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茶类较多,加工工艺各异,相应的茶叶加工机械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同机种和型号的茶叶加工机械达200多种。茶叶生产企业应根据不同茶类的加工工艺要求以及加工机械的性能,进行选用与配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花果香型的茶叶受到大众的喜爱,尤其是年轻的消费群体。乌龙茶做青工艺激发放大了茶叶的天然花果香型,并促进了一系列物质的转化(主要是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小分子物质的增加,苦涩味的酯型儿茶素的降解),对于夏秋茶苦涩味重、鲜爽度差、茶香淡薄等品质缺陷有明显改善效果;同时,应用到不同茶类加工中,做青工艺所带来的品质特征基本都表现为花香型,滋味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本文通过综述做青工艺在五大茶类加工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做青过程发生的实质变化,以期为夏秋茶资源利用、加工工艺改进及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茶叶机械技术成为了影响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茶叶机械企业缺乏创新、茶机企业无科技队伍或科研体系不健全、茶叶加工机机械与加工工艺研究较少3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茶叶机械创新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加强茶叶机械技术创新的措施,以期为广大茶叶机械生产者、加工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茶叶加工机械发展历程,阐述了名优茶加工机械化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影响名优茶叶加工机械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名优茶加工机械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工工艺对不同茶类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为探明加工工艺对不同茶类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采用相同鲜叶原料,同时加工成六类茶样,分别测定其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以绿茶中最高,红茶中最低。氨基酸、黄酮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则以白茶中含量最多,红茶中最少,这些差异与加工过程中影响生化成分变化的机制有关。认为以茶多酚的氯化程度作为中国茶叶分类的依据比较合理。为有效利用茶叶中的营养、保健成分,饮用白茶和绿茶最好,红茶不及青茶(乌龙茶)和黄茶;若加工液体茶饮料,采用各类茶的在制品为原料最佳。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对茶产品的健康补益功效早已认可,从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这一点出发,提高茶叶的品质是一个关键点。近年来,相关人员不断探索各大茶类加工原理、工艺控制方法、交叉运用各茶类工艺(花香型茶类、绿改黄、花香型黑茶等),提升了我国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从茶叶加工方法与品质方面对我国主产六大茶类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紫娟茶的品质差异,本实验选取了4 种紫娟茶产品,分析比较了 所制茶类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茶品质优劣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红茶香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茶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其色泽红艳、滋味醇厚、兼容性好,是目前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一种茶类。我国红茶有小种红茶、功夫红茶、红碎茶等。在影响红茶品质的诸多因素中,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故将以红茶香气为出发点,从茶树品种、自然环境、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不断提高和改进红茶总体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绿茶滋味与加工工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杰 《现代农业科技》2013,(16):289-290
茶叶滋味除了与茶叶品种、栽培条件、采摘质量有关外,加工工艺合理与否对茶叶的滋味影响也很大,不同茶类加工方法不同,其滋味特点也不同。在绿茶加工中,因其加工工艺不同,形成的滋味物质种类繁多,差异较大。该文通过阐述绿茶加工中香气物质的变化及关系,以便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机制名优茶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是我国名优茶生产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国名优茶品种繁多,加工工艺精致、复杂,且传统都是靠手工炒制。因此许多茶农和茶厂在使用名优茶机械过程中,对茶机的加工原理了解不够,对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更缺乏了解,致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名优茶特有的品质风格。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推广新型茶加工机械,提高茶叶加工质量,江苏省镇江市首次出台对茶农及茶叶合作组织购买茶叶加工机械予以资金补贴的政策。 补贴对象包括在镇江市境内已正式登记的各种所有制茶叶加工企业、茶叶合作社、区域性茶业协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加工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处于经验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加工研究有了较大进展。近10余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引进和茶叶加工多样化,从而使加工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世纪我国开始重视机械制茶。80年代后,茶叶加工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名优茶加工技术和名优茶机迅速发展,传统加工工艺技术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徐斌 《福建农业》2005,(7):20-21
武夷茗枞由于其性状的多样性,有着不同的加工特性,但乌龙茶的做青工艺是大同小异的,本人试图从多年的加工茗枞的经历中找出一点规律。武夷岩茶是属乌龙茶类,其初制工艺主要包括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六道工序。茶叶的初制工艺技术直接决定了其产品的类型和风格,  相似文献   

14.
高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3,(20):108-109
分别介绍或评价了条形茶叶加工机械茶叶滚筒杀青机、茶叶揉捻机、茶叶理条机、茶叶烘干机、茶叶炒干机的性能和主要作业质量指标,为茶叶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汪辉煌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117-117
本文从茶叶中的色素构成、加工中的色泽变化入手,并根据制造工艺不同,探析了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的颜色特点;指出了奥林匹克与中国茶文化的机缘巧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迅速发展,茶叶加工机械在广大茶区得到普及使用。在每年茶季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各类茶叶加工机械的年终保养和维护,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机械本身效益的发挥、寿命的长短以及来年茶叶生产的顺利进行。1.茶叶滚筒杀青机的保养与维修滚筒杀青机适用于各种绿茶的连续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鲜食玉米采收后的加工工艺,简述了鲜嫩玉米剥皮、切端、分级、清洗、蒸煮、冷却、速冻等工序的工艺控制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工序加工机械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为鲜食玉米速冻加工工艺和设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日前,笔者从江苏省镇江市农林局、农机局获悉,为加快推广新型茶加工机械,提高茶叶加工质量,该市首次出台对茶农及茶叶合作组织购买茶叶加工机械予以资金补贴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略谈我国茶类生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的品类,犹如考古出土的器物一样,是反映和推断过去工艺与技术水平的一种指示性信据。不论古代何时,只要知道那时有哪种或哪些茶类,即使没有其它文字记述,我们也能大致推测出当时茶叶制作和技术的若干情况。所以,有关古代茶类资料的发掘、整理,对于研究我国茶业特别是茶叶加工制造的历史,具有一定的钩沉、补苴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茶史资料中对上古茶事、茶类记述的缺乏和语焉不详的原因,所以,我们对我国茶类发展和  相似文献   

20.
新型茶叶肉松加工工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试验选择茶叶肉松的加工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即煮制时间2.0 h,烘烤时间80 min,烘烤温度70℃,炒制时间50 min。在此工艺下加入不同量的红茶、绿茶做成茶叶肉松成品,有效地提高了茶叶的多元化利用,增加了产品的营养与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