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由于高原环境中大气压力、环境温度均不同程度降低,采用GB/T 22105测定土壤中总砷和总汞结果常常偏低。为了摸索出高原条件下土壤样品中总砷和总汞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用不同前处理消解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SS10、GSS-1a、GSS-2a),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砷和总汞。结果表明,在高原条件下按照GB/T 22105.2测定土壤中总砷时,样品需要泡酸静置过夜或适当增加沸水浴时间。在海拔为3 658 m、沸水浴温度为89℃时,沸水浴3 h最佳,回收率为95%~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在高原条件下按照GB/T22105.1测定土壤中总汞时,沸水浴时间不宜过长,建议≤4 h。E组测定总砷和总汞结果均在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参考值范围内,总砷的RSD≤7%,总汞的RSD≤12%,回收率也均在80%~120%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用浸水法对怒江州泸水县5种不同类型公益林凋落物的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类型公益林的凋落物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均有差异,在0.5—8.0h范围,持水量和持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在8~12h范围,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则缓慢增加;12h后,凋落物持水量基本达到饱和,持水量和持水率基本不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变化。与之不同的是,凋落物吸水率在0.5~8.0h范围随浸泡时间的延长急剧下降,此后缓慢下降。5种类型公益林凋落物持水量(WH)和浸泡时间(t)的关系按照对数方程变化,持水率(WR)与浸泡时间(f)可以用对数方程模拟,吸水速率(WA)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按照幂函数变化。  相似文献   

3.
烘箱加热法测定橡胶树不同器官有机碳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烘箱加热法、油浴法、沸水浴法测定橡胶树不同器官的有机碳含量。烘箱加热法与油浴法的测定结果差异不大,相对偏差为0.05%~1.98%,平均为0.78%,相关系数r为0.9043,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烘箱加热法与沸水浴法的试验结果相近,相对偏差为0.12%~1.31%,平均为0.88%,相关系数r为0.8425,达极显著水平。试验结果表明:用烘箱加热法代替常规的油浴法或沸水浴法,具有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快速,结果稳定的优势。此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批量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单瓣、重瓣两个晚香玉品种叶片为材料,选用4种升汞消毒时间、6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6种分化培养基和9种生根培养基,研究不同基因型和激素组合对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片的消毒时间为0.1%HgCl2浸泡2min;(2)诱导单瓣叶片愈伤形成的较适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1.0mg/L:诱导重瓣叶片愈伤形成的较适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5mg/L.(2)2单瓣叶片分化最佳配方为:MS+6-BA1.0mg/L+NAA0.5mg/L;重瓣叶片分化的较适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2mg/L,(3)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KT0.2mg/L+NAA0.5mg/L+6-BA0.2mg/L。  相似文献   

5.
微波消解分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硒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跃花  杨菊香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351-10353
[目的]探讨微波消解分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消解茶叶样品,利用茶叶中的硒(Ⅳ)与DAN(2,3-二氨基萘)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特性的4,5一苯并苤硒脑,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优化微波法消解奈件。[结果]采用微波化学反应器消解茶叶样品的条件为:0.5g样品加5.0ml5.0%硫酸润湿,加入HNO3:HClO4(4:1)10.0ml,在O.20kW时消解30min。最佳测定条件为:pH值1.5~2.0,EDTA.盐酸羟胺混合液用量20.0m1,0.1%DAN加入量5.0ml,沸水浴加热5min,6.0ml环己烷萃取,于激发波长377nm、发射波长519nm条件下测定荧光强度。该方法在硒含量1.0~7.0μg时,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值为0.9909,RSD值为2.5%。[结论]与湿法消解法相比,微波消解方法测定结果可靠,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6.
高温胁迫对金钻蔓绿绒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金钻蔓绿绒对高温环境的忍耐能力,以3~5个叶片的金钻蔓绿绒扦插苗为试材,以室温为对照,研究了高温(35、40和45℃)胁迫不同时间(8、16、24、32和40h)对金钻蔓绿绒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相对电导率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其中35℃所有胁迫处理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显著〉其CK,胁迫温度升高后叶片相对电导率反而显著下降甚至与其CK差异不显著,说明高温胁迫导致叶片细胞膜受害程度加深,温度过高时细胞甚至解体而失去活性;丙二醛含量随胁迫温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均持续增加,除35℃胁迫8h处理的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其CK外,其他高温处理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其CK。植物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其叶片细胞受到的生理伤害就明显越重,综合分析高温胁迫对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认为金钻蔓绿绒可以勉强忍耐35℃高温8h。  相似文献   

7.
选取具有杀虫效果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和抗病效果的枯草芽孢杆菌(SD)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对融合条件的摸索,得出Bt的最佳培养时间为5h,最佳酶解浓度为0.8mg/mL,最佳酶解时间为70min;SD最佳培养时间为5h,最佳酶解浓度为0.6mg/mL,最佳酶解时间为40min。通过检测,试验得出的融合子具备双亲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2种植物相对电导率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爬山虎、棉花、玉米、大豆和法国梧桐5种植物叶片为材料,对抽气法和浸泡法2种处理方法在不同处理时间下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抽气法,5种植物均在抽气15 min和20 min时达到测定最大值;浸泡法的测定结果依植物种类有所差异,其中爬山虎和棉花在4 h和8 h达到最大值,其余3种植物则在24 h。对抽气15、20 min与浸泡4、8、24 h的测定结果作相关分析,结果浸泡24 h与抽气15 min呈极显著正相关。采用2种方法测定时,抽气15 min和浸泡24 h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1.菇柄处理。选用无杂质、无虫蛀、无霉烂的香菇柄,切成1厘米长的小段,称重后倒入水槽内,加水浸泡3-5小时(若采用鲜香菇柄,则要在水中加入0.03%的焦亚硫酸钠进行护色)。浸泡过程中经常搅拌,使其吸水均匀,并除去菇柄上的杂质。捞出,沥干水,放人食醋中浸泡5~6小时,使菇柄进一步软化。将其投入沸水中预煮5分钟,不断翻动。捞出,用冷水漂洗。  相似文献   

10.
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方法]开发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工艺要点为:银杏经脱壳、去皮、预煮、制浆后,加入牛奶、蔗糖、CMC—Na等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配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均质压力和回流时间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将银杏果仁置于沸水中煮至5min,使其淀粉完全糊化,可有效提高饮料的口感与稳定性,同时采用醇提技术去除银杏酚酸,达到安全食用的目的。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银杏浆添加量18%,牛奶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6%,稳定剂添加量0.8%0;其关键工艺为:沸水中预煮5min,均质压力40MPa时,回流时间3min。[结论]该研究为银杏产品的开发及丰富复合乳饮料的种娄柽供新古白擒径.  相似文献   

11.
高温胁迫对荞麦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荞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距茎尖第3节叶片为材料,用40℃和44℃水浴模拟高温胁迫2 h,22℃处理为对照。测定离体叶片电导率、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以及幼苗下胚轴长度。[结果]荞麦离体叶片经40℃和44℃高温胁迫2 h后,电导率、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均高于对照,且胁迫温度越高,差别越大。荞麦离体叶片高温胁迫2 h转移到22℃培养室内培养48 h,对照、40℃组和44℃组幼苗的下胚轴长度达到极显著差异,长度分别为(2.2±0.7)(、0.9±0.4)和(0.6±0.2)cm。[结论]高温胁迫对荞麦生理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更多的膜脂被过氧化,根系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12.
以巨宝金冠和毛粉802的种子和幼苗为试材,以秋水仙碱为诱变剂诱导多倍体。结果表明:处理番茄种子,以秋水仙碱浓度0.4%处理12 h效果最好,巨宝金冠和毛粉802的诱导率分别为26.7%和30%;处理番茄幼苗,以秋水仙碱浓度为0.03%处理8 h效果最好,巨宝金冠和毛粉802的诱导率分别为46.7%和50%。变异材料的细胞染色体(2n=4x=48)为2倍体材料的二倍。此外,四倍体变异材料均表现出叶长、叶宽、叶面积增大,叶形指数减少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红小豆品质筛选及品种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135份小豆品种资源为试材,采用数码相机对其进行拍照,利用Photoshop 6.0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小豆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并对叶形指数及百粒重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小豆叶片长×宽与叶面积的相关性最强,全缘叶和裂叶叶面积与叶片长×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576 9x-11.416(R2=0.930 9)和y=0.337 4x+82.956(R2=0.589 6);不同叶形品种的叶面积与百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全缘叶,y=0.008 8x+8.868 3(R^2=0.080 8,y为百粒重,x为叶面积);裂叶,y=0.006 4x+7.571 9(R^2=0.192 1)。[结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测定植物叶面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大久保成熟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叶长(x1)、叶宽(x2)、叶长×叶宽与叶面积(LA,y)的关系。结果表明,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LA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3、0.9297、0.9764;叶长和叶宽、叶长和叶长×叶宽、叶宽和叶长×叶宽与LA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6、0.9884、0.9884,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叶长与LA、叶宽与LA、叶长×叶宽与LA 3个简单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叶长和叶宽与LA、叶长和叶长×叶宽与LA、叶宽和叶长×叶宽与LA 3个二元回归方程。6个回归方程均可作为测算大久保桃的叶面积。其中,以叶长和叶长×叶宽与LA、叶宽和叶长×叶宽与LA的二元回归方程:Y=490.6048-4.9315x1+0.6816x1x2、Y=-213.244+18.6115x2+0.5527x1x2测算结果更为精确。在具体应用中,可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和测算时的工作量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珍枣安神胶囊中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五味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l),煎煮3次,每次1.5 h;在此条件下,珍枣安神胶囊中五味子醇甲平均得率为5.05 mg/g。[结论]优选出了珍枣安神胶囊中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该提取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6.
李水清  王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19-2520
采用回流提取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旱芹和西芹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规律.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质量浓度40%、温度70~80℃、料液比1 g∶15 ml、提取3 h.并以芦丁为标准,测定了旱芹和西芹整株、叶及茎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芹菜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茎中的含量.相比较而言,旱芹整株、叶片及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西芹.  相似文献   

17.
虎杖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虎杖主要农艺性状间及其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关系,为虎杖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对采自川渝两地19份虎杖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y)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为主根粗(x8)茎叶鲜重(x9)分枝数(x4)茎粗(x2)主根长(x6)冠幅(x5)株高(x1)主茎叶数(x3)侧根数(x7)。最佳回归方程y=-84.867+6.900x3-46.376x4+1.238x5+225.457x8+0.983x9,R2=0.909,F=23.988**,即主茎叶数、分枝数、冠幅、主根粗和茎叶鲜重是影响虎杖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茎叶鲜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分枝数,第三是主根粗。茎叶鲜重、分枝数和主根粗是虎杖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虎杖高产株型为茎叶茂盛,分枝数较少,主根较粗,主茎叶数、冠幅适中的植株。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不同龄期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6月在贵州省余庆县进行不同药剂、不同龄期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EC、5%锐劲特SC、15%阿维.毒EC等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效均在88.93%以上,可用于取代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最佳时期在3龄幼虫盛发期前施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煮笋片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出现脆度下降而导致口感不佳的问题,进行了保脆工艺优化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煮笋片罐头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三聚磷酸钠(STPP)和氯化钙(CaCl2),可提高产品的脆嫩度; L9(34)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保脆作用的大小依次为:保脆剂配比>保脆剂质量浓度>保脆浸泡时间>保脆温度.当复合保脆剂比例为m (STPP)∶m(CaCl2) =1∶ 2、保脆剂质量浓度为1.5g·L-1、处理温度为45℃、浸泡时间为25 min时,保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