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同工酶分析在植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理代谢及个体发育等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对同工酶研究应用的局限性,以及同工酶分析在植物学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同工酶的遗传及在植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同工酶的遗传及同工酶分析在植物遗传育种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同工酶及其它分子标记在遗传学上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同工酶测定,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利用同工酶分析,做为早期预测杂种优势、鉴定远缘杂种、分析植物谱系和品种地理起源等手段,已受到重视。桑树同工酶研究,日本平野久1976年通过桑树及桑树近缘植物同工酶分析,研究了日本桑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南京林产工学院陈道明、黄敏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孙晓霞等研究了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60个桑树品种同工酶酶谱,并进行了分类。本试验想就安徽部分桑树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探索不同生态型桑树品种之  相似文献   

4.
植物同工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从杂种鉴定,杂种优势预测,雄性不育的研究与性别鉴定三方面探讨植物同工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氧化还原酶,在植物体内具有多种同工酶.POD同工酶具有种属、器官以及发育阶段特异性.它作为遗传标记广泛应用于植物的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植物抗病性分析等方面.该研究综述了植物POD同工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POD同工酶的应用,提出进一步研究植物POD同工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介绍了同工酶、RFLP、DNA指纹和PARD4种分子标记的发展、原理和特点,对它们在植物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变异后代的鉴定和选择、杂交育种、回交育种、杂种优势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一展望和概述。  相似文献   

7.
棉花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随着基因概念的发展,所采用的遗传标记也在逐步深入,已从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同工酶标记,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对烟草感染青枯菌前后的根、茎、叶内过氧化物酶(POD)及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比色法测POD酶活,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POD同工酶的比较。【结果】对烟草感染青枯菌前后,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烟草叶部POD活性显著高于根部和茎部。烟草接菌后,根、茎、叶内的POD活性均在第3天升至最高,而叶内比对照增高了29.67%。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烟草接菌后的同工酶谱带,在条带的数目、种类和各条的相对活性上表现出差异。【结论】POD作为植物的保护酶类,随植物抵抗疾病的过程变化而变化,故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植物育种中,利用依赖于植株表型的传统的形态学标记对目标性状如高产、优质、抗逆等进行选择,要求丰富的经验和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另外对一些特殊性状的直接鉴定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60年代出现了同工酶标记,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建立遗传图谱、种群分析等研究中。然而其数量却非常有限,加之它是结构基因的表达产物,有些是组织和发育阶段特异性的,同时极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应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植物育种提供了一种基于DNA变异的新型遗传标记,即分子标记。与形态标记及同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一篇有关遗传标记的综述论文,探讨了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首先简述了RFLP技术的理论基础,它可作为遗传标记加以利用,在理论上可运用RFLP进行遗传作图,而在植物育种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有:1.鉴别品种及品种专利;2.遗传资源多样性的识别;3.在数量性状研究中的应用;4.外源染色体的鉴别。最后还比较了RFLP、同工酶及RAPD等遗传标记的异同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玉米酯酶同工酶与其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在已经明确同工酶的大量变异是由遗传基础引起的(J.G.Scandalios et al.1977)因此,在玉米育种中利用同工酶的变异规律,探讨亲本和子代基因的关系及其变异,从理论上阐明玉米育种中的有效途径是有可能的。李继耕等[2]研究了玉米营养生长期杂种与其亲本的酯酶同工酶;Schwartz[3]在玉米胚乳中发现有酯酶同工酶的“杂种酶带”;Beckman[4]在授粉后16天的玉米胚乳中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同工酶技术在十字花科作物种质资源和亲源关系鉴定、品种和杂种鉴定、杂种优势预测、雄性不育性研究、种子纯度鉴定和抗性育种方面的应用作了综述,并提出了同工酶技术在十字花科作物育种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分子标记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果树育种学家大多是借用易于鉴别的形态学和同工酶等遗传标记来辅助育种 ,并在果树育种中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 ,这类标记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其数量有限 ,要找到与目标性状密切相关的标记往往很困难。而且由于环境影响 ,应用这类标记于育种实践 ,要求育种家必须有丰富的育种经验 ,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选育出具有优良目标性状的品种。因此育种家们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类数量丰富、选择响应高的标记 ,以提高果树育种效率和育种过程的预见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开发了一类基于DNA变异的分子标记。与形态学标记和同工酶标记相比 ,…  相似文献   

14.
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近年越来越普遍地利用同工酶分析来研究鉴定生物的类别,估计群体中存在的遗传多型性程度、了解种内种间的遗传差异、发育过程中基因的分化与表达、染色体倍性、杂种优势以及植物进化等,这为遗传研究开拓了广阔领域。在育种工作中,亲本的选择和子代的鉴定,一般都以性状为指标。生物的性状决定于它们的代谢,代谢决定于酶的催化反应。而酶的合成又决定于DNA。所以,在育种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同工酶分析是鉴定植物杂交种,研究植物不同种属亲缘关系的有力工具。薄层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法具有高分辨能力和快速的优点,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同工酶分析技术。Roux、Y 等(1981,1983)研究结果指出,利用薄层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法比较了不同石刁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酸性磷酶同工酶的酶谱,鉴定出石刁柏无性系,不同  相似文献   

16.
同工酶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同工酶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并指出此技术在大豆育种应用上的前景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作物品种的选育主要是根据作物的株型、穗型和抗逆性等指标进行的。近年来,随着同工酶的研究,国内外不少从这方面开展遗传育种工作,这是育种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向分子水平发展的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趋向。Schwartz 首先利用淀粉凝胶电泳,进行玉米杂交工作的研究,发现酯酶同工酶的迁移率明显不同,迁移率快的玉米自交系与迁移率慢的自交系杂交,杂种除具有两亲本的同工酶  相似文献   

18.
花椒属植物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花椒属植物在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从选择育种、物理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在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同工酶进行概述,介绍禾本科中几种主要作物利用同工酶酶谱的差异来鉴定品种、品系及检测种子纯度等有关研究。同工酶在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为测定种子的真实性提供了可靠依据。同工酶图谱实质上是植物性状在分子水平上的表现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原生质体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同工酶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概况,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