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潜江市龙湾镇是血吸虫病重疫区,作者在镇内两个毗邻村进行了开挖鱼池灭螺防病和常规防治的效果效益比较试验,结果开控鱼池灭螺防病的和平村钉螺面积,活螺框出现率和感染螺框出现率及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都较对照组竺场村显著下降,经济效益和平村也明显高于竺场村。  相似文献   

2.
目的摸清试区内血吸虫病疫情、螺情及防治措施的成效。方法用血清学和病原学方法检查人、牛血吸虫病感染率,用抽样等距离设框调查钉螺面积、密度、阳性螺密度及阳性螺率,查治病人病畜和“四个突破”灭螺控病。结果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阳性螺密度和阳性螺率明显下降。结论在地理地貌环境复杂难以采用有效药物灭螺的地区,实施以查治病人病畜和“四个突破”为主体防治对策,是达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取灭螺植物有效成分和用新鲜灭螺植物的水浸液灭螺是目前广泛利用灭螺植物资源的方法。但这些灭螺植物主要用于杀灭分布在欧洲、非洲及美秒竹地区的几种水栖型钉螺,而对分布在我国及亚洲地区的水陆两栖钉螺的杀灭作用研究较少。试验研究毒毛花叶及其种子中的有效提取成分对湖北钉螺足肌收缩活动的影响,以确定其对钉螺的作用,并通过添加拟胆碱药新斯的明和抗胆碱药阿托品的试验确定两种药对毒毛花苷提取物灭螺是否有促进作用,为生物生态灭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农业综合发展进行灭螺与控制血吸虫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洞庭湖区垸内低洼有螺区域和垸外沿堤一线有螺湖洲,结合农业生产综合开发,采取开挖精养鱼池、矮埂高网蓄水养鱼、水改旱、发展水禽、垦种冬季作物等措施,取到显著的灭螺防病和经济效益,观察区阳性螺率下降93.5%以上,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大幅度下降,疫区年均增收节支8060万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高原沼泽草场(也即水汭滩)椎实螺生物灭螺的方法,都兰县于2014年按照《都兰县沼泽草场生物灭螺技术示范项目》方案要求开始积极探索采用天府肉鸭和大白鹅进行生物灭螺的方法。通过试验发现采用天府肉鸭进行生物灭螺效果显著,而且没有化学灭螺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
利用农村常用农药杀虫脒,敌敌畏乳剂,甲胺磷乳剂,杀螟松乳剂,滴滴涕乳剂,马拉松乳剂,乐果乳剂等七种农药,分别稀释成常用于作物的倍数,用两种锥实螺进行对比灭螺试验。结果,杀虫脒,杀螟松,滴滴涕灭螺效果最佳;马拉松、敌敌畏,乐果灭螺效果尚好;甲胺磷无灭螺效果。为探讨适合广大农村的简易有效的化学灭螺方法,我们在八○年十月至十一月对海宁县袁花公社的两种淡水螺——小土蜗、萝卜螺用七种农药进行对比灭螺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淡水贝类中的腹足纲(Gastropoda)螺类及少数瓣鳃纲(Iamellibranchia)双壳类在传播寄生虫等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对其功能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尤其对淡水贝类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研究,可为螺类的病理组织学及病理生理学提供重要资料,并为灭螺药物的筛选及灭螺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养鸭灭螺的效果观察四川省德昌县畜牧局朱贞友德昌县是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点县,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高,流行面积大,严重危害人、畜健康。为了尽快找出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的方法,近年来我县对养鸭灭螺进行了探索。现将结果报告于后。1概况德...  相似文献   

9.
钉螺是目前已知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没有钉螺,日本血吸虫病就无法传播。植物灭螺药物凶具有低毒高效、易降解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本试验选用樟树叶、夹竹桃叶提取液和大蒜比较灭螺效果。将提取液分别配置成3个不同浓度.比较出2.0%樟树叶、0.5%夹竹桃叶、1.0%大蒜提取液灭螺效果最好:浓度都为0.5%时,夹竹桃叶的灭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牛五氯酚钠中毒的快速检验陈一资胡惠民(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基础部625014)1995年四川省某市连续发生9头耕牛急性死亡,症状相似,死牛肉上市销售或加工成卤牛肉出售。食用者感觉肉有药味,食后恶心想吐,头昏乏力。此间灭螺员发现灭螺药五氯酚钠被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阿魏倍半萜类的灭螺活性,利用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到7种阿魏倍半萜类化合物,以同一剂量将其制成溶液、颗粒、粉剂,并用浸泡、喷粉、投喂等方法对比处理钉螺.结果显示:阿魏倍半萜类杀螺效果极显著(P<0.001),在室温25℃±1℃,水温23℃±1℃的条件下,72 h内3种方法处理的钉螺死亡率都达到90%以上,其中颗粒灭螺活性最强,喷粉灭螺强于浸泡灭螺.  相似文献   

12.
6月3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和平村部分农户饲养的牛出现疑似口蹄疫症状,发病牛283头。6月6日,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疑似口蹄疫疫情。6月9日,经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该起疫情为A型口蹄疫疫情。
  疫情发生后,当地按照有关应急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切实做好疫情处置各项工作,严密封锁疫区,对1767头病畜及同群畜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加强消毒灭源和监测排查,目前,该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1999~2000年,我们在西城镇和平村进行稻田养殖田螺示范试验,获得好成绩。现总结如下。1 养螺稻田的选择养螺田块应选择阳光充足、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洪涝不淹、腐殖质丰富的田块。2 稻田准备田埂加宽、加高至40cm,并在田块进出水口处,设置较密的栅栏或密网。螺种放养前10天,先翻耕稻田,以每公顷用750~1050kg生石灰兑水至(1~2)×10-7浓度泼洒消毒,消灭稻田中的有害生物和野生鱼类。并均匀施放有机肥3000kg/hm2,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田螺饵料。选择高产、优质、耐肥、抗倒伏的单季稻或再生稻,正常种植及田间管理。3 螺种的放…  相似文献   

14.
繁育福寿螺是解决甲鱼饲料的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筱军 《饲料研究》2001,(4):37-37
前几年,有些地方繁育福寿螺失去控制,曾造成了“福寿螺灾”。其福寿螺并没有什么可怕,只要对它实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就可以避害为利,造福人类。 繁育福寿螺作甲鱼饲料,可利用甲鱼池进行。其具体做法是:向每 hm2甲鱼池中,投放福寿螺 1 500~ 3 000 kg,然后,每天向池中投放适量的菜叶、青草等青饲料,促进福寿螺繁殖。一般每 100 kg福寿螺可繁殖小螺 300 kg。当小螺长到一定阶段、回到水底时,就成了甲鱼的美餐。不过,在投放福寿螺的前期,仍需投喂甲鱼饲料 20 d。以后,福寿螺不断繁殖小螺,就能够满足甲鱼的采食量。这样,菜…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湖北四湖地区五个县、市,选择湖沼渠网型的15个村,施于(1)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2)化疗结合粪管,(3)化疗结合安全放牧等三种对策防治血吸虫病,进行试验对比。从1991年至1994年经过三年试验结果,三种对策方案在防治血吸虫病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组合方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摸清水渠型地区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和规律,准确评估各种防治措施的成效;方法在水渠型地区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设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观测,统计分析各种调查数据;结果人和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活螺密度和阳性螺密度均呈先降后升的态势;结论水渠型疫区采用查治和扩大化疗及环改灭螺措施,可使血吸虫病疫情稳步下降。但一旦查治、扩大化疗和环改灭螺力度减弱,再受洪涝灾害疫情、螺情就会迅速反弹,充分表明血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坚持反复斗争,才能有效地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7.
封洲禁牧控制湖区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都昌县沿湖周边5192.4hm有螺草洲实施封洲禁牧,结合疫区人、畜同步查治,两年(2001~2002)来,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了87.81%;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了56.7%;草洲钉螺阳性率和阳性螺密度分别下降了84.29%和75%,结果表明封洲禁牧是大湖区草洲灭螺难的特殊情况下,切断传染源,净化草洲,达到有螺无害(或微害),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动物血防零讯★湖北省于1994年4月召开农业血防工作会议,传达全国第5次血防会和全省血防工作会议精神,肯定了潜江市对农业血防综合治理的成绩和经验,即大搞农业工程灭螺、灭源为主、狠抓人畜查治和化疗、从改善疫区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着手,坚持大血防、大卫生观念...  相似文献   

19.
都昌周溪镇柴棚村通过实施“鄱阳湖区结合经济开发综合治理血吸虫病试点项目村”,由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部门参加,采取人畜同步查治,农业工程灭螺、矮围水淹灭螺、林业造林灭螺、改水改厕等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四年的试点工作,居民血吸虫病的感染率由10.51%下降到3.5%,下降66%;耕牛血吸虫病的感染率由6.45%下降到2.4%,下降了62%;钉螺面积733700千方米,下降至293400千方米,下降了60%,钉螺的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分别下降了43%和78%,综合治理的控制效果十分明显,同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世业镇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的一个江心小岛,属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上是江苏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该镇2000~2005年牛血吸虫病阳性率受长江水位影响时高时低,且和钉螺阳性率有一定相关性,说明患病耕牛是当时的主要传染源?随着防治力度加大,2006年牛血吸虫病阳性率为0,且2007年已全部淘汰耕牛,但仍有3万平方米阴性螺面积,阳性螺密度达0.0019只/0.11m^2,提示在有效控制病牛这一主要传染源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加强药物灭螺和农业工程灭螺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