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相色谱法对茶园土壤中三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通过对测定西南地区不同茶园土壤的三种农药残留量,对茶园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并评价了茶园土壤的污染状况。研究中以丙酮为提取剂,样品经提取和浓缩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农药残留,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茶园土壤的农药残留量存在差异。分析和评价茶园土壤的农药残留现状,有利于更好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农药污染,促进茶叶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2.
跳虫在茶园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虫是茶园土壤生态系统中分布极广的一类小型至微型节肢动物。它们在茶园土壤中与其它土壤动物对土壤物质循环、结构、理化性质、能流、降解化肥与农药和生物群落的维护等发挥十分重要作用。土壤跳虫的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物种构成都反映了土壤质量和受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标准、检测和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标准现状、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及存在问题和国内外降解农药残留研究的主要成果,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在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的固相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及固相微萃取等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在农药残留的降解脱除中应用的超声波清洗和电离辐射等物理方法、臭氧氧化技术和光降解等化学方法、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降解方法等,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农药残留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TiO2光催化降解农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着人们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利用TiO2光催化降解环境中的残留农药将成为减轻环境污染的一条新途径。本文详细介绍了TiO2光催化降解农药的机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影响光催化降解农药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今后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安徽是我国茶叶重要产地之一,了解和控制茶园的化学农药污染,对茶叶生产和保证茶叶品质都有一定的意义。根据1982年2月召开的“全国农药残留动态研究”协作会议的要求,为探索制订茶园土壤环境农药控制指标,我们对全省主要茶区土壤和茶叶中六六六的残留本底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与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硫丹残留及其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竺利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242-245
硫丹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氯杀虫剂,其残留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笔者简述硫丹的毒性、应用概况及引起的残留现状,并分析引起硫丹残留的主要原因。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回顾国内外利用微生物降解硫丹的研究进展,包括降解菌种类和作用机理。为使硫丹降解菌真正实现应用,指出今后应加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工程菌的构建、降解菌在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微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贵州生态茶园、茶叶农残现状,为茶叶农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分析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贵州茶叶农残合格率稳中转好,维持在99%以上;贵州名优茶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好、生态茶园多的地区;生态茶园在病虫害防治上可以间接减少茶叶农残。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息息相关,建设生态茶园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岩  彭强  赵小明  尹恒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18):117-124
为了促进农药的降解,减少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本研究归纳了农药降解的方法,主要包括光解、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分析了各种农药降解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总结了外源物质(农药安全剂、油菜素内酯、褪黑素)促进农作物体内农药降解的途径及机理。指出了寡糖降低作物中农药残留的作用以及可能的机理,提出了关于促进农作物体内农药降解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建议。期望对降低农作物中农药残留有积极作用,对农业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UPLC-MS/MS测定菠萝中除草定的残留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除草定在菠萝上的残留行为,以及为中国制定除草定在菠萝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提供数据支撑,笔者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除草定在菠萝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行为,采用UPLC-MS/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前处理方法中不同的净化条件(液液分配萃取溶剂、固相萃取小柱、淋洗液、淋洗体积)对除草定检测分析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前处理方法条件。除草定的最小检出量为1×10-12 g,菠萝和土壤中的最小检出浓度为5×10-3 mg/L。当添加浓度为0.01~1 mg/L时,在菠萝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5.1%~86.5%、84.0%~85.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6%~6.78%、2.74%~4.54%,符合农药残留分析检测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定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降解半衰期为8.2~11.1天(小于30天),属于易降解农药;按低剂量(有效成分4800 g/hm2)施药1、2次,收获期菠萝全果中除草定的残留量为<0.01~0.01 mg/kg,菠萝果肉中除草定残留量均<0.01 mg/kg。在菠萝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日本和澳大利亚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0.05、0.04 mg/kg)。  相似文献   

10.
农药残留和残毒农药残留是指使用农药后,残存在植物体内、土壤和环境中的农药及其有毒代谢物的量。农药残毒就是残留在食品中的农药毒性。如果未按照国家安全使用规定施用农药和进行农产品采收,  相似文献   

11.
毒死蜱在冬季芹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芹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可能原因,降低农药残留超标率,通过2年的降解动态试验,研究了毒死蜱在冬季大棚和露地芹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以及在相同条件下与白菜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剂量下,毒死蜱在大棚芹菜中的残留半衰期为11~12天,在白菜中的残留半衰期为4~6天,说明毒死蜱在大棚芹菜中的降解速率明显低于白菜。毒死蜱在露地芹菜中的半衰期在9~10天,比大棚降解快。因此,建议毒死蜱在芹菜上的安全间隔期应达到60天,同时实际芹菜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毒死蜱用药期的控制或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替代。  相似文献   

12.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苹果和洋李中毒死蜱残留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利用光催化降解剂降低甚至消除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本研究以水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纳米TiO2粉体和水凝胶对苹果和洋李中毒死蜱残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二者均能很好的降解苹果和洋李中的毒死蜱残留,TiO2水凝胶的光催化效果稍优于纳米TiO2粉体。纳米TiO2本身无毒,光催化活性高,作为光催化降解剂在降低或消除农产品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这一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三大农药之一。随着菊酯农药的广泛使用,其残留给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危害。利用微生物降解这类农药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综述研究了微生物降解菊酯农药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微生物降解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戊唑醇25%可湿性粉剂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制定戊唑醇在花生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量。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3.86~4.12d和10.31~11.44d,施药量为125.70g(ai)?hm-2,使用2~3次末次试药距收获期间隔25、45d,戊唑醇在土壤及花生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22~0.154mg?kg-1和低于0.01 mg?kg-1,该农药属易降解农药(T1/2?30d)。  相似文献   

15.
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毒死蜱具有杀虫活性高、杀虫谱广、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当前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一种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但其残留问题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受到关注。为了解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过程及残留分析方法,本研究介绍了毒死蜱的基本性质、作用机制与应用现状,总结了它在土壤中的降解产物、降解机理以及影响降解的主要因素,概述了其在土壤介质中的提取、净化、分析原理和方法,并对其残留降解和检测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毒死蜱在土壤-水-植物-大气复杂环境系统中的降解研究,发展能够将高效的样品前处理和灵敏的后续检测集于一体的快速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6.
徐奕鼎 《茶业通报》2003,25(4):175-176
病虫害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管理的重要环节。优先采用非化学防治措施,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规程中的农药安全使用方法,有限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进行化学防治,严格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是无公害茶叫生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可以帮助减少和消除病虫害,实现稳产,但是农药的残留问题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微生物实现对于农药残留的有效降解,可以解决农药残留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结合微生物降解农药残留的基本原理,对其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科学种养》2011,(11):61-61
我国首个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快速降解农药残留的新型生物肥料生产线在河南省西华县投产。作为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示范工程项目,这种生物肥料通过降解农药残留,不仅可解决粮食、水果、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促进农作物增产,为破解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药残留超标不仅造成食物链及土壤生态环境污染,还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现在,由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有机磷农药降解酶制剂”的研制成功,终于使这一困扰业界多年的世界性难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据悉,有机磷农药降解酶制剂工业化生产厂已在北京建成,即将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20.
化学农药是一种危害高、难降解的环境污染物,农药残留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危害人体健康。光电催化具有安全环保、氧化能力强、易操作等优势,已成为降解农药残留最具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之一。笔者综述了光电催化降解农药的基本原理、常用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重点总结了光电催化降解农药的最新应用,评估了光源、pH等影响因素对农药降解的影响,这些为其短期内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目前涉及农药污水降解的研究较少,未来除针对电极材料改良外更应当侧重于实际农药废水的降解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