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主要研究沙棘蜂蜜酸奶的加工配方。以新鲜优质的沙棘、蔗糖、蜂蜜和市售灭菌袋装牛奶为主要原料,用市售直投式酸奶发酵剂发酵,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沙棘蜂蜜酸奶的最佳配方。经单因素分析后得到沙棘蜂蜜酸奶的最佳配方是:沙棘汁加入量为10%,蜂蜜加入2%,蔗糖加入量3%,接种量3%,发酵时间5h,发酵温度42~43℃。  相似文献   

2.
顾英  陈兴玉  付莉 《沙棘》2009,22(1):11-13
以沙棘汁、番茄汁、酸奶为主要原料,配以白砂糖、稳定剂等辅料,运用合理的加工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研制出了一种风味独特、多种营养素兼容的具有保健功能的搅拌型酸奶,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的最佳配方为:沙棘汁3.5%,番茄汁21%,白砂糖6%,稳定剂(CMC)0.4%。  相似文献   

3.
以蓝莓为主要原料,甜味剂、酸味剂,稳定剂等为辅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果肉型蓝莓饮料的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果肉型蓝莓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果汁200mL;糖度10Brix%;柠檬酸0.06%;苹果酸0.06%;CMC-Na0.20%、黄原胶0.06%、卡拉胶0.06%;均质压力:25MPa;杀菌条件:90~100℃,10min。最终产品口感细腻,质地均匀,具有天然蓝莓特有的香气,酸甜可口,适合各类人群。  相似文献   

4.
蓝莓果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果为主要原料,生产蓝莓果茶;通过预实验确定影响蓝莓果茶的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蓝莓果汁添加量、果胶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果糖添加量及柠檬酸添加量。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蓝莓果茶最佳配方为:蓝莓果汁35%、蔗糖25%、果糖5%、柠檬酸0.15%、果胶0.25%、纯净水34.6%。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优良种源的茎段为外植体,对野生蓝莓离体培养所需的最佳灭菌方法、最适的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野生蓝莓离体快繁最佳的灭菌方法为0.1%升汞浸泡3min;最适增殖培养基为WPM(改良)+ZT0.5mg/L,分化率可高达90%左右;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WPM(改良)+IBA 1 mg/L,接种后首先放置于暗培养室中暗培养20d,然后转移到光照下培养,生根率可高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6.
木材纤维与回收聚丙烯的热压复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热压时间、热压温度、聚丙烯和偶联剂加入量等工艺因子对木材纤维和回收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压制密度为0.80g/cm3、10mm厚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75℃、热压时间8min、塑料加入量40%、偶联剂的加入量4%。在此条件下压制的木塑复合板材,物理力学性能中的内结合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与中密度板的国家标准相比达到优等水平,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基本满足中密度板的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蓝莓品种试管苗生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对长期继代培养的试管苗进行了生根研究。结果表明,在最适宜蓝莓生根的1/2grpM+IBA1.0或5.0mg/L+20g/L食用白糖营养液中,以蛭石粒为支持物,并给予黑暗培养14天后阎歇光照条件,培养室温度(24±2)℃,光照强度1500~2000Lx,每日光照12h,7个品种获得了87.5%~96.6%的生根率,平均根数3.8—6.0条。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奇亚籽为试材,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奇亚籽多糖,用苯酚-硫酸法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多糖最佳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奇亚籽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为:料液比为1∶30(g∶mL)、浸提时间为2.5 h、浸提温度70℃,此条件下的下奇亚籽多糖的提取率为3.19%。将不同浓度的奇亚籽多糖添加到酸奶中,以酸奶感官评分和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奇亚籽多糖对酸奶持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奇亚籽多糖可以显著提高酸奶持水力,并且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蔗糖添加量为8%、菌种接种量为7%、奇亚籽多糖添加量为0.5%。通过以上工艺制得的奇亚籽酸奶口感更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马尾松硫酸浆两段氧脱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第一段氧脱木质素的条件为:氧压0.6MPa,温度100℃,时间80min,NaOH 量5%,MgSO4用量0.5%,浆浓10%;第二段氧脱木质素的条件为:氧压0.4MPa,温度90℃,时间60min,NaOH用量3%,MgSO4用量0.5%,浆浓10%。在此条件下,OIOⅡ木质素脱除率达到72.5%,粘度775.2cm^3/g,得率90.5%。经过氧脱木质素后浆的裂断长5.8km,耐破指数5.3kPa.m^2/g,撕裂指数12.7mN.m^2/g。  相似文献   

10.
对西藏灵菇酸奶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培养温度、接种量和培养时间对西藏灵菇酸奶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设计优化了发酵条件,得出西藏灵菇酸奶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0℃,接种量为2%(w/v),培养时间为20h。所制酸奶样品为乳白色,组织细腻、均匀,稍粘稠,味道独特的营养食品,本研究可为开发西藏灵菇酸奶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不同助剂对木粉腻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固体含量为16%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500目木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两种助剂刺备木粉腻子,讨论助剂种类及加量对木粉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助剂均可有效改善木粉腻子的性能,并随其加量增大,腻子的耐水性、耐磨性明显提高;当助剂环氧树脂加量为8.0%、异氰酸酯加量为2.0%时,配制的两种腻子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白僵菌无纺布菌条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比较不同培养基对白僵菌无纺布菌条产孢量的影响,筛选出经济实用的麸皮培养基。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1:3.5,常温接种,培养温度25℃,湿度90%—95%,培养时间为6—7d。最终产孢量可达1.2亿/cm^2。  相似文献   

13.
以新鲜竹笋、全脂牛奶、白糖为原料,研制凝固型竹笋酸奶。研究了采用水竹笋和毛竹笋的四种提取原液制备竹笋酸奶的工艺,测定了不同竹笋酸奶的活菌数,并与原味酸牛奶比较。由正交试验确定了水竹笋(去渣)酸奶的发酵条件:最佳配比(质量百分比):竹笋提取液20%,白糖8%,全脂奶粉10%,接种量4%,发酵时间5 h。以此制成的凝固型水竹笋(去渣)酸奶营养丰富、清香爽口、色泽良好、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4.
土壤进行增酸对蓝莓引种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2006年开始栽培蓝莓并对现有土壤进行增酸改良及覆盖试验,连续4年观测发现,土壤增酸对引种栽培蓝莓的存活、生长及结果量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连续3年观测得出,美登、土壤施硫粉75g/m2、覆盖白松锯沫5cm的组合最佳,相对保存率95%、结果株率100%、单株产量达306g。  相似文献   

15.
松茸在防癌、抗肿瘤、降低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效果显著;绿茶中营养成分众多,也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以绿茶和松茸为原料研究的松茸速溶茶,既具有松茸的营养功效,又保留了绿茶的清香高爽,饮用方便。结果表明:确定绿茶浸提的最佳参数为:料液比1∶13,温度为65℃,浸提时间为40min;松茸速溶茶的最佳配方为:松茸多糖浸提液与绿茶浸提液比例为1∶5,柠檬酸为0.04%,甜味剂为10%(白砂糖∶蜂蜜=3∶2),产品为浅棕色、颜色发亮,具有松茸和绿茶特有的香味,酸甜可口,感官评定得分为92.1。  相似文献   

16.
蓝莓根系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个蓝莓品种根系分布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根径≤1mm的根系数量最多,〉5mm的根系最少。根系在0—30cm的土层中分布最为集中,在30~60cm的土层中迅速减少。在浅土层内分布根系的长度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细根长度迅速减小,只有夏普蓝在50—60cm土层内仍有细根分布,表明其抗旱性能高于其他品种。不同蓝莓品种的细根(根径〈3mm)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夏普蓝、蓝雨、奥尼尔、海岸,分别占各自根系总生物量的89.6%、92.0%、88.8%、92.2%。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水肥耦合对蓝莓新梢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以大田条件下5年生的兔眼蓝莓‘灿烂’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的水分(W)、肥料(F)耦合处理,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可显著提高蓝莓产量及果实内在品质,蓝莓产量最高及最低的处理分别为中肥高水处理(F2W4)及低肥低水处理(F3W1),F2W2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花青素含量,F2W3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可溶性糖含量,F2W4处理可降低蓝莓可滴定酸含量,从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及单果质量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中肥中高水处理(F2W2及F2W3)是最佳的水肥配比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李魁  毛利厂 《沙棘》2009,22(2):43-46
探讨了以沙棘果、黑米为酿酒主原料,糯米、山药为辅料,蜂蜜、桂花酱为调味剂,酒药和“安琪”牌酿酒活性干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酿造保健沙棘米酒的工艺技术。确定的工艺技术参数为:沙棘:黑米:糯米:山药的配比量为1:3:5:1。接种量0.12%,发酵温度(25±2)℃,主发酵时间6d;成品酒自然条件下贮存60d-120d,未发现异常现象。经检测,供试沙棘黑米酒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均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9.
化学技术措施对仁用杏生长、结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赤霉素、硼酸对仁用杏保花保果试验及PP333对仁用杏促进生长、结实技术的研究,初步认为,在不同浓度处理中,赤霉素提高坐果率的最佳浓度,龙王帽为0.001%,一窝蜂为0.002%。硼酸提高坐果率的最佳浓度,龙王帽为0.3%、一窝蜂为0.5%。PP333以0.5%-0.8%的浓度处理较好。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混合用于脱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混合用于废新闻纸的脱墨,研究了2种酶的最佳混合比例,并将酶脱墨与化学脱墨进行了脱墨性能和漂白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混合酶的最佳比例为50/50,此时脱墨浆的白度和残留油墨量分别比对照浆高出3.2个百分点和降低73.8%,比木聚糖酶脱墨浆高出0.4个百分点和降低8.6%;裂断长、耐破指数和撕裂指数比纤维素酶脱墨浆分别高出3.8%、5.9%和8.6%;单种酶的用量也各自节省了一半。酶脱墨与化学脱墨相比,有着较高的得率和较低的返黄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