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宝丰县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如间苗、定苗、补苗、早施苗肥、及时灌水、中耕培土、摘除早薹、化学调控、化学除草、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我县主要冬种油料作物.提高油菜单产是我县实现粮油双丰收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我们利用2004年、2005年油菜丰产栽培(播种期、密植度、施肥量)三个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以及示范材料来探讨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夺取油菜高产与之相配套的技术应做到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硼肥,加强田管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油菜异常开花的补救与防治石鸿文(信阳地区植保植检站,信阳464000)油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出现早薹早花、花而不实和发生次生花等异常开花现象,必须及早采取相应的补救与防治措施,才能保证油菜稳产、高产。1.早薹早花油菜早薹早花是指油菜在“立春”前抽...  相似文献   

4.
油菜基施有机生物肥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时凤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86-86,199
开展油菜高产创建示范,提高双低油菜品种品质和产量,实施晚稻、棉花等迟茬油菜“早、大、控”育苗移栽技术,适期早播、稀播培育大龄壮苗,合理密植,增施有机生物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科学化控和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结果显示:有机生物肥在双低油菜上的施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油菜秋发栽培须防冻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冻害是油菜秋发栽培夺高产的关键。要保证油菜安全越冬 ,除选择抗寒性较强、高产、稳产的中晚熟品种外 ,还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提高油菜自身抗寒能力 ,防御冻害。1 加强肥水管理1.1 早施苗肥 ,巧施腊肥早施苗肥可使油菜早发根 ,早吸收营养 ,加快生长。而后在温度逐渐下降过程中经受低温锻炼 ,转为老健壮苗 ,抗寒能力增强。冬至后及时施一次腊肥。施腊肥既能提高土温 ,减轻冻害 ,又能为油菜春后稳健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腊肥应以有机肥为主 ,均匀撒施于油菜植株间 ,可填塞土缝 ,壅根保温 ,减轻冻害。视苗情长势增施磷钾肥 ,提高油菜…  相似文献   

6.
油菜是浅丘陵地区主要油料作物,在实际生产中,两季田油菜种植面积占整个油菜面积的75%以上。因此,要搞好浅丘地区油菜生产,就应抓好两季田油菜的生产。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笔者总结出两季田油菜高产要抓好开沟排湿、选用优质良种、适时播种、中苗早栽、合理密植、增施硼肥和病虫草湿综合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灿灿的油菜花是春季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春季油菜栽培管理要因地因苗制宜,做到早抓早管、分类指导,选用优良品种,合理运筹肥水,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春季油菜的稳健生长,夺取油菜高产丰收。一、查苗补施,中耕除草(一)查苗补充施肥开春以后,如果因施肥不足而出现冬苗不壮、春苗不旺、叶片稍带紫色的现象,就需要补施。每667m2可施尿素2.5~3kg,促进分枝,增加结荚数,提高产量。如果冬苗旺盛,在  相似文献   

8.
板茬油菜的生产特点是活棵早,发苗快,易形成冬前壮苗;生育期提前;有效一、二次分枝数多,植株较高;增产增效等。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育苗技术,培育壮苗,提高移栽质量,增加肥料投入,应用综合措施,提高油菜抗灾能力,防治好病虫草害等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油菜根肿病在南郑区平川油菜主产区发生较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油菜根肿病发生危害,对油菜根肿病开展了不同品种、肥料及药剂的相关试验,旨在探究油菜根肿病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差异,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也不相同;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也可降低根肿病的发生率;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30%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喷雾和灌根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我县的优势作物,经过试验和实践经验总结,湟中优质油菜栽培,应选用青油331、垦油1号、互丰010等杂交油菜品种;川水三月中旬、油山3月下旬播种;每公顷施有机肥52.5-60m^3的基础上,施尿素187.5kg,二铵225kg;密度恳油1号13.5万株/mh^2,青油331油菜21万株/hm^2,互丰010油菜16.5万株/hm^2;病虫进行统防统治,是获得优质油菜主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油菜施肥,必须根据油菜的生育特性、营养特点和需肥规律进行合理施用。在油菜的一生中,总的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巧施花肥。  相似文献   

12.
该文阐述了蓉油11号在安庆市试种示范情况结果表现为,具有生长势强、经济性状好、熟期早、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提出了在栽培上主要注意适期播栽、增施硼肥和防治油菜菌核病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柯志强 《现代种业》2005,(5):10-10,17
油菜的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和苔肥,巧施花肥。基肥占总肥量的60%,追肥占总肥量的40%。  相似文献   

14.
油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出现早苔早花、花而不实和发生次生花等异常现象,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应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治。一、早苔早花的防治油菜在冬季即抽苔开花,使植株抗寒力降低,易受冻害。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对生长较好,年前或小寒前将要抽苔...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省油菜单产低的状况,在我省二种主要稻田土壤上进行了氮、磷、钾、硫、硼肥配施对油菜增产效应及植株内养分分布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1)稻田种植油菜,由于水改旱的变化,使土壤有效态磷、硼含量降低,导致土壤严重缺磷、硼,这是致使稻田种油菜低产的主要原因。(2)油菜吸氮、磷、钾养分主要在盛花期以前,分别占总吸收量的92%、79%、89%左右;而硼、硫在盛花期后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50%、36%左右。说明氮、磷、钾肥应早施,着重为基肥和越冬肥.而硼肥应以基施为主,部分追喷施为好。  相似文献   

16.
我省油菜生产缺硼原因浅析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壤PH值及栽培,施肥等条件均与土壤有效硼及油菜缺硼有密切的关系,提出改善土壤环境,适时早播早栽,及时抗旱排渍和增施硼肥等解决油菜生产缺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量对稻板茬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菜品种华双4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稻板茬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稻板茬油菜经济性状、产量和单位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同,除处理4与处理6以外,其余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施氮量216kg/hm2的处理表现最好;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施氮量变化而不同。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单位面积油菜产量和施氮量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关系式为y=-0.0303x2+14.071x+1624,决定系数R2=0.9656,最高产量施氮量为232.2kg/hm2,最高产量为3284.6kg/hm2;最佳产量施氮量为222.3kg/hm2,最佳产量为3250.2kg/hm2。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油菜越冬管理措施,包括查苗补苗、早施苗肥、抗旱排渍、中耕松土、重施腊肥、中耕培土、防治虫害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双低油菜施硼对土壤氮磷钾硼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施硼水平与优质双低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土壤中N、P、K和B含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油菜苗期和盛花期,土壤含N量随施B量增加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蕾薹期土壤含N量随施B量增加而先降后升,土壤含K量相反;成熟期土壤含N、K量随施B量增加而增加。在油菜苗期和蕾薹期,土壤含P量随施B量增加而增加;盛花期却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成熟期又相反。在油菜苗期,土壤含K量随施B量增加而减小,盛花期却相反。在油菜各个生育时期,土壤含B量均随施B量的增加而增大,且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土壤含B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0.
鄂南棕红壤旱地施用石灰和硫酸镁对油菜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和硫酸镁肥均显著地提高供试土壤上油菜的产量;施用石灰提高了土壤pH值,使油菜苗期植株和苔期叶片Mn含量及苗期植株Fe含量下降,这可能是施石灰增产的主要原因;施硫酸镁肥提高油菜苗期植株及苔期叶片Mg及N,P,K,Zn等元素含量,并使苔期叶片Mn含量下降,因此,镁不足是供试土壤油菜的障碍因子,而锰毒害则是苗期油菜生长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