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我国重要的生物能源灌木--中间锦鸡儿枝叶和种子为材料,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fad2基因的同源序列,利用PCR技术克隆得到基因片段.在GenBank中Blast(GenBank登录号AY957393)所得基因片段和同属豆科的Glycine max Gmfad2-2a同源性高达88%,位于fad2基因编码区中部.将所得片段经BamHI和SacI酶切后插入表达载体质粒pBI121,构建了反义表达载体pBI121fad2,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烟草叶片,获得了抗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再生烟草植株.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种子脂肪酸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亚油酸则减少10.3%.  相似文献   

2.
3.
毛白杨PtCDD基因5'片段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中毛白杨钙离子依赖型脱氧核糖核酸酶(PtCDD)基因序列,以毛白杨形成层区域的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该基因上游637 bp的cDNA片段.将该片段与PET-30b( )载体连接,构建杨树PtCDD基因片段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研究,获得大量的PtCDD-(HIS)6 融合蛋白.并进一步对该蛋白进行纯化和功能检测.结果表明:PtCDD基因片段能够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出具有DNase功能的蛋白,克服了因表达全酶可能强烈降解DNA所带来的不能最终获得表达产物的问题,为今后PtCDD蛋白的抗体制备以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GenBank中毛白杨钙离子依赖型脱氧核糖核酸酶(PtCDD)基因序列,以毛白杨形成层区域的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该基因上游637 bp的cDNA片段。将该片段与PET-30b(+)载体连接,构建杨树PtCDD基因片段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研究,获得大量的PtCDD-(HIS)6融合蛋白。并进一步对该蛋白进行纯化和功能检测。结果表明:PtCDD基因片段能够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出具有DNase功能的蛋白,克服了因表达全酶可能强烈降解DNA所带来的不能最终获得表达产物的问题,为今后PtCDD蛋白的抗体制备以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麻疯树pepc基因和植物表达载体的酶切位点特征,分别将pepc基因全长序列3 000 bp正向插入pCAMBIA2300,构建了正义表达载体pCAMBIA-Jcpepc,基因片段597 bp反向插入pBI121构建了反义表达载体pBIJcpepc.通过农杆菌介导,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PCR和PCR...  相似文献   

6.
利用简并引物RT-PCR,克隆复叶槭FtsZ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马铃薯X组病毒载体pgR107,构建RNA干扰重组病毒载体pVX-AnFtsZi,并转化农杆菌GV3101(含辅助质粒pJIC Sa-rep)侵染烟草.40 d后,检测烟草内源FtsZ基因的表达量.研究结果表明:从复叶械中克隆到的569bpFtsZ基因cDNA片段,具有FtsZ蛋白的核心功能序列GGGTGSG.构建的hpRNA型RNA干扰载体抑制了FtsZ基因的表达.为培育槭树类彩叶新品种奠定分子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隆多穗柯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Aligase,4CL)基因,了解其表达情况,从而为深入研究4CL基因分子功能及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奠定基础,依据多穗柯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得到4CL基因cDNA全长序列,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法检测4CL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使用SPSS18.0软件分析其表达量与根皮苷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穗柯4CL基因cDNA全长1704bp,包含长162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含54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属亲水性蛋白。多穗柯4CL基因在除根以外的各个器官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与根皮苷含量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油茶种子成熟调控蛋白基因的功能,以pCAMBIA1304质粒为载体,根据油茶种子成熟调控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了小干扰RNA(Si RNA)序列,构建了油茶种子成熟调控蛋白基因小干扰RNA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4-si RNA,并借助农杆菌介导叶盘法将pCAMBIA1304-si RNA转化到野生型烟草中,获得了稳定表达的转基因烟草苗。为下一步的油茶种子成熟调控蛋白基因的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香石竹ACC氧化酶基因从核NDA中克隆之后,将其首先构建成正义及反义的单拷贝植物表达载体,在此基础上又同向插入一个ACO基因片段,从而获得ACO的正义重复基因和反义重复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所得载体已通过酶切分析和PCR鉴定。将该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并转化香石竹品种Master、爱卡迪幼叶,经PCR检测和Southem杂交鉴定,获得了8株转化植珠。  相似文献   

10.
以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新萌叶片为材料,通过自行设计引物,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美洲黑杨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4CL和CAD基因部分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859 bp和493 bp。此外,人工合成了4CL基因木质部特异表达启动子4CLp,长度为1 180 bp。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 III/BamH I、BamHI/Sma I和Sma I/Sac I对4CLp、4CL和CAD基因序列进行双酶切,同时用Hind III/Sac I对pBI121表达载体进行双酶切,回收了目的片段。酶切回收后用T4DNA连接酶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经质粒PCR和双酶切分析,确定获得了pBI—4CLp—a4CL—aCAD反义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1.
利用Trizol一步法提取慈竹幼笋总RNA,运用RT-PCR方法首次在慈竹中克隆到3条β-tubulin基因部分序列,命名为Na-βtub1、Naβ-tub2、Naβ-tub3,长度分别为958bp、958bp和959bp,分别编码318、318和319个氨基酸。核酸和氨基酸的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慈竹中3条β-tubulin基因核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相似性分别为92.46%和98.22%,与禾本科植物水稻、玉米、小麦的β-tubulin基因核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在89%和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龙山县慈竹资源分布、慈竹林地的母质母岩、土壤类型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慈竹适应性较强,在不同的土壤类型区域表现良好;龙山县林地海拔600 m以下的低山区域,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各方面的条件均能较好地满足慈竹生长需要;慈竹在岩石裸露的石质山地生长良好,可作为石漠化治理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3.
农杆菌介导慈竹4CL基因遗传转化梁山慈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梁山慈竹2种类型成熟胚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遗传介导的方法,将已构建好的具有降低木质素含量的PBI121-4CL-RNAi表达载体导入愈伤组织,探讨愈伤组织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温度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淡黄色、颗粒状、疏松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是较好的遗传转化材料。以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上预培养8天的淡黄色、颗粒状、疏松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在菌液浓度为OD600=0.05的EHA105中侵染20min后,在25℃、黑暗条件下共培养2天(共培养基表面加一层无菌滤纸),在含有卡那霉素为55mg.L-1的抗性筛选培养基上筛选30天,抗性愈伤组织率为90%,经PCR检测,慈竹4CL基因已导入梁山慈竹愈伤组织中。抗性愈伤组织在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30天,可获得丛生芽,待丛生芽长至3~5cm后,在生根培养基上经过20~30天的诱导,可产生1~8条根,获得再生植株。经PCR检测,慈竹4CL基因已导入梁山慈竹再生植株中,获得了转基因植株,转化效率为9%。RT-PCR检测结果表明,转4CL基因的梁山慈竹愈伤组织和植株的内源4CL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且表达量比对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慈竹、龙竹和紫竹3个竹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竹子的新鲜叶片中的rDNA的ITS序列进行聚合酶PCR扩增,以及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检测出目的片段ITS总长分别为慈竹390 bp、龙竹384 bp、紫竹380 bp。3种不同属的竹种之间的ITS序列有差异。同时在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系统(NCBI)上选取同属竹种ITS...  相似文献   

15.
四川慈竹生长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典型调查方式,在四川省慈竹的主要分布区域设置33个样地,对慈竹的生长现状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表明:各地慈竹生长差异显著;各立地因子对慈竹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地区〉坡度级〉土壤肥力〉海拔。同时,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将33个样地划分为3个类型,2个亚型。  相似文献   

16.
吊丝球竹DD-1是大渡河造林局近年选育的省级良种,通过吊丝球竹DD-1与原种吊丝球竹(Bam busabeecheyana)的分类学的差异分析、抗寒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对低温的耐受性,与慈竹相当,明显优于杂交竹,可耐受-1.1℃以下的低温;吊丝球竹DD-1抗干旱性较强,在川中旱区种植成活率高于当地慈竹45.7个百分点;耐盐碱性尤为突出,在pH5.5~7.8均能正常生长,在pH值7.0~7.8的立地条件表现优异;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其生物量大大高于慈竹,DD-1单株平均重量20.1 kg,慈竹单株重量2.4 kg,DD-1重量是慈竹的8.37倍;比较与慈竹等4种竹子制浆抄纸性能,粗浆细浆出浆率综合评定优于慈竹,属于优良的造纸竹材;经营模式研究表明,DD-1栽植第4年,笋、材两项公顷平均收入可达34 500元~46 500元;综合研究表明:四川1 000 m海拨以下的山区可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慈竹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IAA,研究其对慈竹木质素和综纤维积累的动态调控效应,以期为慈竹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喷施IAA可以改变木质素含量的动态积累趋势,较低浓度的IAA对慈竹木质素的积累具有抑制作用,而较高浓度的IAA对木质素含量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经IAA处理后,慈竹综纤维动态积累呈上升的趋势,IAA对慈竹综纤维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浓度与综纤维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昆明西山的灰金竹林、慈竹林、实心竹林3种典型竹林地进行野外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不同竹林地下土壤表层N和P随降雨径流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条件下,3种竹林地产流量、产沙量大小顺序均为慈竹林>灰金竹林>实心竹林;径流水相中悬浮颗粒态氮(PN)和悬浮颗粒态磷(PP)是氮、磷流失的最主要形态。整个降雨过程氮素流失以径流水相为主,而磷素流失以泥沙相为主;土壤表层氮、磷流失速率大小顺序均为慈竹林>灰金竹林>实心竹林,土壤浅层水源涵养功能最强的为实心竹林。  相似文献   

19.
在鄂南赤壁市对优良纸浆竹种粉单竹Bambusa chungii McClure.、花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 Munro、绿竿花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Striatus’进行了造林、育苗试验以及受冻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个竹种的产材量均高于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且表现出粉单竹>花竹>绿竿花慈竹。粉单竹和花竹2a生竹秆、绿竿花慈竹1a生竹秆成苗数最多,结合911生根粉处理取得的效果更佳。3个竹种均具有抗低温冻害的能力,适应鄂南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20.
文章总结了慈竹的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及园林应用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带蔸斜埋秆栽植技术,为洞庭湖区推广栽培慈竹提供了技术支撑。慈竹的引进填补了洞庭湖区丛生竹栽培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