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产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患有食毛症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健康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患有食毛症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血液铜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康的绒山羊(P〈0.05);血液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的绒山羊(P〈0.05)。上述指标的差异表明患有食毛症的鄂尔多斯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机体内出现微量元素缺乏和肝脏受损。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白绒山羊是由蒙古山羊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绒肉兼用型地方良种,根据产地可分为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和阿拉善型3个类型。为了深入研究内蒙古白绒山羊独特的瘤胃发酵特点,本试验选用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和阿拉善型绒山羊为试验动物,分别在夏季、冬季进行季节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测定其瘤胃p H值、氨氮(NH3-N)含量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结果表明:3种类型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p H值夏季为6.55~7.66、冬季为7.21~7.73,氨态氮(NH3-N)浓度夏季为10.54~13.69 mg/d L、冬季为4.52~9.19 mg/d L,VFA浓度夏季为21.98~57.30 mmol/L、冬季为15.91~25.82 mmol/L;其中,阿拉善型白绒山羊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在夏季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在冬季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P0.05);阿尔巴斯型、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瘤胃p H值在夏冬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夏季,瘤胃p H表现为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阿拉善型,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在冬季,瘤胃p H则表现阿拉善型﹥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3种类型白绒山羊瘤胃NH3-N浓度均表现为夏季﹥冬季,且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试验测定了舍饲陕北白绒山羊多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陕北白绒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旨在为陕北白绒山羊疾病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数据。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公母之间的血液生理生化测定值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变化,公羔的血红蛋白、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母羔(P<0.05),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蛋白、尿素和无机磷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母羔(P<0.01);育成羊母羊血液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胆固醇和钙含量显著高于育成公羊(P<0.05),育成母羊无机磷极显著低于育成公羊(P<0.01);成年母羊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成年公羊,而白蛋白、肌酸激酶和无机磷显著低于成年公羊(P<0.05)。研究结果提示,舍饲陕北白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测定值的变化范围主要因不同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引起的,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母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从而为科学制定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母羊育肥方案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子完全试验设计,将60只年龄、体重相近的淘汰成年母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一组为对照组,在天然草场进行自然放牧育肥;一组为试验组,完全舍饲育肥,日粮采用全混合饲喂,每天饲喂2次,自由采食,育肥期60 d。在试验结束时,分别从对照组和试验组中选择6只羊进行宰后采集瘤胃液,测定pH值,氨氮(NH3-N)浓度、菌体蛋白(BCP)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与自然放牧饲养相比,完全舍饲饲养可显著降低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母羊瘤胃液pH值(P<0.05),但能显著增加瘤胃液的NH3-N浓度(P<0.05)、BCP浓度(P<0.05)和VFA浓度(P<0.05),而对于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完全舍饲饲养可以促进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母羊的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放牧与舍饲育肥对绒山羊胃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中选择体重与年龄相似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母羊6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EG组)和对照组(CG组)。试验组进行舍饲育肥,饲喂全混合日粮,对照组进行放牧育肥。预试期l5 d,正试期60 d。在育肥试验结束时,分别从CG组和EG组中随机选取6只母羊进行屠宰取样,测定胃肠道的组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与CG组相比,EG组母羊瘤胃乳头长度和乳头宽度显著提高(P<0.05),但瘤胃、网胃、瓣胃及皱胃的胃壁厚度和肌肉层厚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EG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长度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CG组(P<0.05),但对于隐窝深度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与放牧育肥相比,舍饲育肥可以改善绒山羊母羊的胃肠道组织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6.
影响内蒙古白绒山羊初生重和断乳重的固定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种羊场 1999年和 2000年度出生羔羊,共计2286只初生重和断乳重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羔羊初生重在不同公羊组、群、性别出生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在不同母亲年龄间差异显著(P<0.05 ),在不同年度间差异不显著(P >0.05 );断乳重在不同公羊组、年度、性别出生型、母亲年龄和出生分期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P<0.01 ),在不同群间差异不显著( P >0.05 )。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放牧条件下藏西北白绒山羊的肉用性能,该研究选取西藏阿里地区16只不同年龄阶段(1、2、3和4岁,每个年龄阶段4只)的藏西北白绒山羊母羊,详细测定其屠宰性能和羊肉基本营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1)藏西北白绒山羊净肉率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肉骨比在4岁阶段显著高于1岁、2岁和3岁(P<0.05).(2)...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年龄陕北白绒山羊的胴体特性和肉品质特点,为陕北绒山羊羊肉生产加工和分割优质切块提供营养参数支持和理论依据。分别随机选取舍饲条件下体重相近、健康无疾病的12只绒山羊饲养至4、6、12月龄和成年(各3只)对其屠宰,检测胴体指标和羊肉品质。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肾脏重、眼肌面积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不同年龄陕北白绒山羊的羊肉品质存在差异,随着年龄增加,肉质嫩度变差,肉色加深,保水能力降低,而干物质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增加,氨基酸结构相对稳定;宰前活重与胴体重、肾脏重、胴体脂肪含量、眼肌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剪切力、失水率、熟肉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陕北白绒山羊的羊肉品质存在差异,随着年龄增加,肉质嫩度变差,肉色加深,保水能力降低,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增加,氨基酸结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绒山羊羯羊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群中选择30只去势公羔(羯羊)进行放牧补饲,每只补饲300 g玉米;从淘汰群中选择30只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羯羊进行舍饲育肥,并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6只接近平均体质量的羯羊屠宰。结果表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羯羊的肌肉肉色、p H、失水率、嫩度、剪切力、熟肉率和大理石花纹间差异不显著(P0.10),说明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羯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肌肉理化指标无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影响绒山羊经济性状的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种羊场从1993—2000年间的绒山羊经济性状记录,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羊群和年龄对所有经济性状都影响极显著(P<0.01);出生类型对所有经济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年份除了对绒长度影响不显著(P>0.05)外,对其他性状影响均极显著(P<0.01);性别除了对绒细度影响不显著(P<0.05)外,对其他性状影响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光控增绒即利用增绒专用棚圈控制光照强弱与时间长短,刺激产绒动物松果体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进而使绒山羊在非产绒季节产绒的技术。本试验通过对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绒山羊进行光控增绒处理,研究非产绒季节光控增绒技术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将66只2周岁母羊随机分为控制光照增绒试验组和自然光照放牧对照组,每组33只,每月按时称量体重并采集绒毛混合样,分析试验期间绒伸直长度、细度、产绒量等产绒性状及体重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光控增绒之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羊绒平均细度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期间对照组山羊羊绒伸直长度为3.20 cm,试验组为7.85 cm,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山羊平均产绒量比对照组高56.5%~68.2%,差异极显著(P<0.01);光控增绒前后,两组绒山羊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非生绒期通过光控增绒可促进羊绒生长,显著提高了个体产绒量;绒纤维长度增加,但绒细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The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the effects of parity of dam and breeding date on the litter size of Inner Mongolia White cashmere goats,determine the optimal mating time of Inner Mongolia White cashmere goat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productive.Data used were 1998 to 2013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records collected from the Arbas stock farm in Inner Mongolia,China.The GLM procedure of SAS 9.0 softwar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t effect of the parity of dam and breeding dat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ity of dam and breeding date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litter size (P< 0.01).Litter size was the lowest in 1st parity does (1.37),the significantly increase in litter size with advance in parity and decline after six parity;Mating cycles for September 29th to October 16th had the highest litter size (1.76),and the estrous months and estrus peak tim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October,so this stage in production could be used as breeding period of Inner Mongolia White cashmere goats.  相似文献   

13.
季节对内蒙古白绒山羊采食牧草及粪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在春、夏、秋、冬季对内蒙古3种类型白绒山羊成年母羊群所采食主要牧草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并采集粪便以测定其粪便特性,旨在研究季节因素对内蒙古白绒山羊采食牧草及粪便特性的影响,从而为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的牧草DM含量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为39.60%。53.21%、40.39%~48.81%、64.55%~94.50%、92.00%~95.00%;牧草NDF含量表现为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牧草CP含量,冬季最低(4.68%~6.17%),春季最高(14.65%~17.44%)。春夏秋冬四季粪便磷浓度平均为1.10%、0.75%、0.71%、0.59%,3种类型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磷含量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春夏两季大于秋冬两季;粪便氮浓度在春夏秋冬四季平均为1.99%、1.7l%、1.61%、1.44%,季节因素对粪便氮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且春季最高,然后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季节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干物质影响较大,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二狼山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阿拉善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粪便中干物质平均含量春夏秋冬四季依次为72.56%、79.60%、65.52%、95.87%,其中。冬季最高、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14.
外源寡糖对奶山羊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外源寡糖对奶山羊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况良好、年龄相近、体重(32.80±2.45)kg的崂山奶山羊 6只,采用分期分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添加 1%(以有效含量计)甘露寡糖、半乳甘露寡糖、果寡糖、寡木糖和异麦芽寡糖的试验饲粮,另设不添加寡糖的对照组。试验共分为 4期,每期 35d,其中预试期 7d,正试期 28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果寡糖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甘露寡糖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提高血清中球蛋白和血清磷含量(P<0.05);半乳甘露寡糖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蛋白(P<0.05)、球蛋白(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和血清磷含量(P<0.05),增强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降低血清丙二醛(P<0.01)、尿素氮(P<0.05)、甘油三酯(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含量,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各种寡糖对奶山羊血清谷草转氨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白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血清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不同寡糖能够在一定水平上提高奶山羊的抗氧化能力,改善机体脂质代谢、蛋白质合成以及钙、磷的吸收,且对肝脏和心脏无损害,建议在奶山羊饲粮中添加的寡糖种类有果寡糖、甘露寡糖和半乳甘露寡糖,其中半乳甘露寡糖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母羊胎次与配种日期对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羔数的影响,确定内蒙古白绒山羊的最佳配种时间,以提高其繁殖效率.试验数据来自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1998-2013年的繁殖记录.利用SAS 9.0软件的GLM程序确定母羊胎次、配种日期对产羔数的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母羊胎次和配种日期对产羔数影响极显著(P< 0.01).母羊第1胎产羔数最低(1.37),随着母羊胎次的增加,产羔数显著增加,第6胎之后产羔数开始下降;配种周期为9月29日-10月16日的产羔数最高(1.76),且母羊发情月份和发情高峰主要集中在10月份,所以在生产中此阶段可以作为内蒙古白绒山羊的配种期.  相似文献   

16.
陕北白绒山羊羯羊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羯羊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为制定其饲养标准提供数据。选取36只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按3×3(能量×蛋白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饲粮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参照NRC(1981)推荐量的100%、110%、120%和90%、110%、130%设定。预试期7 d,正试期46 d。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水平对周岁羯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蛋白质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低能量水平组的可消化氮显著低于中能量水平组与高能量水平组(P0.05);低蛋白质水平组的进食氮、可消化氮、沉积氮、氮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低于中蛋白质水平组和高蛋白质水平组(P0.01)。3)总能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均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极显著地升高(P0.01);高蛋白质水平组的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显著低于低蛋白质水平组(P0.05);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或P0.01)。本试验得到了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回归方程,饲粮的消化能和代谢能分别以8.80~10.61 MJ/kg和7.34~8.76 M J/kg较为适宜,粗蛋白质和可消化粗蛋白质分别以10.00%和7.34%为宜。  相似文献   

17.
1990年,甘肃省庆阳市开始引入辽宁绒山羊对子午岭黑山羊进行杂交改良,但目前尚不清楚2个品种在脂肪酸含量、肌肉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了杂交改良效果。试验旨在分析两个绒山羊品种的产肉性能、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为绒山羊的杂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9月龄的子午岭黑山羊和辽宁绒山羊公羊各5只,测定其屠宰性能以及背最长肌、前腿肌和后腿肌处的肉品质、脂肪酸含量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子午岭黑山羊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GR值、剪切力和滴水损失低于辽宁绒山羊(P<0.05),但其肌肉的平均亮度值、色度值、pH1和pH24高于辽宁绒山羊(P<0.01)。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子午岭黑山羊肌肉的水分和粗灰分含量高于辽宁绒山羊(P<0.05),但肌内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低于辽宁绒山羊。在2个山羊品种的肌肉中均检测到11 种饱和脂肪酸(SFA,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以亚油酸和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为主)和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以油酸为主),子午岭黑山羊肉中的SFA、PUFA、n-3 PUFA、n-6 PUFA含量和PUFA/SFA值均高于辽宁绒山羊(P<0.01),但MUFA含量低于辽宁绒山羊(P<0.01)。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有更高的产肉力,但子午岭黑山羊肌肉品质和营养成分更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更符合人类健康膳食标准。  相似文献   

18.
酵母培养物对绒山羊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旨在观察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对绒山羊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12只健康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按体重配对原则分为4组。其中A1、A3处理组饲喂精粗比为3∶7的基础日粮,B1、B2处理组饲喂精粗比为2∶8的基础日粮。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方法,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培养物。各处理组日粮中YC添加量分别为A1:2.0%、A3:3.0%、B1:2.0%和B2:2.5%。分别在对照期最后1天、添加YC的第15天、第45天测定绒山羊机体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对照期、添加YC后的第15天和第45天,各处理组间血液IgA、IgG、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比例以及CD4 /CD8 的比值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YC后的第15天和第45天,A3和B1处理组血清Ig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期(P<0.01),B2处理组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期(P<0.05)。各处理组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 的比例在添加YC后第15天略有升高(P>0.05);CD8 的比例在试验期第15天略有下降(P>0.05);CD4 /CD8 的比值在添加YC第15天均有较大幅度提高(P>0.05)。添加YC后第45天3个指标均恢复到对照期水平。结果表明,添加YC可以显著增加绒山羊血清IgA含量,并提高血清IgG含量;在添加YC初期机体外周血CD4 /CD8 比例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