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开展不同林地环境下的羊肚菌(Morchella spp.)种植试验,通过对比6个羊肚菌品种在不种植条件下的生育期、生物学指标及产量表现,筛选出2个适宜高寒阴湿地区林下种植的羊肚菌品种:'六妹2号'平均单株质量27.1 g,平均出菇量4.3个/m2,667 m2产量77.73 kg;'梯棱2号'平均单株质量30.1 g,...  相似文献   

2.
邯郸县2001年引进金太阳杏,通过几年的冷棚栽培(每棚面积0.1hm^2),生长表现良好,结果早、产量高,栽后第2年平均每667m^2产果610kg,第3年每667m^2产果1730kg,第4年667m^2产1560kg,果品提前上市20多天,收入非常可观。现将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盐源县玉米需肥规律,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生长性状之间基本存在正相关关系,玉米的实际产量与氮、磷、钾的施入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综合效益最好时产量为646.3kg/667m^2,最佳施肥量纯氮31.965kg/667m^2、P2O317.502kg/667m^2、K2O2.788kg/667m^2,投入产出比达到了5.31。  相似文献   

4.
在高州市三个试点开展橄榄“粤榄18”品系适应性试验,结果如下:利用8~9年生橄榄改接第4年及1年生砧木嫁接后第9年, 其平均单株产果量达22.9kg,单株平均增产15.1kg,产量增益216.82%;平均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达0.77kg/m2,平均增产200.01%;试点间单株产果量和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的变异系数(CV)分别接近或小于试点内的CV;平均冠幅生长量改接株接近不改接的植株,但1年生砧木嫁接株的比对照大18.75%。“粤榄18”嫁接亲和性较好,生长较快,丰产性好,立地适应性强,是一个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宁夏菜用枸杞、宁杞菜1号和天津杞菜2号等3个菜用枸杞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宁夏菜用枸杞的成活率为98%,高于其他2个品种;在20cm×20cm的密度条件下,3个品种平均每株年产量达到较大值,与其他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宁夏菜用枸杞单株产量达到219.90g,宁杞菜1号达到260.87g,天津杞菜2号达到200.90g;宁杞菜1号品种平均20d产量为6.35kg,天津杞菜2号产量为4.90kg存在显著差异性;3个菜用枸杞品种都适合在武威种植,密度以20cm×20cm为好,最佳品种为宁杞菜1号。  相似文献   

6.
元丰核桃是实生繁殖变异率较低的薄皮核桃品种。该品种易繁殖,结果早,果个大,出仁率高,品质好,丰产高产。栽植第2年即见果,第3年每667m^2产优质核桃25~35kg,第5年进入丰产期,每667m^2产量可达100~200kg,以后逐年递增。由于以上诸多优点,近年来,以元丰核桃实生苗建园的势头  相似文献   

7.
2001年自山东引入中梨一号梨试种,表现良好。平均单果重210g,最大果重35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13%。大田定植第二年始花,第三年结果65%以上,3年生株产13kg,折合每667m2产量980kg,丰产性较好,果实套袋后,好果率97%以上,易管理。  相似文献   

8.
橄榄优良品系G18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州市三个试点开展橄榄G18品系适应性试验,结果如下:利用8~9年生橄榄树改接后第4年及1年生砧木嫁接后第9年,其平均单株产果量达22.9kg,单株平均增产15.1kg,产量增益216.82%;平均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达0.77kg/m^2,平均增产200.01%;试点间单株产果量和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的变异系数(CV)分别接近或小于试点内的CV;改接株平均冠幅生长量与对照接近,但1年生砧木嫁接株的比对照大18.75%。G18嫁接亲和性较好,生长较快,丰产性好,立地适应性强,是一个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9.
东莞广宁红花油茶产量及果实性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樟木头林场60多年生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人工林为试验材料,采用样地和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广宁红花油茶的生长性状、果实产量、果实经济以及数量性状。结果表明:广宁红花油茶地径、树高、冠幅分别为24.0 cm、7.9 m、5.0 m。每625 m~2的样地保存有广宁红花油茶24~42株,单株间地径、冠幅变异较大,树高变异较小。每667 m~2平均鲜果产量为295.7 kg,单株最大为30.1 kg,最少的无果,变异大。果实鲜出籽率、种子含油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分别为11.8%、36.61%、63.11%、2.88%,每667 m~2可产鲜籽34.6 kg,产油8.5 kg。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方法在3年生大棚早美光油桃上改接中油5号油桃,接后加强肥水管理,采用开心树形,喷施多效唑控长促花,提前低温处理,轻疏花晚定果,接后第2年株产7.0k,每667m^2产量达3110.6kg,第3年株产7.2k,每667m^2产量达3199.5k。  相似文献   

11.
在太谷县小白乡、明星镇、侯城乡等9个壶瓶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开展优树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复选出的12株壶瓶枣优树在产地具有典型代表性。在丰产指标上,12株优树的冠幅产量达0.28 kg/m2,平均株产47.63 kg,表现出优良的丰产性状,其中,2号和11号的冠幅产量较高,均在0.5 kg/m2以上;在果实经济性状上,12株优树枣果的平均糖含量为28.11%,平均VC含量为462.86 mg/100 g,平均可食率为97.71%.对入选的12株壶瓶枣优树的10个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优树表现出显著的变异特征,这种变异将为优树的综合评价、优中选优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紫皮紫肉马铃薯品种紫罗兰以A98S001为母本、以克新2号为父本杂交优选而成的杂交品种,是富含微量元素及花青素而具有天然保健作用的特用马铃薯品种,生育期90~120d,薯形长椭圆形,芽眼浅,表皮光滑。单薯重120~250g,最大单薯480g以上,商品率75%以上。株高60cm左右,主茎发达,茎秆颜色紫色,叶为复叶,叶色淡紫色,植株较抗早疫病及晚疫病。中晚熟品种。营养成份含量:淀粉含量(鲜基)含量10.30%;VC含量456.22mg/kg鲜薯;干物质含量17.52%,抗PVX及PVY病毒。亩产量1843.22kg/667m^2。  相似文献   

13.
钟花樱桃具有很高经济价值,但种子采集较困难。为提高种子利用率,作者用营养杯育苗,当年生苗高可达100~150 cm,地径0.8 cm,产苗1.5~2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14.
苏全兴 《防护林科技》2007,(4):37-38,42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直杆大叶相思良种采穗圃母株不同定植密度、不同截干高度及施用不同种类的基肥对母株产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杆大叶相思母株定植株行距20 cm×20 cm,配合母株距根茎部位20 cm处截干,结合每667 m2施用70 kg硫酸钾复合肥作基肥(A3B3C2)组合产穗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鲜食葡萄成熟期最佳灌溉量,防止灌水和控水走向极端化,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葡萄生长环境、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中灌水量90m3/667m2的葡萄生长环境因子、内在品质指标和产量居中,但外观品质色泽深红、着色均匀,果粉浓厚、分布均匀,在销售中招人喜欢,综合评价第一,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可达16.67%和148.58μg/g,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50.04%和22.23%,可滴定酸含量和产量为0.21%和2081.90 kg/667m2,较对照(CK)分别降低了57.14%和5.56%。品质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0.05)。  相似文献   

16.
川中丘陵地玉米避灾减灾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中丘陵的典型地三台为基点,从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子——干旱着手,对品种、播期、密度、肥料投入四因素进行不同生态区品种同田展示、播期试验、三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试验、三元二次正交回归通用设计试验研究,结果经计算机分析,将玉米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得出,根据不同种植地所处的生态区域和台位分布选择相应的品种;谷雨节前后播种,叶面积系数与单株生产力协调一致达最佳,玉米产量最高,既能抗夏旱又能避伏旱;每667平方米种植3500~4000株、施纯氮20公斤以上、施氧化钾9公斤、单产可达500公斤以上;单产600公斤的栽培方案为每667平方米种植4673株、施纯氮26.73公斤、施氧化钾9公斤。  相似文献   

17.
为给蓖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淄蓖5号’为材料,测定蓖麻枝叶形态特征指标(开花时叶面积、灌浆期叶面积、收获时分枝直径)和蒴果性状指标(每穗果球数、果球质量、每果球种子数、种子质量、穗长、穗宽),分析蓖麻枝叶形态特征对蒴果性状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按蓖麻枝叶形态特征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各蒴果性状指标依次为果球质量、每穗果球数、种子质量、每果球种子数、穗长、穗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蓖麻分枝直径对每穗果球数、果球质量变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31%、37%;开花时叶面积对每穗果球数、每果球种子数变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53%、51%;灌浆期叶面积对种子质量变异的解释程度为51%;开花时叶面积、灌浆期叶面积和收获时分枝直径对每穗果球数、果球质量、每果球种子数、种子质量变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67%、68%、76%、79%。修枝时保留粗壮枝条有利于获得更多果球、更大果球质量,开花时保持较大的叶片面积是获得更多果球和种子的重要保障,保持灌浆期较大叶面积利于获得饱满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王颖  周玉迁  单琳 《林业科技》2020,45(3):28-31
以拐芹、大叶芹、棱子芹和绿花山芹为研究对象,探讨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种源不同,产量不同。在种源相同的条件下,棱子芹林下产量高于全光。②施肥量对大叶芹和绿花山芹产量影响显著。大叶芹在施肥量为4000 kg/亩时,产量最高为1.68 kg/m^2;绿花山芹在施肥量为4000 kg/亩时,产量较高为0.96 kg/m^2。③播种时期对大叶芹产量影响显著,秋播产量明显好于春播。④播种量不同,产量不同。拐芹在播种量为30 g/m^2时,产量最高;绿花山芹在播种量为35 g/m^2时,产量最高为0.45 k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