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为明确椰肉中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控制酶的活动,研究低温、巴氏、80℃烘干、超高温及微波处理对椰肉贮藏期内中脂肪酶(LPS)、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低温、巴氏、80℃烘干、超高温和微波处理均对椰肉中的LPS、PPO和POD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椰肉进行6 d以内的短期贮藏时,80℃烘干处理对脂肪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抑制作用明显;而对椰肉进行6~12 d长期贮藏时,超高温处理效果显著。通过对新鲜椰肉进行不同的处理,可以达到抑制椰肉内酶活性,提高椰肉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通过测定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甜瓜白粉病抗性反应中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对照的POD、CAT、PPO酶活性无明显差异.接种后,它们的3种酶活性都比对照提高;抗性品种CAT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POD活性高于抗性品种;直到接种后5天,抗病品种PPO活性才超过感病品种,并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麻疯树枝条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内PPO(多酚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的变化,采集4类无性系插条进行大田扦插,在扦插成活过程中分期采集不同插条进行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麻疯树枝条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内PPO活性在扦插初期有一个下降过程,随后逐步上升;POD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增高,而后期酶活性呈下降趋势.插条不同段酶活性存在不同分区应激反应差异;同种插条PPO活性的增加能促进根形成和生长发育.各类插条间POD活性的差异比较明显,生长于恶劣环境、树龄较大的插条的POD活性较高,而生长环境好、树龄较小的插条的POD活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牡丹品种‘凤丹白’无根试管苗和扦插苗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探讨酶活性变化与牡丹生根的关系。【方法】以牡丹品种‘凤丹白’无根试管苗和扦插苗为材料,测定生根过程中POD、PPO和IAAO酶活性变化。【结果】在生根过程中,牡丹试管苗POD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PPO和IAAO活性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而扦插苗POD和PPO活性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IAAO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试管苗POD活性在第3天降到最低值,第1个峰值出现时间较扦插苗推迟1d;PPO活性第1个峰值较扦插苗提前2d,低值推迟1d;IAAO活性第1个峰值和低值出现时间均较扦插苗提前2d。【结论】与试管苗相比,牡丹扦插苗生根过程中POD、PPO及IAAO酶活性的极值出现时间均推迟,这可能与扦插苗生根时间较晚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抗性青稞材料感染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黄矮病高抗品系C280、高感品种康青3号为材料,测定接种BYDV后不同时间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接种BYDV后,2个青稞材料的SOD、POD、CAT、PAL、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SOD、PAL活性呈上升趋势,POD、CAT、PPO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抗病材料酶活性增幅高于感病材料;大部分时间点,抗病材料的5种防御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材料。[结论]SOD、POD、CAT、PAL、PPO活性变化可作为反映青稞黄矮病抗性的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水稻感染污点病菌后三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抗感品种感染污点病菌后,植株体内防御酶系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后,抗、感病品种的POD、PPO、PAL的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抗病品种POD、PAL二种酶活性达到高峰的时间均比感病品种早,但病菌侵染寄主植物后,PAL在植株体内的反应比POD快。抗、感品种体内PAL分别在接种后第1天和第2天达到酶活性高峰,POD分别在接种后第3天和第4天达到高峰,而PPO活性同时在接种第2天酶活性达到高峰,但抗病品种的PPO高峰期酶活性值比感病品种高。建议在品种抗病性鉴定中,可初步以PPO做为该病抗病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苹果感染炭疽病菌后6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侵染,苹果果实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果胶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活性的较大幅度提高时期与病症出现的时期一致.在炭疽菌感染苹果过程中,从感染部位到未感染区域的边缘,PAL活性有一个明显的下降梯度.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时程与几丁质酶活性变化时程一致.病原菌侵染果实后,果胶甲酯酶(PE)的活性升高,同时果胶分解、果实组织的衰老也能促进PE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锦绣杜鹃植株,分析MeJA对杜鹃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50μg/mL的MeJA对诱导杜鹃黄酮类化合物的累积和PAL、POD酶的活性影响最为显著.其中,总黄酮含量最大值是对照处理的2.33倍,PAL活性是对照处理的7倍,POD活性是对照处理的2.54倍.而对PPO酶活性影响最显著的是100μg/mL的MeJA处理,PPO活性最大值比对照处理提高了52.51%.研究发现一定质量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杜鹃叶片可明显诱导黄酮类化合物的累积和PAL、PPO、POD等防御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SOD、POD、PPO活性与棉花对红腐病抗性的关系,为棉花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在温室条件下,对不同棉花品种感染棉花红腐病菌后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种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棉株受红腐病菌侵染后,体内PPO、POD、SOD 3种酶活性均显著增加,抗病品种中棉29的3种酶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泗棉3号,而且前者酶活提高的速度快于后者,提示PPO、POD、SOD的活性均与棉花品种对红腐病的抗病性密切相关,3种酶在棉花植株抗病中可能均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环芳烃对黑麦草体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萘、菲和芘为供试多环芳烃(PAH8),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PAHs污染下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响应.结果表明,菲处理浓度为0~1.8 mg·L-1,144h后,黑麦草根和茎叶中POD、PPO活性均随菲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表明低菲污染可激发供试植物酶活性,高污染则对酶活有抑制作用.萘、菲或芘处理后,植物不同部位酶的表达存在差异,黑麦草根中POD活性整体上高于茎叶,而茎叶中PPO活性则高于根.黑麦草根或茎叶中POD、PPO对供试3种PAHs的敏感性响应顺序为萘菲芘,与污染物自身毒性强弱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11.
百合褐变与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百合褐变与PPO(多酚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关系.试验发现,百合在贮藏过程中褐变度与PPO、POD活性变化均趋于上升,且褐变度的变化规律与PPO、POD活性变化呈正相关;百合不同鳞片层的PPO和POD活性差异较大,外2层的活性明显低于内3层.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百合褐变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百合组织内的PPO和POD参与了褐变过程,且POD活性变化是引起百合褐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水杨酸对黄芪愈伤组织代谢产物中几种E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黄芪愈伤组织,并从提取物中检测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黄芪愈伤组织代谢产物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解氨酶(PAL)的活性均随水杨酸(SA)体积质量和培养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SA浓度的增加可提高PAL,POD及PPO的活性,但抑制CAT的活性.结论 SA体积质量在0.01 mg/L时抑制CAT活性最明显;SA体积质量在0.1 mg/L和1 mg/L时POD和PPO活性最高,并且均在36 h出现最高峰.  相似文献   

13.
Cd胁迫对油菜和小白菜苗POD、PPO和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土培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Cd处理时耐性不同的两个基因型油菜和小白菜叶的POD、PPO及S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油菜和小白菜SOD和POD活性在一定范围内均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 PPO活性随Cd处理浓度的增大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三种酶呈现不同程度的积极性保护作用, 且变化与其耐性一致。这说明POD、PPO、SOD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Cd胁迫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4.
镉胁迫对小白菜POD、PPO和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盆栽土培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Cd处理时耐性不同的2个基因型小白菜叶的POD、PPO及S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小白菜SOD和POD活性在一定范围内均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PPO活性随Cd处理浓度的增大呈明显的上升趋势。3种酶呈现不同程度的积极性保护作用,且变化与其耐性一致。这说明POD、PPO、SOD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Cd胁迫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是高等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酶,与植物的抗性有密切关系。将盾壳霉固体发酵物稀释10倍对向日葵浸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盾壳霉固体发酵物浸种向日葵后POD和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稀释10倍的盾壳霉固体发酵物拌种向日葵后,叶和根内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茎中的POD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根内PPO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叶和茎中的PPO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盾壳霉发酵物诱导了叶中POD活性和根内POD、PPO活性的提高,可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6.
籽用南瓜苗期接种辣椒疫霉菌对POD、PPO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先对29份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后,对抗性不同的籽用南瓜材料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健康植株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差异不明显;病菌侵染后POD活性在感病材料中增长幅度大于在抗病材料中的增长幅度,但感病品种酶活性下降的幅度比抗病品种下降的快;PPO活性在抗病材料中的增长幅度大于在感病材料中的增长幅度。接种后POD、PPO活性均是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与抗病性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香蕉苗6叶期分别接种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在接种后1、2、4、6、9 d,测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4种与植物抗病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接种蜡状芽孢杆菌后,POD、PPO、SOD活性在接种后2d达到最高值,明显高于对照和接种香蕉枯萎病菌,PAL活性在接种后6 d达到最高值;而接种香蕉枯萎病菌后,POD、PPO、PAL活性在接种后24 h达到最高值,并明显高于对照,SOD活性在接种后2 d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8.
树干注药对柳树几种保护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垂柳为材料研究4种注干药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虫啉.敌敌畏和敌畏.氧乐)树干注药后其叶片内几种保护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药剂树干注药后垂柳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敌畏.氧乐对SOD影响最明显,药后1 d活性上升了85.01%,6 d活性下降了35.99%,20 d上升了32.00%。各药剂处理均可提高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吡虫啉对PPO刺激作用最明显,药后10 d活性上升了21.87%;对POD抑制作用最显著,药后6 d活性下降了24.78%。敌畏.氧乐对PAL活性影响最显著,药后6 d活性上升了28.97%。各药剂处理均可提高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其中敌畏.氧乐的影响最显著,药后3 d含量增加了52.91%。树干注药30 d后各处理组SOD、POD、PPO和PAL活性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两种白菜POD、PPO和SOD对Cd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Cd浓度下两种白菜叶的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及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白菜PPO活性总体上随Cd浓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其SOD活性随Cd浓度的增大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在Cd浓度为10m g/kg时出现高峰;翠宝(C)的POD活性整体上为增加趋势,但青帮(Q)POD活性与其SOD的变化趋势类似。在一定范围内三种酶呈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PPO、POD、SOD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Cd胁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Lj20和St24发酵液粗提物对番茄体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植物内生放线菌对植物体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以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和St24发酵液粗提物处理番茄植株,测定其根、茎、叶中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测定结果表明,用Lj20和St24粗提物处理番茄植株后,除SOD处理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外,CAT、PPO和POD酶的活性都有所增强,但酶活性随时间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其中Lj20粗提物处理的番茄茎和叶中PPO的活性增加最明显,在测定时间内呈直线上升趋势。这表明Lj20和St24的代谢物不仅对病原菌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而且可通过提高植物体内防御性酶活性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