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4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银兵  倪忠云  赵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66-6769
城市形态反映城市功能结构特征,对研究城市演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1978、1988、1997和2009年的四期遥感图像,解译成都市主城区和邻近郊县的边界,求取长轴、短轴、周长、面积、延伸率、形状比和紧凑度等指标。结果表明:1978~2009年,城区面积年均增长7.49%;长轴的主体方位为东北—西南方向,短轴的主体方向为近东西向;城区重心围绕天府广场运动,表现出向西南方向转移的趋势;城区延伸率先降后升,形状比先升后降,紧凑度持续升高,城市发展由量变转向质变。城市形态受到自然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的综合驱动,由圆形扩张转变为点轴发展模式,主城区与周边区县实现了空间融合。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反映环境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可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应用1988年、2000年和2009年遥感数据,通过遥感信息提取、景观格局指标和转移矩阵计算,研究西藏曲水—桑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8—200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显著,各地类均发生转移,转移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灌木林、滩地、沙地和草地变化较大;耕地和沙地面积先增后降,建筑用地和工矿用地持续增长,高山湖泊面积总体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增加,斑块密度减小,蔓延度先增后减,边缘密度、总边界长度和散布与并列指数先减后增;地类破碎度增加,有林地、建筑用地和工矿用地边缘密度增加;耕地、滩地、沙地和有林地平均斑块面积先增后减;滩地和湖泊散布与并列指数减小,工矿用地增大。该结果对土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前后都江堰植被盖度变化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取都江堰市2007年9月18日和2008年7月18日两个时相的TM数据,在辐射校正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主要是将图像的DN值转换为表观反射率.再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图像进行密度分割、分类等处理,提取植被盖度信息.根据区内植被发育特点.将之分为无植被覆盖、低植被覆盖、中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4级,通过震前和震后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地震活动的强弱直接导致了区内植被盖度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九龙县是四川省西部重要的水电和矿业大县,人类工程活动和不恰当选址导致县内居民地频频遭受各种侵害,通过对居民地适宜性分析对减轻县内地质灾害损失、提高居住质量、指导工程建设及生态移民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目标分析法对评价目标进行分解,形成三层结构,选择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易发性等10个评价因子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评价因子进行数字化并做叠加分析,最后划定了优、良、中、差四个土地适宜性级别,并讨论了县内居民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造成灾区土地损毁,土地损毁研究可间接揭示地震破坏模式。结合灾区多源信息,应用遥感(RS)技术获取灾区地震前后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格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检测土地损毁类型及其空间特征。研究表明损毁土地沿地震带大致呈现椭圆分布形态,且与断层分布呈正相关关系;坡度5°~35°的地貌过渡带内集中损毁土地的71.23%;海拔1 000~2 000 m的损毁土地约占总损毁土地面积的31.89%,损毁土地类型多样;海拔2 000~3 000 m的损毁土地约占总数的34.59%,损毁土地类型单一。结果表明损毁土地空间格局与地震地表破坏机制吻合,损毁土地信息可作为地震之后生态环境评价、恢复和重建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地质环境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实现质量四级区划,综合考虑矿产资源特征,确定重点、鼓励、限制和禁止开发分区,针对环境本底和矿产开发影响,划分四级防治区域,并探讨了开发模式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以"5·12"地震前后的TM影像为数据源,根据研究区特殊的地貌特征和灾毁分布特征,采用分区处理的方法,提取了地震前后彭州市土地利用图.彭州市灾毁面积达200.53 km2,占彭州市总面积的14%.提出以R(4)G(2)B(7)波段组合的影像图来区分河流与灾毁,可以大大提高灾毁提取的精度与速度.将灾毁信息与高程数据、坡度数据、坡向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出:灾毁与高程成正相关;随着坡度的增加,灾毁比例先增后减,灾毁最严重的坡度为35°~55°;西-西南向灾毁比例相对较高,东-东南向灾毁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8.
雅鲁藏布江曲水-乃东段沙化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鲁藏布江曲水-乃东段地处"一江两河"核心区域,土地沙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重大影响。通过收集多源数据,采用RS、GIS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沙化分布特点及驱动机理。结果表明:沙地分布呈现北重南轻、西重东轻的格局,总面积621km2,占全区面积15%;沙化从轻度到极重度的面积大致呈现正态分布,极重度沙地面积95km2,占沙地总面积的15%;重度沙地153km2,占25%;中度沙地314km2,占51%;轻度沙地58km2,占9%;近东西向断层破碎带成为沙地发育和发展主体;海拔≤4200m的沙地占沙地总面积98%,坡度≤15°的沙地占沙地总面积85%,平地及全阳坡沙地占沙地总面积的77%;极重度沙地的沟壑密度平均值达659m/km2;近年来,雅鲁藏布江北岸及拉萨河东岸沙化大致维持扩散态势,与之隔河而望的区域因工程防治,沙化面积收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