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升茶叶质量、保证茶叶绿色安全,宁化县积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茶。根据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经验,总结了生态茶园建设的若干技术要点,为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泉州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茶园建设是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因受现实条件限制,茶农认可和接受程度较低.整体推进速度缓慢。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茶园建设工作,出台规划、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1-2万hm^2生态茶园。本文介绍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建设原则、主要技术措施和指标,为发展生态茶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包佐淼  郑世炎  袁航 《茶叶》2016,(1):43-45
简述了景宁县生态茶园的建设成效和做法,总结了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技术措施,分析了生态茶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景宁生态茶园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较生态和非生态茶园叶面附生微生物的数量、构成和发病率调查,发现其相关性,证明建设生态茶园能有效控制茶园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安溪县高效生态茶园建设的意义、建设模式和主要技术措施,而后阐述建设高效生态茶园,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可对乌龙茶区如何建设生态茶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省茶农建设生态茶园的意愿,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对安溪县181户茶农的调查结果发现,当地茶农茶园规模小而分散、生态建设跟不上、对生态茶园理解不够准确、建设能力不足,对生态茶园建设的决策谨慎,存在劳动力缺乏、资金不足等困难,进一步用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得知,生态茶园建设成本和生态茶园的收益对茶农生态茶园建设意愿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生态茶园建设培训和生态茶园建设补贴力度对茶农生态茶园建设意愿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相邻茶园生态情况对茶农生态茶园建设意愿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强茶园生态建设的培训与引导、组织连片建设与示范、优化补偿方式、提供专业服务以降低管理成本、以养代补提高收入预期等措施补偿生态茶园建设的外部性,激发茶农建设生态茶园的积极性,促进生态茶园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周芬 《福建茶叶》2016,(11):139-140
生态茶园建设是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新课题,这是我国茶叶消费升级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生态茶园还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应当加紧生态茶园建设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此本文对生态茶园的三种模式和实现方式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生态茶园建设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与准备。  相似文献   

8.
茶园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单一的纯茶叶种植难以抵御自然生态危害,发展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建设势在必行。经研究发现,茶农对生态茶园建设持有较高的积极性,支持生态茶园建设的茶农占总调查人数的75.52%,茶农的保护意识、茶农对生态茶园建设的态度与生态茶园建设情况极显著相关,且呈正相关关系,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231,0.217。  相似文献   

9.
朱德顺 《中国茶叶》2006,28(6):23-23
高县地处四川省南缘,南有茶园7.42万亩,其中良种茶园2.72万亩,占36.66%。2005年生产各类茶叶3155吨,产值5659万元。茶业是高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2.35万亩,占31.67%,其中实施茶梨和茶林间作的无公害生态茶园2000亩,取得较好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500亩,实践证明,实施茶果间作不仅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还能显著提高茶园经济效益,是一项符合经济、环境、生态可持续的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10.
福建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的构建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福建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建设概况,通过生态茶园建设典型案例的调研和重点茶区生产实践分析,提出适宜福建茶叶生产的人工复合生态茶园构建技术与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衡阳市建设和发展生态与有机茶园的现状及有利条件,提出了促进衡阳市生态、有机茶园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茶园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气候的角度讨论了生态茶园的光能利用,热量资源利用,水分资源利用特征,和生态茶园的防风效应,为生态茶园建设提供气候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论生态茶园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寿波  傅懋毅 《茶叶》1997,23(2):23-27
本文概述了生态茶园的定义,建设生态茶园的意义及内容,并根据在安徽省黄山市及浙江省富阳市、临安县的试验资料,论述了模拟生态茶园的茶林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生态茶园的建设与管理是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建设好生态茶园以及更好的管理生态茶园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永春县在实施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项目时,采取因势利导、利用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园、林、水、路、肥、药等综合设施配套建设嵌合式、人工复合式、观光荼田式生态茶园,形成基础设施配套、荼田区间有序、排灌自如、交通运输和田间作业便利的标准化生态茶园.本丈旨在抛砖引玉,以求探索形成标准化生态荼园建设技...  相似文献   

16.
王平盛  曾莉 《云南热作科技》2002,25(2):23-25,35,22
从西双版纳自然环境优势和茶叶发展历史角度出发,讨论了生态茶园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设生态茶园是西双版纳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谭璐 《福建茶叶》2016,(7):15-16
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加强,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及安全要求也逐步提高,纯天然的高品质绿色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提升茶叶质量、保证茶叶绿色安全的根本在于解决茶叶种植污染这一源头问题,由此看来,建设生态茶园是促进我国茶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本文结合生态茶园的具体含义、特点等理论概念,总结了生态茶园的建设规划内容,并对生态茶园的建设措施和要点进行了相关探讨归纳,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期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当前我国推行的生态文明建设长远规划的需要和茶园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初步提出原生态茶园发展的理念,并对原生态茶园的含义、建园基础、生产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论述原生态茶园发展的一些可行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闽东茶园的生态现状及成因,总结了龙虎山茶场生态茶园建设的模式和具体做法,并从5方面提出建设生态的综合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寿宁县现有茶园7734hm^2,茶叶产量8500t,产值超亿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全省第4位,全县26万人口中有18万人从事茶业或与茶业相关的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