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据圆度误差最小条件法的评定要求 ,提出了一种实现最小区域法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 ,设计了相应的误差评定软件 ;并将该方法的评定结果与其他圆度误差评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该评定方法可满足国标规定的最小条件法评定圆度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4种饱和曲线方程拟合群落种-面积曲线,对辉河保护区内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S=c-ae~(-bA)模型的拟合的相关系数最大,拟合效果比其他三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好,且准确性高。采用该模型计算的草地植物群落最小面积与实际相符;(2)当比例因子P(0P1)取0.6,0.7,0.8时,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分别是391、678、1 084 m~2。样方设置为35 m×35 m大小的正方形时,可以满足包括植物群落总物种数的60%,70%,80%中等精度要求。当比例因子P取0.9时,求得群落最小面积是1 777 m~2(45 m×45 m),可以满足包括植物群落总物种数的90%的高等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小距离的多边形三角剖分算法是,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对应一个距离,对这些距离进行比较,依次连接最小距离,连接后判断相邻两点的凹凸性且改变连接点的相邻点的距离,除凹点外,并不需要对所有的点进行判断和计算。这样形成的剖分结果完全符合要求,而且网型比较好,基本上都符合空圆法则。  相似文献   

4.
赵静湉 《北京农业》2012,(30):103-104
在进行群落结构调查之前,通常是先做一个最小面积的调查,把能够反映群落基本特征,包含群落绝大多数物种的最小样方面积称作最小面积。最小面积的调查方法是采取逐渐增减面积了解物种变化规律的方法,即作巢法。温带森林群落最小面积一般为20 m×20 m。通过作巢法所得的数据再运用群落系统—面积曲线的方法,可更多地获取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随面积而变化的信息,其所确定的最小面积也能够真实地反映整个群落种类组成及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正态总体均值肛和方差σ^2的最小置信区间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并应用求函数最小值的方法,分别给出了正态总体均值μ和方差σ^2的最小置信区间所应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给出矩阵A的最小多项式的定理,并举例说明了关于矩阵最小多项式的定理在解决某些问题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3×3交叉试验结果分析的最小二乘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 3个处理、3个时期交叉设计试验结果分析的最小二乘法。在将试验个体分为 6组时 ,不要求 6组个体数相同  相似文献   

8.
3×2交叉试验结果分析的最小二乘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 3个处理、2个时期交叉设计试验结果分析的最小二乘法。该法在将试验个体分为 6组时 ,不要求 6组个体数相同。  相似文献   

9.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对数最小二乘法和对数最小一乘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互反判断矩阵与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转换关系,探讨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两种排序方法———对数最小二乘法和对数最小一乘法。  相似文献   

10.
总体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理论的成熟,使得总体最小二乘理论在测绘数据处理中得到应用。经典模型中的抗差理论被引入至总体最小二乘进行讨论。围绕抗差总体最小二乘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抗差总体最小二乘理论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侧重分析现有抗差算法中存在的缺陷,展望抗差总体最小二乘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是建立起稳定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本文在分析四川省农民收入增长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四川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领导机制、科技支撑机制、投入机制、带动机制和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共生机制理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用与发展。指出共生机制中包含运行机制和生长机制,其中生长机制是建立维护稳定地运行机制的措施,融合运行机制中各类机制,促使各类机制正常合理科学地运行,构建乡村的聚居能力,使各类运行机制稳定持续生长。新农村建设中共生性的景观是乡村必须的,使乡村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潜力,能稳健地改善人居环境的建设、程度和进展。联系实践案例剖析了乡村景观规划的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法律机制、合作机制、管理机制、用人机制、投入机制和科技风险保障机制等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机制,旨在以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流动、合作、发展"的高效运行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才激励机制是人才工作机制的重要环节。文章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激励的内涵,并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主要对策,如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薪酬激励机制、市场化的产权激励机制、人文化的精神激励机制、多样化的科研扶持机制和多层次的政策倾斜机制等,以期更好地打造热带农业科技"人才航母",实现国家"人才强农"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复杂严峻,高校加强就业教育制度建设意义重大.高校要切实做好就业教育工作,可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领导机制,构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管理机制,构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构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协调机制,构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和谐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农村社会和谐机制就是要使农村社会处于最优化的平衡与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的维系需要农村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社情民意表达机制、人口顺畅流动机制、社会制约监督机制、社会救助安抚机制和社会预警应急机制来支撑。构建农村社会和谐机制需要遵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相信和依靠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并采取适当方法,需要社会各方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7.
在回观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实施的基础上,对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界定了“山川秀美”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涵义与基本内容,提出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从组织管理机制、补偿机制、后续产业发展和“生态-经济”效益良性循环机制、创新机制和舆情机制等方面入手,设计构建了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五位一体的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农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内涵、构成要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产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法律多元的视角,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元代以前在王朝国家羁縻统治下形成了以固有纠纷解决机制为主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元代在土官土司制下则发生重大变迁,国家司法制度在西南地区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张,固有纠纷解决机制的地位和效力置于国家法之下;明中后期至清中期西南少数民族固有纠纷解决机制急剧变迁,与国家正式司法制度不断整合,王朝国家司法制度普遍适用,形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在多元交错中的非均衡变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机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及受生产影响的相关领域内单位碳排放所带来的效益(或效用)较高的农业。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存在着交易成本高、政策风险大、市场地位低、与他业比较无优势和碳汇交易规模过小等问题。低碳农业发展更需要依靠庇古机制。庇古机制可以细分为补贴机制、税费机制和补贴与税费相结合机制三种。对林业项目主要应采取奖励机制;对粮食产业中的正常碳排放给予免责待遇,并对其低碳生产方式进行奖励;对蔬菜水果花卉业采取税收和补贴相结合的机制;对畜牧业主要采取税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