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棉花腺体性状基因的遗传与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棉酚腺体是棉属植物特有的性状,发掘和利用控制腺体和棉酚合成的基因,对深入阐明棉酚的生物合成机理以及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新型棉花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棉花棉酚腺体性状基因的遗传与克隆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棉花幼苗和离体根无性系中棉酚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陆地棉三对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以及海岛棉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为材料 ,对种子萌发后的子叶、根系和离体根系无性系的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结果表明 ,有色素腺体棉种子萌发后的子叶棉酚含量呈下降趋势 ,而无色素腺体棉则呈积累趋势 ;棉花根系中的棉酚含量与子叶有相同趋势 ,但变幅显著小于子叶。有色素腺体棉和无色素腺体棉的离体根系无性系中的棉酚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而持续增加 ,培养 2 5d的棉花根系无性系中的棉酚含量可达到 0 .8%~0 .9% ,说明棉酚主要由棉花根系合成。棉酚旋光体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棉花种子萌发初期的子叶左旋棉酚和右旋棉酚含量与其种仁相一致 ,但种子萌发 1 4d后 ,二者的含量几乎相等 ;离体根系无性系 ,以及无色素腺体棉的子叶和根系中的棉酚均为消旋棉酚 ,表明棉花生长过程中合成的棉酚为消旋棉酚。此外 ,本文还就棉酚及其旋光体的合成和代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作物育种信息》2005,(6):11-12
我国科学家培育出高产低酚早熟棉花新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喻树迅研究员及其同事采用复合杂交等先进的育种方法,成功地选育出高产、低酚、早熟、适合我国麦棉两熟的夏套低酚棉棉花新品种“中棉所20”。长期以来,在棉花生产实践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的棉籽通常被人们当作废物丢弃,因为棉籽中含有大量对人畜有不良影响的棉酚,无法直接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有毒棉酚的存在,使棉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所以低酚棉育种是棉花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色素腺体是棉酚的储存器官,开发功能型分子标记,加密棉花遗传图谱对色素腺体和其他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以10个有腺体和无腺体材料转录组信息为基础开发EST-SSR标记,在12895条1 kb以上的Unigene中共搜索到1546个SSR位点,发生频率和平均距离分别是11.99%和15.99 kb。得到的EST-SSR中,二碱基和三碱基重复是主要的重复类型,分别占30.85%和48.97%,AT/TA和GAA/CTT分别是二碱基和三碱基的优势重复类型。对长度≥20 bp的SSR共设计合成了56对引物,在这10个材料中进行检测,能扩增出清晰条带的有38对,占67.86%,其中呈多态性的有9对,占23.68%,并对其所在的Unigene功能和表达量进行了初步分析。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棉花EST-SSR标记开发的可行性,并且为棉花高密度遗传图谱和腺体相关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低酚棉与有酚棉的抗病和感病品种及其杂交后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中棉酚含量及色素腺体密度与品种的抗枯萎病性没有相关性。在幼苗中,低酚棉幼苗棉酚含量均显著高于有酚棉品种,但它们之间的抗枯萎病性也没有显著差异。在低酚棉与有酚棉品种杂交的F2代群体中,无色素腺体和稀色素腺体类型苗的抗病性明显高于腺体密度较高的类型苗。对7个杂交组合F2代中有色素腺体和无色素腺体幼苗的抗病性分析表明,无色素腺体类型苗的病指显著低于有色素腺体类型苗的病指。幼苗人工接种枯萎菌后,棉酚含量表现升高,但抗病品种低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6.
棉酚腺体的遗传分析及低酚棉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酚是一种存在于棉酚腺体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由于它的抗虫性和毒害性,在棉花育种中颇受重视。从低酚棉腺体的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经济性状等方面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低酚棉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并对低酚棉今后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棉花腺体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RNA-Seq对棉花无腺体性状近等基因系Z12/Z12YW的幼嫩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寻找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有腺体棉Z12相比,无腺体棉Z12YW中共有306个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其中282个基因下调,24个基因上调。差异表达基因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显示,细胞组分、胞外基质组分的功能变化以及细胞杀伤生物学过程在腺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OG(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功能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显著性富集发现,棉酚等萜烯物质的合成主要受甲羟戊酸途径上游基因的表达调控。此外,本研究共筛选到13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可能在腺体发育和棉酚合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棉酚腺体与棉酚生物合成及低酚棉分子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酚是一种存在于棉酚腺体中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由于它的抗虫性及毒性,在棉花育种中颇受重视。近年来,对棉酚腺体、棉酚的研究较多,已经发现和克隆了与棉酚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初步阐明了棉酚合成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有关棉酚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育种家培育种子低酚而植株高酚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比克氏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代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克氏棉(G.bickii Prokh)种子形成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色素腺体形态建成特点、色素腺体与棉酚含量的动态关系及其分子机理进行探究。【方法】以比克氏棉为材料,进行组织切片观察、棉酚含量测定并分析对种子萌发期色素腺体形成及棉酚合成基因的表达谱。【结果】比克氏棉在种胚形成过程中,子叶上形成大量色素腺体原,并在种子萌发后12 h形成腔体结构,转换成成熟的色素腺体;比克氏棉种胚形成过程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均未检测到棉酚,但从种子萌发12 h开始可以检测到较低含量的棉酚。种子萌发期色素腺体形成及棉酚合成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GoPGF基因在比克氏棉种子萌发12 h的子叶上表达量较高,与比克氏棉色素腺体形成有关;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FPS)基因在种子萌发24 h的子叶上表达量较高,可能与棉酚向子叶色素腺体转运有关;CYP706B1基因在种子萌发0 h较高,HMG1基因在种子萌发0 h、36 h和48 h的子叶上表达量均较高,说明这两个基因与种子萌发后色素腺体腔的形成有关,并参与棉酚的贮运;杜松烯合酶基因(CAD1-A)和HMG2基因与比克氏棉色素腺体形成无密切关系。【结论】种子萌发后的12 h为比克氏棉子叶色素腺体形态建成的关键时期,且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与棉酚出现的时间具有同步性。GoPGF、FPS、CYP706B1、HMG1参与色素腺体的形成及棉酚的转运。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从美国引进的无色素腺棉花种质“布无”(称低酚棉)作为亲本,经过有性杂交转育,已育成低酚棉花品种湘棉11号。遗传分析表明,低酚性状主要受两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利用PD系统材料与低酚棉杂交,在纤维细度上有改进,但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1.
12.
Two-year-grafting experiments within and between Gossypium barbadense and Gossypium hirsutum accession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ource, transfer, and alteration of gossypol and methylation of (+)-δ-cadinene synthase (CDN) genes along with whole chromosomes of A01, A04, A11, D01, D05, and D11, harbouring the cotton CDNs, using the whole 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 (WGBS) metho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lthough a glandless line used in this study had a low level of gossypol in the seeds, it did not contain any pigment glands, indicating that expression pathways of gland and gossypol were under genetic control of different loci in cotton. Grafts with glandless rootstocks produced significant amounts of total gossypol in the seeds, clearl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source of gossypol biosynthesis was not specific to the root. Heterografts consisting of scion GN, a glandless line, and scion TM-1 grafted on Pima 3-79 rootstocks caused increased total seed gossypol levels whereas homograft TT had decreased total seed gossypol levels. Alteration of total gossypol levels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gland density, and DNA demethylation levels of (+)-δ-cadinene synthase genes.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3对陆地棉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结合不同棉酚含量的半人工饲料,研究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对棉铃虫抗药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取食于有色素腺体棉叶的棉铃虫,其抗药性显著高于取食于相应的无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棉叶的棉铃虫,色素腺体可诱导棉铃虫对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农药产生抗药性。不同棉酚含量的半人工饲料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棉铃虫的抗药性随饲料中的棉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棉酚含量超过0.3%时,初孵棉铃虫难于饲养成活。棉铃虫体内酯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色素腺体对棉铃虫体内酯酶同工酶谱的谱带数无显著影响,但对其中一些谱带的宽度和颜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棉酚的作用与色素腺体相似,但饲以0.225%的棉酚的棉铃虫体内出现两条新的谱带。经鉴定,新出现的谱带为羧酸酯酶。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亚洲棉X比克氏棉)X陆地棉种间三元杂种植株和花器形态特性、腺体表现和棉酚含量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用有酚棉和低酚棉作陆地棉亲本配制的不同类型的种间三元杂种在植株和花器形态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各器官和组织上的腺体表现和棉酚含量有明显的差异。用低酚棉配制的三元杂种完全表现有比克氏棉子叶腺体延缓发生性状;而用有酚棉配制的三元杂种在种子上尚有少量腺体,但包括花器在内的其它器官和组织均为有腺体类型,腺体密度和大小与一般有酚棉相同。此外,本文对比克氏棉子叶腺体延缓发生性状的遗传和腺体与棉酚含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一个新的棉花腺体形成基因的遗传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湘X9628陆地棉突变体具有植株有腺体、种子低棉酚的特性。种子棉仁中的棉酚含量为0.0354%,低于国家标准。它的种子无腺体,当种子萌发后,长出的真叶有腺体,但比常规陆地棉品种少。遗传分析表明,控制湘X9628植株有腺体、种子低棉酚特性由二对重叠隐性基因所控制。等位性测验表明,其中一对基因是gl2的等位基因,另一对是gl  相似文献   

16.
色素腺体和棉酚对陆地棉茎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祝水金  季道藩 《作物学报》2001,27(6):737-742
本研究以陆地棉三对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色素腺体和棉酚对棉花茎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的色素腺体和棉酚性状对于棉花茎尖培养有较大的影响,有色素腺体棉的茎尖比对应的无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更易诱导产生不定根和再生植株.无色素腺体棉根尖的不定根出生时间晚于对应的有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7天左右.棉酚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