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辣椒三系选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引进的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植株和多种类型的自育材料,经4~5代测交、自交、回交得到新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同时筛选出多个较优的恢复系.研究发现,在测交或回交组合育性分离时,回交父本株系内不同单株对雄性不育的保持能力差异很大,甚至会影响到不育系选育的成败.因此,在测交或回交后代出现育性分离时,需要选择测交(或者回交)父本自交后代的多个不同单株进行成对回交,再根据回交后代的育性表现,淘汰具不良基因型(N(MsMs)、N(Msms))的回交父本,而不育株与基因型为N(msms)的父本饱和回交后将得到新的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  相似文献   

2.
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引进辣椒材料中的不育株,采用测交、连续回交和父本株严格自交,根据育种要求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甜椒型不育系2份,辣椒型雄性不育系5份及其7份相应保持系,并筛选4份具有100%恢复率的恢复系。大量测交中发现,大多数甜辣椒品种对该不育源具有较强的保持能力。高代不育系的植株及测交当代种子量等与保持系无明显差异,但不育系花器瘦小、干瘪,花粉粒无或减少,柱头较保持系细而长。利用不育系及保持系去雄同恢复系杂交,后代表现一致。后代遗传特征表明,该雄性不育为质核互作型,细胞核中有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不育,大多数辣椒品种对该不育系表现为Nmsms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材料L7AB及临保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从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高不育株率材料中发现的异型不育株作母本,自育另一黄籽双低高不育株率材料2822B作父本杂交,其后代经多年测交、自交选育、鉴定和恢复系的筛选,已成功选育了稳定的双低三基因隐性核不育系、保持系和优良恢复系,从而实现了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和发掘水稻两系不育系新资源,用普通野生稻与籼稻珍珠矮杂交,在其杂交后代F2群体中发现1株雄性不育突变体,选择该F2群体中可育株与该不育突变体进行测交,在测交后代群体中继续选择可育株与不育株测交直至群体农艺性状基本一致,获得雄性不育材料,暂命名为长S。该不育材料属隐性核不育,且不育基因与株1S、C815S不育基因等位,用三系保持系、恢复系与高世代群体内的不育株进行测交,测交F1均表现正常可育。自然条件下雄性不育材料表现为长日高温不育、低温可育,且育性转换明显。该雄性不育材料与株1S、C815S正反交F1在江西吉安正季抽穗表现不育,而与培矮64S、9701S正反交F1正季抽穗正常可育。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30个优质品种品系与高芥酸显性核不育材料6CA进行广泛测交,获得了二份低芥酸显性雄性核不育恢复系,以此恢复材料作为纯合二型系转育的不育抑制基因供体亲本,对杂交后代经过进一步的自交,史妹交及品质筛选,实现了甘蓝型油显性雄性核不育低芥酸“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6.
辣椒雄性不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进的不育材料,通过测交和回交手段,筛选出1份不育株率达100%的保持系,恢复系的筛选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7.
油菜新品种——青杂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杂5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利用引进双低春油菜品种马努从中选株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31A测交,并用亲本与完全不育的后代连续回交4代,获得稳定的PolimaC-MS105A和保持系105B;同时用带有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作母本和双低保持系杂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形态、细胞、遗传和测交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仙居雄性不育大麦是核基因隐性突变的不育材料;通过定向选择压力的纯化和不育基因的转移,可为大麦育种、遗传和种质基因库利用;雄性不育原种可从高不育株或不育株与杂合可育株姊妹交后代分离中保持。  相似文献   

9.
晋谷43号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3):49-49
<正>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高不育材料a19和引进的不育材料88a与压塌车、珠砂红等10个品种进行测交,多年混合轮选而成,原名大同29号。  相似文献   

10.
对核不育亚麻进行测交、回交和对分离出的不育株进行姊妹交、自由授粉观察统计其后代育性表现的结果表明,后代育性表现为1∶1、5∶3、3∶1 等分离模式,遗传分析表明该不育可能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并且为双显性基因  相似文献   

11.
在以基因枪转化获得的抗除草剂转bar基因材料HR为供体亲本;以9311为受体亲本的回交转育过程中,发现回交转育后代9311HR的抗性单株自交后代中bar基因始终表现1∶1的异常分离.以外源基因异常分离水稻9311HR为材料,探讨bar基因的导入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花粉育性、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除草剂bar基因的导入对目标亲本的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9311HR抗性植株正常染色花粉率及花粉离体萌发率均在90%左右,其结实率正常,与轮回亲本9311均无显著差异.花粉DNA的PCR分析结果显示,9311HR抗性植株形成了携带外源基因bar的成熟花粉.说明9311HR抗性植株不存在雌雄配子败育.  相似文献   

1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和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合肥地区自然条件下,对7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和育性转换特性及开花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粳型7001S、N5088S和31111S不育性稳定,不育期花粉败育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99.82—99.96%、0.00—0.03%,育性转换明显,转换期自9月5—6日先后开始,可育期花粉败育率27.82—41.72%,自交结实率20.92—44.00%,作为两系杂交稻的母本应用可行。粳型N5047S、籼型W7415S基本具有与上述3个粳型核不育系相似的育性稳定性和育性转换特性,用作母本基本可行。籼型W6154S、8801S不育期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低温,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次数的育性波动,应用风险大。粳型7001S、N5088S、31111S和W6154S开花完全(颖花开花率较高),张颖时间较长或中,花时高峰早且集中,或花时分散但午前花率较高,利于制种,N5047S、W7415S、8801S开花率低,盛花时迟或颖花张颖时间短,制种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选育配合力高的不育系,为杂交稻配组提供丰产性好、配合力高的中间育种材料。【方法】自2001年开始,用博B与金B杂交得到的优良保持系与博A测交,并经多代回交转育培育感温籼型三系不育系。【结果】经4年7代次成对回交转育得到优良不育系玉丰A,其组配的杂交稻具有高产、抗性强和熟期适中等特点。【结论】玉丰A具有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不育度均为100%,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配合力高等特点,2010年10月,玉丰A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从卫星搭载的玉米自交系鲁原3624自交后代中选育出1份雄性不育突变体。通过田间观察和室内花粉镜检对其育性进行鉴定,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鉴定了不育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另通过测交、正反交、回交以及自交对不育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不育突变材料雄穗无任何花药外露,花药内基本无可染花粉粒,且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均能稳定遗传,属于隐性单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选育配合力高的不育系,为杂交稻配组提供丰产性好、配合力高的中间育种材料。【方法】自2001年开始,用博B与金B杂交得到的优良保持系与博A测交,并经多代回交转育培育感温籼型三系不育系。【结果】经4年7代次成对回交转育得到优良不育系玉丰A,其组配的杂交稻具有高产、抗性强和熟期适中等特点。【结论】玉丰A具有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不育度均为100%,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配合力高等特点,2010年10月,玉丰A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分期播种的5460温敏核不育系(5460TS)的5个株系,于7月4日至9月2日连续抽穗。这期间,其花粉和颖花育性随温度而变化,可分为转败期、完全不育期和转可育波动期。达到制种要求的完全败育期约20天。抽穗前12天,即减数分裂期是5460TS 花粉育性转换的敏感时期,诱导雄性不育的温度约为29℃。5460TS 播种至齐穗天数为80-100天,活动积温2200℃左右。供试5个株系的花粉育性转换特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皆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IR36为籼型测验种,秋光为粳型测验种,研究贵州高原粳稻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的广亲和特性;同时调查了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与7个已知广亲和品种杂种F1的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结果表明: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在S5位点具有广亲和基因S5-n;依据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为指标,可将本研究中的杂种F1分为4个类型,即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均高;小穗育性正常,花粉育性低;小穗育性低,花粉育性正常;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都低。  相似文献   

18.
三系水稻保持系航天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三系水稻保持系航天诱变突变株的育性变化情况。[方法]以籼型水稻单株纯系品种特B、湛B、双青B和II-32B的种子为材料,各品种取1/2种子进行航天诱变,余下1/2种子为对照,研究航天诱变突变株测交和回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遗传变异。[结果]4个保持系突变株测交后代可育花粉率变幅为0~25.6%,回交一代可育花粉率变幅为0~72.2%。各突变株测交后代自交结实率变幅为0~8.2%,突变株对不育系的不育性保持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回交后代自交结实率与对照差异显著,II-32A×II-32B3-1的后代自交结实率最高,为33.4%。回交后代农艺性状与对照的差异比上一代更明显。[结论]三系水稻保持系航天诱变突变株回交后代的育性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育性转换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总结了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自1986~1989年在广州(23°08′N)人工处理及自然条件下育性转换的特点和诱导因素。结果表明:育性转换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不育期间不育性彻底而稳定,在可育期间可育性变化较大,有些年份只有不育期和半可育期。导致农垦58S育性转换的环境条件是光照长度、诱导天数和温度。温度提高临界光长度将减短。幼穗发育的不同时期对育性转换存在敏感度的差异,以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敏感度最强,这段时期长光诱导可导致全不育。但短光诱导可育时,表现为诱导天数越多可育度越高。  相似文献   

20.
以优良自交系FAPW和BN490A组配的单倍体群体为材料,利用t测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单倍体花药外露、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率较低(28.2%),大部分花药外露(81.3%)和小部分花药不外露(15.6%)的单倍体花粉可育;花粉可育的单倍体花药大小大于花粉败育的单倍体,但在花粉可育的单倍体植株中,花粉的育性并未随着花药大小的增大而提高。在实际单倍体自然加倍过程中,可以依据玉米单倍体花药外露与否、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的关系,通过花药是否外露与花药大小判断雄穗的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