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其中的书房空间更是造园者藉以展示自身人格理想与身份地位的绝佳场所。以岭南与江南两地传统私家园林中9处书房空间为例,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测绘结果,借助空间句法量化分析手段,运用UCL Depth Map软件从可行层、可视层对书房空间整合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岭南私家园林书房空间在园中的可达性与可视性显著高于江南私家园林的结果。探讨两者差异成因,实现以量化综合分析手段把握不同地域园林空间特征及空间建构意图,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2.
赵晨洋 《广东园林》2019,41(1):36-41
何园是19世纪末扬州最后一座大型私家园林,其造园蕴含了许多现代的理念和理法,以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空间特征成为中国晚清第一名园。基于空间句法理论,运用Depthmap软件对何园进行图解分析,从可视层和可行层对何园空间的视觉连接度、整合度和深度值进行描述与分析,并对何园的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化的解读,分析其空间构成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多层次、立体化和身心合一的游赏方式,以期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多维视角和人性化游赏体验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采用UCL Depth map和Space syntax软件,定量对比分析拙政园和留园各个景观空间节点深度、整合度、选择度和控制度,可行层连接度、整合度和平均深度,可视层连接度。从而得到拙政园和留园凸空间、可行层和可视层三个方面的特征:(1)拙政园主要景观空间节点的整合度、选择度和控制度均比留园高。(2)可行层连接度和整合度值高的区域,空间开阔;连接度和整合度值低的部分游览路径,与周围空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路径,空间渗透性弱。(3)拙政园景点分布更加均匀,游览路线更加多样;留园有临水中心景区,聚集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在传承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明显地融入了福州本土的民俗、信仰等文化要素,也因应了福州本土的自然环境要素,形成了具有鲜明福州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形制。除了福州本土文化,因福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近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下,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也留下了西式园林建筑元素的痕迹,构成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地域性特点的另一面。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与文献调查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揭示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语汇的结构脉络及构成要素,为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园林是空间和实体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实体不仅仅是观赏、使用的对象,也具有一定的空间意义,这在江南私家园林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建筑和水体这两个要素最具“空”的含义,极大的促进了其空间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文化规训空间视角下的近代岭南私家园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间具有社会性,近代岭南私家园林作为一个家庭生活空间,有着文化规训权力的运作。从社会学视角开展对近代岭南私家园林空间的认知,分析文化规训权力的运作及与空间载体的依托关系,介绍近代岭南私家园林内文化规训的文字型载体和图像型载体2种主要表达形式,总结出"求学之道""立志抒怀""为人处世""收族睦家"4种文字型载体的内容主题,并进一步分析官宦、文人和商人以及华侨不同身份造园主体文化规训内容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玮锋 《广东园林》2015,(2):37-43,48
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是古代福州出将入相、文儒之士荟萃的地方。区域内分布着70余处与民居融为一体的私家园林,迄今为止仍然散发着浓郁的福州地方文化气息。三坊七巷私家园林的起源和发展与福州古城的自然山水环境、城市架构及人文环境背景紧密关联。通过剖析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可以理清福州地方园林的形成肌理及发展的地理学逻辑脉络,从私家园林兴造的角度揭示福州地域性园林建筑文化的特色,进而为福州城市特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孟凡玉  陈丹 《广东园林》2007,29(3):11-14
江南私家园林在空间的营造上具有很大的共性,但是由于建造目的以及场地条件的不同,各园林的空间形态上都有自身的独特风格,显示了这种空间模式的极大适应性和对园林内涵表达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拙政园、留园和西泠印社的空间形态比较研究,借用语言学的逻辑分析其作用方式,以期更深刻地认识空间与园林内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私家园林都有其独特性。山东作为早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发源地之一,不论造园水平、文化内涵还是地域风貌都有其鲜明特色,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是私家园林建造的兴盛时期,留下大量的可供考证史迹文献,然而大量传统的山东园林现今都已经荒废,少数幸存的私家园林被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声誉所掩,山东地区私家园林渐渐销声在历史的长河,研究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和实地调研,对明清时期山东私家园林进行分析,总结其造园要素、选址布局等特点,挖掘造园艺术上的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石水特色和植物特色,为保护山东私家园林的地域性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对山东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思懿  汤辉 《广东园林》2021,43(5):46-51
空间防御性是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作为家族聚居生活空间的显著特征之一,反映了地域时代意蕴与社会生活状态,研究防御需求与庄园空间营造的耦合关联,对理解近代岭南乡村庄园的内在生成机制、丰富岭南园林历史理论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情境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梳理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的形成背景,从环境的利用与适应、庄园边界、单体建筑及内部空间 4 个方面揭示防御功能在空间上的具体表征。进一步分析比较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与粤中城市宅园防御需求在空间处理方式上的差异,探索近代岭南私家宅园“功能 - 空间”融合手法的城乡之异,深化对岭南私家宅园空间生成逻辑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徐毅 《中国城市林业》2013,(6):32-34,I0001-I0002
在生态空间营造中结合地域文化彰显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通过对新加坡滨海湾公园的研究,分析其设计理念、空间特色、细部特点,论证通过吸纳城市文脉,结合地域自然特点导入创新技术手法、塑造城市特色空间的可能性,以期为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济南中山公园空间序列的连接值、深度值、整合度等参数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该空间序列的空间特征与组织方式。结果表明:1)北门空间能够引发游客兴趣,飞流峰与流音水榭空间起到导引游客游线的作用,水池台地为游客主要的观景空间;2)根据空间参数的数量关系,得出此空间序列是以开始—过渡—高潮—结束的组织方式展开;3)空间序列折线图能够反映空间参数连续变化的情况,有利于对空间序列组织关系的进一步剖析。研究结果可为景观空间序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晋中是山西私家园林的集中分布区,明清时期晋商迅速崛起广修宅园,并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但长期以来未受重视,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私家园林不断遭受到拆毁和破坏,现存数量已经不多,研究工作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和文献考证,对晋中明清时期12处私家园林历史背景、保存现状进行记述,作进一步的价值分析,并参照《佛罗伦萨宪章》对其保护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推进我国古典私家园林地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周婷瑞 《湖南林业科技》2023,(6):63-67+2+10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的提出,给予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城市山水园林新的思考方向。基于空间句法,是对园林空间进行图形描述与数据的定量分析,通过对苏州拙政园的解析,结合对比昆明大观公园,探索建立完善的景观山水轴线,实现现代城市公园的传承与创新。依此建立空间拓扑关系、空间轴线、园内视域模型,计算其四个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拙政园穿行率:中园>西园>东园,大观公园造园规则式,近华浦处穿行率最高,其余相差不大;(2)拙政园的连接度大于大观公园,空间的渗透性较强;(3)在整合度的可视层中,大观公园山水格局空间营造道路宽、水域广,便捷度高于曲径通幽的拙政园;(4)拙政园的平均深度呈现散点式,而大观公园为中心发散式。  相似文献   

15.
传统古镇聚落是居民世代生息繁衍的物质载体,展现着丰富多样的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当代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古镇面临着原有空间多异性的丧失,空间特色不再。文章通过将自组织理论引入到古镇空间系统的研究中来,以科学的视角对福州嵩口古镇空间发展进行梳理。首先,对嵩口古镇的历史沿革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嵩口符合自组织耗散结构理论所具备的四个条件;接着在自组织突变论相关理论基础下,对古镇空间的产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历史演化过程进行了解析;再者从协同学出发分析了古镇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力和目前古镇景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古镇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嵩口及其他同类型传统聚落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占山  张执中 《林业科学》1990,26(6):519-526
将油松植株看作是处于不同空间层次的亚生境单元——“轮枝层”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立体结构,以Taylor幂法则模型及笔者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作为描述种群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型和准则。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灰色聚类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研究油松毛虫在各轮枝层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在各层间的变化规律;并测定了种群个体在油松植株内层间垂直分布的种群聚集度。结果表明:(1)种群在各轮枝层分布格局的种群聚集度,均为逆密度制约型,并给出了种群聚集临界密度m_0的值,因而可以对各轮枝层的空间格局连续统作出定量描述;(2)各轮枝层的种群聚集度在各层间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可以按聚集特征参数划分一定类别;(3)种群个体在植株内垂直分布的种群聚集度也是逆密度制约型。  相似文献   

17.
应用最近邻点距离法,对湖南阳明山与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景点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点分布聚散度小于流溪河,在空间分布上更为密集,而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景点分布十分接近于随机分布,且两个公园景点聚散度之间差异明显,不同景点聚散度对森林公园的规划、发展和管理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郑州龙子湖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通过轴线分析法和视域分析法对公园景观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龙子湖公园整体整合度一般,景观空间聚集性不强,可理解度和可识别性较弱;公园内环各景园整体整合度及协同度优于外环,各景园空间聚集性不强,可识别度普遍较低;视域分析反映了景观空间活力与活动空间分布的关系,主要活力空...  相似文献   

19.
岭南水乡的滨水道良好的连通性能提升滨水空间的活力及其休闲观光和文化体验等。随着城镇化发展,滨水道出现通畅度不佳、空间渗透能力较弱、集聚效益较低的问题。以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研究分析,选取连接度、深度值、整体集成度、全局穿行度与步行穿行度 5 项指标数据对滨水道连通性进行分析,并运用熵权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三角镇滨水道连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实地踏勘与空间句法指标数据分析三角镇滨水道的空间形态与现状,进而提出三角镇滨水道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选取琼北山尾头村作为研究样本,利用相关分析软件,解析其内部空间形态,结果表明,山尾头村空间整合度较低,核心区域较少,公共空间不足;空间可理解度较高,能够通过局部空间的形态理解感知整体空间;空间可选择度较高区域与空间整合度较高区域较为一致。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规划组织、完善交通网络,优化景观效果、增强空间活性等对策,以优化村落全局整合度和可理解度,提升村落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