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落后的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以及不完善的水质处理,使得鱼病发生频繁,池塘的整体养殖效率大大降低.对目前国内外的池塘养殖模式、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改进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养殖池塘水体化学耗氧量的变化特征,于2012 年在佛山市顺德区内4 种不同养殖品种(云斑尖 塘鳢、草鱼、大口黑鲈、乌鳢)池塘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院不同时期4 个品种养殖池塘CODMn含量在3.71~ 50.76 mg/L 之间,其中大口黑鲈、乌鳢两个品种养殖池塘季节的变化有显著差异;云斑尖塘鳢、草鱼池塘的CODMn 含 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品种养殖池塘CODMn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云斑尖塘鳢、大口黑鲈、草鱼、乌鳢。养殖 池塘水体CODMn污染指数(Pi)范围在0.67~8.46 之间,超标率为92.9%。图谱分析结果显示,5~8 月间不同养殖池塘 水体中云斑尖塘鳢、大口黑鲈养殖池塘CODMn有比较相近特征,而草鱼、乌鳢养殖池塘与其他池塘特征相差较大。9~ 12 月间不同养殖池塘水体中CODMn 云斑尖塘鳢、草鱼、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有比较相近特征,而乌鳢养殖池塘与其他 池塘特征相差较大。对CODMn 与14 个水质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CODMn 与透明度、pH 值及硅酸盐存在负相关关 系,与盐度、电导率、叶绿素、磷酸盐、硝酸盐、氨氮等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溶解氧及非离子铵不相关。  相似文献   

3.
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养殖是福建省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省池塘养殖模式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前许多池塘面临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设施老化、养殖病害频发、质量安全隐患增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现代社会发展对我省池塘养殖生产模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浅析淡水池塘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彪 《吉林农业》2011,(6):271-271
池塘养殖作为淡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身的特点得到大规模的普及推广,如何充分利用池塘搞活搞好养殖,是广大养殖户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池塘的选址、养殖的品种、养殖的方法及日常的管理做个简单的介绍,为池塘养殖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要让池塘养殖高产高效,必须合理地利用有效的养殖技术与养殖方法。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池塘养殖对象生长与存活的影响因素。同时,要掌握促进池塘高产高效养殖的措施,这样才能够找到正确的养殖方法。此外,熟练掌握池塘高产高效养殖的管理技术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科学养殖、高效养殖,让池塘养殖获得更好的实际收益。  相似文献   

6.
家鱼池塘养殖的病害预防是家鱼养殖中的重要工作。基于此,对家鱼池塘养殖中的鱼类病害进行介绍,并详细介绍家鱼池塘养殖的病害预防技术,从池塘管理、水质管理、养殖结构、注射疫苗等方面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循环水池塘养殖是一种新型的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已在江苏省太湖流域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文介绍了循环水池塘养殖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循环水池塘养殖项目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养殖户积极性、养殖现状与养殖传统、维护管理、渔场转让等相关问题,并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6,(9):67-70
在天津海水池塘开展缢蛏养殖试验,探讨缢蛏对池塘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当年壳长可达4~5 cm,存活率可达70%左右;缢蛏养殖可提高池塘养殖水体透明度,降低氨氮、亚硝等有害因子,有利于同一池塘内其它养殖动物的生长与存活。本研究可为天津市开展缢蛏池塘养殖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针对池塘鳙鱼健康养殖要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池塘鳙鱼健康养殖发展现状,从池塘鳙鱼健康养殖要点、启示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更好地推动池塘鳙鱼健康养殖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探讨黑鱼池塘的高效养殖技术。从做好养殖前准备、放养管理、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疾病防治这几个方面着手来优化黑鱼池塘养殖技术,并和传统养殖效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黑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通过综合养殖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黑鱼池塘养殖效果,与传统养殖效果相比,增产增效达30%。要注重从养殖前准备、放养管理、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来优化养殖技术,通过应用综合高效黑鱼池塘养殖技术的方法能够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池塘条件1、我地区对虾养殖池塘大部分为高标准建设的池塘,每个池塘面积3~5亩,其中最大池塘面积10亩,最小池塘面积1.5亩,平均每池面积4亩。2、池塘长方形,东西向。一般长宽比1.5:1,坡度1:1.5~2,养殖期可保持水深2.5~3米。二、水源条件我地区的养殖模式一为淡水养殖,二为  相似文献   

12.
正一、河南省池塘养殖现状河南省池塘养殖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等沿黄地区,主要以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为主,产量较高。也有豫南及部分山区丘陵地带利用堰坝进行养殖。河南省池塘养殖以混养为主,单产相对较低。河南省池塘养殖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规模化养殖技术体系。细观整个发展历程,池塘养殖以产量高、生产灵活、风险小、投资少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受到渔民大力欢迎。  相似文献   

13.
<正>在实际池塘养殖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污染物质,影响池塘养殖的正常开展。面对此种情况,最重要一点就是确定池塘养殖中存在的污染物危害,在此基础上制定防治措施,最终达到提升池塘养殖质量的目的。一、池塘养殖有机污染的危害池塘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池塘养殖中的藻类种群会发生变化。在实际池塘养殖的过程中,藻类主要起到调节平衡的作用,但是如果池塘养殖中出现有机污染情况,则池塘中的藻类就会畸形繁殖,尤其是鱼虾不容易消化的藻类,会出现数量增多的现象,甚至出现水华,导致水体出现臭味,一旦以上藻类死亡,则其中的蛋白质分解,出  相似文献   

14.
为池塘水产养殖尾水的净化提供参考,分析了目前池塘养殖尾水的特性,介绍了处理养殖尾水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以及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工艺与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省茂名市五区49家池塘水产养殖户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茂名市池塘养殖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茂名市池塘养殖业存在渔用药物滥用、养殖模式落后、养殖水体污染较重、无证养殖较多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大用药监管力度,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推行资金补贴和鼓励办证等措施推动茂名市池塘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石斑鱼主要养殖模式有海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池塘养殖以养殖成本低,养殖水质容易调控,病原传播容易切断,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相对较低,水环境相对稳定等优点,在海南、广东沿海逐步推广应用。一、养殖条件1.池塘条件。育苗池塘可利用对虾高位池或中、上潮带建设的土池,面积1333~2000平方米(2~3亩),水深1.5~1.8米;商品鱼养殖池塘的面积以4002~6670平方米(6~10亩),水深  相似文献   

17.
2种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湖泊养殖罗氏沼虾粗脂肪含量低于池塘养殖,灰分含量高于池塘养殖(P0.05);2种养殖模式的罗氏沼虾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可知,湖泊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苏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根据化学评分(CS)可知,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苏氨酸。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接近,分别为65.31、65.92;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的罗氏沼虾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湖泊养殖罗氏沼虾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从蛋白质营养角度来看,湖泊养殖和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相似;从脂肪营养角度来看,湖泊养殖罗氏沼虾高于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一些池塘养殖效益不好,甚至亏损。其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对池塘消毒、水质调节,养殖鱼类,苗种放养密度及饲料等池塘养殖技术的不很了解造成养殖的成本浪费。作者在实践中总结了池塘养殖应注意以下六大误区,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池塘养殖业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有广泛的养殖产业,池塘养殖是广大临海地区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方式,在我国东北地区,池塘养殖也是一项传统的养殖项目。本文主要对我国东北地区池塘养鱼越冬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实际经验对池塘越冬管理技术进行简要阐述,为池塘养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马仁胜 《现代农业科技》2008,(2):195-195,197
湘云鲫是目前较为名优的鱼类养殖新品种,近几年在我省开始大面积推广养殖。通过对湘云鲫池塘的主养与混养方法进行阐述,总结出适合我省在池塘中养殖湘云鲫的系列技术措施,对调整池塘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池塘养鱼产量和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