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纯化的人O型红细胞膜吸咐兔瘟病毒后,分别用超薄切片和负染对兔瘟病毒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观察和研究。在超薄切片上兔瘟病毒的直径为27~32nm,病毒呈六角形或卵圆形,电子致密的髓蕊直径为14~17nm。病毒衣壳由2层结构组成,即壁厚约为2nm的六角形内壳层和由许多纤维状突起组成的外壳层,从负染样品可见兔瘟病毒呈球形,并通过病毒衣壳的外层亚基与红细胞膜表面相连,因此血凝因子存在于兔瘟病毒外层衣壳亚基的顶端。  相似文献   

2.
提高淋巴结组织切片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张高质量的淋巴结组织切片是整个淋巴结的组织结构基本形态清晰可见,层次分明,细胞核染成蓝色,细胞浆染成红色,核浆对比染色鲜明;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并不是每一张淋巴结的组织切片染色都能达到上述的效果,特别是从基层医院送上来会诊的切片,往往质量更加不能令人满意,有时切片偏厚,有时细胞核染色不良,模糊不清,切片出现“灰染”或“发白”现象造成镜下诊断的困难。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造成以上切片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染色等任何一步骤处理不当均可导致切片不良。为此,本文就提高淋巴结组织切片质量提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邓汝芳  徐信兰  李文禄  胡晓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48-5648,5676
[目的]比较几种乙酸铀染色方案对生物样品图像清晰度的影响。[方法]用低浓度的铀溶液对样品整体预染色,切片后再双染色,并与常规制样双染色方法比较,探讨预染色步骤对组织结构成像清晰度的影响。[结果]预染色步骤显著提高了样品图像的清晰度;高浓度(4%)短时间(3 min)铀染效果和中浓度(2%)长时间(2 h)铀染效果相当。[结论]高浓度铀染可有效缩短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脑组织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的效果。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20只,腹腔注射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持续状态模型。24h后成功模型小鼠脑灌注固定,断头取脑,随机分别取8只行冰冻切片40μm(A组)与石蜡切片4μm(B组),采用羊抗鼠DCX(1:200)抗体,以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组阳性神经元数目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镜下视野切片染色更加清晰,对比良好。结论: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冰冻切片漂片法效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5.
采用兔抗牛多克隆抗S-100蛋白抗体对42例基底细胞癌(BCC)组织蜡块切片染色,以观察癌组织内郎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的组织进行钙的观察。采用的是特殊的染色方法,即VonKossa染色法。从组织的取材、固定、脱水、透蜡、浸蜡、包埋到切片、展片、贴片、烤片、染片以及封片,综述了整个切片制作的全过程。为关于钙方面的切片的制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值得借鉴与共享。  相似文献   

7.
为了完善普通白菜开花调控机制,以75#普通白菜(Brassica rapa subsp.chinensis)为试验材料,在筛选优化染色方法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番红单染2 h的组织结构清晰、染色效果均匀且稳定;采用固绿单染时,在各时间梯度上均不清晰;番红-固绿对染染色稳定性较差。因此可知,在组织切片时宜采用番红单染2 h的方法,将普通白菜的花芽分化分为8个阶段: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花原基分化初期、花原基分化盛期、花柄伸长期、花萼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花瓣原基分化期。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观察了侧枝花芽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在病理组织切片上鉴别兔脑炎原虫的新方法.[方法]用改良的革兰氏染色法和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对病兔脑组织的病变进行染色与鉴别.[结果]普通染色法虽然可清晰观察到脑组织的病理变化,但却不易检出虫体.采用改良的革兰氏染色法,不仅病理结构比较明显,而且可清晰看到染成蓝色的脑炎原虫.用甲基绿派诺宁染色,位于上皮样细胞内的脑炎原虫被染成紫红色.[结论]改良的革兰氏染色法和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对病理组织中的兔脑炎原虫具有良好的染色作用,有助于对兔脑炎原虫病的快速确诊.  相似文献   

9.
菊花不同时期各组织器官石蜡切片制作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菊花不同时期各组织器官特性,设计试验对石蜡切片制作条件进行优化,旨在筛选针对特定组织的节省时间和成本且效果最佳的石蜡切片制作条件。[方法]取不同时期菊花根、茎、叶、花等样品,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并结合试验过程中总结的固绿快速染色法,设计不同的渗蜡时间、切片厚度及染色方法,对各组织器官进行石蜡切片制作,经显微拍照后筛选出各组织最适石蜡切片的制作条件。[结果]经筛选发现,在渗蜡时间方面,渗蜡充分幼根需5 d,老根6 d,幼茎6 d,老茎7 d,叶片4 d,花芽5 d,舌状花4 d。在切片厚度方面,最适切片厚度幼根为16μm,老根20μm,幼茎12μm,老茎12μm,叶片25μm,花芽10μm,舌状花16μm。在染色方法的选择方面,幼根经番红-固绿双重染色后效果最佳,老根则首选番红-固绿双重染色法或番红单染法;幼茎和老茎同样首选番红-固绿双重染色法或番红单染法;叶片、花芽及舌状花以操作最为简单的固绿快速染色法为首选。[结论]试验针对菊花不同时期各组织器官所筛选的最优石蜡切片制作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成本,并能达到试验观察所需的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斑马鱼性腺经不同染色剂染色后在不同激发光激发下的荧光特性。【方法】以斑马鱼性腺为材料,用Bouin's液固定,石蜡切片未经染色或单染伊红、单染苏木精、HE染色后,分别在白光(明场)、绿色激发光、蓝色激发光和紫外激发光下观察斑马鱼性腺的荧光特性。【结果】未染色的斑马鱼性腺组织切片,经不同激发光激发后,可观察到自发产生较弱的荧光;而以单染伊红、单染苏木精或HE染色后,经不同激发光激发,斑马鱼性腺中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分别呈现不同的荧光特性,且不同染色切片经相应的激发光激发后所发出的荧光及细胞结构的清晰度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将组织学技术中最常用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方法与荧光技术、荧光观察结合起来,可更简易而快速区分不同细胞类型、不同细胞周期等。  相似文献   

11.
双向电泳中4种常用染色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比较分析了双向电泳中常用4种染色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常规银染法灵敏度低;改进的双胺硝酸银银染法与质谱分析不兼容;考染方法-银染复合染色法的灵敏度稍低于双胺硝酸银银染法,但它的质谱兼容性最高;改进后的银染方法灵敏度高、背景清晰、与质谱兼容。因此后两种方法较广泛适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使用分步法和一步法冻存巴马香猪背最长肌,冰冻切片后比较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和肌球蛋白三磷酸腺苷酶染色法(ATP酶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分步法冻存的肌肉样品冰晶少,细胞形态完整,HE染色效果好,核质明显;ATP酶染色效果好,可较好地区分Ⅰ型Ⅱ型肌纤维。一步法冻存的肌肉样品冰晶多,细胞形态不完整,HE染色效果差,核质模糊;ATP酶染色效果差,基本染不上色,无法对肌纤维类型进行区分。分步冻存法的建立为通量式制备猪肉的恒冻切片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性状的生理学、遗传学及种猪选育提供了很好的表型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种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蛋白质的染色方法,建立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SDS-PAGE后更为合适的染色方法。[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标准品,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氯化钾染色法、钙染色法和银染色法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将样品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SDS-PAGE电泳和染色。[结果]结果表明银染法能够准确、快速、简便的对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的SDS-PAGE进行染色。[结论]为美洲大蠊药用价值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敏感、特异地检测动物病理材料中布氏杆菌的方法,选用四种标记抗体法,对5种共15个生物型的布氏杆菌,以及大量与流产有关或常常污染病理材料的对照细菌,分别进行了纯菌、感染实验动物及牦牛组织材料的染色检查,并与柯氏染色法及细菌分离培养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对于各种材料中的布氏杆菌(粗糙型犬布氏菌除外)均呈阳性反应,而绝大多数对照菌均呈阴性反应。其中尤以SPA法染色背景更为清晰,非特异性反应更少。这些方法既简便、快速,检出率也较高。对于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疫情监测,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小麦叶内锈菌菌丝细胞核的荧光染色方法进行了研究。受锈菌侵染的小麦叶片经0.25%纤维素酶和0.12%Driselase混合液培养2~3h,锈菌菌落从组织中游离出。菌落经荧光染料DAPI(5μg/mL)和Calcoflour white(0.001%)分别染色1~3min后,菌丝的细胞核、壁、隔膜在荧光显微镜下易于观察辩认。  相似文献   

16.
宁平  程水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87-4888
以茯苓菌为材料,采用Giemsa、番红O-KOH、结晶紫、石炭酸碱性复红以及Hoechest 33258 5种染料对茯苓菌丝进行染色,研究其核相及锁状联合现象。结果显示:Giemsa染色效果最好,番红O-KOH和Hoechest 33258次之,结晶紫和石炭酸碱性复红最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以及荧光显微镜下,采用Giemsa和Hoechest 33258染色可见茯苓菌丝为多核菌丝体,但难以辨别茯苓是否具有锁状联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几种SDS-PAGE凝胶电泳染色方法进行比较。[方法]从凝胶背景颜色、染色时间及灵敏度的角度对6种SDS-PAGE凝胶电泳快速染脱色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对适用于椰子和油棕总蛋白质SDS-PAGE凝胶电泳的实用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方法 F最快速,条带清晰,染料及试剂都较少,是一种经济、快速、安全、实用的染色方法,整个过程仅需1 h左右。[结论]试验比较了几种SDSPAGE凝胶电泳染色方法,对进一步开展椰子和油棕蛋白质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阮海华  沈文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87-5188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研究材料,建立了小麦叶片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染色方法。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染色的最佳反应pH值是10,而且脯氨酸脱氢酶谱带的大小与酶浓度呈正比。该染色方法是在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克服了酶活力测定过程中由于异硫氰酸甲酯在水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而造成的酶活力测定误差大,平行性差的缺点,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用银染方法分析RAPD产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RAPD产物,以及凝胶银染技术。与传统的溴化乙锭染色法相比,银染法染色灵敏而清晰,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两种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比较了两种聚丙烯酰胺凝胶的DNA染色方法。对小麦SSR扩增产物的染色结果显示,改进的Bassam银染法颜色背景浅,灵敏度较高,能够看到副带染色。改进的Sanguinetti方法对条带的鉴别力稍差,但因省时省力,成本较低可用于大规模引物筛选时的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