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野生及栽培大豆生理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即用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0%、70%、60%、50%、40%、30%的土壤分别栽种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测定其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以及干旱胁迫程度下,相对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表现出高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低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由此可以说明野生大豆的抗干旱能力高于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2.
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方法研究化合物0,0-二甲基-1-(2,4-二氯苯氧基乙酰氧基)呋喃甲基膦酸酯(试验代号HIA-1)的生物活性及其对苘麻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HIA-1在0.05~10mg/L处理剂量下,对高粱、稗草、黄瓜、萝卜、苘麻和油菜的根、芽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瓜、萝卜、苘麻和油菜较为敏感,10 mg/L处理后,根长、芽长抑制率分别在86.2%和88.2%以上;0.01 mg/L处理后对根、芽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1 mg/L处理后,苘麻幼根细胞存活率超过100%,表现出激活作用;随着浓度升高,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1 000 mg/LHIA-1处理时,苘麻幼苗及幼根SOD活性分别约为对照的50%和30%;当浓度分别为0.1和1 mg/L时,幼苗和幼根SOD活性高于对照.10~1 000 mg/L处理时幼苗和幼根POD活性低于对照,1000mg/L时约为对照的58%和40%;低浓度时POD活性高于对照,1 mg/L时幼苗和幼根POD活性均约为对照的130%.  相似文献   

3.
外源硅对PEG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德抗961(DK961)和泰山9818(TS981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硅对PEG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纯PEG胁迫相比,外源硅浓度为1.0 mmol·L~(-1)时,DK961和TS9818的鲜重、干重及根系活力均最大,细胞膜透性最小,鲜重分别增加了32.85%和49.43%,干重分别增加了24.14%和50.00%,根系活力分别增加了18.97%和15.60%,细胞膜透性分别降低了12.53%和10.48%;外源硅浓度为0.5 mmol·L~(-1)时,DK961和TS9818的SOD、CAT活性均最大,分别增加了18.11%、19.71%和47.41%、44.51%;外源硅浓度分别为0.5 mmol·L~(-1)和0.1 mmol·L~(-1)时,DK961和TS9818的POD活性最大,MDA含量最低,POD活性分别增加了18.41%和13.02%,MDA含量分别降低了11.80%和12.31%。较低浓度的外源硅能有效促进PEG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外源硅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的危害,提高小麦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氧化损伤和内源激素的影响,初步明确GABA提高根系抗盐能力的生理途径,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设置清水对照(CK)、0.5 mmol/L GABA(G)、150 mmol/L NaCl胁迫(N)和150 mmol/L NaCl胁迫下0.5 mmol/L GABA处理(NG) 4个处理进行水培试验,测定了玉米幼苗的根系形态指标、干物质质量、根系活力、内源GAB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_2~-)和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GABA能显著增加玉米幼苗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及根系干物质质量,根系平均直径下降了9.32%;根系内源GABA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根系电导率明显下降;外源GABA能显著提高根系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但MDA和的积累减少;根系内源激素会受到外源GABA的影响,表现为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升高,脱落酸(ABA)含量降低,同时促进型激素/抑制型激素比值升高。研究表明:外源GABA在盐胁迫下可诱导内源GABA含量升高,以此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改变内源激素平衡,从而降低根系的氧化损伤,维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了根系活力,进而促进了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运,改善了根系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浓度混合盐NaCl和NaHCO3对油葵苗期叶片、根系细胞膜透性,SOD、POD酶活性,油葵物候期、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目的在于对其耐盐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混合盐浓度增大,叶片和根系的细胞膜透性,SOD、POD酶活性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差异显著,其中叶片SOD酶活性明显高于根系,并与盐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油葵的整个生育期明显受土壤盐浓度的影响,生育期延长,百粒重、单株产量、盘径、株高、干物质、鲜重有较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两种不同耐旱类型玉米品种先玉335(抗旱性强)和丰禾1号(抗旱性弱)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利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的干旱胁迫下根施外源亚精胺(Spd,0.1 mmol/L)对玉米幼苗干(鲜)重、根系特征(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外源Spd处理可显著提高两个玉米品种的干(鲜)重、株高、根长及根表面积,但对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较小。干旱胁迫下,外源Spd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干(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系数量,且随0~1.0 mm径级比例根系数量的增加,其根系长度增加幅度相应加大,随0.5~1.5 mm径级比例根系数量的增加,其根系表面积增加幅度相应加大;使玉米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降低;对抗旱性弱的丰禾1号影响更为明显。因此,适宜浓度的外源Spd可以减轻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并能更好地缓解干旱胁迫对抗旱性弱的玉米品种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甘蓝型油菜在乙草胺胁迫下的耐药生理对非转基因耐乙草胺的油菜新种质选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纸床法测定乙草胺耐药品种‘Norin 41’和敏感品种‘Dong Hae 1’生长7 d的幼苗进行生物性状?还原型谷胱甘肽代谢?抗氧化分析以及品种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耐药品种生长?根抗倒伏性?乙草胺解毒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均强于敏感品种, 耐药品种的氧化损伤低于敏感品种?直立苗率?根-茎比?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是反映品种耐药性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结果为耐乙草胺种质选育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油菜田间常用除草剂精禾草克和乙草胺对油菜菌核病生防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精禾草克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2.95mg/L和7.80mg/L;乙草胺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37.45mg/L和120.90mg/L。精禾草克可以抑制盾壳霉寄生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当精禾草克的使用量达田间使用浓度时,盾壳霉不能寄生核盘菌菌核;而乙草胺对盾壳霉寄生菌核的影响较小,在田间使用浓度1250mg/L时,盾壳霉仍可寄生菌核;乙草胺和盾壳霉在田间使用浓度条件下混合使用,60d后菌核腐烂指数与单独使用盾壳霉没有显著差异,均大于75。上述结果表明在田间使用量条件下,乙草胺可以和盾壳霉生防制剂混用,而精禾草克不宜和盾壳霉混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香豆素对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cinerea作用机理的影响,通过抑菌试验、酶活试验及电导率试验,分析香豆素对灰葡萄孢霉菌的抑菌活性,以及经香豆素处理后灰葡萄孢霉菌胞内外蛋白质含量、酶活性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规律,揭示香豆素对灰葡萄孢霉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在PD液体培养基上香豆素对灰葡萄孢霉菌的EC50值为101 mg/L;处理组胞内及胞外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蛋白浓度;香豆素浓度为101 mg/L时对灰葡萄孢霉菌三磷酸腺苷酶 (ATPase) 和过氧化氢酶 (CAT) 的抑制率分别为62.60%和76.5%,对纤维素酶 (CL)、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 和果胶酶 (pectinase) 的抑制率分别为57.63%、64.51%和61.13%;香豆素处理可显著增强灰葡萄孢霉菌的细胞膜透性,经香豆素处理48 h,灰葡萄孢霉菌的电导率为17568.79 μS/cm,为对照组电导率的1.9倍。可见,香豆素可以抑制灰葡萄孢霉菌的生长,使其呼吸代谢受阻,干扰灰葡萄孢霉菌细胞膜的渗透,抑制灰葡萄孢霉菌细胞壁酶的活性。该结果可为以香豆素为主的新型植物源农药开发以及灰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黄瓜幼苗期和三叶期施用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幼苗期土壤浇灌结果表明:己唑醇和戊唑醇对黄瓜的影响作用相当且较明显,在12.5~200mg/L时,株高抑制率为25%~70%,己唑醇对根长的抑制率在20%~55%。丙环唑和腈菌唑对黄瓜的影响相对较弱,在50~200mg/L时,对株高的抑制率为10%~45%,在100~200mg/L时,对根长的抑制率仅为10%~15%。4种药剂对根鲜重均有明显的增加作用。三叶期茎叶喷雾处理结果显示,己唑醇和戊唑醇在25~100mg/L时,株高抑制率为15%~40%,丙环唑和腈菌唑50~100mg/L的株高抑制程度为5%~15%,4种药剂50~100mg/L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在5%~30%。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长枝木霉T6菌株(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m)对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促生效果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水琼脂培养法、浸泡法和灌根法进行种子处理,并测定了长枝木霉T6菌株及其孢子悬浮液和发酵滤液处理后小油菜种子活性、根系发育及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水琼脂培养法,接种长枝木霉T6菌株后小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幼苗鲜重和干重相对增长率分别为2.51%、20.55%、70.79%、21.98%、32.00%和30.00%,幼苗根系总投影面积、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系直径、总根体积和根尖数相对增长率分别为58.49%、58.79%、18.18%、100.00%和77.88%;采用种子浸泡法,浓度为1.0×107 cfu·mL-1长枝木霉T6菌株孢子悬浮液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小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幼苗鲜重和干重,其相对增长率分别为2.06%、19.60%、82.21%、43.36%、31.58%和40.00%,根系总...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新型生防菌剂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作用,通过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幼苗的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黄花叶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和一定的治疗效果,浓度为500~2 000 mg/L时,预防效果为24.86%~84.55%,治疗效果为13.61%~62.58%,预防效果明显优于治疗效果。其中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喷雾、拌种处理,且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大,防治效果提高;当灌根处理浓度为2 000 mg/L时效果最好,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84.55%和62.58%。另外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并可提高麦苗的地上部鲜重,浓度为1 200 mg/L时,地上部鲜重增重最大,较对照提高52.76%。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可作为生防菌剂防治小麦黄花叶病。  相似文献   

13.
以120份西北地区甘蓝型油菜种质为试验材料,人工气候室盆栽,油菜五叶期时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通过抗旱指数和生理指标测定,对120份材料进行抗旱鉴定,探讨甘蓝型油菜抗旱指数与8个抗旱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甘蓝型油菜抗旱性鉴定指标的选择。结果表明:120份种质中高抗旱材料6份、中抗10份、低抗23份、低感42份和高感39份;不同油菜种质干旱处理后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增加率分别为94.7%、432.8%和95.7%;抗旱指数与可溶性蛋白含量(0.521~(**))、可溶性糖含量(0.506~(**))、脯氨酸含量(0.495~(**))和叶片保水力(0.426~(**))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0.372~(**))呈极显著负相关;对抗旱指数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可溶性蛋白,直接通径系数为0.384,间接影响最大的是SPAD值,间接综合效应为0.196。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相关指标综合为3大类:渗透调节因子、水分保持因子和膜脂损伤因子。关键字: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危害,明确绿薄荷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95%乙醇对绿薄荷茎和叶进行索式抽提,并测定了茎和叶提取物12.5、25.0和50.0 mg/mL浓度下小菜蛾幼虫的拒食率和成虫产卵忌避活性。结果显示,绿薄荷茎和叶的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成虫的产卵忌避均有显著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拒食率和产卵忌避率越大。当茎和叶提取物浓度为12.5 mg/mL时,小菜蛾的拒食率最低,分别为36.16%和59.81%,产卵忌避率最低,分别为46.18%和57.78%;茎和叶提取物浓度为50.0 mg/mL时,拒食率最高,分别为82.67%和87.15%,产卵忌避率最高,分别为88.29%和98.27%。茎和叶对应的拒食中浓度(AFC_(50))最高分别为18.93 mg/mL和15.97 mg/mL,产卵忌避中浓度(AOC_(50))最高分别为16.38 mg/mL和15.03 mg/mL。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干旱胁迫下8份甘蓝型油菜芽期和苗期抗旱相关指标,鉴定芽期和苗期抗旱性,筛选抗旱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种质芽期和苗期抗旱性强弱不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最适PEG 6000浓度为15%,成苗率可作为芽期抗旱性的鉴定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等方法分析苗期相关指标的变化,利用抗旱性综合度量值D值评价甘蓝型油菜苗期抗旱性,结果表明叶片相对含水量(r=0.907~(**))、可溶性蛋白(r=0.921~(**))与抗旱度量值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丙二醛含量(r=-0.837~(**))与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些指标可作为甘蓝型油菜苗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臭氧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的毒力及对韭菜和土壤环境安全性的影响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了臭氧对3龄幼虫、蛹和成虫的毒力,并测定了臭氧水对韭菜种子的影响及对土壤环境的安全性。结果显示,臭氧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和蛹均有较高的毒力,LC_(50)分别为3.79 mg/L和4.95 mg/L;对其成虫的毒力稍弱,LC_(50)为61.52 mg/m~3。臭氧水浓度为4.50 mg/L时对韭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显著,发芽率、根长和芽长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了22.29%、14.11%和4.75%。4.50 mg/L臭氧水处理土壤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分别显著下降了91.91%、85.71%和59.99%;土壤pH提高了2.07%,速效钾含量显著上升了313.19%,有效磷、氨态氮、有机质的含量分别下降了4.69%、18.75%、35.44%。表明臭氧对韭菜迟眼蕈蚊3种虫态均有杀伤作用,且对韭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对土壤环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鹞子沟自然发病的大刺儿菜叶片中分离出的附球属真菌DT-014为研究对象,通过发酵喷雾法接种测定其对4种盆栽杂草猪秧秧(Galium spurium L.)、藜(Chenopodium album L.)、冬葵(Malva verticillate L. var. crispa)、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的致病性和5种作物蚕豆(Vicia faba L.)、豌豆(Pisum sativum L.)、青稞(Hordeum vulgare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安全性,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菌落直径和其孢子悬浮液OD600值为测量标准,探究菌株DT-014的最适生长培养基、碳源、氮源、固态发酵基质。结果表明,DT-014对藜(C. album)和猪秧秧(G. spurium)致病力较强,其次为密花香薷(E. densa),对冬葵(M. crispa)致病力最低。DT-014对于小麦(T. aestivum)、蚕豆(P. sativum)、青稞(H. vulgare)、豌豆(P. sativum)相对安全,对油菜(B. napus)有轻微影响。DT-014的最适培养基为蛋白胨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固态发酵基质为大豆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比较越冬前北方两种不同类型冬油菜的生长特性,于2020年10—11月选用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和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分析其越冬前降温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光合特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并与越冬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越冬前随着温度的降低,白菜型冬油菜根冠比增加164.7%,甘蓝型冬油菜根冠比变化不大,两个品种间差异显著,但二者组织含水量变化为69%~89%,变化幅度较小。随着温度的降低,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的叶面积逐渐减小,下降幅度为5%~16%,叶绿素SPAD值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逐渐下降,降幅为54%~64%,胞间CO2浓度逐渐上升19%~29%。叶片和根部的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增大,增幅为26%~91%;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叶片的钠离子和钾离子含量逐渐降低了20%~47%,钙离子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根部钾离子和钙离子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白菜型冬油菜根部钠离子含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甘蓝型冬油菜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此推断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的抗寒性强于甘蓝型冬油菜2019-QL-GAU-30。  相似文献   

19.
低磷胁迫对熊猫豆生殖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低磷胁迫对熊猫豆形态学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熊猫豆根、茎、叶及全株磷含量减小,开花期和成熟期延迟;叶面积减小,正常供磷条件下第一、第二和第三片三出复叶分别比低磷组高出21.38%、19.24%和26.76%;低磷条件下植株生物量减小,但根冠比显著增加至对照组1.5倍;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减小;但是低磷环境下其根系和叶片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显著增加,根系APase活性增加至220%;但根、叶的膜透性几乎没有变化.因此熊猫豆适应贫瘠可能主要是通过较大根系的构建,具有比较高的膜稳定性及提高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年两季(春季和冬季)的田间试验,采用C18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苦参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方法验证试验表明:在0.02~0.5mg/kg添加水平下,苦参碱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87%,相对标准偏差为5.7%~14%,在小白菜与土壤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2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消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0d(春季,小白菜)、1.5d(冬季,小白菜)、1.4d(春季,土壤)和1.6d(冬季,土壤)。最终残留结果显示:距最后一次施药7d后,高浓度(有效成分6.71g/hm2)和低浓度(有效成分4.47g/hm2)苦参碱在春季和冬季小白菜中的最终残留量在0.061~0.074mg/kg之间;在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在未检出~0.075mg/kg之间。可见,苦参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易消解,为保障小白菜食用安全,建议可将0.1mg/kg作为其最大残留限量,安全间隔期不小于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