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利用DL104型电热鼓风干燥箱试验装置,采用静态法分别测得香菜在温度为25℃和35℃、相对湿度为1 0%~9 5%范围内的解吸和吸湿平衡含水率数据,绘制了相应的香菜解吸和吸湿等温线,分析了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对香菜平衡含水率的影响,确定了香菜干制品的安全贮藏条件。结果表明:香菜的平衡含水率存在吸湿"滞后"现象;环境相对湿度比温度对香菜平衡含水率的影响更大;当香菜样品干基含水率大于50%时,出现霉变现象;当环境相对湿度大于60%时,霉变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
枸杞的平衡含水率测定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S/08-01型调温调湿试验装置,测得枸杞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10%~90%范围内的吸湿和解吸平衡含水率数据,获得在该温度下的吸湿和解吸等温线,找到了枸杞干果的安全贮藏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湿度较大和枸杞含水率较高时,出现霉变现象;当湿度下降和枸杞含水率下降时,霉变随之减弱;当枸杞总水分含量大于40%时,出现霉变现象;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霉变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3.
菊粉溶解性能与凝胶质构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登林  许威  陈瑞红  刘建学  徐宝成  陈红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3):118-122, 129
对菊粉水溶液的黏度、膨胀度、持水力及凝胶质构特性进行了研究。当菊粉质量分数低于25%时,其水溶液黏度很低且随质量分数增加变化不明显,但当质量分数高于25%时,其黏度随质量分数增加迅速上升。菊粉膨胀度和持水力受温度影响显著,均在40℃时趋向最大值。采用凝胶指数(VGI)和成胶时间评价菊粉成胶能力的结果显示,只有当菊粉质量分数高于35%才能全部形成凝胶,且质量分数越高,成胶时间越短。通过TPA试验分析了菊粉凝胶的质构特性,结果表明随菊粉质量分数及贮藏时间的提高,凝胶硬度、强度、黏附力、黏着性和咀嚼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凝胶硬度、强度、黏着性及咀嚼性均在菊粉质量分数超过40%时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试验分析了黄糊精/秸秆纤维复合材料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吸湿率,并对复合材料的吸湿率数据进行一元非线性回归拟合得ω=α+bt~c,吸湿速率v=dw/dt=bct~(c-1),建立了吸湿率和吸湿速率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每种秸秆纤维复合材料在相同的相对湿度下的吸湿率曲线.在100 g秸秆纤维、40 g水、20 g黄糊精、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力为4.2MPa、热压时间为30min和100 g秸秆纤维、40 g水、10 g黄糊精、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力为9.8 MPa、热压时间为20 min两种条件下制备了的两种黄糊精/秸秆纤维复合材料,试验得出上述两种复合材料吸湿率较小,表明两种秸秆纤维复合材料耐水性好.在黄糊精/秸秆纤维复合材料制备中,应重点注意热压温度因素,它对复合材料的耐水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柿饼热泵干制工艺,通过比较得出最佳干制工艺为:第一阶段,温度37℃,相对湿度20%,干燥5 h;第二阶段,温度48℃,相对湿度60%,干燥30 h,第一次捏果;第三阶段,温度48℃,相对湿度40%,干燥时间25 h,第二次捏果;第四阶段,温度45℃,相对湿度30%,干燥15 h。干制后柿饼含水率为42.88%,感官评价值为86,干制时间由传统的5~6 d缩短至75 h左右,生产周期缩短40%以上。  相似文献   

6.
菊粉在酸性条件下的凝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出菊粉在酸性条件下的成胶规律、凝胶稳定性和质构特性,考察了pH值对不同菊粉含量形成的凝胶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随pH值降低,菊粉成胶能力减弱,成胶时间延长,而凝胶指数随菊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pH值的降低而减小;当pH值为1时,60%的菊粉溶液也不能形成凝胶。随菊粉含量的升高,其凝胶持水力增加,其增加幅度随pH值的降低而减弱,pH值分别为7、5和3时,60%的菊粉凝胶持水力较40%的凝胶分别增加了9.4%、5.75%和5.47%;菊粉含量越高,凝胶对酸的稳定性越强,当pH值为3和水解时间为24 h时,40%菊粉凝胶的水解速率分别是50%和60%的1.35倍和2.97倍。质构仪分析发现,pH值高低与菊粉凝胶的硬度、强度、黏着性、凝聚性、咀嚼性等呈正相关。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发现,当pH值由7下降到3时,50%菊粉凝胶的可冻结水含量增加程度最大,达到26.0%。  相似文献   

7.
典型储粮环境下储藏大米糊化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籼型商品大米,采用可编程人工气候箱,依据中国典型储粮环境的年平均温度、湿度,在模拟储藏条件分别设定为15℃不控湿度,15℃、相对湿度75%,20℃、相对湿度65%,25℃、相对湿度65%,30℃、相对湿度80%和自然储藏环境下,定期测定大米的糊化特征值。结果表明: 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和保持粘度出现波动且呈总趋势增加;回生值在储藏前期各储藏条件下变化不大,而在储藏后期,常温和高温下呈增加趋势,低温和准低温下呈下降趋势。储藏时间与大米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和保持粘度极显著相关。储藏前期,储藏条件对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和保持粘度影响不显著,储藏后期其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含纳他霉素天然保鲜果蜡的制备与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助剂对紫胶保鲜蜡物理性能和纳他霉素对保鲜蜡抑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含纳他霉素的天然保鲜果蜡的生产工艺为:紫胶120 g/L、吗啉20 mL/L、丙二醇10 mL/L、氨水12 mL/L,乳化时间30 min,当温度降至60℃时加入0.6 g/L的纳他霉素.应用该保鲜果蜡贮藏的胡柚和锦橙,在温度为5~10℃,相对湿度为60%~65%条件下贮藏45 d,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外观,表面新鲜饱满,有光泽,品质好,与对照相比失重率降低70%,好果率提高65%.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对沙棘木蠹蛾幼虫的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试了不同温、湿度和剂量下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幼虫的致病力。实验设置了10℃、15℃、20℃、25℃、30℃5个温度水平,用高浓度(1×108个/ml)、中浓度(1×107个/ml)、低浓度(1×106个/ml)的白僵菌孢子液分别感染低、中、高龄的沙棘木蠹蛾幼虫。结果表明:在25℃,90%RH,1×108个/ml的浓度下,白僵菌对沙棘木蠹蛾低龄幼虫的致死效果最高,达到89%。高于或低于25℃时,白僵菌对沙棘木蠹蛾幼虫的侵染效果降低。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沙棘木蠹蛾幼虫死亡速度和死亡率明显不同。相对湿度为90%左右时,沙棘木蠹蛾幼虫死亡速度最快,死亡率最高;相对湿度低于70%时,沙棘木蠹蛾幼虫死亡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菊粉为原料,研究了粟酒裂殖酵母的乙醇发酵性能,并考察了温度、初始pH值和菊粉质量浓度对乙醇发酵的影响,进而研究了粟酒裂殖酵母发酵菊芋汁和菊芋粉生产乙醇的情况.结果表明:粟酒裂殖酵母能发酵菊粉高产乙醇;该菌株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适初始pH值为4.0,在此条件下,菊粉质量浓度200 g/L时,乙醇质量浓度达到74.58 g/L,理论转化率为81.24%;直接发酵菊芋汁和菊芋粉获得更高的乙醇产率,理论转化率分别达到84.02%和86.09%.  相似文献   

11.
针对贵州省遵义地区烤烟漂浮育苗设施育苗过程中的高湿、低温和病害多等诸多问题,试验监测空间电场环境中漂浮育苗设施内空气水分含量、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对照的差异,并结合作物生长状况和生理代谢的变化,科学地阐述空间电场环境中空气含水量、相对湿度与设施保温、烟苗生长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机产生的空间电场具有强烈的除雾、降低空气含水量的作用,其降幅可达40%之多,并显著降低了卷帘通风次数,减小了温差波动幅度,保持了高于对照0.5~2 ℃的温度优势,成苗时间较对照缩短了5 d。   相似文献   

12.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s for cotton plant parts (leaves, sticks and burs), all trash, were obtained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5 to 80°C in a moving air stream (flow rate of 3×10-4 m3/s) and relative humidity ranging from 0 to 98%. The temperatures used were 5, 20, 35, 50, 65 and 80°C. Data were obtained for both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for each temperature and plant part tested. The data showed that temperature had a small effect on the moisture content for absorption, but there was a more noticeable effect for de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ed an almost linear increase in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between 20 and 70% relative humidity followed by an exponential rise as the relative humidity approached 100%. Two equations (the Modified-Oswin and a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were found to give acceptable fits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ata from the literature showed slightly higher equlibrium moisture contents for the same humidity conditions. This information will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rate curves to estimat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harvested seed cotton during various phases of cotton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因子对温室甜瓜蒸腾的驱动和调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温室环境对甜瓜蒸腾的驱动和调控机理,以土壤相对含水率、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光辐射量为试验因素,按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测定了不同环境因子组合下甜瓜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利用水量平衡法控制土壤含水率,用Li-6400型光合仪叶室控制温度、相对湿度和光辐射量,定量分析了瞬时尺度上土壤和气象环境因子对甜瓜叶片蒸腾速率影响的的主效应、单因子效应、边际效应和交互作用,建立了环境因子驱动的蒸腾速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除相对湿度外,土壤相对含水率、空气温度和光辐射量对蒸腾速率均为正效应,其中土壤相对含水率和空气温度的单因子效应趋近线性函数,光辐射量和相对湿度的单因子效应分别为开口向上和向下抛物线函数;土壤相对含水率和空气温度的边际效应随编码值的递增变化较平缓,且在试验编码范围内均为正效应,光辐射量和相对湿度对蒸腾的边际效应随编码值的增加分别呈显著递增和递减趋势,其正负效应临界编码值分别为-0.69和-1.49;环境因子对蒸腾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表现为协同促进或拮抗调控作用,大气水汽压亏缺是环境影响蒸腾的重要中转因子,在瞬时尺度叶片蒸腾的调控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活力和贮藏物质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适宜的玉米田间管理,以玉米种子先玉335、良玉99为试验材料,置于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和土壤质量含水率(20%、25%、30%、35%)对玉米种子活力及贮藏物质转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湿度相同时,随温度的下降,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叶长、幼苗质量、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降低趋势;当温度相同时,随土壤湿度升高各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5℃条件下,土壤质量含水率25%时各指标均达最大值,最适于种子萌发生长。当温度降到15℃,土壤质量含水率35%时种子不能正常发芽,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持续低温、高土壤水分条件不利于玉米种子的正常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温度和叶片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单纯塑膜微集水处理、秸秆覆盖处理相比,干旱季节和秋雨季节塑膜微集水促渗处理0~6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15.50%、7.65%、9.78%和38.66%、30.87%、21.69%,6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分别提高14.75%、5.68%、10.46%和17.03%、5.14%、10.19%。0~25cm土层,塑膜微集水促渗处理的年平均土壤温度为22.7℃,比对照处理提高0.6℃。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能提高山地苹果树的叶片相对含水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设计效果,对自行研制的大空间植物无糖组织培养装置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日光灯补光与电加热器短时间加温,装置内温度由21.8℃上升到28.5℃,用时111 min,升温速率为0.06℃/min。在光照期间,培养装置内相对湿度为77%~80%;在暗期间,相对湿度为87%~93%。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中国北方地区多间日光温室每个屋子的温湿度分布和夜间散热过程,利用Penmane-Monteith法土壤水分蒸发理论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环境温湿度模拟分析。试验时,在温室内布置了温湿度传感器、热通量传感器和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并进行了多点测试。测试分析得出:多间日光温室的室内最高温度为37℃,夜间温度为5℃,凌晨最低温度为2℃左右。利用Penmane-Monteith蒸发公式算出温室土壤的蒸发速率得出白天和夜间的蒸发率分别为6.07×10-5kg/m2·s和2.28×10-6kg/m2·s。通过模拟发现:室外平均风速0.5m/s时,室内最大流速能达0.33m/s(出现在屋子Ⅱ)。最终研究得出:该类型温室需要加强保温措施才能满足中国北方地区温室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