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射免疫有皮下与肌肉注射两种方法。肌肉注射抗体上升快,但对鸡的应激大,容易造成残疾,且抗体维持时间短,常用做紧急免疫;皮下注射对鸡只免疫应激小、抗体维持时间长,是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鹌鹑首次免疫试验结果表明,20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的鹌鹑首次免疫禽流感疫苗2周后,部分鹌鹑能测定到AI-HI抗体,3周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AI-HI抗体为5 log2以上,但维持时间很短,4周时开始下降,5周时降至3 log2以下;二次免疫2周后抗体达到7.6 log2,3周时抗体开始下降,6周时降至3 l0g2以下;不同免疫途径免疫效果比较,皮下注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肌肉注射抗体水平;试验同时设鸡免疫试验为对照,相同剂量二次免疫后鸡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鹌鹑,且维持时间可达6周以上;疫苗的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鹌鹑未见任何不良临床反应,精神、食欲和体重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使用950只美国尼古拉白羽健康火鸡,中间实验使用9616只,用新城疫疫苗免疫后,抽样监测其HI抗体滴度和观测其对新城疫强毒攻击的抵抗力的方法,研究了火鸡新城疫的免疫日龄、免疫途径、免疫剂量、免疫次数以及免疫期与保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1日龄雏火鸡用新城疫Lasota疫苗(Ⅳ系苗),以鸡的倍量,通过滴鼻和点眼途径首次免疫,其免疫保护期可维持1个月;对21日龄的火鸡用新城疫Mukteswar苗(Ⅰ系苗)以鸡的倍量,通过肌肉注射2次免疫,其免疫保护期可维持6个月齿龄;对种用火鸡,于开始繁殖前3~4周,用新城疫Ⅰ系苗,以鸡的倍量肌肉注射进行第3次免疫,可在生产期抵抗新城疫的侵害。由此,提出商品火鸡和中用火鸡的新城疫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4.
棘胸蛙虹彩病毒免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棘胸蛙虹彩病毒疫苗体表喷雾和肌肉注射的免疫效果,为其免疫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棘胸蛙虹彩病毒灭活疫苗进行体表喷雾免疫和肌肉注射免疫,并进行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和相对免疫保护率测定。[结果]注射0.2 m L 1×108TCID50/m L疫苗组21 d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最高达到380.2,相对免疫保护率达到80%;体表喷雾1×107TCID50/m L疫苗组,28 d最高抗体效价为320.0,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0%。[结论]肌肉注射疫苗和体表喷雾疫苗对棘胸蛙都有较好的免疫效果,肌肉注射疫苗组的免疫效果最佳,但喷雾免疫可作为棘胸蛙快速无损伤免疫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采用NDⅠ系疫苗大剂量肌肉注射雏鸡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免疫应激模型,探讨应激状态下雏鸡免疫功能变化及黄芪多糖(APS)对免疫应激雏鸡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20只2周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试验组(T1、T2)。分别胸肌注射0.5ml/只:生理盐水,10头份新城疫(ND)Ⅰ疫苗;10头份NDⅠ疫苗+5mgAPS。于应激后1,3,5,10,15,21d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β-微量法检测ND抗体消长变化,以及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雏鸡免疫器官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目。结果显示:免疫应激后雏鸡免疫功能明显紊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受到抑制,而黄芪多糖体内应用可有效恢复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用鸡胚和普通培养基增殖的大肠杆菌在免疫效果方面有无差异,用致病性大肠杆菌地方菌株与标准菌株混合,经鸡胚及固体培养基增殖后,制成两种油佐剂灭活疫苗,分别免疫10日龄雏鸡,免疫后21d抗体达到峰值,抗体在3log2以上维持35d以上,免疫后42d用混合菌液对两种菌苗免疫组分别进行攻击,鸡胚苗免疫组对混合菌液的攻击保护率为93.3%,常规培养苗免疫组对混合菌液的攻击保护率为83.3%。  相似文献   

7.
通过使用新城疫和禽流感的二联浓缩疫苗免疫生产鸡群,分别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进行翅静脉采血,检测鸡群中ND、AI(H9)HI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组鸡的抗体效价3周达到高峰,ND达到8Log2以上,AIH9达到9Log2以上,维持在较高水平达20周以上。结果表明浓缩疫苗在肉种鸡上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人参叶皂甙对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的研究,为开发人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进行试验设计、分组。不同途径对鸡给以人参皂甙,同时进行ND油苗免疫与含人参皂甙的ND油佐剂疫苗免疫接种;35日龄时,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菌液,采集血液做细菌培养,记数;60日龄时,进行增重及免疫器官重量比较;分离不同阶段鸡血清做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鸡血清中的HI抗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人参叶皂甙能促进鸡抗NDV抗体的产生,且高效价抗体维持时间长;各组间增重比较差异不显著;人参叶皂甙对胸腺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对脾脏发育抑制,对法氏囊的影响依给药方式不同而异;血液中细菌总数测定结果表明人参叶皂甙能使鸡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能力增强。[结论]人参叶皂甙能促进鸡体内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及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9.
邢宝成 《饲料博览》2004,(11):55-55
传统鸡痘疫苗的免疫方法为翼膜刺种。但刺种的弊端(如:不易操作、剂量不准等)常导致免疫鸡群出现散发鸡痘的现象,即免疫效果不确定。经大量临床实践观察,2倍量肌肉注射鸡痘疫苗可有效控制和预防鸡痘的发生,肌肉注射操作较简单易学,剂量准确,在注射过程中可经常更换消毒针头避免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旨在探讨在高母源抗体下蛋雏鸡新城疫(ND)免疫程序与免疫效果的关系.在不同日龄和不同母源抗体水平,对鸡新城疫高母源抗体的蛋雏鸡进行免疫,测定效果.结果表明,用新城疫弱毒疫苗和油乳剂疫苗同时免疫后,免疫越早,受母源抗体干扰越大,总体免疫效果越差;当ND母源抗体降到6log2左右(大约在11~13日龄)时进行首免,隔14天进行二免,鸡体产生保护水平(6log2)以上的ND抗体最快、抗体水平上的最高、维持时间最长,总体免疫效果最好.因此,母源抗体6log2时首免,14天后二免为最佳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用新城疫I系苗肌肉注射 2周龄健康雏鸡 ,剂量是 2头份 /只 ,复制免疫应激模型。通过对免疫应激后第 1、 3、 5、 1 0、 1 5、 2 0d的法氏囊、胸腺、脾脏和盲肠扁桃体各器官组织病理学、活性B淋巴细胞和IgG、IgM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研究 ,结果发现 :(a)与对照组相比 ,各器官中浆细胞、巨噬细胞 (MΦ)、淋巴细胞数量增多 ,而且脾脏、盲肠扁桃体中的淋巴小结数增多。 (b)各免疫器官中活性B淋巴细胞在第 5天开始显著增多 ,并且在第 1 0天达到高峰 (P <0 0 1 )。 (c)各免疫器官中IgG抗体生成细胞在应激第 1 5天达到高峰 ,呈持续增长趋势 ;IgM抗体生成细胞法氏囊在第 5天 ,脾脏和盲肠、扁桃体在第 1 0天达到高峰 ,以后缓慢下降 ,且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 )。这表明在本试验的免疫应激条件下体液免疫功能未被抑制。  相似文献   

12.
蜂胶免疫佐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蜂胶作为免疫佐剂制成鸡新城疫(ND)蜂胶灭活苗,与含有相同抗原的油乳剂苗、氢氧化铝胶苗和无佐剂灭活苗,对鸡进行ND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蜂胶苗的抗体上升速度比油乳剂苗快。与氢氧化铝苗和无估剂灭活苗相比,蜂胶苗的抗体水平较高、维持时间较长,经安全试验、证明蜂胶无毒、无刺激性。是一种值得研制和开发的新型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3.
探讨日粮添加谷氨酰胺(Gln)对免疫应激条件下蛋鸡应激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健康的37周龄海兰褐产蛋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2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和Ⅴ组为免疫应激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0.6%、0.8%和1.0%的Gln。试验第4天对Ⅱ~Ⅴ组蛋鸡分别进行肌肉注射新城疫冻干苗和灭活苗,对照Ⅰ组蛋鸡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免疫应激后3h,日粮未添加Gln的免疫应激Ⅱ组蛋鸡血浆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P0.01),免疫后6h,Ⅱ组的血浆皮质醇含量仍高于对照Ⅰ组(P0.05),日粮添加Gln的Ⅲ、Ⅳ和Ⅴ组的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Ⅱ组(P0.01)。日粮添加Gln可显著提高新城疫免疫应激蛋鸡的新城疫HI抗体滴度水平(P0.05),以0.6%Gln效果更好。免疫应激后3h,其B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高(P0.01),T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未添加Gln的免疫应激Ⅱ组蛋鸡B、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高于日粮添加Gln的免疫应激组(P0.05);日粮添加0.6%、0.8%Gln有助于免疫应激蛋鸡B、T淋巴细胞转化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因此,免疫应激条件下,日粮添加Gln能显著降低免疫应激蛋鸡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含量,日粮添加Gln有增加机体免疫机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所谓喷雾免疫,就是疫苗稀释后,用电动或气压喷雾器在鸡的上空进行喷雾,鸡在雾化的环境中停留一段时间而获得免疫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应激小,而且产生免疫力快。但如果技术操作不当,则会免疫无效甚至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用蜂胶作为免疫佐剂制成鸡新城疫(ND)蜂胶灭活苗,与含有相同抗原的油乳剂苗、氢氧化铝胶苗和无佐剂灭活苗,对鸡进行ND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蜂胶苗的抗体上升速度比油乳剂苗快;与氢氧化铝苗和无估剂灭活苗相比,蜂胶苗的抗体水平较高、维持时间较长。经安全试验、证明蜂胶无毒、无刺激性。是一种值得研制和开发的新型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6.
<正>在鸡的饲养过程中,为了防止发生重大疾病,特别是病毒性疾病,需要养殖从业人员对鸡只进行疫苗的免疫,疫苗免疫分为冻干活疫苗、油乳剂灭活苗,冻干活疫苗产生抗体较快,抗体滴度较高,但维持时间短。油乳剂灭活苗产生抗体较慢,抗体滴度较冻干苗低,但抗体维持时间长,且抗体均匀度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养殖户常进行冻干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搭配使用,也就是俗称的"活加死",这种免疫方式既保证了抗体的有效高度,又保证了抗体的长期性,为机体建立强大的  相似文献   

17.
马菁  马杨 《河南农业》2014,(21):60-60
<正>一、温度鸡体对环境温度有较强的依赖性,适宜的温度环境有利于鸡体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不仅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而且会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或造成免疫抑制,使鸡体易受到病原感染或免疫后抗体水平较低,导致免疫失败。二、光照有研究表明日光照时间超过20L:4D(L:光照时间,D:无光照时间)时,鸡体会对抗体产生抑制作用,在24L:0D的环境下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评价母源抗体水平对仔猪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仔猪猪瘟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试验采用阻断ELISA方法对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后的免疫抗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仔猪在21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开始转阳和免疫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均较长。仔猪在28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以下,但仍维持在一定水平,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均较35日龄和42日龄免疫时所需时间长。仔猪在35日龄和42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较低,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开始转阳和免疫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所需时间较短。根据本试验结果发现,该猪场仔猪猪瘟疫苗免疫的最佳免疫时间段应为28~35日龄。  相似文献   

19.
丛志慧 《新农业》2013,(5):32-33
做好肉鸡防疫是控制肉鸡传染病的首要措施。在鸡场管理工作中,给肉鸡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并认真操作,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要根据当地鸡病的流行特点、疾病种类、发病季节、母源抗体和前次免疫接种后的残余抗体水平、疫苗种类和免疫保护期、免疫接种方法、鸡的免疫应答能力、各种疫苗的联合应用以及免疫对鸡健康和生产能力的影响等,制定出适合自  相似文献   

20.
由于鸡疾病防治措施不到位,方法不科学,致使幼雏鸡易突发多种疫病,增加养殖户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饮水免疫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应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