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周保亚 《现代园艺》2011,(18):27-28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肉质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具有杏仁香味、口感好的珍稀食用菌,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由于其主要生产原料棉子壳的涨价,影响了杏鲍菇的发展,本研究避开了高价棉子壳的常规栽培模式,探索了一套以麦草栽培杏鲍菇的技术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杏鲍菇的推广提供了一套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肉质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具有杏仁香味、口感好的珍稀食用茵,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由于其主要生产原料棉子壳的涨价,影响了杏鲍菇的发展,本研究避开了高价棉子壳的常规栽培模式,探索了一套以麦草栽培杏鲍菇的技术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杏鲍菇的推广提供了一套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维规  卢华真 《食用菌》2000,22(1):26-27
杏鲍菇是本所1998年夏从日本引进菌株,开始筛选培育,并对其培养料配方、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研究内容有:①杏鲍菇菌株驯化,筛选适合本地区栽培的菌株;②对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③对杏鲍菇栽培料营养成分,栽培技术等进行研究;④对栽培季节进行探讨。 杏鲍菇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肉厚,开伞慢,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长,孢子小,保鲜期长,不同于一般平菇。味道鲜美,寡糖含量丰富,口感极佳,有整肠美容效果,被称为“平菇王”,市场前…  相似文献   

4.
杏鲍菇不同规格栽培袋及不同栽培方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于2001年引入我市,以稻麦草为主要原料进行栽培已取得成功,并筛选出最佳配方。为了进一步提高杏鲍菇栽培的生物转化率,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出菇产品质量,笔者对不同规格的栽培袋和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探讨不同规格栽培袋及不同栽培方式对杏鲍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美英 《食用菌》2006,28(5):66-68
杏鲍菇与金针菇一样,也是属于原基发生快的品种。在我国杏鲍菇的栽培方法有两种:一是自然季节栽培;二是与金针菇一样,利用周年工厂化的生产工艺栽培杏鲍菇。5.1自然季节栽培5.1.1栽培季节杏鲍菇出菇适宜温度为10~18℃,低于10℃和高于18℃都难于形成子实体。南方地区一般安排在9~10月份接种,11月份开始栽培;北方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温度安排好栽培季节,以秋末初冬与春末夏初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鲜美 ,并有杏仁香味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且适合于鲜售、干制和罐藏 ,市场前景看好 ,是一种具有商品开发价值的食用菌。近年来 ,在杏鲍菇栽培中 ,常采用短袋立式或墙式栽培方法 ,其产量低且转潮相隔时间长 ,而采用模仿银耳栽培方法栽培杏鲍菇 ,其产量可以提高 1/ 3以上 ,转潮时间缩短一半左右 ,从而提高了生产经济效益。现将仿银耳栽培杏鲍菇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适期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在2 5℃左右 ,原基形成最适温度为 13~ 16℃ ,但其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非常敏感 ,温度太高或…  相似文献   

7.
黄毅 《浙江食用菌》2011,(4):14-17,50
1栽培简介和所有商业性木腐生菌类一样,杏鲍菇栽培也是走熟料栽培技术路线。国内杏鲍菇栽培分为季节性自然栽培和工厂化周年设施栽培。杏鲍菇出菇温度范围窄,国内不少地方引进福建漳州杏鲍菇栽培模式进行自然季节栽培,但很多栽培者对于如何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变化进行调控,以满足其发育条件,经验依然不足,商品菇的比率偏低,  相似文献   

8.
以芦笋秆为试验对象,筛选以芦笋秆为主料栽培杏鲍菇的最适菌株和栽培配方,探讨其栽培杏鲍菇的可行性。通过观察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等来确定最适菌株及栽培配方。结果表明,杏-Y杏鲍菇为最适菌株,30%芦笋秆为最适添加比例,芦笋秆可应用于杏鲍菇栽培。  相似文献   

9.
桂北气象条件与适期栽培杏鲍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丽霞  邹香能 《中国食用菌》2010,29(5):31-32,36
通过分析桂北地区半年月平均气温、平均及极端最高气温、湿度、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条件对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杏鲍菇在桂林地区的合理栽培时间,为桂林地区尽早栽培杏鲍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当地废弃的工业下脚料亚麻屑为原料栽培杏鲍菇。试验结果表明,亚麻屑可以用于栽培杏鲍菇,出菇期缩短,生物转化率与木屑栽培相当,口感和营养成分无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不同栽培方法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南安 《食用菌》2004,26(5):31-32
为了摸索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笔者进行杏鲍菇不同方法栽培比较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又称刺芹侧耳,其菇肉肥厚,质地脆嫩,有杏仁味,食用口感佳、味道好,素有“平菇王”美称。杏鲍菇不仅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功效[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具有保健功能食品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受到种植规模的限制,目前市场上杏鲍菇量少价高,如何进行杏鲍菇高效栽培已迫在眉捷。因此,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进行杏鲍菇高效栽培具有现实意义。一、特征特性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栽培原料以木屑、棉子壳混合料产量最高,子实体风味较好。杏鲍菇对温度…  相似文献   

13.
桑木屑栽培杏鲍菇的不同配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口感嫩而不烂,有杏仁香味。是一种很受消费者欢迎的珍稀食用菌。目前栽培杏鲍菇的主要原料是硬质木屑和棉子壳.本地区是以传统蚕桑业和玉米、稻、麦为主,大量的桑枝、玉米芯、玉米秸秆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试验利用本园区百公顷桑园的桑枝和部分玉米芯、玉米秸秆栽培杏鲍菇.选择适宜的配方.以达到就地取材,省工省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珍稀菌蕈杏鲍菇特性及覆土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杏鲍菇学名 Pleurotus eryngii(Dc.exFr)Quel,又名刺芹侧耳.其肉肥厚,质脆嫩,色泽乳白,味道纯美,含有杏仁香味,营养丰富,是当代一种深受欢迎的珍稀菇品.杏鲍菇原产于欧洲南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匈牙利、苏联;非洲北部高山草原、沙漠地带.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新疆、四川西部.法国、意大利、印度先后进行人工栽培研究.目前泰国、日本、美国、台湾省农业实验所都有小批量栽培试验.我场于1996年引进杏鲍菇菌株,在开发姬松茸、茶薪菇等珍稀菇品的同时,对杏鲍菇进行不同培养料、不同栽培容器、不同栽培方式进行试验,掌握了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及袋料覆土栽培技术.实践表明:杏鲍菇袋料覆土栽培,充分发挥土壤特有的功能作用,使生物转化率达100~120%;而且菇体商品性状好,效益提高15~20%.  相似文献   

15.
王庆武 《食用菌》2009,31(2):53-54
目前采用固体菌种栽培杏鲍菇,菌种生产周期长、菌龄不一致,生产规模受限制。要实现杏鲍菇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应用液体菌种是必然。为此,笔者利用液体发酵罐,进行了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甘蔗渣玉米芯工厂化栽培杏鲍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渣和玉米芯替代传统培养基原料组成12个配方进行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宜甘蔗渣和玉米芯工厂化栽培高产杏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甘蔗渣和玉米芯可以作为杏鲍菇的栽培原料,最佳配方为木屑30%,甘蔗渣10%,玉米芯20%,豆粕8%,麸皮10%,米糠10%,玉米粉10%,CaCO31%,石灰1%,杏鲍菇子实体形态较好,生物学转化率达到85.7%,比传统栽培基质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7.
王玉华  苏贵平 《食用菌》2003,25(1):30-31,34
杏鲍菇 (Pleurotusenyngii) 又名刺芹侧耳、雪耳等 ,菌盖肥厚 ,质地脆嫩 ,菌柄组织致密、乳白结实 ,菌盖菌柄均可食用 ,而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杏鲍菇栽培过去由于污染率高 ,生物转化率低 ,因此进行较大规模的商业性栽培较少。近些年来由于对其栽培的培养料及其栽培技术的改进 ,因此在福建三明地区 ,闵东地区都有一定量的栽培 ,现将杏鲍菇的特性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1.1 营 养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 ,适宜它生长基质很多 ,如木屑、棉子壳、麦秆、豆秆、蔗渣等均可作为栽培原…  相似文献   

18.
茶渣栽培杏鲍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渣部分或全部替代棉子壳、木屑等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①茶渣是完全可以替代棉子壳、木屑等栽培杏鲍菇,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一种新型基质材料;②配方3、4、5可作为杏鲍菇栽培配方,其中以配方4最优;③茶渣配方3、4、5栽培杏鲍菇育菇期短,产量、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并含有茶多酚成分,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杏鲍菇P008菌种为研究对象,以巨菌草、象草、五节芒、类芦、芒萁等常见菌草为培养基筛选试材,采用三级系统筛选法,研究了菌草栽培杏鲍菇的最适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菌草栽培杏鲍菇最适培养基配方为五节芒48%、芒萁20%、麸皮25%、玉米粉5%、石膏1%、石灰1%,pH 8.6,含水量60%,五节芒与芒萁比较适宜作为栽培杏鲍菇培养基的主料原料。  相似文献   

20.
田发恩 《食用菌》2007,29(4):48-48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以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根据杏鲍菇出菇的适宜温度,在青海西宁地区栽培杏鲍菇,适宜出菇的季节春天为4—5月,秋天为9-10月,5—10月产品上市。青海省湟中地区具有生产反季节杏鲍菇的气候优势,年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同时杏鲍菇易栽培、产量高。笔者通过几年的栽培试验,现已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高寒地区日光温室杏鲍菇反季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将简单、实用的杏鲍菇反季节栽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