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苹果蠹蛾研究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苹果蠹蛾研究的年度、国家、作者、机构、来源期刊进行了发文量和被引分析,客观地呈现苹果蠹蛾的研究现状。检索结果表明,在WOS核心合集中共检索到来自49个国家的1 084作者参与发表相关研究文献636篇;CNKI期刊中检索到429名作者参与发表相关研究文献242篇。美国参与发文量最多,且美国农业部是发文最多的机构,为173篇;在我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发文量最多。文中总结了国际上9位核心作者和我国国内4位核心作者。我国与国际上研究内容差异较大,我国国内40.50%文章是苹果蠹蛾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其次是检疫、信息素、田间生态研究,我国对苹果蠹蛾的颗粒体病毒及不育技术仅有少量报道。  相似文献   

2.
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 TM(WOSTM)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农药喷雾助剂相关文献的作者及其国别、研究机构、来源期刊、发文量及引用频次等进行了研究。在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出相关科技文献369篇,其中272篇文献来源于100种期刊,且85篇文献源自核心期刊;在WOSTM核心合集数据库共检索出来自美国、巴西、德国等42个国家1369位作者在117种刊物上发表的304篇相关文献和62篇会议论文。检索到的文献内容涵盖喷雾药械的选择、喷雾助剂作用(如减少雾滴飘移、提高润湿性、附着性、分布均匀性等),以此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药使用效率。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了国内外对农药喷雾助剂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和SCI-E数据库,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蓟马研究领域的发文趋势、来源机构、期刊、作者、来源基金、关键词共现及国家/地区等进行分析。共检索到中文文献6244篇,外文文献5954篇,发文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文献主要来自昆虫学、植物保护方面的期刊、作者及机构,国内文献侧重于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国外文献目前在生物防治、传毒、抗性方面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二酰胺类杀虫剂相关文献的题名、作者、国家、研究机构、来源期刊、发文量及引用频次等进行了研究。在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出相关科技文献310篇,研究机构362个,发文作者921位,来源期刊104种;在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共检索出来自中国、美国、印度、日本等33个国家的987位作者在105种刊物上发表的364篇相关文献。检索到的文献内容涵盖二酰胺类杀虫剂的合成、分析、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天敌和环境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了国内外对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近10年国内外橘小实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2008—2017年国内外有关橘小实蝇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文献类型、刊载期刊、高被引文献、关键词、文献主要产出单位和国家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检索到的橘小实蝇中英文研究文献分别为1526篇和329篇,且主要以研究性文章呈现;国内中文期刊中,《昆虫学报》发文量最多,而《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为发文量最多的国际期刊;中文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是华南农业大学,而西南大学则是国内发表英文文献最多的单位。另外,中国在英文文献发文量中位居世界第一,且每年的英文文献发表量呈递增趋势。我国学者在橘小实蝇研究方面,主要侧重其田间发生和防治手段的研究。同时,对其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也有研究。由此可知,我国在橘小实蝇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国际上该害虫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我国在橘小实蝇研究领域还具有研究机构分布广、研究者众多和研究内容广泛、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沙漠蝗在全球范围的研究动态和趋势,该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和CAB Abstracts为数据源,对1910—2021年国内外发表的3 006篇沙漠蝗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沙漠蝗的文献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暴发式增长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和《植物保护学报》是发文量最多的外文期刊和中文期刊,分别为99篇和6篇。在外文发文量方面,英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作者名列前茅;发文量分别为331、270和234篇。在中文发文量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发表沙漠蝗相关中文文献最多的研究机构,为6篇。沙漠蝗的研究热点与其可持续防控高度相关,尤其侧重生物防治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了解茶翅蝽在全球范围的研究动态和趋势,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和CAB abstracts数据库为数据源,对1910—2019年在国内外发表的茶翅蝽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国内外共计781篇关于茶翅蝽研究的文献。关于茶翅蝽的文献数量随着时间的发展呈现整体上升趋势,21世纪以来出现爆发式增长。Journal of pest science和《山西果树》分别是发文量最多的外文和中文期刊。在外文发文量方面,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名列前茅。其中,美国在发文量、研究机构等方面都遥遥领先。国际发文量最高的中国机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中文发文量方面,河北省衡水市林业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位列前三。但目前由于国内研究茶翅蝽的机构较少,研究内容简单不系统,与国际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了解草地贪夜蛾在全球范围的研究动态和趋势,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和CAB文摘数据库为数据源,对1910-2019年在国内外发表的5 030篇草地贪夜蛾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关于草地贪夜蛾的文献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整体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井喷式增长。学术期刊论文占总发文量的89.2%,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和《植物保护》分别是发文量最多的外文和中文期刊。在外文发文量方面,美国、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名列前茅;在中文发文量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北京农学院位列前三。草地贪夜蛾的研究热点与其可持续防控高度相关,尤其侧重生物防治和IPM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子库数据,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重点国家?高发文机构和高发文期刊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植物保护学科发文量10年间大体呈现平稳增长趋势, 平均增长率为6.42%?中国是发文Top10国家之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也跻身Top10重要机构之一, 但发文影响力均显不足?在Top10高发文期刊中美国占据5席, 英国占据3席, 瑞士2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Top10发文资助机构中资助发文量最多的单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献计量的稻瘟病研究水平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客观分析国际水稻稻瘟病研究的发展动态,了解我国稻瘟病研究水平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水稻病害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制订稻瘟病研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采用了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对1910~2011年间该库收录的水稻稻瘟病研究文献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科研机构、期刊以及高被引作者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检索获得该期间发表的水稻稻瘟病研究文献10 407篇,以美国、日本、中国、菲律宾、韩国、德国、法国、英国、印度及荷兰为世界稻瘟病研究十强,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在稻瘟病研究中占有明显优势。美国在期刊、研究机构、作者等方面均占据了绝对优势。我国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位于高发文机构前10名。中国在稻瘟病研究中高被引论文数量与发文总量所处的地位不相称,缺少高水平研究论文的现象值得注意。水稻稻瘟病研究的热点领域是对抗性基因以及分子标记等研究。由此可进一步证明,Web of Science是了解世界范围内稻瘟病领域发展动态的重要数据库。但由于该数据库的“精品”特性,以及对英语来源文献的偏好性,要了解非英语来源文献所代表国家的相应学科发展动态,还应辅以其它相应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分析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当前的研究动态和方向,本文从Web of Science和CNKI中国知网下载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20—2020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1 222篇关于草地贪夜蛾防治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当前草地贪夜蛾相关研究文献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外文文献中,草地贪夜蛾相关文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文量呈井喷式增长,主要出自美国、巴西、墨西哥等美洲国家,占比超过60%,相关高水平和有影响力的文献主要出自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热点主要是草地贪夜蛾与其主要寄主作物玉米以及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杆状病毒、真菌和转基因玉米等生防作用物之间的关系。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后,国内关于草地贪夜蛾防治的文献迅速增加,中文文献有148篇,但在国际性期刊上发表的文献较少,研究内容主要以生防作用物、应急化学农药及主要为害作物玉米为对象。计量分析结果可为我国草地贪夜蛾的研究及绿色高效防治技术研发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广西植保》2021,34(1)
利用文献数据库分析国内白背飞虱研究现状,为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59—2019年国内发表的白背飞虱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 60 a共发表有关白背飞虱论文2286篇,发文高峰期在2011—2017年;(2)高频关键词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发生特点、若虫、同型幼虫、发生规律、虫量、翅型、防治效果、水稻品种、天敌等;(3)在近10 a的白背飞虱文献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频次排位提到了第四位;(4)在白背飞虱研究领域,高频作者有程家安、胡国文、刘光杰、翟保平、俞晓平等专家;(5)《应用昆虫学报》《中国植保导刊》《中国水稻科学》《广西植保》和《昆虫学报》等期刊是发表白背飞虱研究领域论文的主要期刊。研究表明,白背飞虱防治尤其是控制其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造成的危害是白背飞虱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农药暴露对人体健康损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暴露对人体的健康损害已成为热点研究课题。对Web of Science平台中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和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检索的481篇英文论文和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46篇中文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农药暴露对健康损害的论文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该方面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横截面研究是该方面最主要研究类型,而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是被采用最多的定量研究方法。农药暴露对人体各个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健康损害是主要研究领域,也是2011-2015年的研究热点;大量论文分析了农药暴露与癌症和死亡之间的关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该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双碳目标与我国西部煤炭资源持续开发的形势下,干旱半干旱矿区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稳定面临重大挑战。矿区生态系统修复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为了解采矿活动对土壤、水资源与植被生长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响应关系的研究态势,利用CiteSpace、VOSviewer、Pajek等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到的1991-2022年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前发文较少,其后年发文量呈抛物线式增长,尤其是近五年以来,有关矿区植被修复与土壤、水之间响应关系的相关文献数量增长迅速,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发文量远高于其他国家,发文机构之间具有较紧密的学术合作网络;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当前的研究文献集中于矿区生态遥感监测、恢复区土壤重建、矿区地下水储量与生态环境演化特征等方面。研究指出,土壤含水量是矿区影响植被生长最重要的土壤理化性质因子,埋深阈值决定地下水是否对地表植被与土壤提供水源,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受水土资源的协调影响。保水采煤技术提升、地裂缝治理、土壤健康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将是碳减排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孙颉  原保忠 《植物保护》2019,45(4):108-115
核盘菌是当今世界上最难防治的农业植物病原真菌之一,对植物生产危害极大,核盘菌的致病性研究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2002-2017年间SCIE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核盘菌研究文献1 972篇,通过对论文产出数量和被引次数进行数据分析,综合考量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全面反映目前世界核盘菌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核盘菌研究领域科研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美国、中国、加拿大是核盘菌研究领域的主要发文国家。Plant Disease和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是核盘菌研究领域发文的主要刊源,我国核盘菌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近年来增长迅速,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是我国核盘菌研究领域科研实力较强的机构。把握时机,加强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增加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是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文献数据库,客观分析国内二化螟研究现状,为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52~2019年国内发表的二化螟研究中文文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1)在1980年之前年均发文量为9篇,2000年后年均114篇;(2)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是与防治有关的防治效果、防效、一代二化螟、幼虫、防治等词语;近10年来,性诱剂、发生规律、氯虫苯甲酰胺等词语成为高频关键词;(3)二化螟研究领域的高频作者有盛承发、郑许松、吕仲贤、叶恭银、宣维健、程家安、谭荫初、范仰东、方继朝、韩召军、张舒等;刊登二化螟论文的主要期刊有《昆虫知识》、《湖北植保》和《植物保护》等。研究表明,二化螟是农业昆虫学科中受到关注度较高的研究对象之一,防治是二化螟的一大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技术分析蝗虫生物防治文献,分析发现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近20年;进入21世纪,有关蝗虫生物防治的引文数呈上升趋势,年引文数已经突破3000篇;相关文献主要产自西方发达国家,占比超过50%,其中美英超过30%;相关文献发文量全球排名前20科研机构和作者有3/4集中在西方国家;在中国,近30年来蝗虫生物防治文献发文量排名前10的科研机构和作者主要来自于高校。蝗虫生物防治文献中排名前20的主题词中"蝗虫天敌"居首位,有关蝗虫天敌为主题的文献占总文献的1/3,被引总频次也占比近1/3,其中又以寄生性天敌的研究为主,占天敌总文献数量的2/3左右。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相关研究基本覆盖了蝗虫生物防治的各个领域,而我国在蝗虫行为、基因组测序等方面进展很快。被引频次较高的蝗虫生物防治文献主要来自于世界知名的综合性期刊,包含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或综述。本文的计量分析结果可为蝗虫的绿色防控研发方向提供参考,对于促进我国乃至国际生物治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蝗虫的可持续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际生物防治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进入传统植物保护领域,作为国际研究的热点,生物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利用VOSviewer软件分析工具,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际生物防治领域的发文数量、领先国家、高发文机构和高发文期刊等数据进行分析,绘出生物防治领域热点科学知识图谱。以期为我国生物防治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为生物防治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情报动态。  相似文献   

19.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于松树体内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自1984年以来就一直被我国列为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该病不仅破坏了我国的森林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同时也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博硕士毕业论文、会议论文、标准、成果和专利6类文献为统计对象,对中国"松材线虫病"研究文献从数量、层次、作者、基金、高频引用等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全面了解和分析该领域的文献发表情况,揭示我国松材线虫病研究的发生发展状况和趋势,有助于相关科研人员快速掌握该领域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继2002年,本刊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2003年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以来,近日又传来喜讯,经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中文核心期刊评委会评选,本刊被确定为全国植物保护类的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评选产生,是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并通过学科专家评审确定的。本刊有幸入选,是对本刊办刊方向和内容质量的肯定,标志着《中国植保导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