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纳米微乳是粒径介于10~100 nm的特殊乳剂,能够提高易降解物质的生物利用度和对环境的耐受性,具有诸多优点。维生素又是畜禽机体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影响动物健康和生长生产性能。将纳米微乳技术运用到复合维生素生产制作中,弥补了传统工艺生产的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大、吸收率低等缺点。本综述对纳米微乳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制备方法以及纳米微乳维生素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纳米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广泛应用形成了纳米生物技术,而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中药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纳米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的定义,详细介绍了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中药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纳米技术是21世纪三大技术之一,是在纳米尺度内调控物质结构的技术。在动物免疫方面,能利用纳米微量元素作为免疫增强剂和免疫佐剂。在疾病检测方面,能利用基于纳米技术的全自动PCR检测进行自动化大通量快速检测;而纳米荧光探针检测技术和纳米传感器检测技术则能进行快速、准确、灵敏的疾病检测。  相似文献   

4.
以集约化养殖的商品肉鸡30万羽为试验动物,对比了国产复合维生素纳米微乳与国外类似产品在成活率、出栏体重及饲料转化率等方面的作用效果。2批生产试验的结果表明,国产复合维生素纳米微乳可以有效提高商品肉鸡的成活率、出栏体重及饲料转化率,作用效果稍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5.
1990年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标志着纳米科学技术的正式诞生,一跃成为席卷全球的研究热点[1].到本世纪,纳米技术作为最有影响力的技术之一,展现出了惊人的发展势态.目前,人造纳米微粒以及纳米微粒构成的纳米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到动物科学、畜牧兽医及环境污染治理等传统或新兴产业中.在不久的将来,纳米材料极有可能全面介入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因此,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隐患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纳米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有很大的潜力,本文以动物医学与纳米技术相结合的角度为出发点,着重介绍纳米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中的应用,包括纳米基因芯片、纳米标记物等技术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制备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处方,考察其形态、粒径分布及稳定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复合维生素纳米乳中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D3、维生素E醋酸酯的含量。结果显示,制备的复合维生素纳米乳为黄色透明液体,乳滴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9.8nm,在湿度75%,4、25、40、60℃条件下放置1个月,常温下放置3个月,体系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等物理变化。复合维生素纳米乳中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D3、维生素E醋酸酯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72、0.021、20.020g/L。结果表明,复合维生素纳米乳稳定性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复合维生素制剂。  相似文献   

8.
纳米技术及其在动物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由于纳米材料理化性质的奇特性,将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学、医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动物科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也必将受到纳米技术的巨大影响。纳米技术使基因工程变得更加可控,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制造多种多样的生物“产品”,农、林、牧、副、渔业也可能因此发生深刻变革。本文就纳米粒子的基本特性,纳米技术在遗传育种、动物营养、药物开发、防疫诊断、畜禽产品质量和畜牧环境污染等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该品是采用海能独有的纳米微乳专利技术生产的纳米级液体复合维生素,该产品不仅改善了维生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分散性和透析性,尤其解决了脂溶性维生素的溶水、吸收问题,不再需要通过胆汁胶化溶解后吸收,生物利用度达到98%以上。不仅快速补充维生素、平衡氨基酸,而且达到理想的营养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纳米级维生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成萍  田野 《饲料工业》2006,27(6):62-64
纳米材料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新状态,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正在形成与发展之中,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医疗和纺织等行业。运用纳米技术可以改善或改变维生素的水溶性、分散性和吸收率;改善维生素在畜禽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提高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改善维生素和饲料加工之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再生丝素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优势,所以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单一的再生丝素纳米纤维脆性大,力学性能差,而采用由不同的无机粒子或合成高聚物与丝素共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可以极大地改善单纯使用一种材料的适应性,并且使复合纤维同时具备多种优势。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静电纺丝制备再生丝素与无机粒子或合成高聚物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提高丝素纳米纤维的综合性能,拓展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鸡饮用单体维生素含量相同的普通电解多维和固体纳米复合维生素对其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体纳米复合维生素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和出栏重,降低肉鸡残次率和死亡率;显著提高肉鸡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表明固体纳米复合维生素的吸收利用率明显高于普通电解多维。  相似文献   

13.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并正在崛起的一门新兴技术,正逐步向各自然学科领域渗透的纳米生物学也相应建立和发展起来.将动物营养学引入介观领域(在物质尺度的宏观和微观的中间领域),研究纳米微量元素对动物的生物学效应,将拓宽动物营养学的研究范畴,必将对动物营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纳米硒(selenium nanoparticles)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应用方面.  相似文献   

14.
根据纳米维生素D_3在本试验条件下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运用DAS2.0软件测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纳米维生素D_3的达峰时间Tmax=8h,峰浓度Cmax=5.77μg/m L,半衰期T1/2=24h,药时曲线与横坐标包围所形成的面积AUC0-100=452.7μg/m L。计算出纳米维生素D_3与普通维生素D_3的相对生物学效价为222.1%,表明纳米维生素D_3在动物体内吸收速度更快、最大血药浓度值大、生物学效价更高。  相似文献   

15.
纳米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科技界耳熟能详的纳米技术已成为继互联网、基因等词后人们关注的又一热点。纳米科技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性新兴学科领域,它的迅猛发展将成为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迄今为止,还未见畜牧业中有关纳米技术的研究报道。但纳米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必将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展望纳米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1纳米微粒营养物在动物胃肠道吸收中的作用Florence(1998)指出:营养物质的颗粒大小是影响胃肠道对其吸收的一个关键因素。Eldridge,Damge,Jani也证实了这…  相似文献   

16.
丝素蛋白独特的氨基酸组成和空间结构,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生物材料,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丝素纳米纤维与丝素复合纳米纤维更是赋予了丝素纤维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更为良好的应用性能。本文系统介绍了近年来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及丝素复合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材料(包括骨组织工程材料,软骨、伤口、神经和血管修复材料,药物缓释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及改性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简要展望了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研究需要创新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7.
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制专用于种鸡且完全溶于水的复合维生素预混剂。根据罗氏制药公司推荐的种鸡维生素最佳需求量确定比例,用伪三元相图筛选和优化处方,使用水溶性载体辅美粉代替水,与脂溶性维生素和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来进行成乳,直到整个体系呈干燥的颗粒,然后向其中混入水溶性维生素,将整个体系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维生素预混剂。用ZETA电位和透射电镜来鉴定,可溶于水的预混剂水相中粒径大小和形态分布是否达到纳米乳的条件;通过温度加速、光加速试验与可视性状观测,进而判断稳定性。结果研制的预混剂水相中粒子平均粒径是24.4 nm,分布均匀,成球形乳滴状,彼此不粘连,符合纳米乳的条件;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用水溶性基质所做的维生素A、D、E的含量也符合要求;在4、25、40℃条件下放置20 d,预混剂颜色无明显变化,依然干燥,无结块。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维生素预混剂稳定性好,可完全溶于水,并且水相符合纳米乳性状。  相似文献   

18.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发展起来的核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医学、光电化工等领域。纳米技术与寄生虫病的试剂仪器诊断、药物治疗及疫苗防控环节有机结合,全面应用于纳米金标检测试纸条、试剂盒和仪器设备、纳米载体靶向驱虫药物、新型纳米疫苗佐剂的研发制备等方面,深入渗透到医学领域并广泛应用到寄生虫学中。作者着眼于当前纳米技术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其在寄生虫病的检测诊断、驱虫药物和疫苗佐剂中的应用情况,包括胶体金标记免疫亲和层析、微粒材料合成、生物传感等纳米技术在寄生虫病检测诊断中的应用,总结了新型纳米驱虫药物脂质载体、化学合成药、草本中药研发的进展,并对疫苗佐剂研发中的热点,如纳米脂质体、聚合物颗粒、细胞因子的相关进展进行了概述。本文旨在为纳米技术在寄生虫学中的深入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纳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又称毫微米,即百万分之一毫米。目前,纳米技术已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应用,如纳米物理学、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计量学和纳米加工学等。应用于药物学领域的纳米技术称为纳米药物学。纳米粒在药物学上的应用主要有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药物制剂2种。纳米药物的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规模大,而药物的作用也实现了器官靶向、高效和低毒等革命性的突破,并具有稳定性好、对胃肠刺激性小等优点。因此,纳米药物在国际工业领域以及医药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阐述了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纳米技术是指加工尺度达到纳米级的制造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纳米尺寸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分子团,精确地排布原子结构。纳米粒子细小,具有尺寸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最重要的是具有表面效应,这些特征为其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