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瘟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瘟热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科、鼬科、浣熊科等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犬科(狐、狼等)、部分鼬科(貂、鼬、獾等)及浣熊科(浣熊、猫熊等)动物易感的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分类上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双相热型、急性卡他性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以及神经症状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科和浣熊科等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犬以呈现双相热型、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特征,病的后期常出现神经症状。本病多发生于3~6个月龄幼犬,青年犬也有感染。1病因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一种单股DNA病毒。病毒对上皮细胞有特殊亲和力,因而病毒的分布非常广泛,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2流行病学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以1岁以下及外引的纯种犬…  相似文献   

4.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CDV是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成员,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可感染犬科、鼬科和浣熊科等多个科属动物。目前该病仍是危害犬生命最重要的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犬瘟热症状初期狗的体温高达39.5~41℃,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打喷嚏,有腹  相似文献   

5.
<正>犬瘟热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有犬科(犬、狐、貉等)、鼬科(水貂、雪貂、黄鼬等)、灵猫科(果子狸)动物。  相似文献   

6.
正犬瘟热病是主要发生于幼犬的高度接解性传染病,以复相热型、急性鼻卡他以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病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犬瘟热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它是一种犬科、鼬科、浣熊科等多种动物易感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笔者采取中西结合诊治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流行病学1.1易感动物犬瘟热的自然宿主为犬科动物(犬、狼、丛林狼、豺、狐),鼬科动物(貂、雪貂、白鼬、臭鼬)及浣熊科的一部分动物,如浣熊、密熊、白鼻熊等,  相似文献   

7.
正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为负链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可引起犬科、鼬科和浣熊科动物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疾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的带毒动物。目前,犬瘟热常年发生,呈散发、地方流行,传染性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养犬业、经济动物养殖和  相似文献   

8.
<正>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CD)是犬瘟热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大批犬、狐、貉和貂等动物发病,死亡率30-80%,雪貂高达100%。犬瘟热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有囊膜的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病毒,食肉目动物是犬瘟热病毒的主要宿主,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CDV对动物流行因素的适应,病毒的变异使其自然感染宿主范围在不断扩大,即使在  相似文献   

9.
犬瘟热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有犬科(犬、狐、貉等)、鼬科(水貂、雪貂、黄鼬等)、灵猫科(果子狸)动物。  相似文献   

10.
犬瘟热(CD)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主要感染肉食兽中的犬科(犬、狐、貉等)、鼬科(水貂、雪貂、黄鼬等)、灵猫科(果子狸)及部分浣熊科动物的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经常引起大批犬、貂、狐等动物发病,病死率30%~80%,雪貂高达100%。而且该病经常引起混合感染(如与犬传染性肝炎、犬冠  相似文献   

11.
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的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主要感染肉食兽中的犬科(犬,狐,貉等)、鼬科(水貂,雪貂,黄鼬等)、灵猫科(果子狸)及一部分浣熊科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件传染病。CD在我国经常引起大批犬、貂、狐等动物发病,病死率30%~80%,雪貂高达100%,而且该病经常引起混合感染(如与犬传染性肝炎,犬冠状病毒,犬细小病毒等)及继发感染,死亡率可高达80%。  相似文献   

12.
犬瘟热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瘟热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科、鼬科、浣熊科等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双相热性、卡他性鼻炎及随后引起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如痉挛、抽搐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犬瘟热病毒感染肉食兽中犬科(尤其是幼犬)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传染病,致死性传染病.犬瘟热病毒(CDV)为单股RNA病毒,属于副黏科毒科,病毒呈圆形或不整形,有时呈丝状,直径为115~160nm,核衣壳呈螺旋状,外有囊膜,囊膜表面有囊膜粒.病毒侵入敏感细胞后,在胞浆和胞核内复制,并在胞浆或核内形成包涵体.犬瘟热病毒与麻疹病毒,牛瘟病毒之间存在共同抗原,能被麻疹病毒或牛瘟病毒的抗体所中和.犬瘟热病毒对乙醚和紫外线敏感.对低温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对多种消毒剂敏感.0.75%~3%甲醛,3%氢氧化钠和5%石炭酸等都有效杀灭病毒.  相似文献   

14.
犬瘟热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或亚急性的病毒性疾病。CDV能使食肉目犬科、貂科和浣熊科的多种动物自然感染和发病。近年来,陆续有其他动物发生CD的报道,尤其是国宝大熊猫和猕猴等珍稀野生动物CD的发生,引  相似文献   

15.
正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症状多样,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死亡率高达30%~80%[1]。除犬科动物以外,CDV还可使鼬科、浣熊科及大熊猫科等多种动物感染发病,严重危害毛皮经济动物养殖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犬科(犬、狐、貂等)、鼬科(水貂、雪貂、黄鼬等)的全部动物及浣熊科中的部分动物易感。犬瘟热常引起大批犬、貂、狐等动物发病、死亡,病死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犬科、浣熊科和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典型的双相热,结膜炎,上呼吸道、肺、胃肠道卡他性炎症,皮炎、神经炎和足垫硬化为特征.犬科(犬、狐狸、豺、狼等)、鼬科(貂、雪貂、黄鼬、白鼬、貉等)和浣熊科(海豹、熊猫、浣熊、白鼻熊等)动物均易感.不分年龄、性别,但幼小动物比成年动物更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1犬瘟热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犬和毛皮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双相热,眼、鼻、消化道黏膜炎症,以及卡他性肺炎、皮肤湿疹和神经症状。病原为犬瘟热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在自然条件下,犬科动物(犬、貉、狐、豺、狼等)和鼬科动物(雪貂、水貂、黄鼬、水獭等)最易感,浣熊科动物(浣熊、白鼻熊等)也有感染的报道。幼犬发病率可达90%以上,病死率为30%~80%。传染源主要是病犬及带毒动物,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还可通过阴道分泌物传染。  相似文献   

19.
<正>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浣熊科和鼬科等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双相体温升高、急性鼻卡他和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感染犬科及部分浣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以复相热型,急性鼻卡他,以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我国1981年从水貂和犬中分离到JMDV,HMDV,SCDV等脏器毒株。1984年从貂中分离到CDV的貂脏器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