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叶中的咖啡碱是茶叶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其分析方法通常有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的实验手续一般比较繁琐,影响因素较多,分析速度也较慢,难以适应现代研究工作的需要。应用伏安法测定茶叶咖啡碱,迄今未见报道。作者采用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阳极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咖啡碱,对咖啡碱在不同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了各种茶叶样品处理方法,找到了咖啡碱测定最佳体系,应用于不同品种茶叶咖啡碱含量的测定,结果良好。试样处理好后,几分钟内即可测出结果。方法简便快速,仪器设备价廉,可作为茶叶中咖啡碱的快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茶树中生物碱以咖啡为主,其含量占干物重的2%~5%。咖啡碱味苦,与茶叶品质特别是与茶汤滋味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咖啡碱含量高茶叶品质也好,其与红茶品质相关系数达0.645。咖啡碱在茶树中的分布已有较多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咖啡碱主要分布在叶片中(在茶树实生苗中99%以上的咖啡碱存在于叶片中),咖啡碱的含量以幼嫩叶片中的最高,随叶片的老化而减少;茶花、茶果与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茶叶咖啡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茶叶咖啡碱的药理作用、测定方法和脱咖啡碱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今后对茶叶咖啡碱理论研究和低咖啡碱茶的生产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脱除茶叶咖啡碱的工艺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研究了超临界CO2脱除茶叶中咖啡碱的工艺改革,着重讨论了影响咖啡碱脱除率的因素及茶叶风味的保存因素,结合产品质量分析,得到了预脱茶香和脱咖啡碱的两级萃取、茶香吸附和咖啡碱解析的两路分离、加稀乙醇作夹带剂的最佳工艺路线及参数,达到既保持了茶叶特别香味,又能有效脱除茶叶中咖啡碱目的.  相似文献   

5.
林智 《中国茶叶》2007,29(1):24-25
低咖啡碱茶是一种适合于对咖啡碱敏感的特定人群如神经衰弱者、孕妇、老人、儿童等饮用的新型茶类。它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如超临界萃取、热水浸渍等方法,将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大部分脱除,同时尽可能保留茶叶原有的有效成分和风味。目前,对低咖啡碱茶中咖啡碱含量没有统一标准,欧、美等国一般要求咖啡碱含量低于0.5%,中国、日本将咖啡碱含量低于1%的茶叶称为低咖啡碱茶:低咖啡碱茶首先是德国研发成功的,德国Halssen&Lyon公司拥有多项低咖啡碱茶生产专利,并开发出多种低咖啡碱茶产品。日本于1985年开发出热水浸渍法生产低咖啡碱茶的方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低咖啡碱绿茶加工技术,研制成功应用热水浸渍原理脱茶叶咖啡碱的去除机,茶叶中咖啡碱脱除率为70%,其他有效成分则可保留90%以上,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低pH沉淀法检测茶叶中结合咖啡碱的可行性和优势,旨在为更精确地定量茶叶中的咖啡碱提供理论参考。研究以绿茶水提物、红茶水提物和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为材料,应用低pH沉淀法检测了试样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并结合氯仿萃取法对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低pH沉淀法能够准确、简便地检测茶叶中的结合咖啡碱,其中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最高(含2.59%),而绿茶和红茶水提物中只有极少量的咖啡碱为结合态(含量分别为0.04%和0.07%)。  相似文献   

7.
茶叶中咖啡碱和可可碱的电泳—扫描定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咖啡碱、可可碱是茶树体内嘌呤碱代谢的主要形式,与茶树体内碳氮代谢和茶叶品质密切相关。茶叶中咖啡碱的测定已有许多方法,本文着重介绍咖啡碱与可可碱的同时测定。由于采用了纸电泳分离和扫描定量,使得本方法具有微量、快速和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用超临界CO_2脱除绿茶中咖啡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岳鹏翔  吴守一 《茶叶科学》2002,22(2):131-134
进行了超临界CO2萃取绿茶中咖啡碱的试验研究,探讨了茶叶的含水率、操作压力、操作温度、萃取时间对绿茶中咖啡碱脱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有效地脱除绿茶中大部分的咖啡碱;较佳的茶叶含水量为40%左右;在此条件下,随操作压力的增大、操作温度的升高、萃取时间的延长,咖啡碱的脱除率增大。  相似文献   

9.
在红茶加工的各个工艺过程中咖啡碱含量发生变化。萎凋期间咖啡碱含量随萎凋时间而大大增加,但与萎凋的速度和程度无关。发酵期间咖啡碱含量的减少与发酵的温度和时间有关。干燥中大量的咖啡碱因升华作用而失去。贮藏了6个月后的茶叶其咖啡碱含量比新茶高。文章对咖啡碱含量的这些变化与茶叶饮料的品质特征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咖啡碱是茶叶中重要成分之一,摄入过量的咖啡碱会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负面作用,特别对敏感人群,因此限制了茶和茶制品的摄入剂量。近20年来,国内外系统研究了茶叶包括原茶和速溶茶的降低咖啡碱的技术,如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热水脱除选育低咖啡碱茶树品种等。本文即是通过对获得低咖啡碱茶的不同方式进行比较的形式对该领域的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1.
热水浸提法生产低咖啡因绿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咖啡碱(又名咖啡因)是传统茶叶饮料中的主要呈味物质和生理效应成分之一。尽管目前普遍认为适量咖啡碱对健康成年人一般无害,然而,过量服用咖啡碱,尤其是在短时间内服用,可能会导致某些人患咖啡碱病(亦称咖啡碱神经质)。该病症主要是焦燥不安、失眠、易醒、腹泻、头痛以及心悸。另外,已有研究表明,平时不喝或很少喝咖啡或茶饮料的人对咖啡碱的敏感性要比嗜咖啡或嗜茶者大得多。对儿童、妇女以及某些病患者来说,茶叶中的咖啡碱成了他们望茶生畏的主要原因。为此,近年来一些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纷纷着手研制低咖啡因或脱咖啡因茶。脱咖啡碱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乙酸乙酯或二氧化碳提取法,这类方法成本高,工艺复杂。咖啡豆脱咖啡碱的方法除了溶剂直接提取外,还有水浸提法,其终产品的咖啡碱含量可下降95%以上。水浸提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用于成品茶叶的脱咖啡因却因茶的特殊性而难以实施。鉴此,本研究从茶叶初制工艺着手,探讨在绿茶初制过程中采用水浸提法去除一定量咖啡因的可行性,并就有关工艺条件进行多种比较试验,进而确定低咖啡因绿茶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2.
NAOKO Fujimori 《茶叶》1992,18(1):58-59
常绿茶树的嘌呤代谢与其他多数有机体不同,因为它具有一从嘌呤核苷酸到咖啡碱的特殊代谢途径。尽管在花等器官中观察到咖啡碱,其生物合成主要在叶片中。茶叶咖啡碱含量的季节变化已有报道,茶叶的嘌呤代谢在年周期中似乎有相当大的波动。本研究检测了茶叶嘌呤代谢的季节性变化,并测定了咖啡碱生物合成中几个关键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咖啡碱在早期发育阶段(4~6月)的茶丛叶片中,由腺嘌呤核苷酸合成,合成速率看来主要取决于N-甲基转  相似文献   

13.
咖啡碱是茶叶重要的滋味物质,具有兴奋、抗癌、抗肥胖、抗菌等作用。本文从茶叶咖啡碱的性质,功效,含量测定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咖啡碱是茶叶的主要品质成分之一,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组分.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为2%~5%.由于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提神、强心活血、利尿等作用,因而作为原料或添加剂在医药、食品等行业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茶叶》2002,28(4):208-209
咖啡碱是一种生物碱类医药原料,在自然界,咖啡碱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经济作物中。根据化验结果,咖啡碱在咖啡中的含量为O.6%~1.5%,而在茶叶中的含量可达2%~5%。一般制茶的废料(如茶末、茶屑)中约含有2%~2.5%。在国外,天然咖啡碱主要来源于生产咖啡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在我国茶叶产量多,各种制茶废弃物非常丰富,因而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茶叶咖啡碱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改进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咖啡碱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制作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较窄。当茶叶样品的咖啡碱含量较大时,所测得的吸光度对应浓度常超出线性范围。在实际操作中为使待测样品咖啡碱浓度置于线性范围内,建议增大制作标准曲线的咖啡碱工作液浓度区间,并将咖啡碱浓度计量单位由mg/mL改为μg/mL,由此可获得平行测定误差较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重复性结果。  相似文献   

17.
可可茶CamelliaPtilopyhllaChang是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在进行茶树分类时发现的一个新菜种,其主要特征是内含物中咖啡碱含量较少,而可可碱含量比其他茶种高出许多。可可碱在某些药理、保健功能上都优于咖啡碱。茶叶植物含嘌呤类生物碱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和茶叶碱三种。这些嘌呤碱的含量是决定茶叶品质因素之一。传统的饮用茶都以咖啡碱为主,并含有微量的可可碱和茶叶碱,而可可茶是以可可碱含量为主的茶叶植物。这种茶叶在其原始分布地区为当地农民所世代饮用。本文就其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可可茶的野生树…  相似文献   

18.
茶叶咖啡碱历来称为茶素,是代表茶的成分之一。但是近年来出现了对低咖啡碱绿茶的要求,因而期待在这方面有所对策。一般考虑采用育种上的品种改良来作为生产低咖啡碱绿茶的方法,目前还在进行着这样的品种选育。而采用现有的品种,用改进茶叶加工方法来开发低咖啡碱茶的生产方法的试验也在进行着。  相似文献   

19.
杜利成  宋开平 《茶叶》2000,26(2):94-95
本文简述了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能适用于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中对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咖啡碱是茶树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对部分人有引起失眠的副作用,因此,降低茶叶咖啡碱,甚至培育无咖啡碱茶树品种符合市场需求,对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天然无咖啡碱茶的起源、化学成分、特点与区域分布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其影响因素、检测与加工方法,以期为天然无咖啡碱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