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旨在探讨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与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变化的关系。选取24头患有不同程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和8头健康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集64份乳样并分离乳清,利用ELISA法检测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结果表明,患有轻、中、重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且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随着隐性乳房炎病情的加重呈升高趋势。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性,IL-8和TNF-α含量随着乳腺炎症的加剧而升高。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杨凌莱夫尔公司生产的“乳炎宁”搽剂,对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治疗试验。将年龄、胎次、分娩时间、日产奶量接近的14头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另选7头年龄、胎次、分娩时间与以上两组接近的健康牛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组外敷用药,每日两次,对照组和健康组不用药,其它饲养管理条件相同。一周后,进行BMT检测隐性乳房炎情况,并采混合乳测定体细胞数和乳成分。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奶牛乳中体细胞数显著下降67.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药物对隐性乳房炎的有效率为79.8%,表明“乳炎宁”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乳清中淀粉样蛋白A与奶牛隐性乳房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程度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与乳清中淀粉样蛋白A(SAA)含量变化的关系。选取8头健康奶牛和24头患轻、中、重度隐性乳房炎奶牛为试验动物,采集乳样,分离乳清,利用Elisa SAA检测试剂盒测定样品中SA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隐性乳房炎病情加重,乳汁体细胞数的增加,乳清中SAA含量逐渐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结果表明,乳清中SAA含量变化与隐性乳房炎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乳腺损伤程度和乳汁体细胞数增加与乳清中SAA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程度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与乳清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的关系,选取6头健康奶牛和18头患轻、中、重度隐性乳房炎奶牛,采集乳样,分离乳清,利用Elisa CRP检测试剂盒测定样品中CRP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隐性乳房炎病情加重、乳汁体细胞数的增加,乳清中CRP含量逐渐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升高极显著。结果表明,乳清中CRP含量变化与隐性乳房炎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乳腺损伤程度与乳汁体细胞数增加和乳清中CRP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该试验选用60头泌乳奶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100和150g/d的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3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采食量、产奶量和4%标准乳产量显著提高(P<0.05),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Ⅲ组牛奶中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细胞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较对照组奶牛显著升高(P<0.05)。因此,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改善牛乳成分,提高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与乳清中结合珠蛋白(HP)含量变化的关系,选取6头健康奶牛和18头患轻、中、重度隐性乳房炎奶牛为试验动物,采集乳样、分离乳清,利用HP 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样品中HP含量。结果发现,随着隐性乳房炎病情加重、乳汁体细胞数的增加,乳清中HP含量逐渐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升高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乳清中HP含量变化与隐性乳房炎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乳腺损伤程度和乳汁体细胞数与乳清中HP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自拟中药组方对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蒲公英、连翘等中药组成方剂对隐性乳房炎检测在+++以上的10头奶牛进行治疗,探讨治愈率,采集血液分离血清,对奶牛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血中总蛋白、谷丙(GPT/ALT)转氨酶、谷草(GOT/AST)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组方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使T淋巴细胞在治疗后维持高水平而发挥细胞免疫作用,同时机体白细胞总数也显著低于治疗前,说明机体炎症程度趋于缓解。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及谷草转氨酶(ACT-GPT)、谷丙转氨酶(GOT)活力均与用药前后含量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本复方对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产奶性能、血液理化和抗氧化能力等指标评价乳宁散在奶牛TMR全日粮中添加对隐性乳房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400头高产奶牛,分为四组,每组100头牛,分别为乳宁散添加组(饲粮中每日添加乳宁散140 g/头牛,患隐性乳房炎),微生态制剂组(饲粮中每日添加微生态制剂100 g/头牛,患隐性乳房炎),对照组(正常日粮,患隐性乳房炎)及空白组(正常日粮,不患隐性乳房炎),试验期30 d。投药前一天和添加第30天检测4组奶牛的体细胞数和产奶性能;每组选取8头奶牛采集外周血及乳汁,分析比较血液理化、抗氧化(SOD、GSH-PX和T-AOC等)指标和促炎因子指标(IL-1、IL-6、IL-8和TNF-α)。【结果】乳宁散添加组奶牛的产奶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和对照组相比与空白组相比均无显著性(P>0.05),乳宁散组与空白组的体细胞数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乳宁散组抗氧化能力和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微生态制剂组结果一致;乳宁散组IL-1、IL-6、IL-8和TNF-α表达量对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9.
TAK免疫增强剂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临床症状及应用亚临床乳房炎快速诊断试验检出试验用奶牛。将确诊的泌乳期临床乳房炎奶牛 10头设为 A组 ,干奶期临床乳房炎奶牛 8头设为 B组 ,泌乳期隐性乳房炎奶牛 18头设为 C组 ,C组中另设肌肉注射组 (肌注组 6头 )、乳房注射组 (乳注组 6头 )及对照组 (6头 )。用 TAK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试验 ,A,B组的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 ,每次每头 10 m L / d;C组肌注组给药方法同 A,B组 ,乳注组在每个患病奶牛乳区注射 ,剂量为每乳每区 10 m L / d。临床乳房炎治愈效果以患病奶牛临床症状消失作为主要指标 ,隐性乳房炎奶牛采用称量法测定每头奶牛不同时期的日均泌乳量 ,并用 BMT诊断液检测治疗效果。治疗试验结果表明 ,TAK免疫增强剂对临床乳房炎特别是泌乳期临床乳房炎奶牛治愈率达 80 % ,对干奶期奶牛治愈率为 37.5 % ,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也有较好的疗效 ,尤其可使肌注组奶牛产奶量明显增加 ,且肌注组和乳注组乳头阳性率分别比治疗前下降了 2 1.6 %和16 .7%。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铁蛋白基因启动子区PCR-RFLP分析与乳房炎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CMT方法检测奶牛的乳房炎发病情况.筛选 90头分别设为对照组(健康奶牛)、隐性乳房炎组 (试验组Ⅰ )和临床乳房炎组(试验组Ⅱ),每组 30头.检测每头奶牛的NAGase活性,并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技术,检测乳铁蛋白(Lf)基因启动子区域的RFLP多态性.结果表明:不同组别的奶牛之间NAGase活性差异显著 (P<0. 01),且Lf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RFLP多态性,说明该多态性与乳房炎存在一定关系,可能是奶牛乳房炎的一个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选择24头健康荷斯坦奶牛进行配对,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头.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从产前21 d开始在日粮中添加20 g·d-1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产后添加量根据配方设定为30 g·d-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提高了6.83 kg(P0.05),牛奶中的乳蛋白率升高了0.14个百分点(P0.05),体细胞数下降了26.80万个·m L-1(P0.01).产前14 d时,试验组奶牛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和尿素氮浓度升高,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降低(P0.05);产后14 d时,试验组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浓度降低(P0.01);产后70 d时,试验组奶牛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浓度也降低(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HMBi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促进机体的脂代谢;同时提高牛奶的乳蛋白含量,有效降低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平均体重(70.61±1.29)g的健康草鱼450尾,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即基础饲料组、抗生素组、0.25%、0.50%及1.00%壳聚糖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进行为期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壳聚糖能显著增加草鱼的后肾体指数(P0.05),对草鱼的头肾体指数和脾体指数影响不显著,但与基础饲料组相比,各壳聚糖添加组草鱼的头肾体指数和脾体指数有增加趋势(P0.05).添加0.50%壳聚糖能显著增加草鱼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对草鱼血清和肝胰脏总SOD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但有增加趋势.即草鱼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其适宜添加剂量为0.50%.  相似文献   

13.
乳牛缺磷症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33头乳牛的十项肝功能指标,其中27头是缺磷症乳牛,6头是临床健康牛为对照组。15头乳牛应用磷添加剂进行了治疗。结果如下:(1)治疗前中症和重症病牛的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缺磷症乳牛血清硫酸锌浊度、SALP和SGOP高于正常水平,而SGPT降低。(2)治疗后SGPT、SGOT显著降低(P<0.05),SALP极显著降低(P<0.01)。(3)缺磷症乳牛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和白蛋白降低,r-球蛋白增高。(4)缺磷症乳牛肝功变化不仅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也可作为对本病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选择 3 2头泌乳母牛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头 ,饲养 47d。在各组奶牛精料中按每天每头分别添加 0、2 0、3 0、40g半胱胺添加剂CT -2 0 0 0 ,研究半胱胺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①精料中添加半胱胺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5 .0 1% ,降低料奶比 (P <0 .0 5 ) ,对精料采食量无显著影响 (P >0 .0 5 ) ;②添加半胱胺有提高无脂固形物、乳脂与乳糖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③添加半胱胺 2 0、3 0、40g可分别显著 (P <0 .0 5 )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 19.82 %、2 3 .73 %与 3 0 .0 0 % (P <0 .0 1) ,但对血清中T3、T4 有降低趋势 (P >0 .0 5 ) ;④精料中每日每头添加CT -2 0 0 0 2 0g较 3 0、40g剂量对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中药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中药对围产期健康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临床检查健康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90头,按年龄、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平均分成A、B、C 3组,A组:于预产期前15 d喂服中药加味四君子散(每头400 g/d),连用5 d,分娩后当天喂服益母生化散(每头400 g/d),连用2 d;B组:产前不喂服中药,分娩后当天喂服益母生化散(每头400 g/d)),连用2 d;C组为对照组,产前、产后均不喂服中药。各组奶牛分别测定干物质摄入量、日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增加10%以上(P<0.05),平均日产奶量提高10%以上(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葡萄糖、血清总蛋白和血清钙维持较高水平(P<0.05)。表明奶牛产前与产后喂服加味四君子散和益母生化散能有效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并利于产后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烟酸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健康泌乳后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3头,采用3×3拉丁方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8、15 g/(头.d)的烟酸,试验期63 d,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烟酸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酸对热应激状态的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影响未达显著水平;日粮中添加8、15 g/(头.d)烟酸奶牛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9.9%、22.0%(P<0.05),4%标准乳产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8.5%和21.5%(P<0.05),且不同添加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烟酸对奶牛的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含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2个试验组都能够维持奶牛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基本恒定,降低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给热应激奶牛补饲烟酸有助于缓解热应激,烟酸适宜添加量为8 g/d。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选用健康黑白花公犊牛32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实验设计,平均分为4组,每组8头,通过在犊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乳酸菌素,研究其对犊牛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素对血清中总蛋白、尿素氮和血糖的影响不显著;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随日粮中乳酸菌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T4组与T1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降低了48.17%。乳酸菌素对IgG的影响较大;IgM的含量随乳酸菌素的增加而升高;IL-1和TNF-α的含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IFN-γ的含量T2组与T1组没有显著差异,T3组与T1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4组与T1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达到203.13μg·mL-1。通过实验确定乳酸菌素在犊牛日粮中适宜的添加量为30~40 g,进而能增强犊牛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选取1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和体重基本一致的荷斯坦奶牛,按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用1.5k·头-1·d-1菌草灵芝菌糟替代1kg·头-1·d-1甜菜粕,研究菌草灵芝菌糟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分别比试验前降低16.85%和14.29%,表明以菌糟替代部分甜菜粕可延缓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降低的趋势;两组间的乳常规成分,血液中葡萄糖、胆固醇的浓度,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1gM)的含量,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血液尿索氮浓度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3.26%,差异显著(P〈0.05);试验后两组间的牛奶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提高56.67%;试验组每头奶牛每年可节约饲料成本529.25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240只商品代海兰蛋雏鸡被用来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de,APS)和益生菌(Prof鄄itableMicrobe,PM)对雏鸡生长和免疫的促进作用。鸡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笼,每重复笼10只。试验为期6周,自由采食和饮水。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2、3、4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20mg/kg黄芪多糖、4×107cfu/g益生菌剂以及220mg/kg黄芪多糖 4×107cfu/g益生菌剂。试验鸡于每周末称体重和耗料量,计算料肉比;分别于第3周和6周末心脏采血制备血清并称称脾脏和法式囊重量。试验结果:黄芪多糖、益生菌和合生元均能显著提高雏鸡周增重(p<0.05),减少饲料消耗(p<0.05),降低料肉比(全期分别降低13.96%、15.26%和12.34%,p<0.05),但未发现合生元组雏鸡生产性能与黄芪多糖和益生菌组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雏鸡血清总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葡萄糖则降低(p>0.05);法式囊和脾脏指数合生元组均显著高于空白组、黄芪多糖组和益生菌组(p<0.05);试验组雏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且以合生元对新城疫抗体效价的提高优于黄芪多糖和益生菌。  相似文献   

20.
用5头长白公猪与15头雅南母猪杂交的51头杂交后裔测定其血清蛋白含量及估计遗传力并分析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结果表明:长白杂交猪血清白蛋白,α-、β-和γ-球蛋白的百分含量分别是:51.92±5.44、21.48±4.2、12.09±2.11和14.86±2.11和14.86±2.31。血清白蛋白与各经济性状除屠宰率外存在显著(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