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毒死蜱在苹果果实、叶片及果园土壤中的残留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降解动态试验和最终残留量试验,研究了毒死蜱在苹果果实、叶片及树下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苹果不同部位中的残留主要集中在果皮部分;在推荐浓度和使用次数下,毒死蜱在果实中的半衰期为24.50d,最低检测限量为0.012 mg/kg;毒死蜱在果实、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量与试药量和次数有关;毒死蜱的残留量与时间有函数关系,随着时间的增加,残留量逐渐减少,整个消解过程呈负指数函数变化;毒死蜱降解速率:叶片>果实>土壤,最终残留量:果实>土壤>叶片。  相似文献   

2.
毒死蜱在冬季芹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芹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可能原因,降低农药残留超标率,通过2年的降解动态试验,研究了毒死蜱在冬季大棚和露地芹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以及在相同条件下与白菜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剂量下,毒死蜱在大棚芹菜中的残留半衰期为11~12天,在白菜中的残留半衰期为4~6天,说明毒死蜱在大棚芹菜中的降解速率明显低于白菜。毒死蜱在露地芹菜中的半衰期在9~10天,比大棚降解快。因此,建议毒死蜱在芹菜上的安全间隔期应达到60天,同时实际芹菜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毒死蜱用药期的控制或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替代。  相似文献   

3.
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降解与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虫苯甲酰胺是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的新型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具有杀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与常规药剂无交互抗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上鳞翅目害虫的防治。为了解氯虫苯甲酰胺在作物和环境中的降解情况及残留分析方法,本研究介绍了氯虫苯甲酰胺的理化特性、作用机理、作用特点与抗药性,总结了它在作物、土壤和水体中的降解研究现状,概述了其残留物的提取、净化、分析原理和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绿色环保杀虫剂,非常适合于害虫的抗性治理和综合治理。目前在各类样品基质中其残留物的检测分析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作物上降解速度快、半衰期短,属于易降解类农药,按照推荐剂量正确施用,在作物上不会造成残留,但它在土壤中的持留期较长,长期使用可能存在累积残留风险。此外,该杀虫剂对家蚕毒性高,在蚕区应谨慎使用。同时,大量、频繁地使用该杀虫剂已经发现有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毒死蜱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研究了毒死蜱在土壤中的主要环境行为——吸附性、移动性、挥发性及降解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具有较强的吸持毒死蜱农药的能力,吸附常数(Kd)为:壤土213.51,粘土182.82和砂土157.01;毒死蜱属于在壤土、砂土中不易移动,在粘土中不移动的农药品种;毒死蜱在壤土和粘土属难挥发,在砂土属中挥发;毒死蜱在壤土、粘土和砂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3.9d、12.6 d和9.8 d,属于易土壤降解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5.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苹果和洋李中毒死蜱残留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利用光催化降解剂降低甚至消除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本研究以水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纳米TiO2粉体和水凝胶对苹果和洋李中毒死蜱残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二者均能很好的降解苹果和洋李中的毒死蜱残留,TiO2水凝胶的光催化效果稍优于纳米TiO2粉体。纳米TiO2本身无毒,光催化活性高,作为光催化降解剂在降低或消除农产品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这一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磺胺类兽药残留的生态效应及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SAs)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磺胺类抗生素是人工合成的高效广谱抗菌药,广泛应用于农业、水产、畜牧养殖和人类疾病治疗中,其在环境中的大量残留带来了潜在的环境风险。此文综述了磺胺类抗生素兽药对土壤环境的生态毒性、土壤中磺胺类兽药残留的检测,以及在土壤中的吸附转移和降解,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对储粮害虫防治过程中的抗性、药剂短缺等问题,从硫酰氟物理化学性质入手,对其杀虫机理、防治效果、残留及降解、农药登记、熏蒸应用技术、浓度检测仪器、安全防护措施、环境保护、熏蒸防治增效等方面一一进行分析,提出了硫酰氟有可能成为淘汰溴甲烷之后的磷化铝替代熏蒸剂,以及需要关注的伴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抗虫棉外源Cry1A融合杀虫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珺瑜  崔金杰  张帅  赵清 《棉花学报》2011,23(4):364-368
 以转Bt基因棉GK12和转Bt+CpTI基因棉中棉所41为试验材料,以其亲本材料(泗棉3号、中棉所23)为对照,采用ELISA测定方法,研究了抗虫棉外源Bt杀虫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土壤掩埋条件下,转Bt 基因棉和转双价基因棉叶片中Bt杀虫蛋白的降解动态基本一致,降解周期达6个月;叶片掩埋后1~3个月,杀虫蛋白降解最迅速,4~6个月降解缓慢,第7个月已检测不到。不同生育期两者根系中Bt杀虫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月最高,6-9月迅速下降,10月至次年3月逐渐下降,至次年4月已检测不到。土壤中Bt杀虫蛋白的降解动态基本一致,两类抗虫棉播种前土壤中均检测不到Bt杀虫蛋白,苗期开始Bt杀虫蛋白的含量逐渐增加,至花期均达到最高峰,铃期以后逐渐下降。棉花收获后6个月内,两类抗虫棉田土壤中Bt杀虫蛋白含量迅速降低,到次年4月已检测不到。  相似文献   

9.
甲维.毒死蜱40%水乳剂在水稻和稻田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甲维?毒死蜱40%水乳剂在稻田中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别对样品中的甲维盐、毒死蜱进行测定,并通过田间试验对该药中甲维盐和毒死蜱在水稻和稻田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甲维盐和毒死蜱在稻田水、土壤和稻秆中均消解较快,甲维盐半衰期分别为17.55、35.55、19.10 h;毒死蜱半衰期分别为0.90~1.36天、3.02~5.30天和4.43~5.82天。在稻田中施用甲维?毒死蜱40%水乳剂,按推荐使用剂量施药2次,距末次施药21天以上,收获的糙米中未检出甲维盐,并且其中毒死蜱的残留量也低于中国规定的毒死蜱在糙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0.1 mg/kg,此时收获的糙米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烯唑醇在香蕉、土壤上残留动态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研究了烯唑醇在广东、福建香蕉园施用后的残留与降解情况。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测定了烯唑醇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烯唑醇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香蕉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7-11.6 d和8.3-13.2 d。并对其作出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与环境样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虫苯甲酰胺是以昆虫鱼尼丁受体为靶标的新型杀虫剂,具有超高的杀虫性能,尤其对鳞翅目害虫具有优异的防效,在水稻、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生产上大量应用。随着氯虫苯甲酰多年大面积连续使用,其对农产品及环境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为了解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动态规律,笔者总结相关文献,简要概述了氯虫苯甲酰胺在不同样本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包括主要的样品提取、净化和检测技术及其优缺点,综述了近年来氯虫苯甲酰胺在蔬菜、水果、粮食作物、土壤等农产品与环境样品中的残留动态,以期为氯虫苯甲酰胺在农业生产上的科学安全使用和残留量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乐斯本乳油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2001年分别在北京市郊区和武汉市郊区进行了48%乐斯本乳油在小麦和土壤中残留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有效成分毒死蜱在小麦上的半衰期为2.5~4.2 d,土壤上的半衰期为3.7~9.5 d;在用量375~750 g/hm2、施用1~2次的情况下,小麦麦粉中残留量为未检出(<0.011)~0.038 mg/kg,麦秸中残留量为未检出(<0.045)~0.960 mg/kg,土壤中残留量则均未检出(<0.006 mg/kg)。  相似文献   

13.
乐果在香蕉、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在香蕉上科学、安全地使用乐果,研究了乐果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采用气相色谱法和田间试验方法,依据GB/T 5009.20—2003和GB/T 14552—2003对乐果的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香蕉中,乐果有一定原始沉积量,其残留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2种不同处理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1.4009·e-0.2404t、C=2.2820·e-0.2369t,半衰期(T1/2)分别为2.9、3.0天;在土壤中,乐果的残留降解动态方程为C=4.5025·e-0.2348t,T1/2为3.0天。距第2次施药后62~66天,最终产品残留量在香蕉及其土壤中均未检出乐果残留量(检出限为0.005 mg/kg)。福建蕉区在香蕉生产上科学合理施用乐果,最终产品质量可符合NY/T 750—2011中规定的MRL要求,同时最终对蕉园土壤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纳米TiO2降解毒死蜱的反应动力学,考察了纳米TiO2用量、毒死蜱起始浓度及溶液pH值对毒死蜱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影响,旨在为将来实际生产中降解蔬菜、粮食、水果及农药废水中毒死蜱残留的污染提供依据。结果表明,TiO2最佳用量为50 mg/L;毒死蜱初始浓度越大,降解速率常数越小;在碱性条件下,有利于降解反应的进行。试验条件下毒死蜱的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5.
氟乐灵农药是一种二硝基苯胺类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在食物和环境中残留严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主要总结了氟乐灵的残留限量,通过综述色谱法、免疫分析方法、电化学法、光度计法、生物检测法等5种氟乐灵检测方法进展情况,并对氟乐灵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为氟乐灵残留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色谱法等常规方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免疫分析的简便快捷、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农药残留快检分析方法。综述了常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荧光免疫分析、免疫层析、免疫磁珠、仿生免疫分析及生物条形码技术等的作用原理、特点及研究进展。不同的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而分子印迹、纳米技术和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提供了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建议基于免疫分析技术的自身优势,结合新技术并不断完善,进而在农药残留快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控制上,开发简单便携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检测手段,提高方法和仪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成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