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速度也日益加快.但其中也出现很多的问题,如逐渐失去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特色,致使城市旅游发展渐入瓶颈,吸引力日渐枯萎。本文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对城市旅游发展以及城市旅游形象品牌等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建设良好的滨水生态环境是重塑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途径。以昆明市的母亲河盘龙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构建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体系;采用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采集供需数据,结合雷达图将各河段的供需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拟合分析。结果表明:盘龙江所有河段在调节服务方面的供给均大于需求;支持服务中的维持生物多样性维度有提升空间;文化服务需要提升,尤其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传承。基于供需匹配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滨水空间服务功能、开展滨水生态科普工作、重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空间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程晓山 《广东园林》2006,28(1):27-29
通过介绍佛山中央公园与滨河公园的深化设计,探讨如何运用各种造园手法,通过细节处理,将公同概念设计方案进一步深化为功能结构完善、景观效果突出的实施方案,结合地方文化特点,打造全新的地域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4.
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和地域特色的原则.要强调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注重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在设计手法上,要注意对空间的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5.
王春沐 《北京园林》2005,21(2):7-12
本文在城市开放空间硬质景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基础上,提出城市居住区开放空间硬质景观的概念及其对于城市的深刻意义,通过对我国居住区开放空间硬质景观的调查研究,结合规划设计相关理论,提出硬质景观的设计原则,即空间组织立意原则,体现地方特征原则,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关系。同时对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素做出分析,综合基础理论解析硬质景观设计的美学要素,人性空间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世界城市景观出现"趋同化"现象,各地原有鲜明的地域性城市景观逐渐消失。作者通过对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发展危机和机遇的分析,从城市景观设计中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了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理论,并结合古蔺地区的实例分析,为地域特色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广州城市的快速发展,作为岭南人居环境重要载体的城市河涌滨水空间,面临着往更生态、更优质的生活空间活化的挑战。广州市荔湾区大沙河滨水空间改造,以碧道建设为契机,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紧扣时代性、地域性、普适性和经济性,制定系统的改造策略和方案,抓住地域特色的营建,因势利导优化空间结构,因地置景,以“绣花功夫”精准活化水岸空间,使大沙河成为独具荔湾特色的绿色新地标。  相似文献   

8.
水榭戏台是福州三坊七巷中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之一,既有江南私家园林的特征又具有福州地方特色。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建立水榭戏台宅园空间二维平面模型,通过Depthmap软件分别从凸空间分析以及可视层和可行层两个层面计算空间的连接度、深度值、整合度等指标,对其可视图解进行量化描述与分析,以期明晰水榭戏台宅园的空间组织序列、形态、视线等园林空间营造特点。  相似文献   

9.
河北武安市绿地系统规划在挖掘城市自然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营造以山水融城、古韵悠长为特色的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将山、水、城、文有机结合,创造富有地域性特色的县级市绿地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下渚湖湿地公园设计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景区特色塑造、特色景点设计、建筑特色与植被景观特色塑造等方面阐述下渚湖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策略。结合理论研究,探寻城市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塑造之路。  相似文献   

11.
道路景观是城市意象构成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因此,如何将道路与周边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同时又能满足生态、功能、艺术等多元要求,成为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景观设计实践三元论,以莆田市迎宾路园林景观设计为例,通过解读莆田的历史背景,对多维道路景观空间营造的原则、主要目标及规划构想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望头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在历史文化村镇中,公共空间承载了当地居民的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也是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对望头村的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更新可从整体格局的延续、特色强化、主次结合和触媒活化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广州天河区珠村岭南水乡元素及乞巧节事艺术元素,研究珠村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特征的点、线、面公共空间形态。提出结合珠村乞巧文化的公共空间艺术展示方式,以微展示、序列性展示、城市画布等手法,融合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和可参与性,为珠村乞巧节事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和乞巧文化展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滨水环境区,具有亲水性的空间要素、历史文化景观要素、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空间要素,分析了在城市滨水区建设中,为了创造优美的环境,在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系统与区域原则、空间线路便利性原则、景观生态性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并通过景观功能配置、景观环境要素因素作用、景观空间结构设计探讨了特色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植物景观贯穿整个城市公共空间,在活化城市绿地空间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不同特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植物景观设计手法上也不尽相同。本文首先总结了植物景观的观赏特性,然后通过研究分析城市广场、城市道路和滨水空间这三种不同类型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的空间特点,提出了相适应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主要由人工系统组成的城市的其他部分,如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城市公园的自然性和文化性更为凸显,城市公园对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关键问题在于立足于现状,把握地域在自然、文化和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各城市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把握时代性,认真探求不同地域不同城市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7.
魏雷  王功 《广东园林》2012,34(4):24-27
通过研究武汉市几座寺庙的生态环境特征、空间营造艺术等方面内容,总结城市寺庙的园林艺术特色,以期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及公共空间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乡村景观空间是乡村住居环境的空间表达形式,受地域自然气候与本土文化的双重的影响。从海南乡村景观空间的类型、组成要素、空间布局、规模等方面调查分析海南乡村景观空间表象特征,由此分析海南乡村景观空间建构的思想渊源,探讨海南现代住居空间设计基本原则,倡导将更多海南传统地域特色融入当代景观空间建设中。  相似文献   

19.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空间是一种非独立占地的开放空间,与其他独立占地的开放空间共同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体系。随着城市可建设用地越趋紧张,存量规划建设转型背景下有必要统筹城市中各类开放空间,规划整合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通过调研城市里的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空间,比较分析其类型与功能,结合其具有较大规模存量、易可达性、易改造等特点,探讨在控规、城市设计层面上实行容积率鼓励与双线区间方法控制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的控制指标,做到节约建设用地的同时也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绿色出行、慢行理念的逐渐形成,共享单车使用率的也在同步飞速提升。许多城市开始更加重视城市绿道慢行空间景观的提升和改造。本文通过青岛市崂山路为例,总结了现状慢行空间景观的现状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营造慢行空间景观,突出其地域特色,体现其文化要素,打造文化景观,并在设计细节的处理上体现文化要素。最终实现与文化景观相结合,与山海自然环境想融合的凸显地域特色的慢行景观长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