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选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36%甲霜灵锰锌悬浮剂(SC)、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WP)、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WP)、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WP)、22.5%抑霉唑乳油(EC)6种杀菌剂对3种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差异很大,50%甲基硫菌灵(WP)和22.5%抑霉唑(EC)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很好,EC50分别为1.69、5.59、5.03μg/mL和3.60、5.17、1.58μg/mL。  相似文献   

2.
针对甜叶菊生产中枯萎病(Fusarium solani)危害严重,杀菌剂多、乱、杂现状,对几种杀菌剂开展室内抑菌效果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杀菌剂处理6(哈茨木霉菌WP+50%多菌灵WP)500倍、处理4(枯草芽孢杆菌WP+50%多菌灵WP)500倍和处理2(50%多菌灵WP)500倍对甜叶菊枯萎病病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6(100倍浸根及500倍灌根)、处理4(100倍浸根及500倍灌根)对甜叶菊枯萎病防效最好(分别为75.9%、72.4%)。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胡椒瘟病病原菌对常用的12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胡椒瘟病病原菌对不同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69 %烯酰吗啉·锰锌WP、25 %甲霜·霜霉WP、50 %烯酰吗啉WP和36 %霜休锰锌WP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好且敏感性高,EC50分别为1.862 1、1.129 8、3.419 8和6.309 6 μg/mL;50 %琥铜甲霜WP次之。  相似文献   

4.
杀菌剂对剑麻茎腐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黑曲霉引起的剑麻茎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对我国的剑麻产业造成极大的威胁.鉴于此,本研究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黑曲霉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同时进行药剂成本分析,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WP的EC50最小,病原菌对它的敏感性最高,抑菌效果最好;3%甲基多抗霉素WP和40%五硝基多菌灵WP的EC50较小,病菌对它们的敏感性也较高,抑菌效果也较好;70%甲基托布津WP的EC50最大,病菌对它们的敏感性最低,抑菌效果最差.通过对药剂抑制效果和使用成本分析,建议生产上可使用50%咪鲜胺锰盐WP、40%五硝基多菌灵WP和3%甲基多抗霉素WP来防治剑麻茎腐病.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8种杀菌剂对橡胶树红根病病原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Wakef.)Over.et steinm GP-010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橡胶树红根病病原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12.5% 己唑醇WP对橡胶红根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0.04 mg/L;25% 戊菌唑WP、25% 丙环唑EC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其EC50值分别为0.29和0.32 mg/L,其余依次为75%十三吗啉EC、20%三唑酮EC、12.5% 烯唑醇WP、25% 咪鲜胺EC及25%腈菌唑EC,EC50值分别为0.46、1.38、1.46、2.39 和2.94 mg/L。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铃薯》2017,(5):296-301
为筛选可有效防治马铃薯坏疽病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马铃薯坏疽病病菌的抑菌作用,并对入选杀菌剂对坏疽病病菌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3种供试杀菌剂中有6种能有效抑制坏疽病病菌,但这6种杀菌剂毒力差异较大。EC50值由小到大依次为10%苯醚甲环唑ME3%甲霜·噁霉灵(秀苗)AS40%溴菌腈·多菌灵·福美双(炭息)WP62.5 g/L精甲·咯菌腈(亮盾)FS68%精甲霜·锰锌(金雷)WP80%代森锰锌(大生M-45)WP,其中10%苯醚甲环唑ME、3%甲霜·噁霉灵(秀苗)AS、40%溴菌腈·多菌灵·福美双(炭息)WP的EC50值均小于1μg/m L,说明病原菌对这3种杀菌剂更为敏感。该试验为田间防治马铃薯坏疽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2015—2019年,笔者在对海南地区的辣椒病害进行调查时,发现一种和常见病害症状不同的新叶斑病。田间采集病样后,经病原菌分离、显微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证明该病由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 (Wakker) Boedijin]侵染引起,这是该种病原菌在中国危害辣椒的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粉、30 ℃、pH 7.0、连续光照或光暗交替、麦芽糖和酵母提取物为病原菌最适培养条件,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和致死温度分别为22~33 ℃和60 ℃(10 min)。12种杀菌剂的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45%咪鲜胺EW抑菌效果最好,浓度为1.0 mg/L时抑菌率达97.8%。16%乙霉威·10%嘧霉胺WP、25%三唑酮WP、65%代森锌WP和80%代森锰锌WP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70%甲基硫菌灵WP、80%多菌灵WP几乎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早疫病在榆林市发生普遍,生产中长期使用固定几种农药,使得病原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变差。为筛选有效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药剂,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马铃薯早疫病病原,通过柯赫法则确定病原,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9种杀菌剂毒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噁酮·氟噻唑(SC)异菌·氟啶胺(SC)苯甲·百菌清(SC)烯酰·吡唑酯(WG)氟菌·霜霉威(SC) 72%霜脲·锰锌(WP) 69%烯酰·锰锌(WP) 75%代森锰锌(WG) 70%丙森锌(WP);噁酮·氟噻唑(SC)、异菌·氟啶胺(SC)、苯甲·百菌清(SC)、烯酰·吡唑酯(WG)和氟菌·霜霉威(SC)的EC_(50)值分别为3.601,7.493,21.113,27.555和51.874μg/mL,EC_(95)值分别为124.987,489.168,1 338.277,3 011.257和2 325.134μg/mL,表明以上5种药剂抑菌效果较好,可供进一步田间试验施用;70%丙森锌(WP)和75%代森锰锌(WG)对A. alternata室内抑菌效率较差,EC_(50)值分别为3 969.600和1 525.580μg/mL,可见A. alternata已对这2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研究为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治筛选低毒高效药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海南省儋州市的三药槟榔(Areca triandra Roxb)苗圃中发现一种为害严重的叶斑病。根据该病的病原菌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为克卢亚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clusiae(GriffonMaubl)]。病原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pH为6.5,适宜的碳源为D-麦芽糖和D-葡萄糖,适宜氮源为硝酸钾和硝酸钠;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及产孢;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pH为5.5,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 min。采用含毒介质法对4种药剂进行室内敏感性测定,发现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对50%多菌灵(WP)敏感性最高,50%异菌脲次之。  相似文献   

10.
胡椒瘟病是危害我国胡椒产业的首要病害,目前基本依赖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筛选应用生物农药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胡椒瘟病病原菌对12种生物农药和新型低毒化学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70%烯酰?嘧菌酯WG、木霉菌WP和枯草芽孢杆菌WP对胡椒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好且敏感性高,EC50分别为0.211 3、0.49和0.78 μg/mL。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几种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endahlex Fries f.sp.niveum(E.F.Smith)Snyder et Hansen)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和甲基托布津的抑制效果最好,噁霉灵次之,咯菌腈最差;其中多粘类芽孢杆菌与甲基托布津的抑制效果相当,当多粘类芽孢杆菌浓度为25 000 mg/L时,抑制效果达为82.77%;其EC50值为506.176 4 mg/L。多粘类芽孢杆菌可作为大田防治西瓜枯萎病的防治药剂首选。  相似文献   

12.
小麦黑胚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黑胚病,室内测定了8种不同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菌(A lternaria a lternata)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敌力脱对小麦黑胚病菌菌丝生长抑菌活性最强,EC50为3.38 m g/kg;烯唑醇、世高抑菌效果也较好,EC50分别为6.61和6.89 m g/kg。代森锰锌对病菌孢子萌发抑菌活性最强,EC50为0.25 m g/kg;麦叶净、福美双、烯唑醇抑制效果也较好,EC50分别为0.30、0.80和1.76 m g/kg。通过两年田间试验发现,22%麦叶净W P 600倍液喷雾对小麦黑胚病防效最好,平均防效达80.59%;其次为25%敌力脱EC 1 000倍喷雾,两年平均防效为74.97%;22%麦叶净W P 800倍和12.5%烯唑醇1 500倍液喷雾也有较好的防效,两年平均防效均超过60%。从防治时期和次数试验结果来看,扬花后5 d喷药防治效果最好,随着施药时间延迟,防治效果也随之下降;两次施药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施药。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百香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karstii)的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探究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该病菌适宜在萨氏(SDAY)培养基上生长,适宜pH为6~9,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 ℃,最适温度为25 ℃,可高效利用蔗糖与甘氨酸;室内毒力测定发现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75%肟菌·戊唑醇WG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667 mg/L,其次为18.7%丙环·嘧菌酯SE、42.4%唑醚·氟酰胺SC、25%吡唑醚菌酯SC、50%咪鲜胺锰盐WP,EC50值分别为0.3335、0.4567、0.4630、0.8187 mg/L。  相似文献   

14.
采用孢子萌发法对分离自海南的木薯褐斑病菌进行了10种杀菌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表明,国光多菌灵(50%多菌灵WP)和咪鲜胺(25%咪鲜胺EC)的EC50值最小,抑菌效果最好;腐霉利(50%WP)的EC50值最大,抑菌效果最差。建议生产上使用多菌灵和咪鲜胺等来防治木薯褐斑病。  相似文献   

15.
由疫霉菌侵染引起的割面条溃疡病是我国橡胶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分离自海南省儋州市的棕榈疫霉病菌HNRPP02进行了14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毒矾(56%代森锰锌·8%噁霜灵WP)、甲霜灵(35%甲霜灵ZGF)、阿米西达(25%嘧菌酯SC)和安克(50% 烯酰吗啉WP)的EC50最小,抑菌效果最好;霜霉威盐酸盐(66.6 %霜霉威盐酸盐AS)的EC50最大,抑菌效果最差。建议橡胶树种植中使用56%代森锰锌·8%噁霜灵WP、35%甲霜灵ZGF、25%嘧菌酯SC和50%烯酰吗  相似文献   

16.
木豆为豆科木豆属多年生常绿小灌木,是世界第六大食用豆类,也是唯一的木本食用豆类。木豆用途非常广泛,成熟籽实可以食用,营养价值丰富;嫩枝叶是草食家畜的优质饲料,又可用作水土保持和覆盖作物等。木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合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本文介绍国内外木豆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和进展,并对国内今后木豆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有效防止菌草食用菌病原真菌的药剂,本研究选用 7 种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 4 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落直径法对 4 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7 种供试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 4 种病原真菌的作用效果中,百菌清对哈茨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为 0.291 4 mg/L;多菌灵对蜡孔菌和侧耳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分别为 0.257 mg/L 和 1.030 4 mg/L;精甲霜?锰锌对赭曲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为 9.233 4 mg/L。百菌清、咪鲜胺、多菌灵和精甲霜?锰锌对 4 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建议生产上将这 4 种药剂轮换使用,以有效控制菌草食用菌病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20%甲基立枯磷乳油、24%噻呋酰胺悬浮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4种新型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0%甲基立枯磷乳油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6.9888×10-9 mg/L;24%噻呋酰胺悬浮剂抑制作用次之,EC50为6.6995×10-7 mg/L;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抑制作用稍差,EC50分别为7.6599×10-5 mg/L、1.0060×10-4 mg/L。田间防治黑痣病药效试验表明,4种药剂对马铃薯安全,其中20%甲基立枯磷乳油的防治最好,其次为24%噻呋酰胺悬浮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效果较低,这与室内测定结果一致,因此生产上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20 mL拌种100 kg、24%噻呋酰胺悬浮剂每667 m2沟施100 mL来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