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巴山地区梨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 ̄1994年,对大巴山地区十多个县市梨种质资源进行考察,该地区梨属品种约100种以上;有的树龄在400年以上,有的具有特殊优异性状,如香味浓郁,果大,抗逆性、耐贮性强等,是遗传育种和起源分类研究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玉米种质资源的分类,对各类种质资源的特性加以评价,并阐述了改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地方种质、外来种质的研究,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以及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数量庞大的植物种质资源为植物资源和育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但也给植物遗传资源的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了困难。介绍了五节芒植物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的概念及研究进展,包括核心种质研究的步骤、方法以及核心种质的检验指标及相关研究,希望为种质资源评价、开发和选育改良新品种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互导的意义和作用。论述了热带亚热带种质和温带种质互导的若干问题及研究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福建茶树核心种质构建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种质是指从某种作物种质资源的总收集品中,遴选出的能够最大程度代表其遗传多棒陆,而数量尽可能最少的种质材料收集品。构建作物核心种质有利于种质资源的保存与管理、鉴定与评价、创新与利用,提高种质资源库中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种质资源的交流共享。福建茶树种质资源丰富多样,为进一步提高茶树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水平,完善茶树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需构建茶树资源核心种质。本文在简述茶树核心种质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提出福建茶树核心种质构建的初步设想,以期为茶树核心种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稻核心种质是种质资源保存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水稻育种工作的基础;同名异种资源的评价是核心种质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水稻核心种质研究和同名异种资源评价的意义、方法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小麦大穗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质资源是进行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基础,小麦大穗材料是培育大穗型品种、实现超高产育种的重要资源。本文综述了小麦大穗种质的创新途径和遗传研究进展,并针对大穗种质存在问题以及改良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改良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阐述了国内外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研究利用现状。热带、亚热带种质引种到温带要进行种质鉴定,通过混合选择或与温带种质互导改良以及轮回选择等途径,可筛选出更多抗病虫、耐旱、耐瘠薄、优良农艺性状等有利基因。  相似文献   

9.
报道云南引入橡胶树新种质的研究和新品种推广规模种植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加快橡胶树亚马逊种质、魏克汉种质杂交组合的鉴定,通过常规选育程序,选育出适合云南植胶生态环境的新品种;收集、研究存在于生产胶园中的高产速生特异单株种质,作为有效选育新品种的新材料;应用分子标记和遗传转化技术,对橡胶树种质特异性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品种选育目的性,提高筛选效率,缩短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陕西省小麦种质资源库现保存有种质资源8625份。本文通过对我省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我省小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开发利用重点,包括积极抢救小麦种质资源、建立和完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重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加强种质创新和新型资源开发研究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油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油菜种质资源征集,整理,分类及其基本特性的研究,油菜种质资源在高产育种,品质改良及杂优研究上的应用,以及油菜特异种质资源筛选和创新研究等方面综述江苏油菜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提出油菜资源研究的今后发展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麻类优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品种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龙茶是我国的第二大茶类,乌龙茶种质资源集中在闽北、闽南、粤东和台湾4个地区。本文概述了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区域特征,以及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创新研究现状,铁观音和黄旦已成为乌龙茶类茶树育种的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14.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含热带、亚热带血缘的杂交种和自交系的适应性鉴定,分析了这些种质在吉林省温带高纬度地区的适应性,为进一步应用这些种质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优良热带、亚热带种质是改良温带种质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种质资源的交流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海涛 《玉米科学》2009,17(4):21-23
分析了玉米种质资源对育种的重要意义。种质资源和植物新品种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但是又互相区别。公共研究机构是玉米种质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企业间的玉米种质资源合理有序交流是发展的趋势。指出资源价值评价和评估体系的规范建设是平等分享种质资源的核心环节,种质资源的合理分享将有助于育种产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开展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首要任务。简要阐述了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的途径、方法及玉米窄基因群体的改良、引入玉米综合群体的改良、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互导、抗病玉米自交系选育等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种质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90~1999年山东省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杂交优势模式以及种质改良创新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用玉米杂交种种质基本上由Reid、塘四平头、外杂选、Lan.和旅大红骨五大核心种质类群组成,种质基础更趋狭窄.有6种杂交优势利用模式.但目前利用最多的有Reid×外杂选、Reid×旅大红骨和Reid×塘四平头3种模式.我省玉米种质的改良和创新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今后玉米种质的改良和创新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玉米育种问题浅析及对策   总被引:34,自引:12,他引:22  
本文分析了我国玉米育种现状,指出种质资源贫乏、研究经费短缺和体制障碍是我国玉米育种研究的三个限制因素。并提出依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育种目标,实施种质扩增计划,突破育种“瓶颈”以及改革管理体制,适应市场需求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与利用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32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六五”以来我国玉米种质改良创新与利用的现状,介绍了国外种质改良的研究现状及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玉米种质改良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