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组分Ⅱ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是世界各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常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Yoka等早在1975年就曾报道,玉米大斑病菌在活体外培养可以产生果胶甲酯酶等酶类物质,并可产生热稳定的对玉米具致毒作用的致病毒素(HT-毒素)。Peptiprez等(1984)报道玉米大斑病菌培养滤液经氯仿提取获得了一种含有-OH的低分子量化合物,它对玉米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毒素的分离和硅胶TL层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turcium)在活体内外均可产生致病毒素(以后简称Ht-毒素)。YoKa等(1975)曾初步报道该菌在活体外液体培养除可产生几种酶类物质外,还可产生对热稳定的非蚕白质结构的毒素成份,然而长期以来尚未见有关Ht-毒素的产生、毒素的特性和毒素的分离与提纯等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玉米茎腐病菌毒素致病力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提取玉米茎腐病菌毒素粗提液,证实玉米茎腐病原菌(镰刀菌和腐霉菌为主)在镰刀菌毒素培养液、查氏培养液和普通培养液中,能产生和玉米小斑病菌毒素(简称HM毒素,下同)类似的致病毒素。该物质能抑制种子根的生长。接种在玉米叶片上能产生典型的萎蔫枯死斑;用上述3种培养液培养病原菌,产生的毒素致病力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病原菌产生的毒素致病力和同一类型病原菌不同菌株产生的毒素致病力差异都极显著。玉米品系对茎腐病原菌产生的毒素抗病性差异也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斑病菌菌丝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研究玉米大斑病菌与寄主互作的模式时,推测病菌可能的致病机制是大斑病菌产生的HT-毒素先与玉米细胞膜受体蛋白(结合蛋白)结合,进而引发寄主的生理生化过程并导致表型的病变。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在世界主要玉米产区都曾造成过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该病原菌的生理分化、遗传变异及毒素产生等方面研究报道较多,而在玉米与大斑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方面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斑病菌菌丝蛋白电泳分析及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玉米大斑病菌1号小种(原命名法为2号小种)产生的毒素对带有Ht1基因的玉米具有高度的致毒活性,且与0号小种(原命名法为1号小种)毒素的成分不同,1号小种毒素含有一种克服Ht1基因玉米的特异性毒性组分。  相似文献   

7.
 由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引起的玉米大斑病是世界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罹病的玉米植株叶片迅速萎蔫死亡,严重地威胁着玉米的产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的一些理化性质和光谱吸收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黑色素是某些植物和动物真菌病害的致病相关因子,不同来源的黑色素其生物合成途径可能不同。对玉米大斑病菌细胞壁结合黑色素和从培养滤液中提取的黑色素进行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扫描测定,并与标准品黑色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了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具有与标准品黑色素相似的理化性质。DHN黑色素的特异性抑制剂——三环唑,对玉米大斑病菌0号和1号小种黑色素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以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了1,3,8-三羟基萘还原酶基因的同源片段,推测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于DHN途径。  相似文献   

9.
葱紫斑病菌毒素的纯化及除草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研究和认识的深入,毒素在农药研究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特别是把植物病原真菌毒素作为开发除草剂的内源活性物质已有成功的实例。Suemitsu等报道葱紫斑病菌(Alternaria porri)毒素(以下简称AP-毒素)由4种物质组成,但有关其除草生物活性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作者对AP-毒素的分离提纯及对稗草的生物活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菌种:葱紫斑病菌(Alternaria porri)是由典型病斑分离获得的纯培养物。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两种基因型(C103和B37)的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以提高玉米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说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植物抗病性呈正相关,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获得抗性,故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具有一定的广适性。对CB37和CC103的处理中,1∶60处理组效果均表现为较好,POD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大斑病菌为材料,根据同源序列法分别进行了3'端和5'端的RACE扩增,获得了玉米大斑病菌钙调素基因cDNA全长。利用genomic walking技术获得了CaM基因启动子序列,该序列含有多个与转录调控有关的保守序列(如TATA-box、Spl、AP-2和TFⅡD)。Southem杂交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菌CaM基因在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用CaM特异性抑制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处理玉米大斑病菌,发现其对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同一浓度下,抑制剂对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推测CaM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的致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1980年至1981年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我国玉米大斑病菌存在着两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号和生理小种2号。病菌标样采自辽宁、广西、浙江、陕西、黑龙江等地玉米大斑病菌共105个标样,病菌经分离培养接种在具有Ht1、,Ht2单基因抗性寄主以及多基因抗性寄主上。测定结果证明:接种在具有Ht1、Ht2单基因抗性寄主上表现为褪绿斑的菌株,属于生理小种1号,其毒力公式为Ht1Ht2/O (有效抗性基因/无效寄主基因)。接种在具Ht1单基因抗性寄主上表现有毒力产生萎蔫斑,而对Ht2鉴别寄主表现无毒力产生褪绿斑的菌株属于生理小种2号,其毒力公式为Ht2/Ht1
目前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2号只在辽宁发现,尤以丹东地区出现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HMC-毒素对C型不育玉米根冠细胞原生质体及微丝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用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毒素)处理C型不育玉米根冠细胞后,采用微丝的特异探针异硫氰酸荧光素-鬼笔环肽进行标记,荧光显微镜下发现HMC-毒素可引起根冠细胞原生质体收缩,并伴有原生质泄漏、原生质体荧光变暗、微丝分布异常等现象。HMC-毒素对根冠细胞的这种影响明显不同于细胞松弛素B (CB);并且与HMC-毒素处理后的同核保持系(N)玉米相比损坏程度要严重得多,N型玉米细胞原生质体只是轻度收缩,仍可见微丝网络分布。根冠细胞对HMC-毒素的这种反应与细胞质的抗病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生防细菌BMY-1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和滤纸片培养法测定细菌BMY-1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等11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MY-1菌株对供试病原菌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平板对峙培养法中,BMY-1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宽度分别达到15.0 mm,14.0 mm,13.0mm。滤纸片培养法中,BMY-1菌液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带宽度为8.0 mm。BMY-1菌液及其无菌发酵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疫霉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BMY-1菌液处理后,孢子萌发率分别为0.97%和1.00%,而对照萌发率为分别为96!29%和93.04%。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斑病菌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水平优化的方法对DNA聚合酶的来源及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DNA模板浓度、Tm(退火温度)、PCR反应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建立了玉米大斑病菌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并从4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较好的ISSR引物。对来自河北、河南、辽宁等玉米主产区的44个菌株进行ISSR分析表明,ISSR标记在我国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较高的多态性,多态性条带占40.3%。聚类分析显示,在阈值为0.8时菌株被分为7个类群。对ISSR揭示的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菌株交配型、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交配型间的关系密切,而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玉米叶部主要病害。在玉米的抗病反应中玉米与大斑病菌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要阐明玉米抗病过程中抗病基因、参与信号转导基因、防卫反应基因等如何参与抗病过程,以及它们与抗病性的关系,需从基因表达整体水平上了解上述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种类与数量,进而分析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生物活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ium sojina(Hara) Liu&Guo]可以产生有毒代谢物。滤液透析及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毒素可以穿过半透膜,为较小分子化合物并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该菌培养物浸提液经浓缩,硅胶柱层析可得粗毒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毒素对大豆幼苗及叶片具有致萎作用。针刺叶片可产生类似真菌感染的病斑。浸渍处理后,可使叶组织失绿、萎蔫最后坏死,同时毒素对抗性不同的品种有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Daniels)引起的世界性病害,近年来中国北方玉米发生较为严重。关于该病菌是否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在国内始终未见深人的报道,为此本研究通过RAPD技术,从DNA分子水平来研究玉米灰斑病菌群体内遗传变异的情况,为深入研究病菌致病性分化的机理和病菌一寄主互作的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究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有性生殖规律,自我国12个省区采集不同玉米种植区的大斑病样,分离后获得664株菌,采用PCR分子检测方法对其交配型进行鉴定;在室内对影响该病原菌有性生殖的诱导介质、Fe~(3+)浓度、碳源、光照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玉米大斑病菌存在A交配型(携带StMAT1-1基因)、a交配型(携带StMAT1-2基因)和Aa交配型(同时携带StMAT1-1基因和StMAT1-2基因)菌株,其中A、a、Aa交配型菌株数量分别为46、585和33株,所占比例分别为6.93%、88.10%和4.97%;在温度25℃、相对湿度55%、玉米叶片为诱导介质、外源添加0.12 g/L FeCl_3和0.85 g/L CaCO_3、光照培养条件下,有利于有性态子囊壳的产生,同等条件下黑暗培养更利于有性态子囊壳成熟。  相似文献   

20.
王桂清  陈捷 《植物保护》2006,32(5):26-28
利用玉米灰斑病菌株20-47、感病玉米品种(掖单13)和抗病玉米品种(沈单10号),在人工气候室和自然条件下对影响玉米灰斑病菌侵染的环境条件和寄主生育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是属偏高温高湿类型的病害,在温湿度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病害就难以完成侵染发病;病菌接种侵入的最佳温度为25℃左右,水滴条件下侵染最容易;土壤条件特别是氮、磷肥如果施用不均匀、不足或过多,也都可以对结果产生影响,在通常情况下,增施氮、磷肥能提高玉米对灰斑病的抗性;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对鉴定结果的影响不明显,但光暗交替更有利于寄主发病;寄主不同生育期对病原菌侵染寄主的影响不同,11~12叶期(喇叭口期)接种,病菌较易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