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全价颗粒饲料精粗比与犊牛不同组织GLUT1、FATP4、PepT1 mRNA表达的关系,根据NRC(2001)营养需要,采用20型颗粒饲料机组,将质量比3∶1的苜蓿和小黑麦草混合,分别制成精粗比75∶25(Ⅰ)、70∶30(Ⅱ)、65∶35(Ⅲ)、60∶40(Ⅳ)的颗粒全价饲料,分别饲喂4组日龄相近、体重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断奶公犊牛(共12头,每组3头),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Ⅲ组犊牛肝脏、瘤胃、十二指肠、盲肠的GLUT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而试验I组皱胃GLU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试验Ⅲ组肝脏、盲肠和试验I组瘤胃、皱胃、十二指肠的FATP4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3)试验I组瘤胃、皱胃、十二指肠和试验Ⅳ组肝脏及试验Ⅲ组盲肠的PepT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各组。总体而言,不同精粗比全价颗粒饲料对不同组织GLUT1、FATP4、PepT1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影响,精粗比为65∶35时更利于犊牛对葡萄糖、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精粗比全价颗粒饲料对犊牛不同组织中SREBP-1、FASN、SCD1和ApoA1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日龄和体重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断奶公犊牛12头,分为4组,每组3头,各试验组精粗比分别为75∶25(Ⅰ)、70∶30(Ⅱ)、65∶35(Ⅲ)和60∶40(Ⅳ),预试期14d,正试期56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肝脏、十二指肠和瘤胃中的SREBP-1和ApoA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I组肝脏和十二指肠中的FAS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而在瘤胃和肌肉中的结果与之相反;试验Ⅰ组犊牛肝脏和十二指肠以及试验Ⅲ组瘤胃中的SCD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日粮高精粗比能够促进犊牛体内脂肪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试验一采用增量灌注2×2交叉试验设计,选用4头装有瘤胃瘘管中国荷斯坦奶牛,每期试验持续4周,期间试验组2头牛接受氯化铵增量灌注(0、150、300、450 g·d-1),每个剂量灌注1周,对照组2头牛只灌注清水;试验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48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及产奶量相近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氯化铵添加量分别为每头牛0(对照组)、150、300和450 g·d-1。预试验14 d,正式试验56 d。结果表明,(1)氯化铵能显著提高瘤胃氨氮浓度(P0.05);瘤胃p H随氯化铵灌注或添加量增加有线性降低趋势(P=0.084,P=0.060);氯化铵对瘤胃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2)试验一,随氯化铵灌注量增加,干物质(P=0.022)、有机物(P=0.041)消化率呈二次曲线升高;粗脂肪(P=0.019)消化率线性升高。氯化铵在泌乳奶牛生产中添加量不宜超过300 g·d-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选取6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0(C组)、15(A1组)、30(A2组)、45(A3组)mg·d-1的白头翁皂苷B4。试验周期为56d。在犊牛14、28、42和56日龄晨饲前称量体重,并在28、42和56日龄晨饲后2 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分别在42和63日龄进行两期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能氮代谢指标。【结果】(1)白头翁皂苷B4对哺乳期犊牛体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犊牛14—28日龄的平均日增重与白头翁皂苷B4呈显著正相关(P<0.05),饲料转化比与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A3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P<0.05),饲料转化比显著低于C组(P<0.05)。(2)A3组犊牛7—56日龄和7—14日龄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P<0.05),A2组犊牛15—28日龄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  相似文献   

5.
低聚木糖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7日龄左右的母犊牛15头,分为3组,每组5头。要求胎次、体重相近或相同,遗传组成基本相似,健康状况良好。其中1组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2、3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5和10 g·d-1.头-1的低聚木糖。3组犊牛的初始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每组采食相同的精料补充料(开食料)和粗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添加5 g·d-1.头-1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添加10 g·d-1.头-1组(P<0.05);添加低聚木糖可以降低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5 g·d-1.头-1组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低聚木糖对犊牛其他血液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哺乳犊牛(5~21日龄)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刺五加合生元,研究其对哺乳犊牛的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刺五加合生元在反刍动物生产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选择胎次、体质量以及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母犊牛18头,按出生的时间顺序分为3个批次,每个批次6头犊牛,按完全随机化设计,分别为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试验组Ⅰ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分别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3组犊牛初始体质量差异不显著,自由采食相同的开始料和粗料,自由饮水,测定犊牛的生长性能;试验数据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则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试验开始时和在14日龄时,各组犊牛的体质量差异不明显(P0.05),在犊牛21日龄时,试验组Ⅲ犊牛的体质量显著高于试验组Ⅰ(P0.05)。在犊牛试验过程中,试验组Ⅲ犊牛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且试验组Ⅱ略高于试验组Ⅰ;在犊牛体尺方面,试验组Ⅲ犊牛的体直长比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提高了6.98%和3.36%,试验组Ⅲ犊牛的体斜长比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提高了6.36%和2.64%,试验组Ⅲ犊牛的胸围分别比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提高了3.30%和1.82%。说明在早期哺乳犊牛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合生元对其生长性能具有促进作用,且试验效果明显高于日粮中添加益生菌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选取20头健康荷斯坦公犊,经两周适应期后,将犊牛按体重和日龄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日粮组(未处理基础日粮);②FCGM日粮组(50 kg FCGM·kg~(-1)基础日粮;DM基础),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FCGM显著(P<0.05)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饲喂FCGM犊牛血浆TP、CAT、T-SOD、T-AOC、IgA和IgG含量显著(P<0.05)增加,UN和CHOL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原虫相对丰度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FCGM显著(P<0.05)增加CP和NDF表观消化率。日粮中添加FCGM可提高犊牛生长性能,改善血浆生化指标,提高犊牛抗氧化和免疫能力,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营养物质消化。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乙酸钠对西门塔尔牛瘤胃发酵及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选择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年龄3.5岁、体重约500kg、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阉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混合精饲料和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研究乙酸钠(0、200、400和600g·d-1)对瘤胃发酵和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乙酸钠400和600g·d-1组瘤胃pH、NH3-N、丙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浓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400g·d-1组玉米秸秆干物质、有机质有效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400和600g·d-1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有效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400和600g·d-1组混合精饲料粗蛋白质有效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尿囊素、尿嘌呤衍生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推断日粮中乙酸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0g·d-1。  相似文献   

9.
《饲料博览》2014,(6):53-53
试验选择Katahdin×Pelibuey杂交羊(体重24±0.3 kg)16只来研究垂柳(SB)和银合欢(LL)叶提取物对瘤胃pH、总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VFA)、NH3-N浓度、尿嘌呤衍生物(PD)的排泄量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饲喂含有CP 219 g·kg-1和NDF 141 g·kg-1的全混合日粮(TMR)。试验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不添加提取物),SB(SB 30 ml·d-1),LL(LL 30 ml·d-1),SBLL(SB 30 ml·d-1+LL 30 ml·d-1)。每天早上饲喂前口服给药。在试验22 d(P1)、43 d(P2)和63 d(P3)进行测量。SBLL组的瘤胃pH上升(P=0.014),SB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SBLL组醋酸与丙酸的比升高(P=0.042)。各处理和试验期对瘤胃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处理组的原虫数无显著影响(P=0.489),但与P1、P2相比,P3阶段的原虫数降低(P0.001)。与对照组或SBLL组相比,SB和LL组的尿酸浓度显著提高(P0.001)。处理组对其他嘌呤衍生物(尿囊素、黄嘌呤和次黄嘌呤)、肌酐和微生物蛋白合成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发现,在63 d时垂柳和银合欢提取物或两者1:1混合对瘤胃发酵、尿嘌呤排出量及微生物蛋白合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西藏地区牦牛代乳粉哺育犊牛的适宜蛋白质水平,本试验以藏区高山牦牛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对哺乳期牦犊牛的体重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以筛选出蛋白质水平最佳的代乳粉。选取40头新生当雄县牦犊牛,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犊牛随母牦牛哺乳(CON),试验组犊牛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21.95%低蛋白组(LP)、24.28%中蛋白组(MP)和26.11%高蛋白组(HP)3种牦牛代乳品。饲喂时间为犊牛30~90d日龄,期间跟踪测定犊牛体重,并分别在30、60和90d日龄采集血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喂3种代乳粉的犊牛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120d日龄时HP组犊牛体重达到最高值;3种代乳粉对犊牛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HP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高于LP组的趋势(0.05P0.1),且HP组丙二醛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a较其他3组低,而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均较其他3组高。综合分析显示在西藏地区蛋白水平为26%的牦牛代乳粉饲喂哺乳期牦犊牛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把39头犊牛随机分为三组: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研究掌握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犊牛7日龄时各项体尺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时,LQM组犊牛体斜长、胸围最大,分别为78.2cm,92.1cm,且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犊牛此阶段,LQM组的日粮结构和营养水平适合犊牛的骨骼发育。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虽然对60日龄以前犊牛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61~90日龄通过饲喂相同结构和营养水平日粮后使犊牛得到补偿生长,因此在北方寒区应用早期断奶技术培育犊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将20头7日龄左右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5头,A、B、C组分别饲喂60%、70%、80%三种不同植物蛋白含量的代乳粉,D组饲喂牛奶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植物蛋白含量的代乳粉对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犊牛7、14、30、60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分别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水平.结果表明,30日龄前,犊牛血清IgG、TAOC 水平A和B组与D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C组显著低于D组(P<0.05),30日龄后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4~60日龄犊牛血清NO浓度A组和B组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显著高于D组(P<0.05).血清AKP浓度在14~60日龄B和C组显著高于D组(P<0.05),A组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日龄犊牛血清LZM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各指标考虑,代乳粉植物蛋白含量为70%左右时,有利于犊牛免疫机能的发挥,犊牛30日龄以后对70%及以下的植物蛋白含量的代乳粉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对奶公犊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蒸汽压片玉米和膨化大豆对犊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3日龄内吃足初乳的健康荷斯坦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3头,分别为代乳粉组(Ⅰ组)、50%代乳粉+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混合精料组(Ⅱ组)和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混合精料组(Ⅲ组).1~30日龄,3个组均饲喂鲜奶,30日龄后备组逐步替换成试验日粮,150日龄时屠宰,并测定屠宰性能.运用SAS 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表明:31~90 d Ⅰ组犊牛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但随着犊牛日龄的增大,Ⅱ组和Ⅲ组的日增重与Ⅰ组逐渐接近并最终超过Ⅰ组,150 d试验结束时,Ⅰ、Ⅱ和Ⅲ组犊牛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30.18、225.10和229.45 kg,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的各屠宰指标与Ⅰ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Ⅲ组的宰前活重和眼肌面积有高于Ⅰ组的趋势(P<0.1);饲料成本分析表明,Ⅲ组的饲料成本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可以替代代乳粉饲喂断奶后犊牛,并能增大眼肌面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NDF水平全价颗粒饲料对断奶公犊牛屠宰性能和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选用12头3月龄中国荷斯坦断奶公犊,按照日龄相近((103.92±1.5)d)、体重相似((121.25±4.12)kg)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3头,分别饲喂精粗料4种质量比为75∶25、70∶30、65∶35和60∶40的全价颗粒饲料,预试期14d,正试期56d。4种全价颗粒饲料除NDF水平不同外,其他营养成分含量相近。饲养试验结束后犊牛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及各组织器官鲜重。结果表明:不同NDF水平全价颗粒饲料对犊牛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处理组Ⅳ犊牛复胃和瘤胃重显著高于处理组Ⅰ、Ⅱ(P0.05);此外,处理组Ⅳ的肠道重量显著高于处理组Ⅰ(P0.05)。综上所述,NDF水平高的全价颗粒饲料,不仅能保持相同屠宰性能,而且能促进断奶犊牛胃肠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断奶前后犊牛胃肠发育及其吸收与代谢功能会发生明显改变,尤其是断奶前的饲养管理显著影响犊牛胃肠的发育乃至以后的生产性能。2-甲基丁酸是一种短链支链挥发性脂肪酸,在瘤胃内主要来自于支链氨基酸的降解,可以作为反刍动物胃肠发育的调控剂。因此,通过研究2-甲基丁酸对断奶前后犊牛小肠消化酶活性、小肠黏膜生长激素受体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m RNA表达的影响,揭示2-甲基丁酸对犊牛小肠发育的作用机理。【方法】试验选用32头体重(44.7±0.3)kg、发育正常的15日龄哺乳荷斯坦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2-甲基丁酸3、6和9 g·d~(-1)。所有犊牛在45日龄断奶,分别于断奶前(30日龄)和断奶后(90日龄)从各组抽取4头,晨饲前称重后进行屠宰,采集十二指肠、空肠近端1/4处、空肠远端1/4处和回肠末端的内容物,采用比色法测定乳糖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采集十二指肠、空肠近端1/4处、空肠远端1/4处和回肠末端黏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肠黏膜组织生长激素受体(GHR)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1))m RNA的表达。【结果】断奶后犊牛小肠各段乳糖酶活性显著低于断奶前,而断奶后犊牛小肠各段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却显著高于断奶前。日粮添加2-甲基丁酸6和9 g·d~(-1)后,较3 g·d~(-1)和对照组显著提高断奶前犊牛空肠近端、空场远端和回肠乳糖酶活性(P0.05),较3 g·d~(-1)和对照组显著提高断奶后犊牛十二指肠和回肠乳糖酶活性,较3 g·d~(-1)的2-甲基丁酸和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断奶前后犊牛小肠各段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P0.05)。断奶后犊牛小肠各段黏膜GHR和SGLT~(-1)m 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断奶前。日粮添加2-甲基丁酸6和9 g·d~(-1)后,较3 g·d~(-1)的2-甲基丁酸和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断奶前后犊牛小肠各段黏膜GHR m RNA的表达(P0.05),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断奶前后犊牛十二指肠黏膜SGLT~(-1)m RNA的表达(P0.05),较3 g·d~(-1)和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断奶前后犊牛空肠近端、空肠远端和回肠黏膜SGLT~(-1) m RNA的表达。【结论】结果提示,断奶前后犊牛日粮添加2-甲基丁酸能够增加小肠消化酶活性及小肠黏膜生长激素受体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m RNA的表达,综合以上指标分析,建议断奶前后犊牛日粮中2-甲基丁酸的最适添加量为6 g·d~(-1)。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两组试验,探索了不同青贮饲料和日粮中粗蛋白质(CP)水平对内洛尔公牛的影响。日粮分为柱花草青贮饲料(STS)和玉米青贮饲料(CS)两种,均包括两种水平的CP:110 g·kg~(-1)和130 g·kg~(-1)干物质基础(DM),精粗比为5050。在试验1中,选取4头平均初始体重(BW)为450±37.9 kg的公牛,并在瘤胃和皱胃进行手术插管。随机分配到一个4×4拉丁方阵中,包含2×2因素设计,共4个阶段,每阶段16 d。在试验阶段,收集瘤胃、皱胃食糜、粪便、尿、血。此外,对DM、CP的动力学参数,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进行检测。在试验2中,选取40头BW为374±16.5 kg的公牛,随机分配到2×2方阵中,每组10个重复,为期99 d,包括15 d适应期和84 d数据采集期。对试验2中公牛营养素的摄入量和消化率及动物的生产性能进行检测。STS组的DM、CP的可降解部分和NDF均极显著低于CS组(P0.004),STS组有机物质(OM)的瘤胃消化率和OM、CP、NDF的总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S组(P0.050);STS组的瘤胃pH显著高于CS组(P=0.010)。CP含量为130 g·kg~(-1)组公牛瘤胃NH3-N浓度极显著高于CP含量为110 g·kg-1组(P0.001)。CP含量达130 g·kg~(-1)的STS组和CS组,饲料中CP含量极显著提高血氮的含量(P0.001),显著提高尿氮含量(P=0.017)。与CS组相比,STS组能极显著提高DM、OM、CP、NDF摄入量,极显著提高NDF消化率(P0.008)。然而,各组间营养素总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0),青贮饲料添加玉米及不同的CP含量对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STS有降低饲料利用率的趋势(P=0.085)。因此,选取CP含量130 g·kg-1的柱花草青贮饲料可饲喂育肥肉牛。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青蒿提取物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选取18头荷斯坦犊牛(日龄3±0.79 d;体重43.36±2.12 kg),将其按体重和日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青蒿提取物处理组(试验组,30 mg·d·头~(-1))。在42 d试验期内,青蒿提取物与奶混合后于每天早晨饲喂给犊牛。试验结束后开始对犊牛逐渐断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开食料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显著(P0.05)降低。试验组犊牛血液GLU、T-SOD、IgA、IgG和sCD4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6.33%、11.04%、28.30%、39.42%和16.65%(P0.05)。相反,饲喂青蒿提取物后犊牛血液CHOL浓度显著下降31.50%(P0.05)。研究结果表明,断奶前犊牛饲喂青蒿提取物能够提高其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蛋氨酸羟基异丙酯(HMBi)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补充反刍动物日粮中缺乏的蛋氨酸(Met),尽管HMBi拥有过瘤胃特性,但仍有部分在瘤胃中降解.研究拟探究HMBi对犊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体重在(101±10)kg的84日龄断奶后荷斯坦母犊牛并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PC,0...  相似文献   

19.
碳水化合物组成对犊牛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早期断奶犊牛饲喂不同碳水化合物组成的代乳品,探讨能量来源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为研究犊牛消化系统的发育及幼畜生长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选取12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按体重和出生时间一致原则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蛋白、能值相近(24%,19.30MJ/KS),碳水化合物来源分别为乳糖(20%)、乳糖(10%) 复合葡萄糖(10%)、乳糖(10%) 复合淀粉(10%)的三种代乳品.每日观测犊牛的腹泻情况;分别于犊牛第10、20、30、40、50、60日龄清晨空腹测定体重、体高、体斜和胸围的变化;试验结束前一周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复合淀粉组犊牛腹泻率高于其它两组,但随日龄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乳糖组、复合葡萄糖组及复合淀粉组犊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51.2 g,501.25 g和417.08g,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体尺各项指标随日龄的增加显著上升(P<0.05),但受日粮因素的影响较小(P>0.05);52~60日龄阶段,乳糖组犊牛N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淀粉组(P<0.05),复合葡萄糖组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及钙磷的沉积率则表现出较高水平,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综上所述,10%的复合葡萄糖可替代乳糖应用于整个哺乳期犊牛饲养,而10%的复合淀粉最好用于饲喂1月龄以上的犊牛.  相似文献   

20.
日粮添加富硒益生菌对奶牛乳房炎和乳汁体细胞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36头经产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富硒益生茵(selenium-enriched probioties,Se-Pro)组添加108.2 g Se-Pro/头·天,亚硒酸钠(Na2SeO3)组添加5 mg Se/头·天,益生菌(probiotics,Pro)组添加20.8 g Pro/头·天.试验期为产前30 d至产后3个月.于试验第0,30、60、90和120 d,采血样分析全血的Se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于产后第30、60和90 d,采乳样进行乳房炎和体细胞数(SCC)检测.结果显示,Se-Pro组和Na2SeO3组的全血Se含量和G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ro组(P<0.05);Se-Pro组的全血Se含量和GPx活性(第30 d除外)均显著高于Na2SeO3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e-Pro组、Na,SeO3组和Pro组的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分别下降了35%、30%和20%;平均SCC由低到高排序为:Se-Pro组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