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噬菌蛭弧菌81,对猪霍乱弧菌50019,雏鸡沙门氏菌50047,鸭沙门氏菌50774,鸡大肠杆菌094,进行噬菌裂解试验,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对以上禽,畜肠道致病菌有良好的噬菌裂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噬菌蛭弧菌为一类杆形、弧形或螺旋形的革兰阴性菌,可以寄生并裂解其他细菌。本试验以禽源大肠杆菌、沙门菌以及环境水体中分离的1株大肠杆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培养法成功地从环境水体中分离到3株噬菌蛭弧菌,分别命名为BDD、BDE、BDH。电镜观察证明菌体大小约0.33μm×0.78μm,单个弧形,一端有一根长鞭毛。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与已发表的噬菌蛭弧菌属其他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范围分别为96.0%~99.9%。通过对不同细菌的裂解试验证明,3个分离株对大肠杆菌、沙门菌、摩根摩根氏菌、变形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等均具有裂解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鸭疫里默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应用噬菌蛭弧菌生态制剂防治鸡大肠杆菌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噬菌蛭弧菌生态制剂防治鸡大肠杆菌病侯军(江苏省南京药械厂210012)冯晓英(江苏省卫生防疫站210013)1996年4月,我厂与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在江苏省三河农场做了噬菌蛭弧菌生态制剂的区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目的用噬菌蛭弧菌生态制...  相似文献   

4.
噬菌蛭弧菌(下简称蛭弧菌)是Stolp等(1962)在德国土壤中于一种植物假单胞菌上发现的一类细菌的寄生菌.蛭弧菌比通常的细菌小,有似细菌病毒(噬菌体)的作用,具有细菌特性,寄生和裂解(溶菌)宿主细菌是蛭弧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1962年Stolp等首次在德国土壤中的植物假单胞菌上发现了一种细菌寄生菌,1963年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土壤、污水中分离得到这类细菌,并命名为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噬菌蛭弧菌,以下简称蛭弧菌).蛭弧菌寄生和裂解宿主菌的生物特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近半个世纪来,许多国家都在对这类菌进行研究,至今已发表论文800余篇.  相似文献   

6.
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对海水中弧菌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国内外关于噬菌蛭弧菌对弧菌病防治研究的报道极少。我们测定了噬菌蛭弧菌对海水中弧菌的清除能力,为开发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噬菌蛭弧菌(8×105pfu/ml)、大肠杆菌C600(由福州博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坎氏弧菌(由大连漳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产研究所生产)。1.2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TCBS琼脂(弧菌生长专用培养基,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自来水双层琼脂培养基犤1犦犤2犦;普通肉汤(自备)。1.3试验水箱清菌…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噬菌蛭弧菌BD57对小白鼠的安全性,根据《兽药试验技术规范汇编》的要求选用小白鼠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分别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法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BD57对小鼠没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产用噬菌蛭弧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蛭弧菌是一种专门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国内外学者已经在水产用噬菌蛭弧菌靶向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分离检测方法的改进、菌种资源的分离、噬菌机制、生态作用研究、应用效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国外研究水平相比,与我国水产养殖在世界上的地位相比,在菌种变异控制技术、噬菌机制、有效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和方法、新制剂研发、合理使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存在较多的不足。鉴此,我国应当借鉴人和畜禽益生菌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成果,不断解决水产用噬菌蛭弧菌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其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是一类单细胞、革兰氏阴性、细胞弧状或杆状的专性捕食性细菌。噬菌蛭弧菌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够寄生并裂解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其中包括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等一系列致病菌,因此在取代抗生素防治畜禽和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方面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微生态制剂。自1994年我国批准噬菌蛭弧菌  相似文献   

10.
细菌的寄生菌为Stolp和Petzold1962年首次在德国的土壤中,于一种植物假单胞菌上发现的。1963年StolD和Start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土壤、污水中用独特的分离技术得到了这类细菌,并命名为Bdellovibriobacteriovorus(噬菌蛭弧菌,简称蛭弧菌)。  相似文献   

11.
噬菌蛭弧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对人、畜及植物的大多数致病菌具有裂解作用。本文主要从噬菌蛭弧菌对宿主菌的裂解机制、特性以及在水体监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生物制菌王,是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以活性生物体噬菌蛭弧菌为主要成分的国家二类新药,又称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噬菌蛭弧菌是一类细菌寄生菌,1963年法国科学家Stolp首次在土壤中发现。 1981年秦生巨等在国内首次报导对噬菌蛭弧菌的研究噬菌蛭弧菌的特点是专门以捕食细菌为主,宿主菌细胞兼有寄生和裂解。菌体形态为弧形,有水蛭吸附的特点,附  相似文献   

13.
蛭弧菌(Bdellovibrio)是一类寄生于其他细菌并能导致其裂解的革兰阴性细菌。因其具有独特的寄生和裂解特性,故可作为新型绿色微生态制剂,对水产养殖中的细菌性疾病具有预防治疗作用,从而避免抗生素残留给人类带来危害。自1962年首次发现该菌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在生态防治应用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有研究表明,蛭弧菌对水中细菌有很  相似文献   

14.
蛭弧菌类生物噬菌特性及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杀手",蛭弧菌类生物(BALOs)可裂解绝大部分的革兰阴性致病菌,具有不会产毒素的脂多糖和极低的外源DNA插入水平,所有这些都是作为"活抗生素"的有利条件;但不同来源BALOs的噬菌谱、对宿主菌的裂解程度、与宿主菌共同培养时各自数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各个环境中BALOs和细菌数量间的相关性都因地域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各种BALOs菌株最易感染,裂解率最高的宿主菌群尚不明确,不同来源BALOs噬菌范围和噬菌机制亦不很清楚。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现代化肉鸡养殖场采集的粪便、污水和垫料样品中分离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谱分析、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及一步生长曲线等对分离纯化的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纯化出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命名STP98-a。该噬菌体噬菌斑直径4~5 mm,圆形透明,无晕圈,其头部偏椭圆形,长径约61 nm,横径约67 nm,尾长约112 nm,直径约10 nm,属于长尾噬菌体科;能裂解不同血清型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肠亚种,噬菌谱宽;在30~60℃保持高活性;在pH 3.0~12.0稳定;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其感染宿主菌潜伏期为5 min,裂解期为135 min,裂解量为93。综上所述,STP98-a为一株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可用于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制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6.
蛭弧菌的特性及其在动物养殖上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蛭弧菌(Bdellovibrio)是Stolp和Petold于1962年从土壤中分离噬菌体时首次发现的。它是一类攻击、侵染、裂解其它微生物的寄生菌,有类似噬菌体的作用。蛭弧菌在分类地位上属于蛭弧菌属,包括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bacteriovorus)、斯托普蛭弧菌(BdellovibrioStolpii)、斯塔尔蛭  相似文献   

17.
不同活菌制剂饲喂肉用仔鸡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有益微生物作饲料添加剂,不仅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治疾病,促进生长,提高增重,而且可以避免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的弊端,如肉蛋奶中的药物残留,抗生素杀灭有益菌群所造成的肠道菌群失调以及广泛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菌株和突变体细菌的产生等。前曾在《中国饲料》上先后报道了复合菌剂和噬菌蛭弧菌剂饲喂肉用仔鸡有防治仔鸡白痢和提高增重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比较复合菌剂、噬菌蛭弧菌制剂以及噬菌蛙弧菌与乳酸菌配制的混合制剂饲喂肉用仔鸡的效果,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1材料与方法1.1噬菌蛭弧菌制剂:自制,菌数不少于10~6pfu…  相似文献   

18.
□生物止痢王与其他的微生态制剂有所不同,它的主要成分为噬菌蛭弧菌、混合噬菌体等,主要是通过消灭动物体内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达到防治仔猪黄白痢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止痢王可降低仔猪黄、白痢病的发病率达98.4%以上,通过使用该产品可彻底解决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科学种养杂志编辑部王绍煜编辑来信问:噬菌蛭弧菌微生物生态制剂在动、植物细菌病防治上的应用与效果如何?有什么样的功能与特  相似文献   

20.
噬菌蛭弧菌饲喂仔鸡效果显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噬菌蛭弧菌饲喂1~21日龄仔鸡,经3次共饲喂135只仔鸡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提高增重10.3%;鸡白痢发病率降低15.4%,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