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催情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为催情散在奶牛持久黄体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g/mL(以生药计)的催情散药液,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5个急性毒性试验组分别按20 000,16 000,12 800,10 240和8 192mg/kg剂量一次性灌服催情散药液,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自来水,连续观察7d,记录中毒症状和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2组,给药组于12h内分3次给小鼠灌胃1g/mL催情散药液,每次灌胃体积为每20g体质量0.8mL(最大灌胃体积),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自来水,连续观察7d,记录中毒症状、死亡数并确定最大耐受量;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催情散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分别按10 000,5 000和2 500mg/kg剂量灌服给药,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自来水,连续灌服30d,灌药前和灌药第7,14,21,28和30天称量大鼠体质量、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脏器系数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故无法计算LD50;小鼠对催情散的最大耐受量为120g/kg,表明该受试药物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发现,除了由于心脏采血导致部分心肌纤维出现坏死和间质血管出血外,其他各器官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结论】中药催情散实际无毒,临床按推荐剂量使用不会对奶牛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评价瑞鲍迪甙A作为饲料甜味剂的安全性,进行了瑞鲍迪甙A大鼠、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灌胃给予;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瑞鲍迪甙A以20、4和l g/kg拌料给予大鼠90d,每周称量大鼠体重和饲料消耗,并在喂养45和90d时剖检,分别进行血液细胞学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计算主要脏器系数以及进行相应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瑞鲍迪甙A对大、小鼠的经口LD50分别大于34.0和45.0 g/kg b.w.;亚慢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大鼠的采食、体重、脏器系数、血液细胞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大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瑞鲍迪甙A属于实际无毒级别物质,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大鼠无明显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用药安全性,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对象,通过开展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其临床应用的主要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靶器官.其中,急性毒性试验设20.00、10.00、5.00、2.50和1.25 g/kg 5个剂量组,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3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试验用药剂量为240.00 g/kg,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每次0.80 mL/只;亚慢性毒性试验设每天灌服0.16、0.08和0.04 mL/只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胃给药后30 min内精神萎靡,安静,呼吸变慢,但30 min后恢复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对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40.0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用药组小鼠的体重、脏器(肝脏、脾脏和肾脏)指数和血清学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仅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脏有损伤,肝细胞有点状坏死灶,肝细胞索凌乱,细胞界限模糊不清,细胞核着色减弱,其他脏器组织切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连续用药也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清肺平喘口服液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本试验研究清肺平喘口服液连续灌服情况下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情况。将雌雄各半的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清肺平喘口服液2.52g/kg、5.04 g/kg和10.08 g/kg剂量组,每组30只,连续给药90 d,以SD大鼠的体重、摄食量、血液生化指数及脏器系数检查作为检查指标,全面评价连续灌服对大鼠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灌胃给药直至90 d均无死亡,各给药组大鼠毛发光润,摄食、粪便均正常。给药观察期间,3个试验组大鼠的体重、摄食量、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清肺平喘口服液在2.52 g/kg、5.04 g/kg和10.08 g/kg剂量下连续灌服对SD大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对Wistar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评价其用药安全性,为复方苦玄参颗粒的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以SPF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分3次灌胃,测定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亚慢性毒性试验选取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13.40、6.70和3.35 g/kg(以复方颗粒计)],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5 d,分别于第1、7、14、21、28和35 d称重,给药结束后对各剂量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进行眼球采血,用于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同时采集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称重,计算各器官的脏器系数,以及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昆明小鼠在最大给药量(80.40 g/kg)下未表现出任何毒性反应,解剖也未发现明显可见的病理变化.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Wistar大鼠的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Wistar大鼠相比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经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和对照组Wistar大鼠的脾脏、肺脏、肝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组织均未出现异常病理变化.[结论]复方苦玄参颗粒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用药也不会产生亚慢性毒性作用,具有很高的用药安全性,可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野大黄散提取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测定野大黄散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_(50))和最大耐受量(MTD);亚慢性毒性试验分别以2、10、20 g/kg 3种剂量的野大黄散提取物,连续对小鼠灌胃35 d,观察小鼠临床表现,计算脏器指数,检测血常规、血清生化、免疫学指标,观察脏器组织病理变化,综合判定野大黄散提取物的毒性。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无法测定半数致死量,MTD≥12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野大黄散提取物10 g/kg和2 g/kg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数、呼吸道与肠道sIgA分泌水平和血清IgG水平显著提高(P0.05),各给药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等脏器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野大黄散提取物属无毒物质,是安全性较高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7.
以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蛹虫草基质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stroma polysaccharides,CMSP)的安全性,急性毒性试验采用ICR小鼠120只,随机分成6组,设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CMSP试验组(750、1 500、3 000、6 000、12 000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采用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设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CMSP试验组(150、300、600 mg/kg)。结果表明,在14 d的观察中,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且灌胃剂量超过10 000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在体重增加、摄食量、血液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尿常规、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相比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CMSP实际为无毒物,且对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为600 mg/(kg·d)。  相似文献   

8.
研究聚肌胞注射液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通过对昆明种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聚肌胞注射液,对其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评价。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用药后4 h各组小鼠开始出现死亡,死亡时间多集中在用药后4~12 h,LD50为59.73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用药后7 d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低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脾脏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中、高剂量组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高剂量组白蛋白含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小鼠肝脏有轻微炎症。聚肌胞的急性毒性较大,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导致贫血和轻微肝脏损伤,故临床应用要注意剂量和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味中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为人体肿瘤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对复方制剂进行了经口急性毒性、最大耐受量及其28 d经口毒性方面的研究。经口急性毒性预试验对各组小鼠一次灌服剂量0.2、0.6、1.8、5.4、16.2 g/kg (bw)的提取液,最大耐受量试验提取液按1.25、1.00、0.80、0.64、0.51 g/mL的质量浓度、0.04 mL/g (bw)的灌胃量对各组小鼠24 h之内灌胃3次,对小鼠连续观察7 d;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连续28 d灌服等体积不同含量[15、7.5、3.75、0 g/kg (bw)]的复方制剂,测定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粗提物经口LD505 g/kg(bw),小鼠对其最大耐受量达到150 g/kg (bw),最大耐受量为人用剂量的1 050倍;28 d经口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体重、血液生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仅中剂量组LDH与对照、低、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GPT、GOT、Cr和BUN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复方制剂对小鼠无毒性作用,对血液生理生化部分指标无影响,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开展了不同浓度(0.5、1.0、2.0和5.0 g/mL)金连菊复方制剂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90 d试验期间,所有供试Wistar大鼠未见死亡和明显的中毒症状,生长活动基本正常;各给药剂量组Wistar大鼠除个别检测指标较对照组(CK,灌服蒸馏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或降低变化外,整体上其体重增长速率、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组织结构与CK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长期服用金连菊复方制剂对Wistar大鼠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以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开展了不同浓度(0.5、1.0、2.0和5.0 g/mL)金连菊复方制剂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90 d试验期间,所有供试Wistar大鼠未见死亡和明显的中毒症状,生长活动基本正常;各给药剂量组Wistar大鼠除个别检测指标较对照组(CK,灌服蒸馏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或降低变化外,整体上其体重增长速率、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组织结构与CK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长期服用金连菊复方制剂对Wistar大鼠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判定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对人体健康是否产生危害,进行了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微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对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急性毒性、致突变性以及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大于20.0 g/(kg.bw),属实际无毒;对基因、体细胞与生殖细胞无明显致突作用;受试物分别按1.00、2.00、4.00 g/(kg.bw)的剂量喂养大鼠30 d,结果表明动物未出现异常。[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可判定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为安全性食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北京菊酯Ⅱ纯品对大鼠和小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分别以6.28mg/kg,1.26mg/kg和0.63mg/kg的剂量拌料饲喂大鼠和小鼠90天,结果表明,北京菊酯Ⅱ对大鼠和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其对大鼠和小鼠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6.28mg/kg。  相似文献   

14.
银杏花粉及其发酵饮料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银杏花粉及其发酵饮料的食用安全性。[方法]选择健康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开展了大剂量预试验及小鼠最大给药量试验,并测定了该剂量下的小鼠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结果]大剂量预试验小鼠均未死亡,未有异常反应,不能测出LD50。最大给药量试验显示,小鼠灌胃给药后除银杏花粉组1只小鼠意外死亡外,其他小鼠均未发生死亡或中毒症状,活动、脏器等均未见异常。银杏花粉和银杏花粉发酵饮料的最大给药量分别为21.1 g/kg体重和80.0 m L/kg体重,此最大给药量远高于可能摄入的最高剂量;同时在此剂量下银杏花粉及其发酵饮料能够增加雄性小鼠的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结论]银杏花粉及其发酵饮料对小鼠没有急性毒性作用,并且提示对雄性小鼠可能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黄连解毒汤连续灌服情况下对于SD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揭示其临床安全性。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20、10、5 m L/kg剂量组,每组30只,连续给药6周,以SD大鼠的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检查指标,全面评价连续灌服对大鼠的毒性作用。连续给药42 d后,与对照组相比,黄连解毒汤试验组大鼠的血常规及各项血液生化检测指标结果相近(P0.05)。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20 m L/kg组大鼠肝脏和肾脏出现了轻微损伤,10 m L/kg和5 m L/kg剂量组SD大鼠的的脾、肺、肝、肾、胃等组织亦均未发现异常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黄连解毒汤在10 m L/kg和5 m L/kg剂量下连续灌服情况下对SD大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之江菌素小鼠口服LD50为1 153.8 mg/kg,属低毒类物质.亚慢毒性试验中,大鼠饲喂含之江菌素饲料200 mg/kg 和400 mg/kg连续28 d,对生长发育、饲料利用率、血液及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观察均无明显影响.但高剂量(800~1 600 mg/kg)连续饲用,影响动物生长.大鼠主要表现为生长延缓,肝、肾、脾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增加,肾肝组织颗粒变性,脾组织郁血病变等.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400 mg/kg之江菌素可视为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对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预试验采用递增法确定给药的剂量范围、正式试验分组以及组距等。正式试验按照简化寇氏法进行,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体征变化,统计死亡率,记录死亡时间,计算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半致死剂量(LD_(50))以及95%的可信限。结果表明,小鼠口服五氯柳胺混悬剂的LD50值为1.679 g/kg,95%的置信区间为1.439~1.947 g/kg,按照化学物毒性分级可得:五氯柳胺混悬剂为低毒物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通脉糖眼明胶囊进行急性毒性评价,确定临床用药安全剂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依据《中药新药研究技术要求》及《中药新药药理研究指南》设计试验,给予小鼠以通脉糖眼明胶囊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灌胃给药,观察小鼠急性毒性反应,确定通脉糖眼明胶囊半数致死量(LD_(50))或最大给药量。[结果]试验中未测得LD_(50),小鼠最大给药量折合生药112.104 g/(kg·d),相当于成人临床用药量的260倍。[结论]中药复方"通脉糖眼明胶囊"急性毒性甚小,临床常用药物剂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赵剑喜  李丽  刘晔玮  黄新异  柳军玺  邸多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80+19226-19180,19226
[目的]研究甘肃棘豆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蒸馏水)和试验组(甘肃棘豆水提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其中试验组以最大给药量(6.0 g/ml,0.8 ml/20 g)对小鼠灌服7 d,每天2次。[结果]小鼠对甘肃棘豆水提浸膏的最大耐受量大于480 g/kg。在短时间内(7 d)大量饲喂甘肃棘豆不会引起小鼠死亡,肉眼也未见小鼠脏器有明显病变。[结论]为充分利用甘肃棘豆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探索香连丸有效成分(Main Active Components from Xianglian pills, MACXLP)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包括毒性剂量、毒性反应和可能的毒性靶器官,为香连丸的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首先对昆明小鼠24 h内一次性灌胃不同剂量的MACXLP,观察动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死亡情况、主要脏器的形态学变化,计算脏器系数和半数致死量(LD_(50)).其次对SD大鼠连续灌胃不同剂量(2,4和8 g/kg)的MACXLP,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周,恢复2周.观察给药期和恢复期大鼠的外观形态、体质量及饮食饮水变化;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后,观察主要脏器的形态学变化、计算脏器指数,检测其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实验中, MACXLP对小鼠的LD_(50)为18.561 g/kg(以生药量计),其95%置信区间为15.727~21.691 g/kg.与正常组相比,小鼠肺的脏器系数显著升高(p0.01).长期毒性实验中, MACXLP对大鼠的摄食、饮水和体质量变化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检查血小板数目、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尿素显著降低(p0.05),其他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脏和肺脏有明显病变.得出MACXLP单次大剂量或多次高剂量重复给药对肝脏和肺脏均有一定的损害,其毒性靶器官可能为肝脏和肺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