,渔业管理工作才步人专业化轨道。渔政管理的职能由单一的对“渔民、渔船”的管理,拓展到“渔民、渔船、渔场、渔具、渔期、渔法、渔货物”的多样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