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有机初烤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内标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技术,以常规烟叶作对照,研究了有机初烤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组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有机烟叶和常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较大差异,且部位间也有明显的差异,在所测定的28种主要中性致香物质中,总量均表现为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有机烟叶除上部叶中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略低于常规烟叶外,类胡萝卜素类、类西柏烷类、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和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在3个部位均高于有机烟叶,其中,以中部叶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调制工艺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烟叶致香物质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提高致香物质含量,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4种调制工艺(A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B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C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D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和中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烘烤过程的后期阶段,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烘烤的前期阶段。下部烟叶采用D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采用A调制工艺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中部烟叶采用B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且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上部烟叶采用A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采用C调制工艺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致香物质含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目的】为明确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在致香物质方面的差距,指导云南部分替代进口烤烟的研究和生产,提高烟叶质量,特进行此项试验。【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了烟叶多酚总量,索式提取法测定石油醚提取物,硫酸甲酯、三氯甲烷萃取法测定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水蒸汽-二氯甲烷同时蒸馏萃取、GC/MS-内标定量检测挥发性香气物质;并分类分析比较了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的多酚总量、石油醚提取物、多元酸、高级脂肪酸及挥发性香气物质等烟草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云南烤烟各部位烟叶的石油醚提取物、芳香氨基酸降解的香气物质超过津巴布韦烤烟,多酚、高级脂肪酸则低于津巴布韦烤烟;上部烟叶的西柏烷类香气物质高于津巴布韦烤烟,多元酸、类胡萝卜素降解的香气物质、梅拉德反应的香气物质则低于津巴布韦烤烟;中部和下部烟叶的多元酸、类胡萝卜素降解的香气物质、梅拉德反应的香气物质高于津巴布韦烤烟,而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则低于津巴布韦烤烟。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在致香物质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上部烟叶的柠檬酸、油酸、巨豆三烯酮、金合欢基丙酮、β-二氢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糠醇、糠醛等致香物质含量低于津巴布韦烟叶。【结论】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的致香物质差异比较明显,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明显不如津巴布韦。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冬季烤烟烟叶生长后期致香成分的生成规律,改善冬季烤烟香气品质,以‘KRK26’上部烟叶(B2F)为材料,采用SDE(同时蒸馏萃取)-GC/MSD气质联用法对同一产区4个不同移栽期的相同栽培及初考条件下的烟叶致香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致香成分总量与感官评吸结果吻合度较好,可能对冬烟烟叶整体香气质量起基础作用;次年1月15日移栽处理(K3)新植二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且烤后烟叶评吸质量较优,显示新植二烯含量可能对冬烟烟叶整体香气质量起主导作用;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中的大马士酮、香叶基丙酮、3-羟基大马酮及芳樟醇;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中的茄酮;美拉德反应产物中的糠醛、2,3-二氢呋喃、5-甲基-2-糠醛、3-甲基-2-(5H)-呋喃酮和2,3-二氢苯并呋喃;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中的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醛、苯乙醇和吲哚;其他类致香物质中的2-乙酰呋喃、杜烯、棕榈酸甲酯、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棕榈酸等,可能是影响冬烟烤后烟叶香气质量的重要成分。研究结果可为云南冬烟栽培技术优化,改善冬烟烟叶香气品质及提高上部烟叶可利用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烟叶烘烤中变黄和定色条件对香气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电热烤烟箱,研究了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黄温度和定色升温速度对其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35~38℃)变黄条件下,缓慢升温(每小时0.33℃)定色,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各成分间比例协调,叶内主要致香物质数量多,含量高,香气质好,量足;快速升温(每小时1℃)定色时叶内致香物质含量降低,烟叶香气质量变差;在高温(38~42℃)变黄条件下,无论定色升温速度快慢,烤后烟叶的内在质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变黄温度比定色升温速度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密集烤房烘烤温湿度环境与烟叶烤后香气吸味和TSNAs含量(质量分数)的关系,设计了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的不同干球温度烘烤处理,测定了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TSNAs含量,同时进行了感官品质鉴定,结果表明: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随干球温度曲线的升高中性致香物质总量、TSNAs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感官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施氮水平对烤后烟叶酸性和碱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翠碧1号品种烤后烟叶酸性和碱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18种挥发性酸总量和11种难挥发酸总量均表现为明显上升的趋势,15碱性致香物质总量没有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在测定的29种酸性致香成分中,有16种随施氮量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可用二元二次方程拟合,相关关系显著;在测定15种碱性致香成分中仅有4种成分随施氮量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生产上可通过调整氮素养分管理方式调节、改善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施氮量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烤烟品种K326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组分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组分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施氮增加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施氮(3g/盆)提高新植二烯、糠醛、糠醇、茄酮、巨豆三烯酮-2、巨豆三烯酮-4和法尼基丙酮含量;施氮较多(6g/盆)明显降低新植二烯、茄酮和糠醇含量,同时会降低糠醛、巨豆三烯酮-2、巨豆三烯酮-4和法尼基丙酮含量。施氮(3g/盆)明显提高烟叶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含量,提高烟叶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含量、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含量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施氮较多(6g/盆)则不同程度地降低这四大类致香物质含量。3g/盆的施氮量对提高烟草中性致香物质有利。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浇灌、沟灌和喷灌3种灌溉方式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提高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水分管理技术。结果表明:喷灌灌溉方式极显著提高中上部位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与浇灌和沟灌相比,喷灌处理上桔二(B2F)等级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1%和42.9%,中桔三(C3F)等级烟叶分别提高了26.3%和27.9%,差异均极显著。表明间歇性喷灌补水是一种较优的烤烟灌溉方式,在烤烟成熟期,对改善中上部位烟叶香气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选择两种再造烟叶产品,分析其在一年储存期内外观颜色、致香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指标随储存时间的变化规律;选用X-rite Color i5色差仪,测定样品L*、a*、b*值,并计算?E,考察颜色变化,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测定样品中的致香成分,按醛酮类、醇类等六大类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按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打分方法对所有样品的感官评吸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①两种再造烟叶产品外观颜色ΔE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明显升高,致香成分结果呈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感官评吸质量评价结果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②一年储存期内,再造烟叶在2-8月期间品质较好;本研究成果表明:适宜的储存期,能够有效稳定或提升卷烟产品的感官评吸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烟叶类型中碱性香味成分的差异,利用同时蒸馏萃取的前处理方法和配备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对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采用内标法对烟叶中的吡啶、2-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啶等14种重要的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方法的重复性好,前处理过程的回收率高,适用于烟叶中碱性香味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不同成熟度烟叶中香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索烟叶成熟度对香味成分的影响,研究了烟叶成熟度与香气质量关系。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不同成熟度烟叶样品的挥发性香味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烟叶中主要香味成分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烟叶中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醇类和酮类香味成分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2)糠醇、5-甲基糠醛、6-甲基-5-庚烯-2-酮、苯甲醇、芳樟醇、β-苯乙醇、异佛尔酮、茄酮、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等香味成分等香气成分含量则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持续增加,最大值出现在完熟阶段;(3)糠醛、苯乙酮、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香叶基丙酮等香味成分在烟叶成熟时含量最高,之后其含量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3.
亚麻籽(flaxseed)富含α-亚麻酸、木脂素和其它营养成分。然而,由于生氰糖苷的存在限制了其在饲料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滴定测定加工过程中氢氰酸 (HCN生氰糖苷的转化产物)的去除量来确定溶剂提取、微波烘烤和水煮三种方法去除亚麻籽中生氰糖苷的效力。结果显示为:原料亚麻籽中HCN的测定值为157.68mg/kg,微波烘烤法对HCN的去除量为95.57%;溶剂提取法提取一次去除HCN量为52%,两次去除量为80%,三次去除量为89%;水煮法的去除量为88.12%。在这些方法中微波法对HCN的去除率最高;溶剂法相对于微波加工法更易实现规模化生产;蒸煮法和水煮法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打叶复烤后烟叶挥发性香味成分含量,对其挥发性香味成分同时蒸馏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考查了同时蒸馏萃取溶剂不同厂家CH2Cl2、料液比、蒸馏时间、NaCl用量、CH2Cl2体积、水浴温度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分析法优化试验条件。结果表明,选用Dikma CH2Cl2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在40 min左右有少量的杂质峰,对挥发性成分无较大影响,去离子水体积为350 mL,蒸馏时间为3.0 h,NaCl用量为30 g,CH2Cl2体积为60 m L,水浴温度为60℃,该方法为复烤后烟叶挥发性香味成分含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烟丝气流干燥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变化对烟丝糖苷类致香成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法分析了烟丝中的糖苷类致香成分,并进行了感官品质评吸。结果表明:①糖苷类致香成分总量与超级回潮机出口烟丝含水率及干燥机混合风温度呈负相关性;②改变气体流量,对糖苷类致香成分总量没有显著影响;③卷烟感官品质香气项得分随着糖苷类致香成分总量的增大而提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有针对性地调节气流干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尽可能多地保留烟丝中的糖苷类致香成分,优化卷烟香气品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烟草香气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烟草香气成分是卷烟产品风味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评价卷烟品质的重要因素。烟草的香气成分众多、组分复杂、含量较低。烟草中的挥发性、半挥发性致香成分的获取通常采用溶剂萃取、水蒸汽蒸馏、同时蒸馏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顶空分析、吹扫-捕集法等方法。笔者主要综述了以上方法以及介绍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传统卷烟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添加会泽旱烟的卷烟味道要比师宗旱烟更柔和一些,评分也略高。为分析会泽旱烟和师宗旱烟烟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差异,通过对萃取头材料、样品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条件的筛选,选取最优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会泽旱烟和师宗旱烟的烟叶样品,结果表明:(1)通过筛选,最优条件为称取0.2 g烟叶样品,使用PDMS/DVB涂层材料的粉色萃取头,在80℃的温度下萃取20 min,然后进行HS-SPME-GC/MS分析。(2)曲靖旱烟所含挥发性成分为66种,师宗旱烟所含挥发性成分为62种。(3)会泽旱烟和师宗旱烟烟叶样品中,挥发性成分最高的均为烟碱与新植二烯,除这2种物质外,挥发性香气成分中含量较高的为碱类和酮类物质。(4)会泽旱烟中的醇类、酸类挥发性成分含量高于师宗旱烟,香气成分比师宗旱烟更均衡一些。固相微萃取的结果与旱烟感官评价的结论基本一致,可为深入研究旱烟品质及风格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揭示乌龙茶适制性品种(品系)的香气物质基础,为选育乌龙茶适制性品种以及加工高香型乌龙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茶鲜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其香气组分,分析比较14 个乌龙茶品种(品系)的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GC-M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出香气成分140 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5 种。各品种(品系)均以醇类含量最多(14 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39.92%),其次为脂肪酸类(22.71%)、醛类(15.67%)、酮类(5.74%)、脂类(4.00%)、杂氧化合物(2.83%)、碳氢化合物(2.27%),含量最少的是含氮化合物(0.20%)。可见,醇类、脂肪酸类和醛类对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