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红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72-8973
经调查,发现豫东黄河故道湿地有两栖动物6种(隶属1目3科3属)、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5科8属)。区系特点以广布东洋界和古北界的种类与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占优势。近年来,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与更新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和爬行动物种类,在查阅文献及汇总原有两栖爬行动物种类的基础上,采用访问法、样方法和样线法等对保护区(包括洞穴)的两栖爬行动物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记录的两栖爬行动物共有4目21科61属94种,其中两栖类2目7科14属24种,爬行类2目15科47属70种,其中3种为保护区的新记录种。区系成分分析表明,保护区两栖类为华中区的区系特征,而爬行类则为华南区的区系特征。保护区有11种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名录,有6种列入CITES附录,中国特有种类有14种,保护区的两栖爬行类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丰富。根据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目前贵州省境内有两栖动物有68种,其中有尾目12种,隶属3科7属;无尾目56种,隶属6科20属,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贵州特有物种8种。爬行动物103种,其中龟鳖目6种,隶属2科4属;蜥蜴目20种(包括亚种),隶属5科11属;蛇目78种(包括亚种),隶属6科27属,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贵州特有物种5种。综述了贵州省境内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现状和特点,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于2007年4月~2008年5月对广西地州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地州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44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2目14科29属。其中两栖纲1目6科10属20种;爬行纲1目8科19属24种。分析了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特点,并对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1及2012年的6~8月,对广西天堂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和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天堂山保护区分布有两栖爬行动物共82种。其中有两栖类动物25种,隶属3目7科16属;爬行动物57种,隶属3目12科38属。根据其资源特点,提出了对天堂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6年、2007年的7-8月以平河梁为主要调查地,选择穿越了不同生境和不同的海拔区间的调查样线2条,在样线上依海拔每上升200m为一单位并做样方调查。在调查样线上,识别所发现的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并进行数量记数统计。完成外业调查后,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主要结合实地调查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分别隶属于4目10科25属。其中两栖动物9种,隶2目5科7属;爬行动物22种,隶属2目5科18属。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从江县太阳山两栖爬行动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永宏  龚大洁  闫礼  田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94-195,202
2010、2011年对从江县太阳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野外考察,据野外实地调查所得的标本,记录到该地区有两栖动物20种,分隶2目8科14属;爬行动物9种,分隶2目4科7属。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生态类型、保护等级及物种多样性所受威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地区动物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3~8月,对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已记录爬行动物41种,隶属32属11科3目: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黔桂湘低山丘陵省,区系组成以华南区物种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根据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线、站点统计、走访调查法、文献法对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东坡爬行动物的种类、分布状况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有爬行动物35种,隶属1目,7科.其中,黑眉锦蛇为广布种,其余种均属于东洋界成分;列入国家“三有”名录的有33种,占所记录爬行动物种数的94.3%.结合哀牢山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爬行动物的生态功能,建议加强栖息地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广西湿地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小飚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2):180-183
为给广西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及湿地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总结相关文献,结合多年调查积累的资料,整理出广西湿地爬行动物名录。结果显示:广西湿地爬行动物计有2目18科76属151种,占全国爬行类总种数的36.7%;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广西湿地爬行动物多样性具有物种丰富、珍稀濒危种类多、特有种类多、经济种类多等特点;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海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258-3263
采用样线法,结合使用归纳法和访问法,于2011年3~7月对已获国家批准进行水电规划的四川省雷波县豆沙溪流域内的两栖爬行动物作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该流域两栖爬行动物共有3目11科23种,其中两栖动物有2目7科12种,爬行动物1目4科11种;该流域内两栖爬行动物均为东洋界种类,无古北界种类,分布类型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为主.根据流域两栖类栖息的生态特点,其生态环境划分为流水、静水、陆地(含陆地—流水、陆地—静水),分布的种类较为均衡;爬行类栖息的生态环境划分为林地、灌草丛、田地,其中灌草丛生态类型是该流域爬行类主要的分布区域.预测分析了该流域水电规划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类2目8科15属20种,占浙江省种类的46.50%;爬行类4目11科24属36种,占浙江省种类的43.90%.从地理型分析,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均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分别占种数的75.00%和77.78%.安吉小鲵Hynobius anjiensis为特有种.表4参4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广州市车陂涌华南农业大学河段河岸带的草本植物群落特征,为城市河岸带生态功 能的恢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线路踏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样方内草本植物种类和 盖度等指标,计算群落内物种的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广州市车陂涌华农河段河 岸带的草本植物群落共有植物 60 种,隶属 28 科和 54 属,科属分布较分散。菊科植物占 18.33%,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是该群落的优势种。本土植物 40 种,外来植物 20 种,外来入侵植物 11 种。群落 ShannonWeiner 指数、Simpson 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分别为 2.66、0.86 和 0.71。【结论】广州市车陂涌华农河段河 岸带的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少数科属多样性突出,群落结构不稳定;外来入侵植物占优势,存在外 来物种入侵风险;建议选用本土植物优化河岸带植被结构,开展入侵植物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7月对云南抚仙湖生态环境中的无尾两栖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无尾两栖类10个种,隶属于1目4科7属,但是分布狭窄,部分种类数量少。结合无尾两栖类的生态功能和作为指示生物的优越性特点,提出了加强其生活环境和物种多样性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无尾两栖类动物对抚仙湖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保护黄河洽川段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于2012-2013年依据《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手册》对洽川段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区段水生植物有42种,隶属26科36属,挺水植物中的芦苇、香蒲、莲是主要植物种群;漂浮植物中的浮萍类次之,而沉水植物群落匮乏、品种稀少;鱼类共采捕到39种,隶属5目13科,其中鲤形目鱼类数量占调查总数的61.54%。洽川段鱼类占黄河水系鱼类种类的26.72%,新增鱼类有8种,主要是近年来沿黄两岸养殖引进的新品种。结果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生物多样性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17.
地处秦岭中段南坡的佛坪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当前该保护区分布有16种两栖动物和28种爬行动物,其中的10种两栖类和7种爬行类为中国特有种。分析这些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状态发现,除大鲵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处于极危状态的物种外,还有11种为处于濒危或易危状态的物种。区内两栖爬行动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并不明显,但在海拔1 500m以下的区域分布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大。表明佛坪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针对该区域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4—2015年对朝阳凤凰山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进行调查,保护区内有两栖动物5种,隶属于1目3科,有爬行动物11种,隶属于2目2科。保护区分布的5种两栖动物中,有3种是典型的古北界成分,占两栖动物总数的60%,2种属于广布种,占两栖动物总数的40%。保护区分布的11种爬行动物中,古北种7种,占爬行动物总数的63.63%;在古北界和东洋界均有分布的广布种共有4种,占爬行动物总数的36.3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建立大数据智能化的海龟栖息地科学保护管理体系。[方法]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22年3—10月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观测法对区内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长时间、多方位的多样性监测调查,其中划分样区13个、布设样线13条,投放红外相机20台。[结果]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68种,分属4纲17目38科55属。分别有哺乳纲2目2科2属2种;爬行纲2目8科10属12种;鸟纲12目23科36属46种;两栖纲1目5科7属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中濒危(EN)等级有3种;易危(VU)等级有5种;近危(NT)等级有2种;无危(LC)等级有56种;数据缺乏(DD)有2种。[结论]对动物地理区系划分进行总结分析,其中东洋界40种,占58.82%,广布种18种,占26.47%,古北界10种,占14.71%。通过对不同调查时期各物种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和物种均匀度指数分析得知,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爬行类和两栖类,哺乳类最低;而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哺乳类,其次是...  相似文献   

20.
于2012-2014年,采用样线调查的方法,对长青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类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院长青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类动物13种,分属2目6科7属;保护两栖类动物的关键是保护好其栖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