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免耕覆盖玉米秸秆对旱塬地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免耕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免耕覆盖玉米秸秆4500kg/hm^2以上的处理比传统耕作玉米增产22.15%~25.65%,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9625kg/hm^2;mm。春播前0~200cm支速动易效水含量比传统耕作增加17.02~47.9mm,距地表5cm、10cm、15cm处的地积温与秸秆覆盖量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关系。0~10cm圭层土壤容竽 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砬小,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磷与  相似文献   

2.
旱塬地玉米农田免耕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免耕覆盖4 500kg/m^2以上的处理比传统耕作增产22.15%~25.65%。土壤水利用率提高2.9625kg/(mm.hm^2)。春播前0~200cm土层速动易效水含量经传统耕作增加17.02~47.9mm。距地表5,10,15cm处的地积温与覆盖量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0~10cm土壤容重随覆盖量增加而减小。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与覆盖量呈极显著直线回归关系。脲酶比传统耕作增加幅度为0.0  相似文献   

3.
梯田起垄覆膜微集流耕作措施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梯田上,采用地膜覆盖微集流雨水耕作措施,通过对其土壤水分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在极干旱年份,对土壤水分影响较大的层次为0cm ̄100cm土层,100cm ̄200cm可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分较少。地膜覆盖在极干旱年份可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梯田地玉米最佳栽培模式为:起垄覆膜单行以3.0万株/hm^2,起垄覆膜双行以4.2万株/hm^2 ̄4.8万株/hm^2栽培,其土壤供水能力强,水分  相似文献   

4.
美国东北部山岳地带的行播作物因水土流失而减产。在两块易结皮的土壤上进行的4种耕作试验──免耕、作物行间翻底土耕种、凿形松土犁耕以及铧式犁耕。其残余物覆盖率分别是:免耕为75%~87%,铧式犁耕为 1%,凿形松土犁耕为 38%~27%。经过两年时间,理德斯威尔土壤容重平均值为:免耕1.56t/m~3,凿形松土犁耕1.48t/m~3,铧式犁耕1.46t/m~3。试验中产量最低时,铧式犁耕为 1.23t/hm~2,免耕为2.97 t/hm~2,凿形松土犁耕为2.44t/hm~2。1987年,按行翻底土耕作,其平均产量为3.69t/hm~2。试验表明,在地面保留作物残茬的耕作措施可减轻或消除地表结皮,增加渗入量、降低水土流失量、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耕作和轮耕制对作物产量反应的信息对决定一个区域或地区特定生产系统的适应性是必要的。本试验旨在确定玉米单作和玉米-大豆轮作情况下,连续耕作和轮耕顺序对残茬复盖,土壤水分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在5年试验期间,对传统的连续耕作(简称CT),连续免耕(NT),或每隔一年的CT和NT轮耕效果进行了评估。试验地的土壤为:在Piedmont地区的为砂粘壤复区,其中的Rion的为细砂壤质,热带典型弱发育湿润老成土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采用覆土造轩铜矿尾矿库进行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显著。在粗放耕作下,种植单茬冬小麦单产可达1300kg/hm^2 ̄1600kg/hm^2,冬小麦复播大豆单产可达1800kg/hm^2以上,春玉米单产可达4800kg/hm^2。在精耕细作下,种植露地蔬菜,年纯收入可达2400元/hm^2以上,产投比17.4:1,建日光温室种菜,年纯收益可达57000余元/hm^2。尾矿床复垦的覆土厚度标准,产  相似文献   

7.
旱地聚土免耕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科学院四川盐亭生态实难丫聚土免耕定位试验点土壤为材料,研究了其策生物区系、数量及2特点,结果表明,聚土免耕耕作法0~50cm土层微生物总数、主要生理类群的数量较常规耕作法增加:15~35cm土层微生物数量最高,聚土免耕土壤微生物分布规律为:中层(15~35cm)〉表层(0~15cm)〉底层(35~50cm)。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对~(125)I和~3H的吸收、分配及消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电子计算机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以玉米种植密度和N,P,K施肥量为供试因子,玉米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得出了夏玉米产量分别为≥10500kg/hm^2,11250kg/hm^2,和12000kg/hm^2的高产高效益的种植密度和N,P,K施肥方案,种植密度为97200株/hm^2,施纯 N332.4kg/hm^2,施P2O5111.8kg/hm^2和K2O150.0kg/hm^2,籽粒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各种耕作措施对减少除草剂莠去津和草净津从台田瓦管排水系统的流失量的影响,采取了4种耕作措施、3次重复试验:20m无喷洒逆流、免耕、联合(耕作结合喷洒除草剂)、耕作(耕作时未施用除草剂)等,各种措施均在土壤表面喷洒除草剂莠去津和草净津,在高出地表的20m长管子周围的无喷洒逆流区域达到了商家标签的要求。这4种措施各有3个重复,分布在衣阿华、密苏里和内布拉斯加等3个州12个独立瓦管排水的台地上。莠去津、草净津的施用量为099~280kg/hm2,在衣阿华和密苏里进行了3次径流测试,在内布拉斯加进行了1次径流测试。全部喷洒的耕地和免耕地上的径流中,莠去津、草净津质量浓度最大。主要结论包括:(1)与单独表层施用相比,免耕和圆盘耙耕减少除草剂流出量大约25%;(2)逆流减少除草剂流失量的作用与未喷洒地面积成正比;(3)免耕减少莠去津、草净津的流失总量分别为94%、91%,这是因为72%的径流量被减少;(4)耕作和免耕对比,单次降水测试的最大流失产生于免耕;但3次测试的结果却是免耕可减少流失总量。  相似文献   

10.
陇中黄土丘陵区定西集雨灌溉高效用水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雨灌溉有效地提高了有限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展了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水分来源,是旱农区农业生产迈向21世纪的根本途径。陇中黄土丘陵区定西集雨灌溉高效用水研究表明,春小麦三叶期至抽穗初期每公顷补充灌水200~500m3,增产率达105%~88.3%,供水效率为120~20.8kg/(mm·hm2);春玉米大喇叭口期每公顷补灌400~750m3,增产率达196%~88.4%,供水效率为153~56.6kg/(mm·hm2);谷子始穗期每公顷补灌300m3,增产率达205%,供水效率为156kg/(mm·hm2)。表现出旱后有限灌水的补偿、超补偿的高效性和正常年份的高产效应。  相似文献   

11.
应用土壤无机氮测试进行冬小麦氮肥推荐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应用土壤无机氮测试进行冬小麦氮肥推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0~60cm,0~80cm,0~100cm土层初始无机氮均可较好表征土壤供氮能力,以0~80cm最佳,达到冬小麦6000kg/hm^2产量的最适供氮量,以0~60cm,0~80cm,0~100cm土壤计算分别为254.5.288.4,345.4kg/hm^2,土壤无机氮不足部分,应以氮肥加以补充,依此进行冬小麦氮肥推荐。  相似文献   

12.
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潮土硝态氮的分布及合理施氮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中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时期潮土1m土层中硝态氮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年不施氮肥的土壤仍有6~16kg/hm^2的硝态氮,其中0-20cm支占20%~34%,80%~100cm土层占10%~18%;每季施氮量小于225kg/hm^2时,1m土层中各时期硝态氮含量变化不大,在11.4~41.3kg/hm^2之间;当施氮量增加到375kg/hm^2时,1m土层的硝态氮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和植物残体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1年2熟(冬小麦-玉米)条件下壤质潮土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耕翻程度的降低,土壤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免耕表土(0 ̄10cm)有机质、全N和速效磷的含量显著(P〈0.05)高于常规耕作(浅耕)方式,其速效钾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耕作方式,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增加与免耕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以及由此导致的pH值下降显著相关,他们之间存在着显著(P〈0.05)的线性关系;秸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三川河流域遭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为弄清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川滩地、坝地和梯田,玉米播种后两个月,盖膜比不盖膜苗高提高20.9cm~93.2cm,叶片数增加2片~5片,出苗较齐全,生长发育提早,密度以3.75万株/hm^2~5.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在 4个流域进行 3 a(1994- 1996年)试验,研究免耕、中耕、除草对浅层地下水补给量的影响,以天然草地为对照。每个流域打3眼井,以监测各月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用平均指数、地下水补给量两个指标表示地下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天然草地的平均指数最大,为0.7;中耕的为0.6;除草的为0.2;免耕的为0.06。在正常年及丰水年,天然草地地下水补给量高于各耕作措施;而在干旱年,天然草地无地下水朴给量,各耕作措施的地下水补给量较低,中耕的为 10.4-20.8 cm;免耕的为 3.8- 11.7 cm;除草的为 2.0- 10.9 cm。这是由于夏季休闲,秋冬季蒸发量低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种植冬季覆盖作物,研究了对免耕玉米的净收入和产量风险性的影响。种植豆类覆盖作物的免耕玉米,不施氮肥时净收入风险大;如果施氮168kg/hm2,可取得最大平均净收入,且无风险。害怕风险的农民可以在种植毛野豌豆时通过增施氮肥来提高净收入。种植冬小麦在任何施肥水平条件下都有较大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7.
耕作措施对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耕地进行10a牧草栽培的保护工程(CRP)证明了耕地植草能改善土壤结构特性、提高入渗率、减少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发生。但是草地还耕时,采取何种措施能保持其效益的延续?1984年在美国南达科他州一块试验地上植入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1990年春进行耕作,耕作措施有凿形犁耕地、有壁犁耕地、免耕,同时保留了一块草地进行对照。1993年后进行模拟降雨试验,测定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有壁犁处理的小区内初期降雨和终期降雨条件下,径流量分别占模拟降雨量的24%和66%,土壤流失量分别为67t/hm2和182t/hm2,而免耕处理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仅为3%和02t/hm2,结果表明耕作后地表径流量大、土壤侵蚀最严重,免耕很小,对照草地无径流及土壤侵蚀。因此草皮减少径流、土壤侵蚀的效益经耕作后会大幅度降低,而免耕能保持其效益的延续。  相似文献   

18.
小麦高留茬的经济效益与配套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92 ̄1994年度,在邹西平原潮土地研究了小麦高留茬的效益与技术。结果表明:高留麦茬30cm并增施占麦茬量1.1%的纯N量氮素化肥,三年平均增产玉米11.7%,增产小麦7.8%,纯收益较低茬(5cm)增加1261.55元/hm^2。且不同留茬方式、高度和麦茬密度的效果显著不同。高留麦茬具有抑制田间杂草、节省中耕灭茬用工、保墒坑旱、减轻水土流失、培肥土壤等效应。其配套技术主要是留茬高度和方式,配  相似文献   

19.
环境因子变化对水稻氮素吸收及接种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合固氮菌在不同土壤环境中受水、肥、气、热等土壤因素的影响较大,其适宜参数是:(1)浅水或湿润灌溉稻田水层在5 ̄16cm左右;(2)氮素总施肥量在7 ̄9kg/mu为宜,≥11kg/mu增效显著性极低;(3)稻田氧化还原电位在150mV ̄200mV既有利于菌又有利于水稻的生长;(4)稻田水层昼夜温差在2.4℃左右。试验研究表明,必须选育出新的更加耐氨(即土壤碱解氮在168ppm以上)的水稻联合工程固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把怀俄明州切恩附近高地40年没有放牧的草场,采用三种管理制度,经过强度放牧(放牧67天/hm2) 11年后,与连续轻度放牧(放牧22天/hm2)和禁止放牧进行了比较。强度放牧时,年产草量的利用率不到50%,与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的水平相当。通过采集91cm深的土样,来评估土壤有机碳、氮的变化,与禁牧区相比,放牧区地表下30cm土壤的碳、氮含量比较高,而在30cm以下土层,各种放牧条件下土壤的碳、氮含量相差不大。 3/4的植物根部生物量存在于地表下30cm的土层,该土层内的碳、氮活力最强。过去的11年里,在这块混合大草原上采用各种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对土壤的有机碳、氮没有产生有害影响。该研究表明,用这些参数进行评估,合理放牧会全面提高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