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超声波辅助提取苜蓿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紫花苜蓿中的黄酮类物质,应用超声波辅助技术,分别对影响苜蓿总黄酮提取量的乙醇浓度、超声波作用温度、固液比、超声波作用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的互作效率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介质温度、固液比和超声时间4个因素均对苜蓿总黄酮的提取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且影响因素的主次分别为固液比乙醇浓度温度处理时间,从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40%乙醇、40℃、1∶50固液比,超声作用60 min;以此工艺为提取条件,实际苜蓿黄酮提取量为6.22 mg/g,接近于理论提取量6.49 mg/g。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简便、可靠、高效。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金银花为原料,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金银花中的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液料比等4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影响。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为900W,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40,乙醇体积分数80%,在此条件下金银花中黄酮得率为6.26%。  相似文献   

3.
微波辅助提取苜蓿黄酮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充分利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的黄酮类物质,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分别对影响其黄酮提取量的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的互作效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固液比和乙醇浓度是影响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微波功率和其它因素影响较小;微波提取苜蓿黄酮的最佳工艺为:40%乙醇浓度,1:30固液比,微波500 W功率下作用60s;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量的理论值为4.92mg/g,接近于实际测定值4.88mg/g。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急弯棘豆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以急弯棘豆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试验研究提取超声功率、温度、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急弯棘豆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急弯棘豆超声辅助提取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超声功率、温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超声波辅助提取弯棘豆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在60%,超声时间为45min,超声波功率为800 W,温度45℃,料液比为1∶10。最高提取率为1.97%。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因素对乙醇提取五味子果渣总酚提取率的影响,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用福林酚试剂测定总酚含量,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五味子果渣总酚工艺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酚提取率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料液比乙醇浓度物料粒径超声时间;在乙醇浓度为60%,超声时间为6 min,物料粒径为50目,料液比为1∶20条件下,五味子果渣总酚得率达到1.58 mg/g。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因素对枇杷叶荚蒾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枇杷叶荚蒾叶片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影响枇杷叶荚蒾叶片黄酮提取的因素按主次顺序是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枇杷叶荚蒾叶片黄酮较优的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30,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1.0 h,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最大,为8.86%。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马齿苋抑菌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功率对马齿苋抑菌物质提取的影响,然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响应面优化法的三个影响因素,以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法对马齿苋抑菌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后进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时间为80 min,提取温度为70℃,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为10∶1(mL/g),超声功率为390 W。选取了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作为响应面法的优化因素。响应面优化法得到的各因素的主效应关系为超声功率液料比乙醇浓度,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5%、超声功率360 W、液料比5∶1(mL/g),在此条件下检测获得的抑菌圈直径为15.221 mm,与理论最佳值15.533 mm差异较小。说明试验成功优化了马齿苋抑菌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8.
赵红红  李睿  李波  赵楠 《饲料广角》2014,(17):24-27
以野菊花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和微波辅助提取野菊花中总黄酮,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5、乙醇浓度50%、超声温度60℃。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微波时间2 min、乙醇浓度70%、微波温度6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超声波法的总黄酮提取率(8.984%)高于微波法的总黄酮提取率(8.482%)。  相似文献   

9.
为从不同超声条件中,筛选出黄芩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黄芩总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黄芩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超声处理时间为25 min,料液比1∶25,超声处理温度为70 ℃。在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5.15 mg/g。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绞股蓝总黄酮,并优化其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探讨料液比、乙醇浓度、硫酸铵用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对绞股蓝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绞股蓝总黄酮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30 (g/mL),乙醇浓度50%,硫酸铵用量0.25 g/mL,超声功率240 W,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70 ℃。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5.90 mg/g。超声波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绞股蓝总黄酮的效果较好,是提取绞股蓝中总黄酮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绞股蓝|总黄酮|超声波|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益生菌FGM发酵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本试验以发酵黄芪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的提取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发酵黄芪多糖的含量影响显著,并且两两因素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影响发酵黄芪多糖提取含量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料液比 > 提取温度 > 提取时间;乳酸菌发酵黄芪液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65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为1:9,在此条件下,发酵黄芪多糖的含量为6.72 mg/mL。试验证明该工艺可行,可为新兽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used to optimize main process parameters for the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s from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ermented by probiotic FGM strain.A regression model equation was fit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action tim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solid-liquid ratio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on polysaccharide content fermented from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nd there was interactive effects between every two factors.Polysaccharide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olid-liquid ratio,followed by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time.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found to be that the extraction time was 65 mi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as 80℃,solid-liquid ratio was 1:9,and th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as 6.72 mg/mL at this condi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was practical that could provide a base for exploitation new medicine.  相似文献   

13.
朱远平 《饲料工业》2007,28(22):43-45
通过均匀设计试验考察及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提取柚皮黄酮的最适提取条件:微波辐射功率638W,辐射时间6min,乙醇浓度70%,固液比1:4。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柚皮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以芦丁为参照品,测定波长为258nm,吸光度与芦丁浓度的线性范围在1.0~30цg/ml,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60%,相对标准偏差为1.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样品提取后不经分离可直接测定黄酮含量,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及提取次数(D)对中药复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条件参数为A3B1C3D3,即浸提温度80℃,料液比1∶10,浸提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中药复方多糖提取物GCPS中多糖含量为43.45%。苯酚-硫酸法是目前测定多糖含量较可靠的传统方法之一,本法简单快速,结果稳定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白头翁水溶性物质的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对水溶性物质浸膏率的影响,从而优选白头翁水溶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白头翁水溶性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7,100℃提取6 h,提取6次,白头翁水溶性物质浸膏率为21.12%。本研究为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猪毛蒿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冷凝管回流提取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以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关键提取条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试验,根据提取物得率确定猪毛蒿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分析方差和极差R值表明,4个因素对猪毛蒿醇提物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是: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提取物得率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是影响猪毛蒿乙醇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物得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是影响提取效果的次要因素。确定猪毛蒿有效成分的醇提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65%,料液比1∶7,提取温度75 ℃,提取时间3.0 h。[结论]在实验室条件下,确定了猪毛蒿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猪毛蒿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黑豆花色苷,主要考察提取液浓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液p H值等因素对黑豆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黑豆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经过优化的试验参数为pH值2.0,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57 min,提取温度55.5℃,料液比1:9。经过3次平行试验得出的实际值为385.72 mg/100 g,与预测值386.38 mg/100 g基本吻合,说明该试验模型具有可行性。黑豆花色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具有其较强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分别为92.56%和85.76%。  相似文献   

18.
旨在筛选蒙药小白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分别考查溶剂种类及其浓度、小白蒿与溶剂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影响小白蒿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小白蒿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溶剂选用60%的乙醇,小白蒿与60%乙醇的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4h。研究结果为小白蒿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及临床应用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苜蓿总黄酮水提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试验优化苜蓿黄酮的提取工艺.在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溶剂体积的条件下,对苜蓿总黄酮进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水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h,固液比1:40,该条件下苜蓿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862mg/g.  相似文献   

20.
黄酮类物质是茶叶的重要组成成分。本试验采用乙醇热提法提取茶叶中黄酮,结合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时间、温度、乙醇浓度以及固液比4个因素对茶叶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因素对茶叶黄酮提取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固液比>温度>时间,茶叶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70%、固液比(g/ml)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