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精明增长是20世纪90年代末诞生于美国规划界最流行的时髦概念,总的来说,精明增长是一种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紧凑式城市规划发展模式.目前为止,"精明增长"理论都是被应用在城市规划方面,很少被土地规划方面所应用.然而,"精明增长"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笔者是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背景下结合栾川县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实际,阐述了"精明增长"理论对栾川县城镇空间扩展的启示,以及在栾川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244-247
以中国中部城市长沙市为例,结合不同年份统计年鉴、长沙地方志及其他相关资料,获取长沙市近60年的城市空间扩展信息,采用城市扩展数量、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扩展模式4个指标对城市空间扩展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从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条件等方面探讨影响长沙城市空间扩张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精明增长"理论为今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可行的城市空间扩展的优化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土地扩张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储佩佩  董雪  高琨  付梅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39-13442
通过对相关文献查询和梳理,系统地评析国内外不同学者关于中国城市土地扩展的研究进展。总体来看,研究对象以大城市为主,且多为东部城市,缺乏对中小城市及西部城市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空间扩展特征、驱动力方面,缺乏对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及机理的研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RS、GIS技术,通过构建城市扩展CA模型、SLEUTH模型开展研究;当前,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是中国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但由于地域各具特点、城市发展态势各具特性,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城市发展特征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城市土地扩张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为实现城市有序合理增长,基于精明增长理论和夜间灯光数据,以重庆市主城片区为例,通过对区域生长算法的改进,将重庆市主城片区夜间灯光影像分割为灰度值阈值为10~80的8幅图像,利用图像减法运算并加以二值化处理,找出建设用地现状中可挖潜点,得出城市扩展区可挖潜点较多。结合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量,预测结果符合《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要求,2019年主城片区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为5 707.5 hm~2,其中北部3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量为3 514.88 hm~2,占比达61.58%,空港、龙兴、水土、蔡家、悦来等地将是主要增长点。最后提出以可挖潜点分摊部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量的建议,以提高区域用地效益和城市建设质量,保护土地存量。  相似文献   

5.
整合“两规”,编制城市边缘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与开发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当前的规划控制手段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城市边缘带更是缺乏力度。城市边缘带特殊的区位使得它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所共同关注的地域空间,“两规”作为政府行为都具有合理利用土地并追求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同一的最终目标,但分别由不同行政职能部门各自独立编制,规划侧重点、内容、手法各不相同,造成最终规划结果尤其是城市扩展空间边界、…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保证资源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相关生态问题以及原因。  相似文献   

7.
1995~2006年重庆市城市土地扩张与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30-12633
深入分析了重庆市城市土地扩张的空间格局,探讨了影响其变化驱动因子,以能够更好地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控制,促进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简单介绍了重庆市的自然、经济和人口概况,重点阐述了1995—2006年重庆市城市土地扩张的空间格局,数据显示,1995~2006年重庆市非农业用地面积在增加,农业用地面积减少;另外,重庆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在由集中式的格局向分散式格局发展。还分析了影响重庆城市土地扩张主要的4个驱动因子,即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产业结构和国家政策。其中,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促进重庆城市土地扩张的主要因素,而产业结构及国家政策对重庆城市土地扩张同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扩张有其必然性,但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有限耕地资源,城市扩张的理性控制更有其必要性。如何运用历年土地变更数据快速准确地获取城市用地扩张的特征,并分析其驱动机制,对于指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集约利用土地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通过计算扩张综合指数等测度指标,分析了重庆市城市用地扩张的特征;接着通过构建城市用地扩张驱动力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揭示各驱动因素对城市用地扩张的综合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历年城市用地扩张类型多变,可分为剧变型、快变型、缓变型;5个驱动因素的综合驱动效应均为正,按大小顺序排列为:社会生活〉人口状况〉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研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阶段性成效,运用重心偏移理论与空间吻合度度量模型,从数量与空间位置2个方面对重庆市荣昌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评估年建设用地空间重心偏移与规划目标年预期发展方向的夹角小于30°,且评估年与规划目标年各地类的空间吻合度介于0.9~1.0之间。结果表明,空间重心偏移理论与空间吻合度模型应用简便、适用性强,能够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的现实需求;重庆市荣昌区有效落实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用途管制措施,土地利用规划能够有效引导该区土地利用方向,但规划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少数违反规划管制随意占地现象,相关用地部门应加强对违反规划用地的监督检查力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龙头",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核心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重要领域。目前,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开展,学术界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方法、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在修编方法、实施管理、规划系统等方面,对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修编工作提出了新构想。选取2002-2009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评析,并对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获取城市扩张信息,预测城市扩张趋势以指导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以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区,通过解译2000、2005、2010和2015年遥感影像,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信息,进而采用面积数量、扩张强度指数分析城镇用地历史变化特征及扩张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SLEUTH模型开展城市空间扩张的长时间序列模拟预测。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城镇用地持续增长,其扩张态势大致经历了"平稳-快速急剧-低速"的发展阶段,在平稳阶段,扩张强度适中,城市呈现出显著的外延式扩张模式;在快速急剧阶段,扩张强度最大,城市在南北方向上呈星状蔓延式扩张模式,并出现了新的增长中心;低速发展阶段,扩张强度最小,以外延-内部填充式的模式进行扩张;模型预测结果发现2020—2030年城市扩张态势将呈现出各功能片区平稳对接、条带状发展的空间格局,以内部填充为主。  相似文献   

12.
苏州中心城区扩展的时空差异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万地形图、TM遥感影像为原始数据,运用非监督分类遥感解译、GIS中Focal滤波、缓冲等分析技术提取1979、19861、998、2004年苏州中心城区建设面积信息,分析苏州中心城区扩展的时空差异规律,探讨形成这些差异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1979~1986年苏州中心城区的城市扩展基本呈各向同性,表现为圈层式扩展,1986~1998年苏州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面积的扩展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而1998~2004年苏州中心城区建设空间开始明显地跳跃式发展;在扩展的时空分布上,苏州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面积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地理环境与城市规划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其他辅助资料,在基于遥感影像专题信息提取和GIS空间叠置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对连云港市1978~2005年的城市扩展及其侵占周围土地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连云港市扩展的驱动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连云港的城市扩展很快,2005年的城市面积是1978年的4倍多,而且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城市扩展的速度和规模也有较大的差异,城市扩展主要是侵占周边的优质农田.连云港市临海的地理位置和快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城市扩展的空间方位和速度,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和2010年极端高温发生时MODIS卫星的地表温度(LST)产品数据,结合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应用差值、等温线、剖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北京市近十年来极端高温发生时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极端高温时的地表温度升高,高温区范围增加,城市功能拓展区与发展新区的高温区增加面积大于首都功能核心区与生态涵养区;(2)北京市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扩张对极端高温条件下的地表温度时空分布与变化趋势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可以明确反映城市化的过程。以Landsat TM和ETM+为数据依托,采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空间扩张视角分析榆次区城市扩张过程,进而讨论影响城市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榆次区城市为外向型扩张,主要向北部和西部方向扩张,且1990至2000年城市扩张的速度低于2000至2010年。地理位置和政策导向对榆次区城市扩张作用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榆次区规划发展及中心城区用地布局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最大似然法、空间叠加技术和转移矩阵,提取1993、2001和2007年厦门市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城市扩展空间特点及其驱动力,探讨优化厦门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策略.结果表明:1993--2007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高达35.79%,其中1993--2001年的变化面积为2001--2007年的两倍多;14年间,建设用地面积扩展年变化率为6.35%,扩展面积中耕地所占比例超过50%;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外商投资、政策法规及自然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7.
赵银兵  倪忠云  赵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66-6769
城市形态反映城市功能结构特征,对研究城市演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1978、1988、1997和2009年的四期遥感图像,解译成都市主城区和邻近郊县的边界,求取长轴、短轴、周长、面积、延伸率、形状比和紧凑度等指标。结果表明:1978~2009年,城区面积年均增长7.49%;长轴的主体方位为东北—西南方向,短轴的主体方向为近东西向;城区重心围绕天府广场运动,表现出向西南方向转移的趋势;城区延伸率先降后升,形状比先升后降,紧凑度持续升高,城市发展由量变转向质变。城市形态受到自然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的综合驱动,由圆形扩张转变为点轴发展模式,主城区与周边区县实现了空间融合。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遥感的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小艳  杨沈斌  申双和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76-10778
利用基于影像的反演算法,对南京市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了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①南京存在明显热岛效应,市区热岛强度普遍高于郊区1~3级;②自1988年以来,南京城市热岛效应面积增长明显,并出现向城南扩张的趋势;③南京热岛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匀,新城区成为新的强热岛中心。  相似文献   

19.
以南京江宁区为例,基于遥感影像及其他数据,利用空间扩展模型和地理加权逻辑回归模型对研究区1999-2010年间的城镇用地扩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检验与分析,探索其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 空间扩展模型与地理加权逻辑模型分别可解释研究区历史时期57%和64%的城镇用地转变,二者的解释能力在logistic模型基础上 (51%) 得到显著提升,有力地辩驳了全局回归模型的系数稳定性假设;2) 较之于空间扩展模型,地理加权逻辑回归模型更能有效刻画城市增长影响因素的空间非平稳性特征,更能够适用于研究区的城镇用地扩展模拟研究;3) 邻近变量中的DIS2INDU,DIS2ORD及DIS2CENT,邻域变量中的DENURBAN以及政策变量中的DENLANDP是研究区城镇用地扩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城镇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路婕  赵竟英  冯新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30-10032
根据郑州市l996~2003年的土地利用统计与变更数据以及两个时期的GIS数据,分析郑州市城镇用地扩展数量和速度、区域差异以及扩展来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郑州市城镇用地变化呈上升趋势,研究时段内其增长分为3个阶段;郑州市城镇用地扩展区域差异比较显著;城镇用地扩展来源是耕地、园地、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等的转化,其中主要是耕地的转化;社会经济是影响郑州市城镇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