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木麻黄是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造林先锋树种。石狮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市域三面临海,木麻黄防护林有大面积种植。基于现有参考文献和多年从事石狮市林业工作的实践与调查,总结了石狮市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的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并对其的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前言     
<正> 沿海防护林作为我国重要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具有较高生产力和稳定协调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持续地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等多种效益。木麻黄是东南沿海最为重要的防护树种,自50年代营造木麻黄防护林以来,已在7000多公里的海岸带建起了宏伟的绿色屏障,为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及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防护林管理不善等原因,当前木麻黄人工林经营中存在更新困难、生长衰退以及低效林分多和病虫害增加等突出问题,对木麻黄林的持续发  相似文献   

3.
张尔  钱小香 《热带林业》2011,39(4):34-35
利用木麻黄营造沿海沙地防护林,不仅符合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而且也是保护和恢复全省海防林带生态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持续性发展木麻黄沿海防护林、苗木品种和造林技术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木麻黄沿海防护林造林技术,并对以后的造林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岸带木麻黄林生态系统过程与可持续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麻黄为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主栽树种,如何维持和提高其环境调控功能成为当前沿海防护林经营的重要科学问题。文中概述了海岸带木麻黄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防护功能以及育林措施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指出木麻黄人工林具有生产力高、光能利用率高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探讨干扰与木麻黄林生态系统退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木麻黄海岸防护林的恢复重建与生态系统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木麻黄是我国东南沿海主要防护树种,由于经营不善造成更新困难、生长衰退、病虫害加剧,严重地影响了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分析影响木麻黄防护林持续经营因素出发,探讨了木麻黄防护林持续经营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田木麻黄防护林网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沿海沙地农田防护林网中的木麻黄更新试验,结果认为:福建沿海农田木麻黄防护林更新迹地的沙壤都比较贫瘠且普遍存在P元素的缺乏;补充元素技术可有效地促进更新林带的生长;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利用能提高更新林带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农田木麻黄防护林带更新配套技术的实施可取得良好的更新效果,防护效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人工林地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cL.)为东南沿海营造防护林的主要树种,现有人工林面积逾100万hm2。建国以来木麻黄培育成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造林技术有所创造发展,有效地发挥了森林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项功能。但因林分结构简单和经营方法不当.导致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失调,面临着生长衰退、他力下降、林分更新困难和低效林分增加等局面,广东、福建等地均有类似报导,如何维持和提高木麻黄林土壤肥力,确保人工林地防护效能.已成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迫切问题。l木麻黄连我对林木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根…  相似文献   

8.
沿海木麻黄生态效益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麻黄是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对其生态效益的探讨已成为沿海防护林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选取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等四个生态指标概述木麻黄的生态效应,针对目前木麻黄造林存在的树种结构单一、病虫害发生、二代更新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从造林技术着手,提出了沿海防护林恢复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生态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美娟 《防护林科技》2002,(3):46-47,57
概述沿海木麻黄防护林在防御自然灾害 ,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进展 ,着重阐述了木麻黄防护林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以及对土壤的生态作用 ,并讨论木麻黄防护林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沿海防护林建设对于改善沿海风沙生态环境,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促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作用。木麻黄是晋江市沿海防护林的主要树种。调查木麻黄害虫的危害部位和生物学特性,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对于保护沿海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东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主要配置模式的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对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的生态防护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三大类8个指标,从理论与买践相结合的角度,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东南沿海基于林带后沿沙地防护林7种主要配置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策略层各影响评价因子中,生态防护功能依然占首位,社会经济价值指标也占了很高的比重.各配置模式综合效益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木麻黄与相思类混交(D1)〉林果复合经营(D6)〉木麻黄与多树种混交(D4)〉木麻黄与桉树类混交(D2)〉木麻黄与其他树种混交(D5)〉木麻黄与灌木(D7)混交〉麻黄与松树类混交(D3).根据所得结果还对各种配置模式在海岸带的梯度配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大叶相思、肯氏相思、毛娟相思、马占相思和厚荚相思等相思树种在东山县沿海沙地上营建防护林,并对其抗风、抗台风及抗连续干旱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厚荚相思抗风能力强,生长快,是较好的可在沿海沙地上适生的树种;相思树种抗台风能力较木麻黄弱,台风对相思树种的主要危害是断梢,但在以后的生长中能较快地得到恢复,对相思林分生长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厚荚相思在沿海沙地上造林,不仅成活率高(95%以上),而且在遭受连续8个月的干旱后,旱死率为0,表现出很强的抗旱能力,而且在贫瘠的沙地土壤上生长表现良好,其生长量超过了木麻黄601无性系,是非常好的适合于沿海沙地条件的树种。  相似文献   

13.
相思树种更新木麻黄防护林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相思树种更新木麻黄防护林对沿海沙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与木麻黄林分相比,在沿海沙地后沿应用相思树种造林使沙地土壤中水溶性C l-和Na+含量降低,而使表层土壤中的水溶性Ca2+含量升高;相思树种能明显地改善沙地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供给,然而,对不同的相思树种来说,其改善程度有所差异;相思树种明显地增加了沿海沙地土壤中全氮和全碳的含量,且增加的量以沙地土壤的表层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福建滨海沙地造林树种的适应性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树种滨海沙地适生性进行测定 ,不仅可以筛选出适宜于在不同滨海沙地的树种 ,丰富滨海防护林的树种资源 ,同时 ,也是防护林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各树种在不同滨海沙地立地上的成活率 (或保存率 )、生长量和抗风性的比较 ,筛选出适宜在福建东南滨海后沿沙地上栽植的树种有巨尾桉、刚果1 2 #桉、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和马占相思等 5个树种 ;较适宜的树种有山地木麻黄、柠檬桉、大叶相思、湿地松等 1 0个树种 ;适宜于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改造的树种有木麻黄无性系 70 1 #、60 1 #、厚荚相思等 3个树种 ,较适宜的树种为刚果 1 2 #桉 ,但建议慎重使用 ;适宜于前沿有少量稀疏木麻黄老林带保护的风口沙地立地上造林的树种有厚荚相思 ,较适宜的树种有纹荚相思和马占相思等 2个树种 ;适宜于滨海风口沙地立地上造林的树种有木麻黄惠安 1号无性系和木麻黄澳大利亚种源C3 8,具有一定潜力但尚需做进一步观察的树种有短枝木麻黄、木麻黄澳大利亚 1 5 1 98种源、木麻黄无性系 70 1 #和细枝木麻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木麻黄的引种培育和经营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由于木麻黄树木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它已成为华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我国引种木麻黄已有105年历史,目前我国已引进木麻黄植物21种、种源202个和家系261个,在华南沿海沙地防护林地区开展了广泛试验,筛选出大量优良遗传资源,为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和速生工业用材林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作者综述了我国木麻黄科树木引种、培育和经营研究概况,并对木麻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东南沿海防护林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现有文献以及笔者多年来对沿海防护林病虫害的研究积累,对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树种木麻黄、红树林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木麻黄病害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木麻黄是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树种。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木麻黄病害研究概况,着重介绍木麻黄青枯病的抗性育种、营林技术、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方面的具体进展,同时也介绍了木麻黄树干疱腐病、衰退病、白粉病等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主要探讨了沿海防护林中木麻黄的主要病虫害类型以及防治技术,为我国沿海地区防护林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保证我国沿海防护林的健康生长,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沿海沙地湿地松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上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福建省东山赤山防护林场在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的采伐迹地上试种湿地松(Pinuselliottii) ,以丰富沿海防护林的树种资源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 ,营造湿地松林分对沿海沙地土壤性质及肥力水平的影响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湿地松林分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变化规律 ,为防止地力衰退 ,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沿海沙地土壤的生态管理提供依据。1 研究区概况东山赤山林场位于福建沿海南部 ,东经 1 1 8°1 8′,北纬 2 3°40′。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干、湿季节明显 ,年平均降水量 945mm ,大部分降水集中于 5…  相似文献   

20.
论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沿海防护林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一部分 ,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广东省海岸线长 ,营造沿海防护林时间早 ,规模大 ,成效好 ,50年代在粤西滨海沙地营造木麻黄成功 ,防护林带成为沿海地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屏障。通过对建设沿海防护林必要性的论述以及广东省沿海防护林沿革情况的回顾 ,提出了沿海防护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