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81×882是四川省三台蚕种场以改进提高781×782·784为目的而选育的春用多丝量蚕品种。于1993年4月经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春季试养推广。该品种已试养推广7万余张,1993年春计划繁殖普种14.8万张。为了便于掌握新品种的特点和性状,加速其推广,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现将省级鉴定成绩和性状介绍如下,供各地选用推广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1995—1997年三年春期在本所实验室对生产上大量使用的四对春用蚕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其试验结果:繁育系数的排序顺序为781A×B>锦5×锦6>菁松>881>782×734>882>绫3×绫4>皓月;一代杂交种健康性排序为:菁松×皓月>781A·B×782·734>锦5·6×绫3·4>881×882;万头收茧量排序为锦5·6×绫3·4>881×882>781A·B×782·734>菁松×皓月;茧丝长排序为锦5·6×绫3·4>881×882>781A·B×782·734>菁松×皓月;解舒率排序为菁松×皓月>781A·B×782·734>881×882>锦5·6×绫3·4。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于4月5日在成都召开了第2届5次审定工作会议。汇报了1992年省鉴工作情况,审定通过了春用蚕品种881×882,审议了新申请参加省级鉴定的春和夏秋用新品种,讨论研究了审定工作中的有关具体问题。 1.春用蚕品种881×882审定结果:该品种是四川省三台蚕种场选育的春用多丝量蚕品种,经省级7个实验室共同鉴定点比较鉴定,表现出产茧量高,茧丝质量好,主要经济性状超过第1对照种781×782.734和第2对照种绫3.4×锦5.6,符合四川蚕品种审定标准,准予在四川春季试养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997-1999年三年桑蚕品种“九五”攻关南方蚕区联网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品种有“953×954”、“317×854BP”、“芙·10×7·11”、“781·881×782·882”、“云·山×东·海”、“501·502×116”等6对早秋品种。  相似文献   

5.
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广东省新蚕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于1998年至1999年对春秋用品种57限·芙蓉×782·湘晖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室内鉴定和农村生  相似文献   

6.
<正>华·秋×松·白是湖州蚕研所经过多年筛选组配育成的四元夏秋蚕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体质强健、好养、产茧量高,丝质优、抗氟性强等特点。已于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可作春秋兼用  相似文献   

7.
家蚕春秋兼用耐氟杂交组合华·秋×松·白的选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杭嘉湖蚕区氟污染严重。我们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重视耐氟污染蚕品种的选育工作 ,通过对引进素材的筛选、组配 ,系统选育 ,并按育种目标进行大量的测交与筛选 ,历经 10年 ,育成了耐氟、单限性斑纹、夏秋兼春用的四元杂交种华·秋×松·白 ,并于 2 0 0 1年 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1 1 交原种的选择对从全国各地引进的优良品种进行性状调查 ,以抗氟性强、体质强、茧形大、茧层厚、茧丝质优为目标选配育种材料。进行配合率测定、耐氟性测定、丝质鉴定等 ,从中选出 2 6个品种 ,制成 13对交原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正> 根据九六年全省冷库出库报表统计,各市(地、州)九六年分品种使用情况概略分析如下: 一、按用种季别分析: 1.九六年全省出库使用品种主要有12对,即 781A·B×782·734、菁松×皓月、绫3·4×锦5·6、881×882、日 3× 中 5·6、苏 3·秋 3×苏 4·苏 12、7532×781、黄鹤×朝霞、绫 13·  相似文献   

9.
<正> 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7和1988年度审定通过了三对改良蚕品种781A·781B ×782·734,蜀55·731×川55·春42,781·751×7532·朝82,代替原组合在全省推广使用,通比鉴定成绩如附表。现将这三对品种原、普种性状与原组合性状不同之处,作一概略介绍,供种场扩大繁殖和农村推广种,根据1987年春省级室内通  相似文献   

10.
<正> 春用多丝量新品种 881×882(以下简称八字号)是四川省三台蚕种场近年选育出的一对优良新蚕品种,1993年经四川省家蚕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推广。现将我们对一代杂交种的繁育及饲养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锦春×科星”春秋兼用蚕品种是我所“七五”期间在引进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而成的四元交杂种。该品种历经本所实验室1986~1988年春秋6季鉴定及1989~1990年全省四个实验室鉴定点一春两秋共同鉴定,1988~1990年农村三个鉴定点春秋生产中试,又经1987~1990年本所和地区蚕种场原种繁育性能实验,综合评议认为:“锦春×科星”具  相似文献   

12.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在春、夏、秋不同环境下定向培育,经严格的后代选择,育成二个中系限性品种57A、57B和二个日系品种24、46,然后运用杂种强势的原理,选配成四元杂交种57A·57B×24·46.经多次鉴定结果表明,该四元杂交种的产量、产值比对照种提高3—4%;且体质强健,对叶质要求不高,制种较容易,丝质优良,是春秋兼用的优良蚕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主要蚕区品 种类别主要蚕区品 种类别浙  江山东重庆菁松×皓月春用浙蕾×春晓春用春·蕾×镇·珠春用薪杭×白云夏秋用秋丰×白云夏秋用夏7×夏6 夏秋用鲁玉×曙光春用881× 882春用夏芳×秋白夏秋用四川江  苏湖南粤桂781× 782·73 4春用781× 75 3 2夏秋用苏·菊×明·虎春用苏镇×春光春用75新× 75 3 2夏秋用锡×春蕾春用黄·海×苏·春春用洞·庭×碧·波春用9·芙× 7·湘夏秋我国主要蚕区推广应用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杂交、回交和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育成了实用品种金、玉、龙,与“八五”期间育成品种丰(东43C)组配成四元一代杂交种金·丰×玉·龙,即粤枫二号。经实验室鉴定,农村饲养及种场繁育结果表明,该品种蚕体强健、好饲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良,原蚕容易饲养,蚕种繁殖系数高,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5.
家蚕新品种夏协一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选育南方蚕区多丝量家蚕品种为目标,采用杂交育种、定向培育,结合系统选择等方法,历经8年,育成了强健、茧丝量高、丝质优良的日系蚕品种8B,驯化了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的54A、丰一、苏花3个原种,组配成夏协一号,即花·丰×8B·5A的四元杂交组合,经多次鉴定、中试,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层率23.62%,鲜毛茧出丝率17.83%、茧丝长1156.1m,解舒率75.1%、净度94.9分,纤度适中,繁殖系数高。适应南方蚕区夏秋期及两广春秋期饲养。  相似文献   

16.
<正>荣海(5·4)的选育从1984年开始,采用杂交、回交、系统选育和五龄期高温冲击等育种方法,经多年选择培育而成。选育的目标是新品种荣海×锡盛(5·4×24·46)的综合经济性状优于目前推广品种苏5×苏6。5·4×24·46先后经两年省实验室共同鉴定(6个单位参加)和两年省农村生产鉴定(5个单位参加),经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1991年、1992年春期参加全国蚕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7.
家蚕中秋兼春用品种苏·菊×明·虎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方法,选育成的中秋兼春用品种苏·菊×明·虎是江苏省蚕种公司下达的《蚕品种选育》课题完成的蚕品种之一,经江苏省实验室共同鉴定、江苏省农村生产鉴定、全国鉴定审定通过,在江苏省农村中试点试养、蚕种场试繁结果表明:该品种一代杂交种好养、抗逆性强,茧丝质良好,交原种体健易繁,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合长江流域中秋兼春用。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第五代家蚕新品种从育种、鉴定(包括省实验室共鉴、省农村生产鉴定、全国蚕品种鉴定)、大面积中试到1998年正式推广,长达十几个春秋,跨越三个五年计划.江苏省第五代家蚕品种由5对新品种组成,即本省育成的春用品种苏·海×瑞·春(5·4×24.46)、春·蕾×锡·方和中秋用品种苏·菊×明·虎(9·7×10·14),引进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育成的春用品种苏·镇×春·光和中秋用品种871×872.以上5对品种均经过全国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合格,可以在我国主要蚕区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于1994—1995年对参加共同鉴定的4对新蚕品种即春秋用品种“夏协一号”、“57限×782”和夏用高温造品种“东43C×7.2”、“21·伦×65·苏”进行了两年的实验室和农村鉴定工作。1996年4月29日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在广州东方丝绸大夏召开了桑蚕新品种审定会议,审定结果:由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育成的夏用品种“东43C×7·2”获得了审定通过,另外,其他3对蚕品种有待一年后再行缓审。  相似文献   

20.
春用蚕品种春蕾·激华×826·H72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辐射育种和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历经10 多年春、秋两季严格的后代选择,育成健康性好、发育整齐、繁育系数高的多丝量蚕品种激华,与引进种组配成春蕾·激华×826· H72( 简称川蚕12号) 四元杂交种。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该四元杂交种强健好养,收茧量高,茧丝质优良,其万蚕茧层量比对照种锦5·6 ×绫3·4 高552 % ,健蛹率9591 % ,茧丝长1 439 m ,解舒率72 % ,鲜毛茧出丝率1923 % ,净度97 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