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江西水产科技》1997,(3):39-40
熏鱼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特色鱼制品,它的制作工艺和配料简便,色、香、味俱美,宜于直接食用,宴席上常作冷盘、拼盘,也可做炒、烧菜,是较高档的水产熟食品之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择一预处理一开片切块一浸渍一油炸一调味一冷却包装。加工方法1.原料的选择熏鱼的加工原料,大致采用青、草、鲤、维、骗、鲫等优质鱼,餐条等杂鱼也可,原料鱼的鲜度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加工品的风味和质量,所以加工熏鱼必须选择鲜活鱼或者至少是冰鲜、冻鱼的一级品。2.原料预处理将鲜鱼洗净(如冻鱼先解冻),去鳞、去鳃、去内脏,用水洗涤干净,如是小杂鱼应…  相似文献   

2.
钱名全 《内陆水产》1998,23(10):30-30
水产调味熟食品加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由于熟制品食用方便,别具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熟制品中的鱼糜制品、爆鱼(熏鱼)、五香烤鱼、鱼松等,均是著名的传统产品。这些产品可用低值鱼、小杂鱼和鱼片、罐头加工中的废弃可食部分来加工制作,以充分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现就几种调味熟食品的加工方法分述如下:1鱼糜制品将鱼肉绞碎,经配料、擂溃成稠而富有粘性的鱼肉浆,再做成一定形状后,进行水煮、油炸、焙烤、烘干等加热或干燥处理而制成的食品称为鱼糜制品,品种有鱼丸、鱼糕、鱼香肠、鱼卷、鱼面、燕皮、鲜…  相似文献   

3.
周瑜  陈舜胜 《水产学报》2022,46(12):2452-2466
为了弥补传统上海熏鱼的不足,实验以大口黑鲈替代草鱼制作上海熏鱼,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和正交实验设计改良上海熏鱼的加工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分别测定油爆后的上海熏鱼、用油爆后浸渍液(仅由酱油、白砂糖和植物油组成)处理的上海熏鱼、上海熏鱼成品(油爆后浸渍液由酱油、白砂糖、植物油、食用盐和香辛料组成)中的挥发性风味活性物质,通过GC-MS的定性定量分析得出上海熏鱼的主要风味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呈味核苷酸。结果显示,优化工艺参数为油爆时间6 min,油爆后浸渍液中酱油/白砂糖=4∶3。3个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分别有37、47和55种,其中醛酮类、醇类、烃类、芳香类和含氮含硫类物质是上海熏鱼的主要风味化合物。肌苷酸是主要鲜味核苷酸。研究表明,高温油爆过程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热降解、脂肪酸氧化有助于去除鱼腥味,形成上海熏鱼的特色风味。浸渍和油爆是提高鱼肉制品品质的优良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薛永霞  卫赛超  张菊  陈舜胜 《水产学报》2019,43(7):1661-1677
为探究上海熏鱼制作过程中不同加工阶段风味物质的变化,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肉为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上海熏鱼4个加工阶段(生鲜罗非鱼、一次浸渍、一次浸渍后油爆和上海熏鱼成品)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显示,各阶段IMP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是主要的鲜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也逐渐升高,并呈显著性差异,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上海熏鱼风味影响最大。生鲜罗非鱼、一次浸渍、一次浸渍后油爆和上海熏鱼成品中挥发性物质依次为50、84、78和82种,主要由醛类、酮类、醇类和烃类构成。因此,浸渍和油爆是上海熏鱼风味形成的主要原因,使得罗非鱼鱼体的腥味得以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5.
丁德明 《内陆水产》1994,(10):28-28
湖南许多产区,在春秋冬季节用鲤、青、草、鲢、鳙、鱼感等鱼类制作熏鱼,销售较广,颇受群众欢迎,加工技术以沅江、汉寿两地较好。现将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鲱鱼加工厂     
《渔业现代化》1974,(4):57-57
苏格兰最近建成了现代化鲱鱼加工厂,工厂的各个生产环节都高度自动化。马上加工的鱼进行检查和清洗后送到分类机,按大小分类后送到各加工车间;暂时不加工的鱼经加冰后贮藏在0℃的冷藏库中。大、中规格的鲱鱼加工成熏鱼和熏鱼块。大鱼用皮带传送至六台剖鱼机,中等规格的鱼由电梯送至四台去骨机。  相似文献   

7.
黄盖鲽,国内外已大量加工黄盖鲽冻鱼片,即去鱼皮后从脊骨两侧平行取下鱼肉片速冻。根据日本市场的需要,将黄盖鲽加工成克里米,即加工时从脊椎骨呈直角方向切取鱼身段供出口,日本人称鱼身段为克里米(kirimi)。现将黄盖鲽的加工技术介绍如下:一、加工工艺流程二、操作要点1.解冻对进口的原料,采用鼓泡流水法解冻,温度5℃左右。2.切段采用切段机,要求从脊椎骨呈直角方向切割成8cm长的鱼块,切割线应刚好通过鳍的后部以尽可能大的得到鱼肚部位。鱼头作下脚料处理,切下的边角料和鱼尾洗净制作爆鱼。3清除内脏保留鱼籽和鱼育,用牙…  相似文献   

8.
《江西水产科技》1997,(3):40-40
五香烤鱼是以小杂鱼、虾和低值鱼为原料,经调味、烘烤而成的制品,其特点是香酥鲜美,具有食用方便,营养丰富,保存耐久,是酒家、饭店小碟、冷盘的常用菜肴,深受人们喜爱。工艺流程五香烤鱼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原料处理一盐渍一蒸煮一干燥一调味一烘烤一包装加工方法1.原料鱼处理烤鱼的加工原料,多采用新鲜(或冰鲜、冷冻)的小杂鱼、低值鱼为主,也可以采用盐渍后的咸卤水鱼,如果是冰冻鱼应先进行解冻,咸卤水鱼先用清水漂洗脱盐。然后,进行去头、去鳞、去内脏后切块,如是小杂鱼则须去头挤出内脏,原料处理后用水洗净,流干。2…  相似文献   

9.
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施氏鲟养殖、放流成功施氏鲟是黑龙江省的特产珍贵鱼类,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制成熏鱼片是餐厅的美味佳肴,鱼鳍可制鱼翅,鳔可制鱼肚;更主要的是鱼子可加工成鱼子酱是高级营养补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该鱼性成熟晚,一般需9—10年,生殖周期较长,自...  相似文献   

10.
(1)蛋白质含量高:蛋白含量〉40%,以动物性蛋白为主;(2)柔软细滑:粉状原料细度达到60~80目,颗粒含水率高于40%;(3)保持原料鱼固有风味:配料时添加小杂鱼浆,加工颗粒时温度必须控制在60~70℃;(4)水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食品梅鲚、银鱼、白虾素有太湖三宝之称,梅鲚鱼产量约占太湖常年渔获量60%以上,每年9、10月份是捕捞生产的旺季。该鱼肉质细嫩鲜美,富含脂肪,营养丰富,特别是软骨富含钙质,为群众喜食。大多地区干制加工,现很多水产冷冻厂将大量新鲜梅鲚鱼冷冻贮藏作为罐头食品生产原料。现将以太湖梅鲚鱼为原料,制作油爆五香梅鲚鱼这一旅游休闲食品的加工工艺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郾原料及其要求新鲜梅鲚鱼、冷冻梅鲚鱼(冻品要求色泽正常,气味正常,无酸败味及其他变质异味且组织紧密,有弹性)。2郾调味液由桂皮、白砂糖、料酒、味精、生姜、辣椒、醋、盐…  相似文献   

12.
张士刚  申登财 《齐鲁渔业》2006,23(10):36-36
用土豆制作养蟹饲料,原料广泛,成本低廉,适口性好,营养丰富,螃蟹喜食肯长,也可用于饲喂鱼、虾等。1工艺流程选料→清洗→切整→蒸煮→破碎→配料→成型→干燥。2加工技术2.1选料选择无病虫害、无发芽、霉变  相似文献   

13.
“珍味饮鱼丝”是市场畅销产品。我国每年的墨鱼、秋鱼产量较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现将其加工工艺介绍如下:l原料、配料采用新鲜或鲜度好的冷冻墨鱼、细鱼为原判,白糖、味精、夏盐、葡萄糖、山梨糖粉、辣椒粉、胡椒粉、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等为配料,食品添加剂均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ZXi艺流程原料.处理~第~次调味~排片烘干一烘烤一轧松一撕丝~第二次调味~称量包装。3Xi艺操作要点31原制处理原料去头后,在体腹中间由尾部起创,去除内脏、洗净后、放送温度30~35t、含醋酸钠浓度2~2.5%的水…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全球鲣鱼的总产量为220万t。鲣鱼主要为金枪鱼围网的捕捞对象,其次为鲣鱼竿钓的捕捞对象。鲣鱼的主要用途是为全球有关国家的金枪鱼罐头加工业用的罐头加工用原料鱼之一,也是日本国加工鲣鱼节(木松鱼)用的原料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用于食用比例低的沙丁鱼、鲐鱼,特别是拟沙丁鱼的渔获量迅速增加,而历来作为主要加工原料的狭鳕(主要是白肉鱼)的渔获量却在减少。为了对付原料困难的局面,需开展多获性红肉鱼(赤身鱼)的处理、加工技术的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实现该目标的基础研究、三种鱼食品原料化的技术开发、鱼体自动处理机械及装置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水产加工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距离,我们除以极少优质鱼作罐头外,大多鲜销,直接供应市场,目前在工业上大量加工的原料仅限于低值鱼、变质鱼,如从营养的观点来利用,这些低值鱼的确是非常好的食品。目前对这些低值鱼的加工办法,  相似文献   

17.
鱼粉的品质受到原料及加工方法的很大影响,原料方面如原料鱼种类、所利用的部位、鱼的鲜度等;加工方法方面如蒸煮、压榨、干燥等的加工条件及使用溶剂的状况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鱼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冷冻鱼糜加工生产线研究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低值鱼是指直接经济价值较低的海淡水鱼,规模化低值鱼综合加工目前一般是以低值鱼为原料进行冷冻鱼糜生产。低值鱼冷冻鱼糜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紧跟国际先进的加工工艺技术,并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加工设备,进行了低值鱼冷冻鱼糜加工关键单机的研制,提出了较为理想的班产5t冷冻鱼糜生产线设备配置。  相似文献   

19.
卤鱼的加工     
肖湘 《海鲜世界》2002,(2):33-33
卤鱼的加工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咸卤鱼的加工,另一阶段是卤鱼的加工。 一、咸卤鱼的加工 咸卤鱼的加工制作可按下面操作程序进行: 1、原料处理:先将原料鱼按鲜度和种类进行分级分类,再接种类及大小进行剖割,一般大型鱼体采用背开,较小型鱼体或鳊、鲶等鱼采用腹开或划线等几种形式。剖割时将内脏、咽骨及鳃剔除,然后将  相似文献   

20.
白鲢废弃物发酵鱼露的成份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露也称鱼酱油、虾油,它是以鱼、虾为原料酿制而成的一种调味品,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我国沿海一带及日本、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喜爱。鱼露的原料一般是海水鱼,过去一直认为以淡水鱼为原料生产的鱼露风味较差,所以对淡水鱼生产鱼露的营养成份和风味物质的研究很少。但在鱼露生产原料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淡水渔业资源,开发以高产、低值的淡水鱼为原料的优质鱼露、提高淡水鱼的利用价值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研究鱼露发酵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在于综合利用水产品加工中的废弃物。在淡水鱼加工中有大量废弃物无法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