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华 《蔬菜》2010,(5):25-25
<正>在食用菌出菇后期,为了增强出菇后劲,菇农往往会添加营养液进行追肥。但是,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添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之则适得其反,给生产者带来损失。因此要讲究添加方法。食用菌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以下3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于爱红 《食用菌》2011,33(2):62-62
灭菌工作是食用菌栽培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且在灭菌过程中要消耗能源,产生大量热能.在北方的冬季,如何能将产生的热能利用起来.进行养菌、出菇,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达到灭菌、养菌、出菇多个环节同时利用、同步进行,对北方冬季食用菌生产可以产生致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9,(6)
为充分利用芒果枝屑栽培食用菌,减少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开展以芒果枝屑栽培香菇试验,研究不同芒果枝屑比例对香菇菌丝生长、出菇时间、产量的影响,以筛选出芒果枝屑最适合的添加比例。试验结果表明,用芒果枝屑代替杂木屑栽培香菇,以添加40%左右的芒果枝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5,(4)
<正>5月17~19日,由浙江庆元县食用菌管理局(科研中心)主办,庆元县菇星节能机械有限公司协办的"庆元香菇栽培论坛"在庆元县举行,来自河南、山东等15个省市的食用菌科研、生产人员共65人参与了论坛活动。与会人员就各自从事领域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积极交流,并就当前光伏食用菌栽培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香菇栽培新思维"中关于定向出菇与花菇零张力出菇技术的思考、手段及在工厂  相似文献   

5.
正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菇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较易长成畸形菇,如平菇的菜花形"块菌",金针菇多分支的小菇"针尖菇",香菇原基畸形,蘑菇、球盖菇、猴头菇、真姬菇等都易出现菇蕾菇体畸形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减少了菇农的收入。1畸形菇产生原因食用菌栽培中出现的畸形菇大多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和病毒感染所致。1)菇棚设计不合理,以致空气不流通,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支撑食用菌栽培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通过明确真菌和植物的区别,可从指导思想上彻底认识食用菌作为大型真菌和植物是不相同的,不能按种植农作物和蔬菜等的习惯来栽培食用菌;通过分析食用菌的营养特点,来增加菇农配制食用菌营养基质的科学性,提高栽培效益;通过分析食用菌对环境要求的特点,来提高菇农发菌及出菇管理水平,减少失误;通过分析食用菌生长过程中"烧菌"的内在原因及预防措施,来提高栽培成功率,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7.
出菇方式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试验示范,集合人工辅助栽培袋发菌、栽培设施、定位出菇、出菇管理等技术,集成平菇小口定位出菇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大球盖菇是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大球盖菇菇体色泽艳丽,柄粗盖肥,食味清香,肉质滑嫩,营养丰富,口感好,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堪称"素中之荤"。近年来,陕西安康市农科所科技人员以农作物秸秆为培养料不断试验栽培大球盖菇,其质量与产量逐步提高。现将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食用菌栽培者参考。1栽培原料大球盖菇的栽培原料比较广泛,稻草、玉米秸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而且从古至今,我国有关吃的话题从来都不少,而我今天在这里要提出来的话题也是有关食物的,在本文中,我想谈论的是与食用菌相关的话题。近年来,我国食用菌栽培总量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达到世界第一,栽培数量是非常大的,栽培的地区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广的,而且栽培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常见的有杏鲍菇、银耳、金针菇、香菇、灵芝、冬虫夏草等等,而且根据数据调查分析人们在食用菌的食用方面给出的数据也是非常可观的,在对外出口方面,食用菌在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出口量分别为47.6万t、38万t、43万t。而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笔者就具体说说在食用菌栽培领域中的黄金菇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
《蔬菜》2014,(4):74-75
<正>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的专家经过近3年的研究、试验,实现了食用菌生产中废弃菌糠的再利用和零排放。这一技术首先利用培养蟹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第一道废弃菌糠经过添加适量营养成分后再培养平菇,使得菌糠营养转化效率达到75%~80%,不仅出菇整齐,而且污染率低。在此基础上,利用食用菌再培养所形成的第二道废弃菌糠经过添加少量的耐热微生  相似文献   

11.
大球盖菇是福建省三明市主栽的特色食用菌品种,也是主要的出口品种,其主要利用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栽培。而水稻等农作物在栽培过程中常常要施用毒死蜱、溴氰菊酯等农药。为明确含有农残的秸秆对大球盖菇产量、质量的影响,为大球盖菇高效、绿色栽培提供技术依据,开展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国内食用菌设施化栽培的主流模式仍以自然条件栽培为主,存在空间利用率低和复种指数低的问题。笔者参考工厂化食用菌栽培模式,以河南清丰县阳子菌菇产业示范带出菇棚为研究对象,以低投入、高效、节能为目标,开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食用菌节能菇棚。该菇棚适合栽培出菇期需氧量大的中高温型食用菌品种。现将该菇棚具体构造及应用测试结果总结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出菇管理水平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影响食用菌产量和质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定位出菇是出菇管理阶段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以黑木耳、杏鲍菇、滑子蘑、猴头菇、白灵菇等食用菌应用定位出菇技术的方法为典型,阐述了定位出菇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菇螨,危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播种初期发生菇螨危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发生菇螨危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危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由于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菇螨容易乘机危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时防治菌螨虫。在食用菌播种后7天左右,将有色薄膜盖在料面上5~10分钟,然后用放大镜贴近培养料的  相似文献   

15.
薛华 《食用菌》2009,(5):24-24
在食用菌出菇后期,为了增强出菇后劲,菇农往往会采用各种手段添加营养液进行追肥。但只有采用正确的添加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则如拔苗助长,适得其反,给生产者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食用菌"重茬"的实质和发生原因,通过对老菇棚的处理、土壤处理、培养料的处理、菇棚管理、病虫害处理等方面的介绍,给出防治食用菌"重茬"的措施和方法,旨在提高菇农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金福菇,又名洛巴伊口蘑、巨大口蘑、大白口蘑等,耐高温,栽培原料来源广,栽培方式简单,子实体肥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价格略低于双孢蘑菇、香菇和蟹味菇。磐安县是"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栽培品种一直以香菇、杏鲍菇和黑木耳为主,兼有平菇、秀珍菇、大球盖菇和金针菇等。为了提高各种食用菌废料的利用价值,磐安县食药用菌研究所联合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开展了利用多种食用菌废料栽培金福菇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工厂化食用菌菌渣,开发草菇栽培原料,以5种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菌渣为主要原料进行草菇栽培试验,结果:5种菌渣都能获得一定的草菇产量,其中以杏鲍菇、金针菇和双孢蘑菇菌渣栽培的产量较高,都在4kg/m2以上,生物转化率都达到了10%左右,且子实体性状比较好。而蟹味菇菌渣和海鲜菇菌渣由于透气性较差,容易产生菌皮,草菇产量低,不宜直接用作栽培,可添加其他大颗粒原料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金福菇是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近年选育的高温型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圆正,菌肉肥厚嫩白,肉质爽口,味道丰富,耐贮性好,市场前景广阔[1]。笔者研究表明,利用工厂化的食用菌菌渣栽培金福菇效果非常理想,工厂化金针菇菌渣添加量控制在60%左右,与常规棉子壳配方相比,金福菇产量提高25.0%,生产成本降低27.7%,而且转潮期明显缩短[2]。现将具体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选择金福菇属高温型珍稀菌类,子实体分化发育最适温度为  相似文献   

20.
"菌兴8号"是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以抗高温为主要目标选育的香菇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经浙江丽水市近五年的推广表明,"菌兴8号"具有发菌和出菇温度要求范围广,且菇质优良,生物学转化率较高,适宜小平原和中、低海拔山区反季节栽培,也可用于秋季普通菇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