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天津市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津市主要蔬菜产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棚内菜地耕层土壤及0~90cm垂直分层土样,研究蔬菜地氮肥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耕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表现为蓟县>西青>静海>北辰,且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有递减趋势;蔬菜地土壤盐分与土壤硝态氮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手持田间快速硝态氮测定仪对农田测土施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陕西关中蔬菜设施栽培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陕西关中主要蔬菜产区设施栽培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现状,探讨了习惯施肥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试验菜地氮、磷、钾肥施用不合理,作物所需钾肥仅靠有机肥补充;设施栽培0~2 m土层硝态氮累积总量远远高于相邻粮田,硝态氮含量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少,二者呈显著负相关;部分试验地1~2 m土层中硝态氮相对含量大于40%;部分区域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接近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3.
郭全忠  常权记  廖咸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44-6446,6526
[目的]为设施条件下无公害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安康市3个蔬菜基地89个设施蔬菜大棚的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养分、盐分等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调查区过量施用氮肥和磷肥而不重视施用有机肥和钾肥的现象普遍存在,习惯施肥模式导致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90.17mg/kg)和有效磷(171.6mg/kg)的平均含量偏高,而使有机质(11.98g/kg)和速效钾(155.5mg/kg)的平均含量偏低;设施菜地土壤电导率明显高于露天菜地,而土壤pH值低于露天菜地(最低值达4.81),菜地土壤具有明显酸化趋势。[结论]合理的施肥措施是发展无公害蔬菜设施栽培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不同耕种年限的设施蔬菜中的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设施蔬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天菜地,随耕种年限增长呈上升趋势;但6~9年棚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碱解氮含量高于露天菜地,随棚龄增加,3~6年棚碱解氮含量增加,6~9年则无明显相关性;有效磷含量大于露天菜地,与棚龄无确定关系;有效钾含量大于露天菜地,3~6年棚随种植年限增加有效钾含量无确定关系,6~9年则有下降趋势;全氮含量高于露天菜地,3~6年棚全氮含量增加,6~9年棚全氮含量则无确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及其与土壤肥力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沙市东湖村(菜园土壤母质为第四纪红土)和杉木村(菜园土壤母质为河流冲积物)两个露天蔬菜生产基地的6种86个春夏季蔬菜进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并与对应的菜园土壤8个肥力指标间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菜园土上6种蔬菜硝酸盐的含量和其含量的变异系数均表现为叶菜类>瓜果茄豆类,且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是瓜果茄豆类的3.3倍;6种蔬菜中,除苋菜外,其它如空心菜、青椒、红茄子等5种蔬菜硝酸盐含量是冲积菜园土>红菜园土.6种蔬菜中,其中叶菜类蔬菜硝酸盐达高度污染水平的平均占57%以上,达严重污染水平的占14%以上;其它类蔬菜硝酸盐达中度污染水平的平均低于50%.6种蔬菜硝酸盐含量与对应的土壤肥力指标之间均能够建立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均达显著以上正相关.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全钾含量是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土壤肥力因素,其中土壤硝态氮含量又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在设施蔬菜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及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山东省寿光市采集6个设施蔬菜和2个露地作物8 m深的土壤剖面样品,研究高施肥量条件下设施蔬菜土壤氮、磷、钾在剖面中的分布及运移。结果表明,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的含量远高于露地土壤,设施蔬菜表层土壤中硝态氮的平均含量是露地土壤的6.5倍,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与设施种植年限和施肥量有关,设施蔬菜种植年限越长,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越高,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淋洗下移明显,下移前锋已到达5 ̄6 m深处,对地下水构成了威胁。设施蔬菜土壤表层速效磷的含量比露地土壤高出几倍至几十倍,磷在剖面有向下层移动的现象,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都构成了威胁。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质地有密切关系,土壤速效钾也有淋洗向下移动的现象。设施蔬菜土壤不仅氮淋洗严重,对地下水产生严重威胁,磷也具有淋洗下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宁夏平原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及其转化作用的影响,对蔬菜地、葡萄地、枸杞地、玉米地、水稻地、小麦地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氮、无机氮含量及硝化潜势和硝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0~20 cm土层,蔬菜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均高于葡萄地、枸杞地、玉米地、水稻地、小麦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蔬菜地玉米地枸杞地水稻地葡萄地小麦地,蔬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是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1.2~1.6倍,土壤无机氮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蔬菜地玉米地枸杞地水稻地葡萄地小麦地,水稻地土壤有机氮含量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蔬菜地土壤硝化潜势和硝化活性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20~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和有机氮含量均以葡萄地最高,小麦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含量均低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稻地土壤硝化潜势显著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设施栽培菜地土壤养分的空间累积及其潜在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52,自引:6,他引:52  
连续2年对陕西杨凌地区设施栽培菜地土壤剖面的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农田明显增加,但与高产优质菜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要求相比,仍属较低水平。菜地土壤0~100cm剖面硝态氮含量以及耕层及20~40cm土层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均较农田土壤显著增加,表明养分特别是硝态氮在土壤剖面发生明显的淋溶作用,由此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值得关注。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与土壤电导率间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硝态氮含量与土壤电导率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说明过量施用肥料特别是氮肥是引起土壤盐分累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省寿光市采集6个设施蔬菜和2个露地作物8 m深的土壤剖面样品,研究高施肥量条件下设施蔬菜土壤氮、磷、钾在剖面中的分布及运移。结果表明,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的含量远高于露地土壤,设施蔬菜表层土壤中硝态氮的平均含量是露地土壤的6.5倍,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与设施种植年限和施肥量有关,设施蔬菜种植年限越长,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越高,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淋洗下移明显,下移前锋已到达5 ̄6 m深处,对地下水构成了威胁。设施蔬菜土壤表层速效磷的含量比露地土壤高出几倍至几十倍,磷在剖面有向下层移动的现象,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都构成了威胁。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质地有密切关系,土壤速效钾也有淋洗向下移动的现象。设施蔬菜土壤不仅氮淋洗严重,对地下水产生严重威胁,磷也具有淋洗下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设施蔬菜地土壤与相邻粮田比较,其表层硝态氮均高于相邻粮田,栽培年限越长,土壤表层积累的硝态氮越多,8年和15年棚龄的土壤表层硝态氮较相邻粮田分别增加了8.18倍、9.34倍;设施蔬菜地下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也明显增高;浅层地下水硝态氮也大幅度增加,超过二级标准;不同使用年限蔬菜地土壤的pH均低于相邻粮田,3、8、15年棚龄土壤pH分别下降了0.48、0.38和0.39个单位,土壤有酸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典型区域调研,全面查明了湖南省主要蔬菜基地的主要肥力特征与环境硝酸盐的污染现状,阐明了土壤硝态氮和地下水硝酸盐的分布特点与成因,发现菜园土硝态氮的含量主要与距施氮时间长短密切相关;系统分析各类蔬菜硝酸盐的污染现状及其分布特征,探明了蔬菜硝酸盐的污染与其施氮水平和生态环境等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指出叶菜类的硝酸盐污染最为严重,是蔬菜硝酸盐污染防控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设施栽培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设施栽培引起的土壤环境质量下降问题,对甘肃省白银市水川镇不同使用年限(1、5、10、15 a)的12个日光温室的不同深度0~20 cm、20~40 cm的土壤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土壤pH值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与邻近露地菜田相比,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施肥条件下添加白云石粉对菜地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铵态氮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硝态氮含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随着白云石粉用量的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减少而硝态氮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大棚蔬菜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凸显,并对我国蔬菜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当前,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开放的、污染较为严重的农田土壤,而对相对封闭、污染较轻的蔬菜大棚土壤的研究较少。对我国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及其与种植年限的关系加以阐述,综述了通过调控肥力条件、添加土壤改良剂、调整作物品种以及耕作制度的手段来控制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京郊地区3种典型农田系统硝酸盐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北京市3种典型的农田系统(粮田、菜田和果园)土壤氮素累积、蔬菜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方法,采集不同类型农田土壤、蔬菜和地下水样品,并对样品属性进行翔实记录,根据测试结果和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土壤氮素累积严重,菜田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平均为46.2 mg?kg-1,是粮田的3.8倍;果园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是粮田的1.2倍。菜田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平均为13.8 mg?kg-1,是粮田地下水的2.8倍,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率为44.8%,是粮田地下水超标率的3.3倍。果园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为9.3 mg?kg-1,是粮田地下水的1.9倍,地下水超标率为23.5%,是粮田的1.7倍。蔬菜硝酸盐污染严重,绿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为2 685.5 mg?kg-1,其次是根茎类、白菜类、果菜类。根茎类、绿叶菜类、瓜果类和白菜类超标率分别为80.9%、37.9%、29.7%和2.2%。【结论】土壤、植株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与氮肥施用量直接相关,菜田和果园施肥量大,其土壤硝酸盐累积明显,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高,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16.
填闲作物防治保护地土壤硝酸盐淋溶损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填闲作物在设施蔬菜生产轮作体系中的应用是近年防治土壤氮素损失和土壤硝酸盐淋溶的新兴措施.研究表明,这一措施的应用,能有效地控制氮素的淋溶,对设施蔬菜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对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概述了填闲作物在保护地蔬菜种植中的作用、土壤硝酸盐淋溶的阻控机制及影响填闲作物阻控硝酸盐淋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粮田改为菜田后,土壤碳氮状况和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菜田土壤的碳氮比(C/N)和碳氮含量可能发生显著变化.为此,本文通过收集中国主要蔬菜产区的土壤碳、氮数据和与之对应的粮田土壤碳、氮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菜田土壤的C/N比出现了极显著的下降,比粮田下降了1.7个单位,粮田土壤的C/N比平均稳定在10.3左右,而菜田土壤的C/N比却下降到8.6,下降幅度达到17%.菜田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粮田土壤,二者平均相差0.330∥kg,有机质含量与粮田没有显著差异.菜田土壤C/N比下降主要发生在2种情景下:土壤全氮和有机质都在增加;有机质下降全氮增加.91%的菜田土壤全氮在增加,9%的在下降.52%的菜田土壤有机质在增加,48%的有机质在下降.  相似文献   

18.
土壤螨群落与土壤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土壤螨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螨的群落分布。在北方传统农业区研究了小麦玉米常规轮作农田,1年温室蔬菜大棚、4年温室蔬菜大棚和4年露天菜地下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和螨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露天菜地和温室大棚的利用方式均会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同时温室大棚的长期利用会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螨群落分析显示常规农田中甲螨亚目为优势类群;常规农田转变为温室大棚后,由于施肥造成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以及人类对土壤扰动程度的提高,无气门亚目取代甲螨亚目成为温室内螨优势类群。但随着温室年限的延长,螨多样性和粉螨科丰度都要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磷累积和强扰动效应的共同后果。常规农田转变为露天菜地后,加强的人类扰动也会降低甲螨亚目丰度,但与温室螨群落相比,4个亚目分布要相对均匀。温室在3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对土壤螨的负面影响最为明显,从土壤功能的自我维持和修复方面来讲是十分不利的,温室内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尤其值得人们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蔬菜间作对土壤和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量氮肥施用,易造成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并引起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和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为降低菜田氮素累积及环境污染风险,采用根深差异蔬菜间作的方法,研究其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规律和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选择根系较深的萝卜和根系较浅的芹菜进行间作种植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作物的生长前期还是收获期,此种间作增加了0~20 cm土层NO-3-N含量,同时降低了20 cm以下土层NO-3-N含量,能够减少土壤中NO-3-N的向下移动.从土壤NO-3-N累积剖面分布规律看,间作区O~40 cm土层NO-3-N累积量高于单作区,而40~100 cm土层NO-3-N累积量低于单作区,间作区土壤0~100 cm土层NO-3-N总累积量减少,收获期分别比萝卜和芹菜单作区降低1.4%、9.0%.间作有降低萝卜和芹菜硝酸盐的趋势,而间作区萝卜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单作区,同时间作显著提高了萝卜产量,此种间作还能够减少氮素的表观损失.总之,合理搭配的蔬菜间作既能够增强土壤对氮素的保蓄能力,减少土壤NO-3-N淋移,对蔬菜产量和品质也有一定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