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发酵酸豆奶稳定性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优化理论和方法,借助计算机处理数据,得到了酸豆奶最佳品质以及最佳稳定性的工艺及配方.用这种方法不仅可省略生产中大量的试验,而且符合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剂和增稠剂对豆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LB为11~13时乳化剂具有良好的结果,黄原胶的效果优于其它增稠剂,豆奶的稳定性和它的粘度没有相关性,正交试验的最佳条件为:黄原胶0.4g/kg,海藻酸钠0.5g/kg,pH6.5(杀菌条件121℃,15min),与牛奶相比较,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豆奶进行感官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该豆奶的感官特性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剂和增稠剂对豆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LB为11 ̄13时乳化剂具有良好的结果,黄原胶的效果优于其它增稠剂。豆奶的稳定性和它的粘度没有相关性,正交试验的最佳条件为:黄原胶0.4g/kg,海藻酸钠0.5g/kg,pH6.5(杀菌条件121℃,15min),与牛奶相比较,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豆奶进行感官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该豆奶的感官特性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酸豆奶发酵过程中,选用了乳酸菌混合菌种的三种不同比例、三种发酵温度、三种发酵时间,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比例为2:1,发酵温度为43±1℃、发酵时间为6小时,酸豆奶的品质最好。从而筛选出了最佳组合,为生产优质酸豆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富锌大豆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生产凝固型酸奶的工艺条件、发酵促进剂和强化剂的影响。以感官分析和化学分析方法为指标,找到了生产富锌酸豆奶的最佳工艺配方、灭酶脱腥条件、促进剂和强化剂的适宜加入量等。  相似文献   

6.
乳酸发酵豆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整粒大豆沸水处理脱除豆腥工艺可生产出高蛋白、无豆腥味的豆奶.生产酸豆奶必须有专用菌种。在本试验中,赖氏乳酸菌是所选用菌株中较理想豆奶发酵菌,其发酵条件为;蔗糖添加量4%,接种量4%,32℃恒温培养12小时,产品PH值为43,乳酸含量0.43%。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吉林酸豆奶产品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酸豆奶产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营养保健成份。这些成份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吉林酸豆奶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饮料食品,经常饮用吉林酸豆奶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强身壮体功效。  相似文献   

8.
乳酸发酵杏仁豆奶是在利用加热和碱处理方法制豆奶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杏仁奶,再经过乳酸发酵而制成的一种类似酸豆奶的产品,该产品具有营养价值高,感官性状明显优于酸豆奶的特点,是一种集杏仁、豆奶和乳酸发酵饮料各自优点于一身的新型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6,(4):100-105
为了评价大豆品种籽粒品质与酸豆奶品质的关系,本研究选取黑、吉两省27个大豆栽培品种,对大豆品种原料理化指标、酸豆奶品质和质构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对不同大豆品种的酸豆奶加工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间的蛋白质、脂肪、植酸及大豆球蛋白11S和7S含量有着较大差别,引起不同大豆品种制作酸豆奶品质的差别。大豆品种不同,酸豆奶的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固形物含量、酸度以及硬度、胶着度和粘聚性均呈现了较大的差异。酸豆奶品质指标与大豆品种籽粒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酸豆奶脂肪含量与籽粒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酸豆奶酸度与籽粒的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1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酸豆奶弹性与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酸豆奶胶着度与籽粒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酸豆乳具有口感好、风味独特、植物蛋白含量丰富等特点,是豆奶市场上的新贵,是酸性饮料中的新宠。以植物蛋白源大豆为主要原料完全替代动物蛋白源牛奶,经过制作豆浆、杀菌、发酵等工艺,研究了料水比、发酵温度、糖的添加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口感和风味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发酵酸豆奶进行工艺优化,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料水比为1∶8,发酵温度40℃,糖的添加量8%,发酵时间5小时。在此工艺下制得的发酵酸豆乳色泽和口感俱佳,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酸豆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不含胆固醇,易于消化吸收.而且乳酸菌对人体也有益,它能调节肠道菌区系,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另外,利用乳酸菌发酵加工酸豆奶,成本低,价格廉,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过去曾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均未很好地解决其适口性差、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因此,笔者就这方面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通过反复试验调整,摸索出了酵酸豆奶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加工果味酸豆奶的工艺及配方,并对产品风味及易出现分层和离浆现象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的工艺配方。试验表明:添加各种不同风味的果汁生产果味酸豆奶是可行的,其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  相似文献   

13.
果味酸豆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加工果味酸豆奶的工艺及配方,并对产品风味及易出现分层和离浆现象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的工艺配方。试验表明:添加各种不同风味的果汁生产果味酸豆奶是可行的,其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  相似文献   

14.
桔汁豆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汁豆奶是以桔子、大豆为原料,经科学加工制成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质天然饮料.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了桔汁豆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豆奶20%、桔汁25%、白糖10%、柠檬酸0.05%、柠檬酸钠0.01%;进一步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稳定剂添加量为:CMC-Na 0.15%,海藻酸钠0.30%;同时确定了该饮料的最佳杀菌工艺条件为:80℃、20 min.  相似文献   

15.
酸豆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不含胆固醇,易于消化吸收。而且乳酸菌对人体也有益,它能调节肠道菌区系,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另外,利用乳酸菌发酵加工酸豆奶,成本低,价格廉,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过去曾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均未很好地解决其适口性差、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因此,笔者就这方面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通过反复试验调整,摸索出了酵酸豆奶的最佳工艺条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设备1.1.1材料。优质大豆,产地蒙城;白糖,盈盛食品有限公司;脱脂奶粉,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纯化琼脂粉,杭州微生物试…  相似文献   

16.
银杏酸豆奶是保健乳制品 ,银杏种仁添加量为 2 .2 %~ 2 .5 % ,混合工作发酵剂接种比例为 3 %。实验结果显示 :采用微波烘烤大豆 ,添加 0 .5 4%乳清粉 ,0 .0 5 %磷酸三钠 ,0 .2 4%复合稳定剂并高压均质 (≥ 3 0MPa) 2次 ,能明显改善产品乳酸菌发酵性能、风味、口感、稳定性。确定了银杏酸豆奶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一种豆奶生产的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一种既能提高豆奶品质又较为简便的豆奶生产工艺;在豆奶生产过程中采用不同磨浆方法和浸泡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经0.5%碳酸氢钠浸泡、120mg/L某物质处理后,磨浆分离,加入6%白砂糖,0.20%自配复合稳定剂等调配,90℃预煮5min,过滤,均质,可得到颜色风味口感俱佳的豆奶,并可简化传统的豆奶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8.
以香椿和大豆为原料,研究了香椿酸豆奶生产的关键技术,优化了香椿汁的添加量及发酵条件。结果显示:香椿提取液添加量为5.0%,混合工作发酵剂接种比例为4%,白砂糖8%,乳清粉0.5%,磷酸三钠0.05%,复合稳定剂0.2%,并高压均质2次,生产的酸豆奶色泽淡绿,酸甜适口,无气泡和乳清析出,具有香椿和大豆特有香气和发酵乳香。  相似文献   

19.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添加部分鲜牛奶,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出营养丰富,口感、风味独特的凝固型酸豆奶。  相似文献   

20.
酸豆奶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就酸豆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 ,对浸泡时间、配料成分、接种量和比例、发酵时间和温度进行了筛选 ,经过反复实验后确定了最佳接种量为 2 % ,最佳发酵时间和温度分别为 3~3.5h和 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