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某畜牧场于1984年由法国引进大约克种公猪两头、种母猪5头。其中有两头母猪流产期先后各产仔两窝,每窝仔猪12—13头,全部为死胎。胎儿发育正常,外表无明显变化。因怀疑为乙脑或布病,曾被淘汰处理。另外3头母猪产仔三窝,共37头,其中死胎10头,存活27头,将其培育成二代母猪14头。14头二代母猪有6头每窝均产死胎,多者11—13头仔猪全为死胎,少者每窝2—3  相似文献   

2.
对1749 头纯种长白、约克母猪按不同窝产活仔数 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两品种的母猪 随窝产活仔数不同,生长速度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01) 。生长速度最快的是长白猪窝产活仔数为8 头及约克猪窝产活仔数≤7 头者。两品种生长速度最慢的均是窝产活仔数≥13 头的猪只。  相似文献   

3.
试验测定了民猪、巴民杂交1代母猪、丹系大白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及毛色性状。民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43头,窝产活仔数10.29头;39窝仔猪中,有21窝全窝仔猪全部是黑仔猪,占54%。巴民杂交1代黑色公母猪横交,母猪窝产仔数8.92头,窝产活仔数8.22头;32窝仔猪中,仅有1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3%。杂交1代黑色母猪与巴克夏公猪级进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9.29头,窝产活仔数8.76头;33窝仔猪中,仅有2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6%。杂交一代黑色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13窝仔猪中,没有出现全窝仔猪都是黑仔猪现象,有3窝仔猪中出现全身为棕色个体(或带黑斑点)。纯繁大白猪窝产仔数11.64头,窝产活仔数10.66头。  相似文献   

4.
1983年3—6月间,我场喂养的48头母猪中,先后产仔21窝,其中有五窝的20头仔猪出现先天性盲眼,其情况如下。一、症状:一眼或两跟发病,跟紧闭;  相似文献   

5.
种猪不同交配组合的产仔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杭州市种猪试验场2003—2008年的大白猪、长白猪两个品种的母猪分娩记录,以公猪为单位,取与配母猪分娩记录有20窝以上的公猪245头,进行不同交配组合的产仔数分析。在单位公猪内,仅生一窝的与配母猪合并为一组作为对照组;两窝或以上者,一头母猪作为一组,进行对比分析。用方差分析法选出产仔数有显著差异的交配组合。结果表明,有20%左右的公猪出现这种产仔数差异显著的特殊交配组合,最多的平均窝产总仔数14-33头,最少的平均窝产活仔数只有5.67头,这种现象在生产中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的规模化猪场中,同样是饲养1 000头基础母猪,有些猪场年出栏商品猪达到2.2万头甚至更高,有些才1.5万头,相差达7 000头,两场的经营效益也差距甚大。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大?这就跟猪场母猪的年生产力高低有很大关系。母猪的年生产力是母猪最重要的生产力性状,主要包括年产窝数、年窝产活仔数及窝重、年窝断奶仔猪数及窝重,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猪场经济效益。要想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六年我队共养有母猪十六头,其中约克夏三头土种十三头在十一月至十二月底相继产生了仔猪五十六头(甲窝12头,乙窝8头,丙窝9头,丁窝7头,戊窝8头,已窝12头)在仔猪生下五、六天后我们去清理猪圈  相似文献   

8.
选用高原瘦肉型母系猪白系哺乳仔猪25窝261头,随机按窝分为两组。试验组13窝139头仔猪2日龄,采用深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头均补给右旋糖苷铁1ml(含铁100mg),对照组12窝122头不注射,在相同条件下哺乳至35日龄断奶。结果表明,试验组窝均成活8.6头,比对照组(7.8头)多0.8头,差异显著(P〈0.05);断奶个体重分别为7.2kg和7.0kg差异不显著(P〉0.05);窝均收入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3.3%,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哺乳期公仔猪不同日龄阉割对增重、断奶量有什么影响?何日龄阉割为宜?为回答此问题,于1992年春进行了本试验。一、试验方法 (一) 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将1992年2月19日至4月5日所产138窝昌淮白猪公仔猪637头,除病弱11头外,其余626头全部作为试验猪,试验猪随机分为阉割、不阉割两大组。又因阉割时间不同又将试验猪随机分为四组。一组,33窝,150头,不阉割;二组,62窝,290头,41—50日龄阉割;三组,29窝,120头,  相似文献   

10.
1 发病情况 2001年1月17日驻沧某部队养殖场1头母猪产下7头猪崽,5天后仔猪相继发病.病猪表现不吃奶,四肢不能站立,其中有两头拉稀,持续1~2天后昏迷、死亡.1月23日另1头母猪产下8头仔猪,3天后又出现废食瘫痪病猪,来我站就诊.同年3月14日市郊小王庄乡刘文庄张某某连续两窝新生仔猪在产后2~4天开始有仔猪发病,停止吃奶,四肢瘫痪,体温40℃,有的猪呕吐、流涎、肌肉震颤,最后昏睡死亡,第1窝11头仔猪全部死亡,第2窝产8头,来我站就诊时已死亡6头.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公社团结湖猪场,繁殖、培育仔猪又快又好。在这个场的一百八十五头母猪中,有百分之二十左右一年产仔三窝或者两年产仔五窝,平均每窝产仔成活十点八头,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圈存母猪头头满怀,仔猪个个健壮。从这个猪场高速度繁殖仔猪的经验中,可以找出一条多、快、好、省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我院用瞿麦治疗猪白痢病800 多窝,治愈率90%左右,在此基础上,开始应用瞿麦予防仔猪白痢病的试验,此试验选择养2头大母猪的6户,共12窝仔猪,养1头母猪的10户,10窝仔猪,共计22窝仔猪。对1户养2头母猪的,先产仔者不饲喂瞿麦,结果6窝有5窝发生了仔猪白痢  相似文献   

13.
<正>1发病情况2013年11月,广东省某猪场出现以哺乳仔猪高热、咳嗽、喘气、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为主症的病例。该场存栏经产母猪346头,后备母猪198头,从2013年10月24日第1窝开始发病,到2014年1月18日最后1窝发病期间,共产仔208窝,产活仔1 904头,从出生到断奶死亡仔猪462头,死亡率24.3%;208窝中有96窝哺乳仔猪发病,发病窝占总产仔窝数46.2%,此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窝产活仔数对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的影响,试验在某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分别选择窝产活仔数为9~13头仔猪的6窝,共计30窝330头哺乳仔猪,分别测定初生重、断奶头数及21日龄断奶重,并对窝产活仔数进行方差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除9头组与11,12,13头组间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重除9头组与11,12,13头组及10头组与12,13头组间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与初生重及断奶重均呈极强负相关(R=-0.587,-0.734,P〈0.01)。说明当窝产活仔数从9~13头逐渐升高时,初生重及断奶重有呈下降的趋势,且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窝产活仔数对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的影响,试验在某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分别选择窝产活仔数为9~13头仔猪的6窝,共计30窝330头哺乳仔猪,分别测定初生重、断奶头数及21日龄断奶重,并对窝产活仔数进行方差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除9头组与11,12,13头组间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重除9头组与11,12,13头组及10头组与12,13头组间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与初生重及断奶重均呈极强负相关(R=-0.587,-0.734,P0.01)。说明当窝产活仔数从9~13头逐渐升高时,初生重及断奶重有呈下降的趋势,且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为考察新研制的4925/4926母猪系列预混合饲料的饲养效果,在母猪胎次、体况和饲养管理条件下似、基础饲料相同条件下,分别与金牧3863/3864、康地5743/5744两种母猪系列预混料进行饲养试验。入试头数分别为23头、35头。结果表明:①4925/4926组较3864/3964组,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分别提高0.5头/窝、0.9kg/窝、4.25kg/窝;哺乳期母猪头平少失重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旨在验证1996年的小试结果,试验设两个组;试验组饲喂4925/4926预混料,共188头母猪,对照组馈喂3864预混料,共220头猪。试验在母猪胎次、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似,公、母猪品种基础饲粮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其试验结果: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活仔窝重,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0.45头、0.62头、039kg;断奶窝仔数、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0.4头、6.0kg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比较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分析了长白×撒坝、长白×大约克、长白×汉普夏、皮特兰×杜洛克4个二元杂交287头经产母猪共604胎的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断奶窝重、断奶头重及断奶时仔猪成活率等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长撒杂交组合较长大、长汉、皮杜杂交组合在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抗病性能上有较大的优势,仔猪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而洋洋组合较洋本组合有较大的初生窝重及断奶窝重经济效益则以长撒杂交组合最好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浏阳市某养猪场饲养生产母猪450头,2007年11月初,有两窝乳猪(18~20日龄)开始发病,表现呼吸加快,发烧,食欲废绝,耳尖边缘呈淡蓝色,眼结膜炎,发病2~3天后死亡,几乎全窝发病,至2007年11月14日已有8窝感染发病,死亡27头,同时有2头怀孕后期母猪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等。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猪深部输精技术与常规输精技术对经产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将56只大约克经产母猪平均分为2组,第Ⅰ组的经产母猪采用深部输精技术输精,第Ⅱ组的母猪采用常规输精技术输精。结果表明:第Ⅰ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1.56头,窝平均产活仔数10.16头,窝平均产健仔数8.84头;第Ⅱ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0.20头,窝平均产活仔数9.32头,窝平均产健仔数9.04头。深部输精比常规输精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多1.36头(P0.05),窝平均产活仔数多0.84头(P0.05),但窝平均产健仔数少0.20头(P0.05)。说明深部输精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的窝平均总产仔数和窝平均产活仔数,对母猪的窝平均产健仔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